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1913年3月,宋教仁在上海被刺。邵飘萍指出:“有行凶者,有主使者更有主使者中之主使者。”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主使者中之主使者”是()A.武士英B.赵秉钧C.袁世凯D.廖仲恺

题目

1913年3月,宋教仁在上海被刺。邵飘萍指出:“有行凶者,有主使者更有主使者中之主使者。”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主使者中之主使者”是()

A.武士英

B.赵秉钧

C.袁世凯

D.廖仲恺


相似考题
更多“1913年3月,宋教仁在上海被刺。邵飘萍指出:“有行凶者,有主使者更有主使者中之主使者。”根据所学知识 ”相关问题
  • 第1题:

    清乾隆年间,发生一件号称台湾有史以来最大民乱的事件,请问主使者是谁?


    正确答案: 林爽文

  • 第2题:

    邵飘萍


    正确答案: 是民国时期非常著名的新闻记者,以善于采访著称。1912年协助杭辛斋创办《汉民日报》,任主笔并兼任《浙江军政府公报》编辑,从此开始了他的职业报人的生涯。“二次革命”失败后,邵飘萍被反动当局构陷入狱,《汉民日报》也同时被封。1914年出狱后,东渡日本留学,与同学潘公弼等创办东京通讯社。1916年春,邵飘萍回国,受聘于上海《申报》、《时报》和《时事新报》,主要撰写时评。袁世凯死后,《申报》聘他为驻京特派记者。为了改变外国通讯社任意左右我国之政闻的状况,他于1916年8月在北京创办新闻编译社,并以此为依托开展有声有色的新闻采访报道活动。他每天都向《申报》发去新闻专电和内容较为详细的《北京特别通信》,对北洋政府的内政、外交及国会动态做出翔实可靠的报道,成为有口皆碑的著名记者。1918年10月,他又在北京创办大型日报《京报》,自任社长并兼任北大新闻学研究会讲师。1919年8月《京报》因揭露段祺瑞执政府的卖国政策被封,邵飘萍再次流亡日本,出任大阪《朝日新闻》特约记者。1920年回国后恢复《京报》,锐意改革,使该报成为北方很有影响的大报。根据他在北大、平民大学、民国大学、法政大学讲授新闻学课程的讲义整理出版的《实际应用新闻学》一书,是我国最早的新闻采访学专著之一。1926年,邵飘萍在北京被反动军阀杀害。

  • 第3题:

    信仰使者有什么证据?


    正确答案:相关的经训很多。“有些人不信安拉和众使者,有些人欲分离安拉和众使者,有些人说:‘我们确信一部分使者,而不信另一部分。’他们欲在信与不信之间采取一条道路。这等人,确是不信道的。我已为不信道的人预备了凌辱的刑罚。确信安拉和众使者,而不歧视任何使者的人,安拉将以他们[应得]的报酬赏赐他们。”(妇女4:150-152)穆圣说:“我确信安拉及其众使者。”(布)

  • 第4题:

    作证“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有什么证据?


    正确答案: 安拉说:“安拉确已施恩于信士们,因为他曾在他们中派遣了一个同族的使者,对他们宣读他的迹象,并且熏陶他们,教授他们天经和智慧,…”(仪姆兰的家属3:164)又说:“你们本族中的使者确已来教化你们了,他不忍心见你们受痛苦,他渴望你们得正道,他慈爱信士们。”(忏悔9:128)又说:“安拉知道:你确是安拉的使者。”(伪信者63:1)

  • 第5题:

    1913年3月,宋教仁在上海被刺。邵飘萍指出:“有行凶者,有主使者更有主使者中之主使者。”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主使者中之主使者”是()

    • A、武士英
    • B、赵秉钧
    • C、袁世凯
    • D、廖仲恺

    正确答案:C

  • 第6题:

    为什么人称邵飘萍是“新闻全才”?


    正确答案: 他既办通讯社又办报纸,既精通采写业务又善于经营管理,既从事新闻实践又从事新闻教育,并在这些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就。是我国不可多得的新闻全才。

  • 第7题:

    汉代语言学家扬雄的《方言》全称是()

    • A、《轩辕使者绝代语词万国方言》
    • B、《轩辕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
    • C、《輶轩使者绝代语词万国方言》
    • D、《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

    正确答案:D

  • 第8题:

    名词解释题
    邵飘萍

    正确答案: 民初著名记者。为《申报》及《时报》撰写了大量时事短评。并创办了在北方颇具影响的《京报》,始终与黑暗势力进行坚决的斗争。1926年,以"宣传赤化"罪名被奉系军阀杀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学说在中国士大夫中流行。朝鲜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①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 ②王阳明心学超越了理学范畴 ③王阳明与朱熹观点明显不同 ④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叛逆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谈谈邵飘萍的新闻活动及贡献。

