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病例摘要:9岁男孩,跌倒后致左肘部肿痛,活动受限2小时。2小时前玩耍时跌倒,手部着地受伤,伤后左肘部肿胀疼痛,不能活动。急诊由家长送往就诊,病程中无意识障碍,无呼吸困难,无胸腹痛。未排二便。既往身体健康。查体:左肘部肿胀畸形,处于半屈位,压痛,肘关节活动受限,肘后三角无异常。前臂及手部感觉、运动、血供均无异常。辅助检查:左肘关节正侧X线片显示:左肱骨髁上自后上至前下骨皮质连续性中断,近折端向前下移位,远折端向后上移位(见X线片所示)。

题目

病例摘要:9岁男孩,跌倒后致左肘部肿痛,活动受限2小时。2小时前玩耍时跌倒,手部着地受伤,伤后左肘部肿胀疼痛,不能活动。急诊由家长送往就诊,病程中无意识障碍,无呼吸困难,无胸腹痛。未排二便。既往身体健康。查体:左肘部肿胀畸形,处于半屈位,压痛,肘关节活动受限,肘后三角无异常。前臂及手部感觉、运动、血供均无异常。辅助检查:左肘关节正侧X线片显示:左肱骨髁上自后上至前下骨皮质连续性中断,近折端向前下移位,远折端向后上移位(见X线片所示)。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分析步骤:1.临床诊断左肱骨髁上骨折。2.鉴别诊断(1)肘关节脱位:可有畸形,弹性固定,肘后三角关系失常。该患有畸形,但无弹性固定,肘后三角关系正常。故可排除。(2)肱骨髁部骨折:根据临床表现尚不能完全排除,但该病儿童比较少见,故不应首先考虑,肘关节X线片检查可以进一步排除。3.治疗(1)该患儿受伤时间短,局部肿胀轻,没有血液循环障碍及神经损伤,可进行手法复位外固定。(2)全麻或臂丛麻醉后按常规方法复位,透视或复查X线片见骨折良好复位后,用后侧石膏托在屈肘位固定4~5周。(3)复位时应注意恢复肱骨下端的前倾角和肘部提携角,防止发生肘内翻畸形。屈肘角度的多少以能清晰地扪到桡动脉搏动,无感觉运动障碍来决定。一般情况下,在超过100°位时,复位后骨折端较稳定,但要注意远端肢体的血液循环情况。复位方法:全麻或臂丛麻醉后仰卧于床上。在屈肘约50°位、前臂中立位,沿前臂纵轴牵引。以同侧腋窝部向上作反牵引。在持续牵引下,克服重叠畸形。根据X线片表现,若有尺侧或桡侧移位,应首先矫正。在持续牵引情况下,术者双手2~5指顶住骨折远断端,拇指在近折端用力推挤,同时缓慢使肘关节屈曲90°或100°,即可达到复位。也可用拇指顶住骨折远端,向远侧推挤,同时用2~5指挤压近折端同时缓慢屈肘,达到复位。(4)复位后3天、1周、2周各复查一次X线片,以防止移位。如有移位随时调整。X线拍片证实骨折愈合良好后,即可拆除石膏,开始功能锻炼。
更多“病例摘要:9岁男孩,跌倒后致左肘部肿痛,活动受限2小时。2小时前玩耍时跌倒,手部着地受伤,伤后左肘 ”相关问题
  • 第1题:

    9岁男孩,左肘关节半屈位、手掌着地跌倒,伤后左肘部肿胀、疼痛、伴功能受限4小时就诊。查体:左肘部肿胀及压痛、半屈位畸形,左前臂及手部血运良好。X线片:左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移位不明显。下列哪项处理最恰当A、三角巾悬吊

    B、开放复位内固定

    C、手法复位外固定

    D、持续骨牵引

    E、开放复位外固定

    骨质愈合后肘关节屈伸功能障碍最常见的原因是A、创伤性关节炎

    B、关节强直

    C、缺血性肌挛缩

    D、骨化性肌炎

    E、关节僵硬

    该疾病具有的下列体征中哪项对鉴别肘关节脱位无意义A、骨擦音

    B、反常活动

    C、触及骨折端

    D、肘后三角正常

    E、半屈曲位畸形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C


    问题 2 答案:D


    问题 3 答案:E

  • 第2题:

    患儿,男,7岁。与同伴玩耍期间跌倒,左肘后方着地。查体:局部肿胀,疼痛,肘后凸起,皮下瘀斑,左肘可扪到骨折端。其可能的诊断是

    A、左肘关节脱位

    B、左肱骨干骨折

    C、左侧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

    D、左侧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

    E、左桡骨头半脱位


    参考答案:D

  • 第3题:

    男性,26岁,跌倒时手掌着地,自觉肘部疼痛难忍。活动受限,立即去医院诊治。医生检查所见:肘关节处于半伸位,肘可扪及肱骨下端,肘后三点关系失常,肘后饱满肘关节活动障碍。考虑为

    A、桡骨上端骨折
    B、尺骨上端骨折
    C、肘关节脱位
    D、肘部软组织挫伤
    E、肱骨髁上骨折

    答案:C
    解析:
    肘关节脱位多由间接暴力引起。跌倒时,上臂伸直手掌着地,暴力传导至是、桡骨上端,尺骨鹰嘴突产生杠杆作用,使尺、桡骨近端向后上移位,形成后脱位。临床表现为肘部疼痛、肿胀、活动障碍,明显畸形,肘部弹性固定在半屈位,肘后空虚,可摸到凹陷,肘后三点关系失常。

  • 第4题:

    女性,17岁。半小时前从自行车后座上摔下右肘着地,伤后肘上肿痛。医师检查后诊断为肱骨髁上骨折。其主要的诊断依据是

    A、肘上明显肿痛

    B、肘部有皮下淤血

    C、压痛明显

    D、肘部反常活动

    E、肘关节活动障碍


    参考答案:D

  • 第5题:

    四肢大关节脱位病例:
    右肱骨髁上骨折
    病例摘要:患儿,男孩,6岁,2小时前跑跳中向前跌倒,手掌着地后,哭闹不止,诉右肘部疼痛,不敢活动右上肢。
    骨科检查:尚能合作。右肘向后突出,处于半屈曲位,肘部肿胀,可见皮下淤斑,局部压痛明显,有轴心挤压痛。肘前方可及骨折近端,肘后三角关系正常。右桡动脉搏动稍弱,右手感觉运动正常。


    答案:
    解析:
    分析步骤:
    1.诊断及诊断依据 初步诊断是右肱骨髁上骨折伸直型。其诊断依据是:
    (1)患儿处于10岁以下的好发年龄。
    (2)有典型的受伤机制(间接暴力引起,跌倒时,手掌着地,暴力经前臂向上传递身体向前倾,由上向下产生剪式应力,使肱骨干与肱骨髁交界处发生骨折)。
    (3)局部压痛及轴向挤压痛,并触及骨折近端。
    (4)肘后三角关系正常,无血管神经损伤表现,为单纯骨折。
    2.鉴别诊断
    (1)主要应与肘关节后脱位鉴别,后脱位时有肘后空虚感及肘后三角关系破坏。
    (2)合并血管神经损伤,可有相应的表现。
    3.进一步检查右肘正侧位X线片,以明确诊断,了解骨折线的位置和骨折移位情况。
    4.治疗原则
    (1)手法复位 局麻或臂丛麻醉下进行。牵引下,先矫正侧方移位,再复位断端。
    (2)屈肘位固定 复位后,屈肘位后侧石膏托固定4~5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