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简要病史:男性,26岁,发作性心悸3年,再发1小时 ”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要病史】女性,26岁,间歇性心悸1年,再次发作1h。


    参考答案:【评分要点】1.问诊内容(13分)(1)现病史(10分)①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询问(8分)心悸发作间隔时间和持续时间,发作诱因,发作时脉率和脉律,发作时伴随症状(头晕、心前区疼痛、乏力、呼吸困难等),是否突发突止,如何恢复(如深吸气后憋住用力呼气或恶心、压眼球等),血压如何。(4分)本次发作与以前症状有何异同。(2分)饮食、大小便、睡眠、体重变化。(2分)②诊疗经过(2分)是否到医院就诊过,做过哪些检查。(1分)治疗情况如何,每次如何缓解。(1分)(2)相关病史(3分)有无药物过敏史。(1分)有无其他相关病史:有无甲亢、高血压病、病史,有无类似发作等。(2分)2.问诊技巧(2分)条理性强、能抓住重点。(1分)能够围绕病情询问。(1分)

  • 第2题:

    心悸案例:
    简要病史:患者,男性,40岁,半年多来间断发作性心悸,近20分钟再次发作。


    答案:
    解析:
    本例患者最可能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引起的心悸,病史采集内容如下:
    1.现病史
    (1)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询问
    1)间断心悸发作诱因,多长时间发作1次,每次如何发生(突然发生),持续时间,发作时脉率和脉律。发作时症状,如何恢复(突然恢复,方法有大吸气后憋住,用力呼气或恶心;压眼球等),本次发作是否与以前相同,以便了解心悸特点。
    2)有无心前区痛、呼吸困难、消瘦和出汗等,以利于鉴别诊断。
    3)发病以来饮食、睡眠、大便和小便变化,以了解患者全身一般情况。
    (2)诊疗经过
    1)发病以来曾做过哪些检查(特别是心电图),医师说什么病。
    2)治疗情况如何,每次如何缓解。
    2.相关病史
    (1)药物过敏史。
    (2)与该病有关的其他病史既往高血压病、心脏病、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神经官能症等病史。个人吸烟和饮酒史。

  • 第3题:

    简要病史:患者,男性,40岁,半年多来间断发作性心悸,近20分钟再次发作。


    答案:
    解析:
    本例患者最可能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引起的心悸,病史采集内容如下:
    1.现病史
    (1)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询问
    1)间断心悸发作诱因,多长时间发作1次,每次如何发生(突然发生),持续时间,发作时脉率和脉律。发作时症状,如何恢复(突然恢复,方法有大吸气后憋住,用力呼气或恶心;压眼球等),本次发作是否与以前相同,以便了解心悸特点。
    2)有无心前区痛、呼吸困难、消瘦和出汗等,以利于鉴别诊断。
    3)发病以来饮食、睡眠、大便和小便变化,以了解患者全身一般情况。
    (2)诊疗经过
    1)发病以来曾做过哪些检查(特别是心电图),医师说什么病。
    2)治疗情况如何,每次如何缓解。
    2.相关病史
    (1)药物过敏史。
    (2)与该病有关的其他病史既往高血压病、心脏病、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神经官能症等病史。个人吸烟和饮酒史。

  • 第4题:

    简要病史:男性,52岁,发作性胸痛3个月


    参考答案:初步诊断(仅供考官参考,不记分):冠心病,心绞痛评分要点:(总分15分)一、问诊内容(13分)(一)现病史(10分)1.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询问(8分)(助理医师答出其中3项得8分)①病因与诱因:劳累、饱餐、情绪波动等2分②胸痛的特点:部位、范围、性质、持续时间、有无放射,缓解方法和发作频率3分③胸痛与呼吸、体位和吞咽的关系1分④伴随症状:有无发热、咳嗽、咯血、反酸、烧心和呼吸困难1分⑤二便、饮食、睡眠、体重变化等情况1分2.诊疗经过(2分)①是否到医院看过,作过哪些检查?1分②治疗用药情况1分(二)相关病史(3分)1.是否有药物过敏史1分2.与该疾病有关的其他病史:有无高血压病、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史,职业,有无烟酒嗜好1.5分3.有无相关家族史0.5分二、问诊技巧(2分)(一)条理性强、能抓住重点1分(二)能够围绕病情询问1分

  • 第5题:

    简要病史:男性,55岁,发作性胸痛3个月。


    答案:
    解析:
    初步诊断(仅供考官参考,不计分):冠心病,心绞痛。
    评分标准:(总分15分)
    1.问诊内容(共13分)
    (1)现病史(10分)
    ①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询问(8分)
    病因与诱因,有无饱餐、劳累、情绪波动等。(2分)
    胸痛的特点,部位、范围、性质、持续时间、有无放射,缓解方法和发作频率。(3分)
    胸痛与呼吸、体位和吞咽的关系。(1分)
    有无发热、咳嗽、反酸、烧心和呼吸困难等伴随症状。(1分)
    二便、饮食、睡眠、体重变化等情况。(1分)
    ②诊疗经过(2分)
    是否到医院就诊过。做过哪些检查。(1分)
    治疗用药情况。(1分)
    (2)相关病史(3分)
    是否有药物过敏史。(1分)
    与该疾病有关的其他病史,有无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史,有无烟酒嗜好。(1.5分)
    有无相关家族史。(0.5分)
    2.问诊技巧(2分)
    条理性强、能抓住重点。(1分)
    能够围绕病情询问。(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