    正确答案: (1)邵飘萍,中国新闻记者,报刊活动家,新闻教育家、新闻学者。曾用名镜清、振青,笔名飘萍、素昧。1926年4月26日,被奉系军阀以“勾结赤俄,宣传赤化”的罪名杀害于北京。
    (2)1911年赴杭州办《汉民日报》。因反对袁世凯,3次被捕入狱。1914年赴日留学,课余创办东京通信社,向国内报纸发稿。1916年回国,任上海《申报》驻北京特派员,先后写200多篇“北京特别通信”,深受读者欢迎。1916年7月在北京创办新闻编译社,向国内各报及外国驻京记者发稿。1918年10月在北京创办《京报》,任社长。同年与蔡元培、徐宝璜创立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被聘为导师,主讲新闻采访和新闻学理论,揭开中国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的序幕。1919年《京报》因刊载指责段琪瑞政府的新闻和评论被查封,他再次逃亡日本,任大阪《朝日新闻》中国问题顾问。旅日期间撰写《综合研究各国社会思潮》和《新俄国之研究》两书,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赞扬俄国十月革命。1920年秋回北京,复刊《京报》。1923年后在北京平民大学、国立法政大学任教,讲授新闻采访课,撰写新闻学著作《实际应用新闻学》和《新闻学总论》。1925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以《京报》为讲坛,积极支持孙中山领导的国民革命和“五卅”、“三·一八”反帝爱国运动。
    (3)邵飘萍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为反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军阀和宣传马克思主义而献身的新闻界代表人物,在新闻采访、评论和通讯写作以及新闻学研究等方面,都有贡献,是中国新闻史上有影响的新闻工作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安拉是否在《古兰经》里提及全部使者?

    正确答案: 安拉启示我们众先知的历史中具有启迪、劝导、训戒,他说:“我确已派遣许多使者,他们中有我在以前已告诉你的,有我未告诉你的。”(妇女4:164)对每一位使者,我们都当深信不疑。经文详述的使者,我们应具体信仰;经文概述的使者,我们应总体信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汉代语言学家扬雄的《方言》全称是()
    A

    《轩辕使者绝代语词万国方言》

    B

    《轩辕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

    C

    《輶轩使者绝代语词万国方言》

    D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学说在中国士大夫中流行。朝鲜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①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 ②王阳明心学超越了理学范畴 ③王阳明与朱熹观点明显不同 ④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叛逆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邵飘萍、林白水是怎样以身殉报的?


    正确答案: 邵飘萍、林白水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进步报人,他们两人都是在1926年被北洋军阀杀害的。
    关于邵飘萍前期的新闻活动,在第40题中已作介绍,不再赘述。1920年段祺瑞政府倒台后,邵飘萍从日本回到北京,恢复了《京报》。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他同党的北方负责人李大钊、罗章龙联系密切,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他的主持下,《京报》大力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介绍十月革命后的苏俄情况,支持中国的民主革命斗争,揭露帝国主义和军阀政府镇压革命运动的罪行,逐渐成为北京宣传革命的重要阵地。1923年初,《京报》支持京汉铁路工人的罢工斗争,谴责军阀制造“二七”惨案的罪行;1924年,《京报》积极支持国共合作,拥护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盛赞孙中山领导的“广洲政府之政绩为全国第一”,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京报》出版特刊连续报道这一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公开提出了“打倒外国强盗”、“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等口号。1926年北京“三、一八”惨案发生后,《京报》持续报道了一个多月,大声疾呼,号召人民起来声讨“人类之贼,为民族一洗野蛮凶杀之奇耻”。邵飘萍坚定而激烈的反帝反封建的态度,遭到反动军阀的忌恨。4月26日,他被奉系军阀诱捕,以“勾结苏俄,宣传赤化”的罪名秘密枪杀于北京天桥,年仅40岁。林白水(1874-1926)原名林獬,福建闽人,天资聪颖,擅长写作。清末曾创办和编辑过《杭洲白话报》、《学生世界》、《俄事警闻》(后改名《警钟日报》)、《中国白话报》,鼓吹民主革命。1904年11月东渡日本人,人早稻田大学法科,兼习新闻。他是我国用白话文办报的先驱者之一,也是我国最早学习新闻的留学生之一。辛亥革命后回国,主编《新中国日报》,被选为国会议员,并受聘为袁世凯总统府秘书。1915年袁世凯有谋称帝,林白水撰表劝进,被委任为参政院参政。袁世凯死后,他专门从事新闻工作,曾与人合办《公言报》作为皖系军阀的言论机关,鼓吹段祺瑞“武力统一”政策。1921年与胡政之在北京创办《新社会报》(后改名《社会日报》),任社长。该报宣称要“树改造报业之风声,作革新社会之马”,其要闻和时评均出自“白水”手笔,曾因揭露军阀统治黑幕而遭监禁。1926年4月段祺瑞下台,林白水对军阀的反动本质有了认识,公开在《社会日报》发表文章宣布与段旗瑞决裂。他在文章中说:“军阀即成阀,多半不利于民,有害于国”,凡有天良的记者,应该替老百姓说话,不应:“献媚军阀”。为此,他毫顾忌地在报上抨击奉系军阀的倒行逆施,揭发他们贪脏枉法、钳制舆论、残杀爱国人士的罪行。1926年8月6日,被奉系军阀诱捕,以“通敌有证”的罪名杀害。清末民初的两位名记者,就是这样以身殉报的。

