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病例摘要】患者男性,56岁。主诉:右下腹可复性包块20余年。病史:患者于20余年前出现右下腹包块,呈可复性,行走时包块出现,有下坠感,有时包块在久站后可坠入右侧阴囊,平卧后可消失,无其他不适感。院外未曾系统治疗。查体:T36.5℃,P75次/分,R21次/分,BP115/76mmHg,右腹股沟区可见一拳头大小的包块(立位),呈梨形,远端达右耻骨结节处。平卧时,右腹股沟仍较饱满,有包块感,外环口扩大并有冲击感,肿块消失后压住内环口改站立位肿块不再出现。肿块坠入阴囊行透光实验(-)。

题目

【病例摘要】患者男性,56岁。主诉:右下腹可复性包块20余年。病史:患者于20余年前出现右下腹包块,呈可复性,行走时包块出现,有下坠感,有时包块在久站后可坠入右侧阴囊,平卧后可消失,无其他不适感。院外未曾系统治疗。查体:T36.5℃,P75次/分,R21次/分,BP115/76mmHg,右腹股沟区可见一拳头大小的包块(立位),呈梨形,远端达右耻骨结节处。平卧时,右腹股沟仍较饱满,有包块感,外环口扩大并有冲击感,肿块消失后压住内环口改站立位肿块不再出现。肿块坠入阴囊行透光实验(-)。


相似考题
更多“【病例摘要】患者男性,56岁。主诉:右下腹可复性包块20余年。病史:患者于20余年前出现右下腹包块,呈可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男性,65岁。右腹股沟可复性球形包块3年。查体:站立时右耻骨结节外上方可见一球形包块,未进入阴囊,平卧时可自行回纳。压迫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2cm处站立时包块复出。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右侧股疝

    B、右侧腹股沟直疝

    C、右腹股沟斜疝

    D、右侧精索鞘膜积液

    E、交通性鞘膜积液


    参考答案:B

  • 第2题:

    患者男,65岁。发现右腹股沟内侧包块3年余。3天前腹股沟包块增大变硬,不能还纳,伴剧烈疼痛,8小时前疼痛有所缓解,但出现发热。患者最可能出现了

    A、易复性疝

    B、难复性疝

    C、嵌顿性疝

    D、绞窄性疝

    E、急性阑尾炎


    参考答案:D

  • 第3题:

    男性,42岁。主诉:右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8年。请针对该案例,说明问诊内容与技巧。


    正确答案: 问诊内容
    现病史:
    1.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询问
    (1)发病诱因:咳嗽、劳累。
    (2)肿块大小的变化,有无疼痛及压痛,随体位变化,腹压增加时是否有变化。
    (3)能否降入阴囊,肿块膨出后可否还纳。
    (4)是否伴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及停止排气、排便,是否伴有排尿困难。
    (5)发病以来饮食、睡眠、大小便和体重变化情况。
    2.诊疗经过
    (1)是否曾到医院就诊,做过何种检查。
    (2)治疗情况:用药、效果。
    相关病史:
    1.有无药物过敏史。
    2.与该病有关的其他病史:有无便秘、长期吸烟、长期咳嗽、肝硬化腹水疾病史,个人职业。
    问诊技巧
    1.条理性强,能抓住重点。
    2.能围绕病情询问。参考诊断腹股沟斜疝

  • 第4题:

    男性,75岁。右下腹包块病史多年,无明显疼痛,偶有便秘,包块呈球形,主要考虑为()

    • A、肠梗阻
    • B、脂肪瘤
    • C、腹股沟疝
    • D、鞘膜积液
    • E、隐睾

    正确答案:C

  • 第5题:

    主诉:男性,56岁,右下腹可复性包块20余年。病史:患者于20余年前出现右下腹包块,呈可复性,行走时包块出现,有下坠感,有时包块在久站后可坠入右侧阴囊,平卧后可消失,无其他不适感。院外未曾系统治疗。查体:T36.5℃,P75次/分,R21次/分,BP115/76mmHg,右腹股沟区可见一拳头大小的包块(立位),呈梨形,远端达右耻骨结节处。平卧时,右腹股沟仍较饱满,有包块感,外环口扩大并有冲击感,肿块消失后压住内环口改站立位肿块不再出现。肿块坠入阴囊行透光实验(-)。


