niusouti.com
更多“舌杆宽度为A.1~2mmB.3~4mmC.5~6mmD.>6mmE.为下前牙舌侧龋缘至口底距离的1/2 ”相关问题
  • 第1题:

    舌杆宽度为

    A.1~2mm

    B.3~4mm

    C.5~6mm

    D.>6mm

    E.为下前牙舌侧龈缘至口底距离的1/2


    正确答案:B
    大连接体是可摘局部义齿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连接、传递和分散牙合力,并能减小义齿的体积,增加义齿强度。大连接体包括腭杆、腭板、舌杆、舌板以及唇、颊杆。其中舌杆位于下颌舌侧龈缘与舌系带、黏膜皱襞之间,距牙龈缘3~4mm,厚2~3mm,宽3~4mm,边缘较薄而圆钝,前部较厚,后部薄而宽,故本题选B。

  • 第2题:

    一患者,缺失,牙槽嵴丰满,牙位正常,牙槽骨吸收1/2,余留牙正常,口底至舌侧龈缘的距离为9mm,设计铸造支架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如果口底至舌侧龈缘的距离为5mm,大连接体应该采用
    A.舌杆
    B.舌板
    C.唇杆
    D.舌杆+前牙舌隆突上连续卡环
    E.前牙舌隆突上连续卡环

    答案:B
    解析:
    4.PRI卡环组的优点是:义齿受力后,I杆离开牙面,邻面板也移向倒凹区,可以减小对基牙的扭力;近中支托的小连接体和邻面板,可保证必须的对抗作用,因此不需舌侧对抗臂,患者感觉舒适,舌面龈组织没有基托覆盖,可受到生理性刺激;Ⅰ型卡环臂与牙的接触面小,美观,产生龋病和牙周病的机会少;义齿受力时,近中支托对基牙的扭力.比远中支托小,对基牙的远中龈组织不产生积压作用。远中游离义齿的间接固位体多放置于第一前磨牙的近中面窝、尖牙的舌隆突或近中切端,间接固位体距支点线的距离越远,则平衡矩愈大,对抗转到的力愈强。舌板常用于口底浅,舌侧软组织附着高(口底到龈缘的距离在7mm以下)。

  • 第3题:

    舌杆应离开龈缘,并且要有一定的宽度。采用舌杆时口底要有足够的深度,下前牙舌侧龈缘至口底的距离要大于

    A.4mm
    B.5mm
    C.8mm
    D.10mm
    E.20mm

    答案:C
    解析:
    采用舌杆时口底要有足够的深度,下前牙舌侧龈缘至口底的距离要大于8mm。

  • 第4题:

    舌杆宽度为

    A.1~2mm
    B.3~4mm
    C.5~6mm
    D.>6mm
    E.为下前牙舌侧龋缘至口底距离的1/2

    答案:B
    解析:
    大连接体是可摘局部义齿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连接、传递和分散力并能减小义齿的体积增加义齿强度。大连接体包括腭杆、腭板、舌杆、舌板以及唇、颊杆。其中舌杆位于下颌舌侧龈缘与舌系带、黏膜皱襞之间,距牙龈缘3~4mm,厚2~3mm,宽3~4mm,边缘较薄而圆钝,前部较厚,后部薄而宽,故本题选B。

  • 第5题:

    舌杆宽度为

    A.1~2mm
    B.3~4mm
    C.5~6mm
    D.>6mm
    E.为下前牙舌侧龈缘至口底距离的1/2

    答案:B
    解析:
    大连接体是可摘局部义齿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连接、传递和分散力,并能减小义齿的体积,增加义齿强度。大连接体包括腭杆、腭板、舌杆、舌板以及唇、颊杆。其中舌杆位于下颌舌侧龈缘与舌系带、黏膜皱襞之间,距牙龈缘3~4mm,厚2~3mm,宽3~4mm,边缘较薄而圆钝,前部较厚,后部薄而宽,故本题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