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病历摘要:女性,6岁,2小时前跳动中向前跌倒,手掌着地。患儿哭闹,诉右肘部痛,不敢活动右上肢,遂来急诊就医。检查:右肘向后突出处于半屈曲位。肘部肿胀,有皮下淤斑。局部压痛明显,有轴心挤压痛。肘前方可及骨折近端,肘后三角关系正常。右桡动脉搏动稍弱。右手感觉运动正常。

题目

病历摘要:女性,6岁,2小时前跳动中向前跌倒,手掌着地。患儿哭闹,诉右肘部痛,不敢活动右上肢,遂来急诊就医。检查:右肘向后突出处于半屈曲位。肘部肿胀,有皮下淤斑。局部压痛明显,有轴心挤压痛。肘前方可及骨折近端,肘后三角关系正常。右桡动脉搏动稍弱。右手感觉运动正常。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分析参考:(总分22分)1.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1)诊断:右肱骨髁上骨折(伸直型)。(2)诊断依据①好发年龄(10岁以下)。②典型受伤机制。③局部压痛及轴向挤压痛,并触及骨折近端。④肘后三角关系正常。2.鉴别诊断(6分)肘关节后脱位3.进一步检查(4分)右肘侧位X线片。明确诊断,了解骨折线的位置和骨折移位情况。4.治疗原则(4分)手法复位,屈肘位后侧石膏托固定4~5周。
更多“病历摘要:女性,6岁,2小时前跳动中向前跌倒,手掌着地。患儿哭闹,诉右肘部痛,不敢活动右上肢,遂来急 ”相关问题
  • 第1题:

    女性,65岁。跌倒时右手掌着地,伤后腕部疼痛,肿胀,压痛,"餐叉状"畸形明显,无反常活动。最可能的诊断是

    A、右腕关节脱位

    B、右舟状骨骨折

    C、右Colles骨折

    D、尺骨茎突骨折

    E、右腕关节挫伤


    参考答案:C

  • 第2题:

    病史:女性,5岁。2h前向前跌倒,手掌着地,随后患儿哭闹不止。诉右肘部痛,不敢活动右上肢。遂来院就诊。
    查体:右肘向后突出,处于半屈曲位。肘部肿胀,有皮下瘀斑。局部压痛明显,有轴心挤压痛。肘前方可及骨折近端,肘后三角关系正常。右桡动脉搏动稍弱。右手感觉运动正常。


    答案:
    解析:
    分析:
    1.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1)诊断右肱骨髁上骨折(伸直型)。
    (2)诊断依据
    ①有典型受伤机制。
    ②有局部压痛及轴向挤压痛,并触及骨折近端。
    ③肘部肿胀,肘后三角关系正常。
    2.鉴别诊断(5分)
    肘关节后脱位。
    3.进一步检查(4分)
    右肘正侧位X线片。
    4.治疗原则(3分)
    手法复位,石膏固定4~5周。

  • 第3题:

    四肢大关节脱位病例:
    右肱骨髁上骨折
    病例摘要:患儿,男孩,6岁,2小时前跑跳中向前跌倒,手掌着地后,哭闹不止,诉右肘部疼痛,不敢活动右上肢。
    骨科检查:尚能合作。右肘向后突出,处于半屈曲位,肘部肿胀,可见皮下淤斑,局部压痛明显,有轴心挤压痛。肘前方可及骨折近端,肘后三角关系正常。右桡动脉搏动稍弱,右手感觉运动正常。


    答案:
    解析:
    分析步骤:
    1.诊断及诊断依据 初步诊断是右肱骨髁上骨折伸直型。其诊断依据是:
    (1)患儿处于10岁以下的好发年龄。
    (2)有典型的受伤机制(间接暴力引起,跌倒时,手掌着地,暴力经前臂向上传递身体向前倾,由上向下产生剪式应力,使肱骨干与肱骨髁交界处发生骨折)。
    (3)局部压痛及轴向挤压痛,并触及骨折近端。
    (4)肘后三角关系正常,无血管神经损伤表现,为单纯骨折。
    2.鉴别诊断
    (1)主要应与肘关节后脱位鉴别,后脱位时有肘后空虚感及肘后三角关系破坏。
    (2)合并血管神经损伤,可有相应的表现。
    3.进一步检查右肘正侧位X线片,以明确诊断,了解骨折线的位置和骨折移位情况。
    4.治疗原则
    (1)手法复位 局麻或臂丛麻醉下进行。牵引下,先矫正侧方移位,再复位断端。
    (2)屈肘位固定 复位后,屈肘位后侧石膏托固定4~5周。

  • 第4题:

    一学生跌倒,右肘着地后肿、痛、不敢活动。区别肘关节脱位与肱骨髁上骨折的主要体征是

    A、肘部畸形

    B、肿胀程度

    C、肘后三角变化

    D、疼痛程度

    E、肘部功能障碍程度


    参考答案:C

  • 第5题:

    65岁女性,跌倒后右手掌着地,腕部疼痛,肿胀,压痛,无反常活动,但餐叉状畸形明显,该患最可能的诊断是

    A、右腕关节脱位
    B、右舟状骨骨折
    C、右腕COllEs(科雷)骨折
    D、尺骨茎突骨折
    E、右腕关节挫伤

    答案:C
    解析:
    Colles骨折是桡骨远端,距关节面2.5cm以内的骨折,常伴有远侧骨折断端向背侧倾斜,前倾角度减少或呈负角,典型者伤手呈银叉畸形。1814年AbrahamColles首先详细描述此类骨折,故命名为Colles骨折。它是最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所有骨折的6.7%,好发于老年人,女性较多,有“老年性骨折”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