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病理大体标本制作中,取出后的标本应及时固定,如果当时没有合适的固定液,可以应用的保存标本的方法是A、标本浸泡在生理盐水中,4℃冰箱保存B、标本浸泡在蒸馏水中,4℃冰箱保存C、标本浸泡在10%葡萄糖水中,4℃冰箱保存D、标本迅速放在-20℃冰箱保存E、标本迅速放在液氮中保存

题目

病理大体标本制作中,取出后的标本应及时固定,如果当时没有合适的固定液,可以应用的保存标本的方法是

A、标本浸泡在生理盐水中,4℃冰箱保存

B、标本浸泡在蒸馏水中,4℃冰箱保存

C、标本浸泡在10%葡萄糖水中,4℃冰箱保存

D、标本迅速放在-20℃冰箱保存

E、标本迅速放在液氮中保存


相似考题
更多“病理大体标本制作中,取出后的标本应及时固定,如果当时没有合适的固定液,可以应用的保存标本的方 ”相关问题
  • 第1题:

    荧光显微技术中制作组织标本要求 ( )

    A、尽量保持抗原完整性

    B、用丙酮或乙醇固定

    C、切片尽量薄

    D、制好的标本尽快染色

    E、制好的标本无法及时染色,就置-10℃下低温干燥保存


    参考答案:ABCDE

  • 第2题:

    制作动物标本时,常用甲醛溶液(福尔马林)将标本固定和保存,以防尸体腐烂。固定和保存标本的溶液一般配制成

    A、1~5%

    B、5~10%

    C、10~20%

    D、40%

    E、36~38%


    参考答案:B

  • 第3题:

    病理大体标本制作中最常用哪种固定液?( )

    A、5%醋酸

    B、10%福尔马林(实际上是4%的甲醛)

    C、纯丙酮

    D、80%乙醇

    E、1%锇酸


    参考答案:B

  • 第4题:

    下面有关组织固定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若用于免疫组化,固定的意义是保存组织细胞的抗原性

    B、组织的固定不良,在以后的标本制备过程中无法加以纠正

    C、机体死亡后,如不及时处理或固定,细胞在自身溶酶体酶的作用下会溶解破坏

    D、组织的固定不良,在以后的标本制备过程中可以加以适当的纠正

    E、对于电镜标本,适当而及时的固定非常重要


    参考答案:D

  • 第5题:

    与病理大体标本的固定原则不符的是

    A、固定标本的容器宜宽大,口不宜过小

    B、定液的量要充分

    C、各类标本固定的时间相同

    D、固定液的性质及温度与固定时间有关

    E、固定液不能少于标本体积的4倍


    参考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