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男,24岁,3个月前患黄疸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近1周发热、全身皮肤及黏膜出血。血红蛋白70g/L,红细胞2.5×1012/L,白细胞1.5×109/L。分类:中性0.2,淋巴0.78,单核0.02,网织红细胞0.001。骨髓涂片:红系、粒系、巨核系均显著减少,淋巴0.74。本病最可能的诊断是A.急性白血病B.粒细胞缺乏症C.肝炎后再生障碍性贫血D.脾功能亢进E.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题目

男,24岁,3个月前患黄疸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近1周发热、全身皮肤及黏膜出血。血红蛋白70g/L,红细胞2.5×1012/L,白细胞1.5×109/L。分类:中性0.2,淋巴0.78,单核0.02,网织红细胞0.001。骨髓涂片:红系、粒系、巨核系均显著减少,淋巴0.74。本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白血病

B.粒细胞缺乏症

C.肝炎后再生障碍性贫血

D.脾功能亢进

E.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C
更多“男,24岁,3个月前患黄疸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近1周发热、全身皮肤及黏膜出血。血红蛋白70g/L,红细胞2.5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男,24岁,三个月前患黄疸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近一周发热、全身皮肤及粘膜出血。血红蛋白70g/L,红细胞2.5乘以十的十二次方/L,白细胞1.5乘以十的九次方/L,分类:中性0.2,淋巴0.78,单核 0.02,网织红细胞0.001.骨髓涂片:红系、粒系、巨核系均显著减少,淋巴0.74.本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白血病

    B.粒细胞缺乏症

    C.肝炎后再生障碍性贫血

    D.脾功能亢进

    E.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正确答案:C

  • 第2题:

    某男,40岁,3个月前患乙型病毒性肝炎,近1周发热,全身皮肤及黏膜出血,血红蛋白60g/L,红细胞2.0×10/L,白细胞0.5×10/L,血小板20×10/L。分类:中性0.2,淋巴0.78,单核0.02,网织红细胞0.002,骨髓涂片:红系、粒系、巨核系均显著减少,淋巴74%。本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白血病
    B.粒细胞缺乏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脾功能亢进
    E.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答案:C
    解析:
    考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精析:再生性障碍性贫血临床表现:发病缓慢,贫血、感染、出血均较轻。血象:血红蛋白下降速度较慢,网织红细胞、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值降低。骨髓象:至少1个部位增生不良,巨核细胞明显减少。骨髓小粒中非造血细胞及脂肪细胞增加。避错:急性白血病白细胞增多,可排除A。粒细胞缺乏患者虽粒细胞减少,但红细胞不减少,排除B。脾功能亢进患者虽然有出血,三系减少的症状,但淋巴细胞减少,题目中患者淋巴细胞增多,排除D。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巨核细胞是增多的,故排除E。从题目来看,患者有发热,出血,贫血症状,并有红系、粒系、巨核系均显著减少,淋巴细胞增多,呈现出骨髓造血功能障碍的体征,故本题选C。

  • 第3题:

    患者,男,24岁,三个月前患黄疸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近8天发热、全身皮肤及黏膜出血。血红蛋白71g/L,红细胞2.3×1012/L,白细胞1.4×109/L,分类:中性0.2,淋巴0.78,单核0.02,网织红细胞0.001。骨髓涂片:红系、粒系、巨核系均显著减少,淋巴0.74。本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白血病

    B粒细胞缺乏症

    C肝炎后再生障碍性贫血

    D脾功能亢进

    E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

  • 第4题:

    患者男,40岁。3个月前患乙型病毒性肝炎,近1周发热,全身皮肤及黏膜出血,血红蛋白60g/ L,红细胞2.0×10/L,白细胞0.5×10/L。血小板20×10/L。分类:中性02,淋巴0.78,单核0.02,网织红细胞0.002,骨髓涂片:红系、粒系、巨核系均显著减少,淋巴74%。本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白血病
    B.粒细胞缺乏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脾功能亢进
    E.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得出该患者血红蛋白、血三系均下降,淋巴细胞比率增加,单核细胞比率下降。急性白血病,白细胞增多,可排除A。粒细胞缺乏患者虽粒细胞减少,但红细胞不减少,排除B。脾功能亢进患者虽然有出血,三系减少的症状,但淋巴细胞减少,题目中患者淋巴细胞增多,排除D。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巨核细胞是增多的,故排除E。从题目来看,患者有发热,出血,贫血症状,并有红系、粒系、巨核系均显著减少,淋巴细胞增多,呈现出骨髓造血功能障碍的体征,故本题选C。解题关键:再生障碍性贫血是骨髓造血功能减低,而淋巴细胞数目增多。

  • 第5题:

    男,24岁,3个月前患黄疸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近1周发热、全身皮肤及黏膜出血。血红蛋白70g/L,红细胞2.5×10/L,白细胞1.5×1/L,分类:中性0.2,淋巴0.78,单核0.02,网织红细胞0。001。骨髓涂片:红系、粒系、巨核系均显著减少,淋巴0.74。本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白血病
    B.粒细胞缺乏症
    C.肝炎后再生障碍性贫血
    D.脾功能亢进
    E.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答案:C
    解析: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多发生于肝炎发作后,其机制不详,主要与HBV对骨髓干祖细胞的侵犯和免疫性损害有关,结合骨髓象的改变应首先考虑肝炎后再生障碍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