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吗录贝胺A.阻断多巴胺D受体 B.使突触间隙的NA浓度下降 C.去甲肾上腺素(NE)和5-羟色胺 (5-HT)双重 ”相关问题
  • 第1题:

    利培酮

    A. 阻断中枢多巴胺D2受体

    B. 使突触间隙的NA浓度下降

    C. 阻断N胆碱受体

    D. 对心肌有奎尼丁样作用

    E. 阻断5-HT受体


    正确答案:E
    1.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的代表,阻断D、D受体,与抗精神病作用有关,与锥体外系副作用也有关。2.是最早发现的三环素类抗抑郁药物,具奎尼丁样作用,可能与药物所致心律失常有关。

  • 第2题:

    氯丙嗪抗精神病的作用机制是

    A.阻断中枢5-HT受体

    B.使突触间隙的NA浓度下降

    C.阻断中枢多巴胺D受体

    D.抑制中枢PG合成

    E.抑制外周PG合成


    正确答案:C

  • 第3题:

    碳酸锂的作用机制是

    A.阻断中枢5-HT受体

    B.使突触间隙的NA浓度下降

    C.阻断中枢多巴胺D受体

    D.抑制中枢PG合成

    E.抑制外周PG合成


    正确答案:B
    解析:解热镇痛抗炎药能使发热者的体温降低,对体温正常者几乎无影响。细菌和病毒等感染,刺激中性粒细胞,产生与释放内热原,通过体温调节中枢,使PG合成与释放增加,PG再作用于体温中枢而引起发热,因此本类药物的解热作用是通过抑制中枢PG合成而发挥作用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是由于脑内DA功能过强所致。即D2受体密度特异性增高,氯丙嗪阻断中枢多巴胺D2受体使精神病病人症状改善。碳酸锂对,躁狂症患者有显著的疗效,使言语和行为恢复正常,但治疗量对正常人的精神活动没有影响。实验证明锂盐可抑制脑内NA和DA的释放,并可促进其再摄取,使突触间隙的NA水平下降,起到抗躁狂作用。

  • 第4题:

    氯丙嗪

    A. 阻断中枢多巴胺D2受体

    B. 使突触间隙的NA浓度下降

    C. 阻断N胆碱受体

    D. 对心肌有奎尼丁样作用

    E. 阻断5-HT受体


    正确答案:A
    1.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的代表,阻断D、D受体,与抗精神病作用有关,与锥体外系副作用也有关。2.是最早发现的三环素类抗抑郁药物,具奎尼丁样作用,可能与药物所致心律失常有关。

  • 第5题:

    碳酸锂的作用机制是()
    A.阻断中枢5-HT受体
    B.使突触间隙的NA浓度下降
    C.阻断中枢多巴胺受体
    D.抑制中枢PG合成
    E.抑制外周PG合成


    答案:B
    解析:
    [考点]碳酸锂的作用机制
    [分析]碳酸锂对躁狂症患者有显著的疗效,使言语和行为恢复正常,但治疗量对正常人的精神活动没有影响。实验证明锂盐可抑制脑内NA和DA的释放,并可促进其再摄取,使突触间隙的NA水平下降,起到抗躁狂作用。

  • 第6题:

    下列属于吗氯贝胺作用机制的表述是

    A.选择性抑制5-HT的再摄取,增加突触间隙5-HT浓度
    B.抑制突触前膜5-HT、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
    C.抑制突触前膜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
    D.抑制A型单胺氧化酶,减少5-HT、去甲肾上腺素的降解
    E.阻断5-HT受体

    答案:D
    解析:
    考查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代表药为吗氯贝胺,其作用机制为通过抑制A型单胺氧化酶,减少去甲肾上腺素、5-HT及多巴胺的降解,增强去甲肾上腺素、5-HT和多巴胺能的神经功能,从而发挥抗抑郁作用。

  • 第7题:

    氯丙嗪抗精神病作用机制是()
    A.阻断中枢5-HT受体
    B.使突触间隙的NA浓度下降
    C.阻断中枢多巴胺受体
    D.抑制中枢PG合成
    E.抑制外周PG合成


    答案:C
    解析:
    【考点】氯丙嗪抗精神病作用机制
    [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是由于脑内DA功能过强所致,即受体密度特异性增高,氯丙嗪阻断中枢多巴胺受体使精神病人症状改善

  • 第8题:

