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题患者,男性,56岁的心房纤颤患者,突然发生命名困难。两周来共发生过5次,每次持续2~15秒。查体无神经系统异常。脑CT无异常。可能的诊断是( )。 查看材料A.脑动脉瘤B.脑血栓形成C.脑出血D.脑血管畸形E.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题目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题

患者,男性,56岁的心房纤颤患者,突然发生命名困难。两周来共发生过5次,每次持续2~15秒。查体无神经系统异常。脑CT无异常。

可能的诊断是( )。 查看材料

A.脑动脉瘤

B.脑血栓形成

C.脑出血

D.脑血管畸形

E.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相似考题
更多“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题 患者,男性,56岁的心房纤颤患者,突然发生命名困难。两周来共发生过5次,每次持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男性,58岁的心房颤动患者,突然出现命名困难。两周来共发生5次,每次持续2~15秒。查体无神经系统异常。脑CT无异常。可能的诊断是

    A、脑动脉瘤

    B、脑血栓形成

    C、脑血管畸形

    D、脑出血

    E、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参考答案:E

  • 第2题:

    男性,55岁,诊断心房颤动3年,突然发生命名名物困难。两周来共发生过5次,每次持续2~15秒。查体无神经系统异常。脑CT无异常。

    主要累及的血管是
    A.基底动脉系
    B.椎动脉系
    C.颈内动脉系
    D.大脑后动脉
    E.大脑前动脉

    答案:D
    解析: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发生短暂性血液供应不足,引起局灶性脑缺血导致突发的、短暂性、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发作持续数分钟,通常在30分钟内完全恢复,超过2小时常遗留轻微神经功能缺损表现,或CT及MRI显示脑组织缺血征象。TIA好发于34~65岁,65岁以上占25.3%,男性多于女性。发病突然,多在体位改变、活动过度、颈部突然转动或屈伸等情况下发病。发病无先兆,有一过性的神经系统定位体征,一般无意识障碍,历时5~20分钟,可反复发作,但一般在24小时内完全恢复,无后遗症。最适宜的预防治疗是阿司匹林。

  • 第3题:

    男,56岁,心房颤动患者,突然发生命名物名困难。2周来共发生过5次,每次持续2~15秒。查体无神经系统异常。脑CT无异常

    (2002年试题)最适宜的预防治疗是
    A.丙戊酸钠
    B.胞磷胆碱
    C.降纤酶
    D.阿司匹林
    E.低分子右旋糖酐

    答案:D
    解析:

  • 第4题:

    男性,55岁,诊断心房颤动3年,突然发生命名名物困难。两周来共发生过5次,每次持续2~15秒。查体无神经系统异常。脑CT无异常。

    最适宜的预防治疗是
    A.降纤酶
    B.低分子右旋糖酐
    C.丙戊酸钠
    D.胞二磷胆碱
    E.阿司匹林

    答案:E
    解析: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发生短暂性血液供应不足,引起局灶性脑缺血导致突发的、短暂性、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发作持续数分钟,通常在30分钟内完全恢复,超过2小时常遗留轻微神经功能缺损表现,或CT及MRI显示脑组织缺血征象。TIA好发于34~65岁,65岁以上占25.3%,男性多于女性。发病突然,多在体位改变、活动过度、颈部突然转动或屈伸等情况下发病。发病无先兆,有一过性的神经系统定位体征,一般无意识障碍,历时5~20分钟,可反复发作,但一般在24小时内完全恢复,无后遗症。最适宜的预防治疗是阿司匹林。

  • 第5题:

    男,56岁的心房颤动患者,突然发生命名物名困难。2周来共发生过5次,每次持续2~15秒。查体无神经系统异常。脑CT无异常。

    最适宜的预防治疗是
    A.阿司匹林
    B.低分子右旋糖酐
    C.丙戊酸钠
    D.胞二磷胆碱
    E.降纤酶

    答案:A
    解析:
    1.发作性的命名性失语,均于24小时内缓解,查体无神经系统异常,脑CT无异常,符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患者出现发作性命名物名困难,为命名性失语,其中枢部于优势半球颞中回后部,为大脑后动脉供血。3.血小板抑制剂,如阿司匹林,可减少栓子发生,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