  • 第15题:

    安拉是否在《古兰经》里提及全部使者?


    正确答案: 安拉启示我们众先知的历史中具有启迪、劝导、训戒,他说:“我确已派遣许多使者,他们中有我在以前已告诉你的,有我未告诉你的。”(妇女4:164)对每一位使者,我们都当深信不疑。经文详述的使者,我们应具体信仰;经文概述的使者,我们应总体信仰。

  • 第16题:

    志愿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社会文明做出了贡献,起到了()作用

    • A、文明使者
    • B、礼仪使者
    • C、微笑使者
    • D、优秀使者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最早指出“无量剑”的弱点的是谁?

    • A、马五德
    • B、司空玄
    • C、钟灵
    • D、灵鹫宫使者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邵飘萍1916年担任过上海《申报》驻北京的特派记者;范长江曾以《大公报》特派记者的身份进行采访。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9题:

    谈谈邵飘萍的新闻活动及贡献。


    正确答案:(1)邵飘萍,中国新闻记者,报刊活动家,新闻教育家、新闻学者。曾用名镜清、振青,笔名飘萍、素昧。1926年4月26日,被奉系军阀以“勾结赤俄,宣传赤化”的罪名杀害于北京。
    (2)1911年赴杭州办《汉民日报》。因反对袁世凯,3次被捕入狱。1914年赴日留学,课余创办东京通信社,向国内报纸发稿。1916年回国,任上海《申报》驻北京特派员,先后写200多篇“北京特别通信”,深受读者欢迎。1916年7月在北京创办新闻编译社,向国内各报及外国驻京记者发稿。1918年10月在北京创办《京报》,任社长。同年与蔡元培、徐宝璜创立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被聘为导师,主讲新闻采访和新闻学理论,揭开中国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的序幕。1919年《京报》因刊载指责段琪瑞政府的新闻和评论被查封,他再次逃亡日本,任大阪《朝日新闻》中国问题顾问。旅日期间撰写《综合研究各国社会思潮》和《新俄国之研究》两书,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赞扬俄国十月革命。1920年秋回北京,复刊《京报》。1923年后在北京平民大学、国立法政大学任教,讲授新闻采访课,撰写新闻学著作《实际应用新闻学》和《新闻学总论》。1925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以《京报》为讲坛,积极支持孙中山领导的国民革命和“五卅”、“三·一八”反帝爱国运动。
    (3)邵飘萍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为反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军阀和宣传马克思主义而献身的新闻界代表人物,在新闻采访、评论和通讯写作以及新闻学研究等方面,都有贡献,是中国新闻史上有影响的新闻工作者。

  • 第20题:

    问答题
    清乾隆年间,发生一件号称台湾有史以来最大民乱的事件,请问主使者是谁?

    正确答案: 林爽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信仰使者有什么证据?

    正确答案: 相关的经训很多。“有些人不信安拉和众使者,有些人欲分离安拉和众使者,有些人说:‘我们确信一部分使者,而不信另一部分。’他们欲在信与不信之间采取一条道路。这等人,确是不信道的。我已为不信道的人预备了凌辱的刑罚。确信安拉和众使者,而不歧视任何使者的人,安拉将以他们[应得]的报酬赏赐他们。”(妇女4:150-152)穆圣说:“我确信安拉及其众使者。”(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邵飘萍创办新闻编译社的地点是在()。
    A

    北京

    B

    东京

    C

    上海

    D

    武汉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为什么人称邵飘萍是“新闻全才”?

    正确答案: 他既办通讯社又办报纸,既精通采写业务又善于经营管理,既从事新闻实践又从事新闻教育,并在这些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就。是我国不可多得的新闻全才。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