    正确答案: 1.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1)诊断腹股沟斜疝(右侧)。
    (2)诊断依据①男性,56岁,右下腹可复性包块20余年。②右腹股沟区可见一拳头大小的包块(立位),可坠入阴囊,平卧肿块消失后压住内环口改站立位肿块不再出现。③透光实验(-)。
    2.鉴别诊断(5分)①腹股沟直疝。②鞘膜积液。③腹股沟肿大淋巴结。
    3.进一步检查(4分)B超或CT。
    4.治疗原则(3分)手术治疗:疝囊高位结扎+修补术。

  • 第6题:

    问答题
    男性,42岁。主诉:右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8年。请针对该案例,说明问诊内容与技巧。

    正确答案: 问诊内容
    现病史:
    1.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询问
    (1)发病诱因:咳嗽、劳累。
    (2)肿块大小的变化,有无疼痛及压痛,随体位变化,腹压增加时是否有变化。
    (3)能否降入阴囊,肿块膨出后可否还纳。
    (4)是否伴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及停止排气、排便,是否伴有排尿困难。
    (5)发病以来饮食、睡眠、大小便和体重变化情况。
    2.诊疗经过
    (1)是否曾到医院就诊,做过何种检查。
    (2)治疗情况:用药、效果。
    相关病史:
    1.有无药物过敏史。
    2.与该病有关的其他病史:有无便秘、长期吸烟、长期咳嗽、肝硬化腹水疾病史,个人职业。
    问诊技巧
    1.条理性强,能抓住重点。
    2.能围绕病情询问。参考诊断腹股沟斜疝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单选题
    患者男,65岁。发现右腹股沟内侧包块3年余。3天前腹股沟包块突然增大,变硬,不能还纳,伴剧烈疼痛。8小时前疼痛有所缓解,但出现发热。患者最有可能出现了(  )
    A

    易复性疝

    B

    难复性疝

    C

    嵌顿性疝

    D

    绞窄性疝

    E

    急性阑尾炎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病例摘要:男性,50岁,食欲减退伴反酸、嗳气2年,进行性消瘦、黑便2个月。体格检查:左锁骨上触及1.2cm×0.8cm×0.8cm包块,质硬。若体格检查时触及腹部包块,则包块最可能出现的位置是()。
    A

    脐周

    B

    中上腹部

    C

    下腹部

    D

    右下腹部

    E

    左下腹部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患者31岁,已婚。停经2月余,反复少量阴道流血18天,10天前曾下腹剧痛,现下腹坠胀。检查:子宫大小正常,双合诊附件可触及界限不清的包块约7cm×6cm×5cm大小,尿妊娠试验可疑阳性。应首先考虑的是(  )。
    A

    宫外孕包块型

    B

    宫外孕未破损型

    C

    宫外孕不稳定型

    D

    子宫内膜异位症

    E

    右附件炎性包块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甲状腺肿瘤案例:病例摘要:患者,女性,46岁。发现右颈部包块1个月。1个月前患者无意中发现右颈部有一无痛性包块,随吞咽上下活动,无声嘶及饮水呛咳。查体:右颈前直径3cm类圆形包块,光滑,界清,无压痛,随吞咽上下活动。超声检查示右甲状腺直径3cm包块伴囊性变。

    正确答案: 1.诊断及诊断依据本例甲状腺肿物待查,根据病史和检查,初步印象是甲状腺腺瘤可能性大,其诊断依据是:(1)中年女性,发现颈部包块1个月。(2)无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相关临床症状,无声嘶及饮水呛咳等肿瘤侵犯或肿块压迫表现。(3)查体示包块和甲状腺关系密切。直径3cm类圆形包块,光滑,界清,无压痛,性质为良性可能性大。(4)超声检查示右甲状腺直径3cm包块伴囊性变。
    2.鉴别诊断主要与甲状腺恶性肿瘤相鉴别。患者无无声嘶及饮水呛咳等肿瘤侵犯表现,查体包块光滑,界清,无压痛,超声检查示右甲状腺直径3cm包块伴囊性变。提示良性可能性大,明确诊断需依靠手术病理。
    3.进一步检查(1)甲状腺核素扫描。(2)三大常规、心肺相关检查。(3)气管像。
    4.治疗原则积极准备,手术切除,术中病理决定手术范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男性,30岁,三年来右腹股沟部出现可复性包块,突然右下腹痛伴呕吐1天,腹痛阵发性加重,发病后无排便排气。检查:全腹不胀,无肠型,右下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稍亢进,偶可闻及气过水声,右腹股沟可扪及2cm×2cm×3cm质韧、压痛的包块,局部皮肤正常,阴囊正常。 最可能诊断为( )
    A