    A.阻断中枢多巴胺D受体
    B.使突触间隙的NA浓度下降
    C.阻断N胆碱受体
    D.对心肌有奎尼丁样作用
    E.阻断5-HT受体

    氯丙嗪

    答案:A
    解析:
    1.氯丙嗪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的代表,阻断D、D受体,与抗精神病作用有关,与锥体外系副作用也有关。
    2.丙眯嗪是最早发现的三环素类抗抑郁药物,具奎尼丁样作用,可能与药物所致心律失常有关。
    3.利培酮不仅能够拮抗中枢精神系统多巴胺2(D)受体,同时具有拮抗中枢5-羟色胺2受体作用,因此,称之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 第9题:

    利培酮()

    • A、阻断中枢多巴胺D受体
    • B、使突触间隙的NA浓度下降
    • C、阻断N胆碱受体
    • D、对心肌有奎尼丁样作用
    • E、阻断5-HT受体

    正确答案:E

  • 第10题:

    单选题
    丙咪嗪()
    A

    阻断中枢多巴胺D2受体

    B

    使突触间隙的NA浓度下降

    C

    阻断N胆碱受体

    D

    对心肌有奎尼丁样作用

    E

    阻断5-HT受体


    正确答案: A
    解析: 3.利培酮不仅能够拮抗中枢精神系统多巴胺2(D2)受体,同时具有拮抗中枢5-羟色胺2受体作用,因此,称之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 第11题:

    文拉法辛(博乐欣)

    A.阻断多巴胺D受体

    B.使突触间隙的NA浓度下降

    C.去甲肾上腺素(NE)和5-羟色胺 (5-HT)双重摄取抑制剂

    D.选择性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

    E.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正确答案:C

  • 第12题:

    氯丙嗪

    A.阻断

    D、D受体

    B.使突触间隙的NA浓度下降

    C.阻断N胆碱受体

    D.对心肌有奎尼丁样作用

    E.阻断中枢5-HT受体


    正确答案:A

  • 第13题:

    氯丙嗪

    A.阻断中枢的D2受体

    B.使突触间隙的NA浓度下降

    C.阻断N胆碱受体

    D.对心肌有奎尼丁样作用

    E.阻断中枢5-HT受体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氯丙嗪作用机制为()
    A.对心肌有奎尼丁样作用
    B.使突触间隙的NA浓度下降
    C.阻断N胆碱受体
    D.阻断受体
    E.阻断中枢5-HT受体


    答案:D
    解析:
    氯丙嗪作用机制为阻断受体。

  • 第15题:

    解热镇痛药的解热作用机制是()
    A.阻断中枢5-HT受体
    B.使突触间隙的NA浓度下降
    C.阻断中枢多巴胺受体
    D.抑制中枢PG合成
    E.抑制外周PG合成


    答案:D
    解析:
    [考点]解热镇痛药的解热作用机制
    [分析]解热镇痛抗炎药能使发热者的体温降低,对体温正常者几乎无影响。细菌和病毒等感染,刺激中性粒细胞,产生与释放内热原,通过体温调节中枢,使PG合成与释放增加,PG再作用于体温中枢而引起发热,因此本类药物的解热作用是通过抑制中枢PG合成而发挥作用的。

  • 第16题:

    A.对心肌有奎尼丁样作用
    B.使突触间隙的NA浓度下降
    C.阻断N胆碱受体
    D.阻断D样受体
    E.阻断中枢5-HT受体

    氯丙嗪作用机制为

    答案:D
    解析:

  • 第17题:

    A.阻断中枢5-HT受体
    B.使突触间隙的NA浓度下降
    C.阻断中枢多巴胺D受体
    D.抑制中枢PG合成
    E.抑制外周PG合成

    氯丙嗪抗精神病作用机制是

    答案:C
    解析:
    解热镇痛抗炎药能使发热者的体温降低,对体温正常者几乎无影响。细菌和病毒等感染,刺激中性粒细胞,产生与释放内热原,通过体温调节中枢,使PG合成与释放增加,PG再作用于体温中枢而引起发热,因此本类药物的解热作用是通过抑制中枢PG合成而发挥作用的。

  • 第18题:

    丙咪嗪()

    • A、阻断中枢多巴胺D2受体
    • B、使突触间隙的NA浓度下降
    • C、阻断N胆碱受体
    • D、对心肌有奎尼丁样作用
    • E、阻断5-HT受体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单选题
    利培酮()
    A

    阻断中枢多巴胺D受体

    B

    使突触间隙的NA浓度下降

    C

    阻断N胆碱受体

    D

    对心肌有奎尼丁样作用

    E

    阻断5-HT受体


    正确答案: E
    解析: 3.利培酮不仅能够拮抗中枢精神系统多巴胺2(D)受体,同时具有拮抗中枢5-羟色胺2受体作用,因此,称之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