    肠管壁疝

    B

    精索鞘膜积液

    C

    单纯性阑尾炎

    D

    腹股沟部淋巴结炎

    E

    难复性腹股沟斜疝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张某65岁,右股干骨折术后8小时未排尿,主诉下腹部胀痛难忍,有尿意,但排尿困难,患者烦躁不安,检查耻骨联合上方膨隆,可触囊性包块, 请分析:患者病情发生了什么变化?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由题干可知,该患者发生了急性尿潴留。
    处理方式:
    ①首先采取诱导方法使其自然排尿,如打开自来水龙头让其听哗哗的流水声、冲洗会阴部,热敷小腹部;或听放松的音乐,以分散其注意力等。
    ②因该患者膀胱充盈明显,且腹部胀痛难忍,所以若诱导排尿无效,则立即给予导尿。导尿时还应注意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且第一次放尿不能超过1000ml,以免引起血尿和虚脱。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患者,31岁,已婚。停经2月余,反复少量阴道流血18天,10天前曾下腹剧痛,现下腹坠胀。检查:子宫大小正常,双合诊附件可触及界限不清的包块约7cm×6cm×5cm大小,尿妊娠试验可疑阳性。应首先考虑的是

    A.宫外孕包块型

    B.宫外孕未破损型

    C.宫外孕不稳定型

    D.子宫内膜异位症

    E.右附件炎性包块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病例摘要:男性,50岁,食欲减退伴反酸、嗳气2年,进行性消瘦、黑便2个月。体格检查:左锁骨上触及1.2cm×0.8cm×0.8cm包块,质硬。若体格检查时触及腹部包块,则包块最可能出现的位置是()。

    A脐周

    B中上腹部

    C下腹部

    D右下腹部

    E左下腹部


    B

  • 第15题:

    患者男性,56岁。主诉:右下腹可复性包块20余年。病史:患者于20余年前出现右下腹包块,呈可复性,行走时包块出现,有下坠感,有时包块在久站后可坠入右侧阴囊,平卧后可消失,无其他不适感。院外未曾系统治疗。查体:T36.5℃,P75次/分,R21次/分,BP115/76mmHg,右腹股沟区可见一拳头大小的包块(立位),呈梨形,远端达右耻骨结节处。平卧时,右腹股沟仍较饱满,有包块感,外环口扩大并有冲击感,肿块消失后压住内环口改站立位肿块不再出现。肿块坠入阴囊行透光实验(-)。要求:根据以上病历摘要,请写出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1.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1)诊断:腹股沟斜疝(右侧)。(2)诊断依据①男性,56岁,右下腹可复性包块20余年。②右腹股沟区可见一拳头大小的包块(立位),可坠入阴囊,平卧肿块消失后压住内环口改站立位肿块不再出现。③透光实验(一)。
    2.鉴别诊断(5分)①腹股沟直疝。②鞘膜积液。③腹股沟肿大淋巴结。
    3.进一步检查(4分)B超或CT。
    4.治疗原则(3分)手术治疗:疝囊高位结扎+修补术。

  • 第16题:

    张某65岁,右股干骨折术后8小时未排尿,主诉下腹部胀痛难忍,有尿意,但排尿困难,患者烦躁不安,检查耻骨联合上方膨隆,可触囊性包块,请分析:患者病情发生了什么变化?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由题干可知,该患者发生了急性尿潴留。
    处理方式:
    ①首先采取诱导方法使其自然排尿,如打开自来水龙头让其听哗哗的流水声、冲洗会阴部,热敷小腹部;或听放松的音乐,以分散其注意力等。
    ②因该患者膀胱充盈明显,且腹部胀痛难忍,所以若诱导排尿无效,则立即给予导尿。导尿时还应注意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且第一次放尿不能超过1000ml,以免引起血尿和虚脱。

  • 第17题:

    男性学龄儿童,因腹痛腹泻伴腹部包块20余天就诊。患儿20天来出现发热、畏寒、纳差。腹痛呈右下腹隐痛,腹泻2~4次/日,呈黄绿色稀便。在腹部、左下肢有活动包块。有时双膝关节酸痛。患儿有生食溪蟹习惯。体检:T38.3℃,痛苦面容,心肺正常。腹软,于下腹部可触及3个成串,每个约2cm移动性包块。右下腹轻度压痛,无反跳痛和肌紧张。肝肋下2cm可及。其他未见异常。白细胞:21乘以十的九次方/L,中性粒细胞43%,嗜酸性粒细胞增多38%。淋巴细胞19%。如需确诊,最可靠的检查是()

    • A、做包块病理检查
    • B、肝脏超声
    • C、免疫学检查
    • D、腹部X线检查
    • E、肝功能检查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问答题
    【病例摘要】患者男性,56岁 。主诉:右下腹可复性包块20余年 。病史:患者于20余年前出现右下腹包块,呈可复性,行走时包块出现,有下坠感,有时包块在久站后可坠入右侧阴囊,平卧后可消失,无其他不适感 。院外未曾系统治疗 。查体:T36 .5℃,P75次/分,R21次/分,BP115/76mmHg,右腹股沟区可见一拳头大小的包块(立位),呈梨形,远端达右耻骨结节处 。平卧时,右腹股沟仍较饱满,有包块感,外环口扩大并有冲击感,肿块消失后压住内环口改站立位肿块不再出现 。肿块坠入阴囊行透光实验(-) 。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患者,男,72岁。右腹股沟包块1天。剧烈咳嗽后包块出现,伴腹痛,平卧位包块不能消失。查体:有腹股沟下端可触及6cm×5cm包块,质韧,叩诊呈浊音。诊断为腹股沟疝,行手法复位,可缓慢还纳,未闻及咕噜声。疝出的内容物最可能是(  )。
    A

    乙状结肠

    B

    大网膜

    C

    膀胱壁

    D

    直肠

    E

    盲肠


    正确答案: B
    解析:
    疝内容物如为肠袢,则肿块柔软、光滑,叩之呈鼓音,还纳时常先有阻力,一旦回纳,肿块即较快消失,并常在肠袢进入腹腔时发生咕噜声。若疝内容物为大网膜,肿块坚韧叩呈浊音,回纳缓慢。

  • 第20题:

    单选题
    患者男,65岁。右腹股沟可复性球形包块3年。查体:站立时右耻骨结节外上方可见一球形包块,未进入阴囊,平卧时可自行回纳,压迫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2cm处,站立时包块复出。应诊断为()
    A

    右侧股疝

    B

    右侧腹股沟直疝

    C

    右腹股沟斜疝

    D

    右侧精索鞘膜积液

    E

    交通性鞘膜积液


    正确答案: B
    解析: 腹股沟直疝常见于年老体弱者,站立时在腹股沟内侧端、耻骨结节上外方出现一球形包块,其疝囊经腹壁下动脉内侧的直疝三角区直接由后向前突出,不经过内环,也不进入阴囊。斜疝经腹股沟管突出,可进入阴囊。鞘膜积液多为透光,而疝块不能透光。精索鞘膜积液在腹股沟管内,牵拉同侧睾丸可见肿块移动。故选B。

  • 第21题:

    单选题
    男性学龄儿童,因腹痛腹泻伴腹部包块20余天就诊。患儿20天来出现发热、畏寒、纳差。腹痛呈右下腹隐痛,腹泻2~4次/日,呈黄绿色稀便。在腹部、左下肢有活动包块。有时双膝关节酸痛。患儿有生食溪蟹习惯。体检:T38.3℃,痛苦面容,心肺正常。腹软,于下腹部可触及3个成串,每个约2cm移动性包块。右下腹轻度压痛,无反跳痛和肌紧张。肝肋下2cm可及。其他未见异常。白细胞:21乘以十的九次方/L,中性粒细胞43%,嗜酸性粒细胞增多38%。淋巴细胞19%。本案例主要的临床特征是()
    A

    腹痛呈右下腹隐痛

    B

    腹泻呈黄绿色稀便

    C

    有生食溪蟹史

    D

    肝肿大

    E

    可移动包块并且成串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患者,女,31岁,已婚。停经2个月余,反复少量阴道流血18天,10天前曾下腹剧痛。现下腹坠胀。妇科盆腔及B型超声波检查:子宫大小正常,右附件包块约7 cm×6 cm×5 cm大小,尿妊娠试验可疑(+)。应首先考虑的是(  )。
    A

    宫外孕未破损型

    B

    宫外孕不稳定型

    C

    宫外孕包块型

    D

    子宫内膜异位症

    E

    右附件炎性包块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要病史男性,42岁 。主诉:右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8年 。

    正确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