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

书法艺术中的表现内容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形式构成直接揭示的张力、节奏变化,以及这些变化所引起的直接的情绪反应,如轻松、紧张、艰涩等等。
(2)由一定形式所引起的,对作者的气质、性格、修养等等的感受和判断。
(3)对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民族性格、哲学思想、美学观念等等的感受、认识。书法是华夏文化的一种反映,小到具体的艺术美,大到时代特征,民族性格在其中均可以有所体现。


更多“书法艺术中的表现意蕴有哪些? ”相关问题
  • 第1题:

    关于艺术意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艺术意蕴是艺术作品蕴藏的文化涵义和人文精神
    • B、艺术意蕴就是指作品应当在有限中体现出无限,在偶然中蕴藏着必然,在个别中包含着普遍
    • C、艺术意蕴是艺术作品不可或缺的
    • D、艺术意蕴是艺术家在艺术作品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内容

    正确答案:D

  • 第2题:

    “标准草书”的创立者是谁?他在书法艺术上有哪些成就?


    正确答案: “标准草书”的创立者为于右任。他原名伯循,号骚心,以字行。祖籍陕西泾阳,后居三原,所以他自称三原鲁桥人。公元一八七七年(光绪三年)生于陕西一普通农民家庭,一九七二年逝世于台湾省。
    于右任早年穷读经史,旁及诸子百家之学,有着十分深厚的国学根基。由于他酷嗜书法,又取得很高的成就,所以书名掩过文名。于右任研究书法的道路,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浸淫北魏碑并形成个人风格的前期。一是创立标准草书的后期。
    于右任早年曾学过赵孟頫的书法,后来仰慕北碑书法,专攻不息。为了搜集和研究北魏碑刻,他“洗涤摩崖上,徘徊造像间”(见《右任墨缘》),不辞风霜雨雪地搜拓北魏墓志和造像题记,积年所得达八九十种之多。他收藏的北魏墓志中,有七对夫妇的墓志。故自号斋名为“鸳鸯七志斋”。
    于右任学习书法不像有些人那样死描照搬,而是站在高处,从宏观的角度博采兼收,抓住北魏书法艺术的神髓所在,通过极其质朴的点划和结体来概括出北魏书法的特征。不论楷、行、草书都能形成自己的面貌而以大家名世。他的书法,笔力强健,结体开张,气势大,格调高,尤以擘窠大字及对联神采更为咄人,若置于高堂大厅,往往气夺群作,令人对之肃然起敬。
    一九二七年前后,于右任开始研究草书,一九三二年他发起成立草书社,四方识者云集于氏麾下。他穷搜竭取,得历代碑刻和墨迹草书《千字文》一百多种,本着“易识”、“易写”、“准确”、“美观”的原则,将传统的草法分条析理,去芜存真,把草书结体定型归类,集字编成标准草书《千字文》,于一九三六年首次以双勾本刊印问世。之后又手写一稿,遂屡刊屡印,经数十载依然众口称誉。原草书社社员刘延涛在评价《标准草书》时说:“标准草书,发千年不传之秘,为过去草书作一总结帐,为将来文字开一新道路。”

  • 第3题:

    《我与地坛》中哪些地方具有象征性意蕴?


    正确答案: 作品运用了意在言外的象征手法:
    1)落笔地坛,却泼墨母爱,似不相干,其实对“我”来说,地坛和母亲都是抚平创伤、焕发新生的源泉,这在整体上就是一种象征性类比。
    2)叙述地坛的“历尽沧桑”、“荒芜但并不衰败”,让人联想到“我”艰难坎坷的人生道路和自强不屈的精神;
    3)描绘古园中那“谁也不能改变”的落日光辉、雨燕高歌、孩童脚印、苍劲古柏、夏雨秋风,则是“我”倔强“心魂”的象征性显现。
    4)对四季相应的多种事物的排比铺陈,则更是各种体验、多种心境、复杂人生、沧桑命运的多重类比和象征。

  • 第4题:

    《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中的杜鹃花有何象征意蕴?


    正确答案:象征着主人公悲惨的命运,执着的追求,愤怒的抗争。

  • 第5题:

    关于艺术意蕴,以下正确的说法有()

    • A、比起主题思想,艺术意蕴是更加形而上的东西
    • B、是艺术作品蕴藏的文化含义和人文精神
    • C、艺术作品应在有限中体现无限,偶然中蕴藏必然,个别中包含普遍
    • D、艺术作品中的深层意蕴,只有艺术家自己能解释明白
    • E、并非每一个艺术作品都具有艺术意蕴

    正确答案:A,B,C,E

  • 第6题:

    问答题
    形式因素的表现性和情感意蕴指的是什么?

    正确答案: 形式美的表现性,其主要特征在于形式因素自身的性格特征,例如,水平直线给人以舒展感,垂直线给人以刚直感。曲线给人以柔和及轻盈感,折线给人以动感和焦虑不安感。线型的不同也体现在不同的建筑风格上:希腊建筑多用直线,罗马建筑多用弧线,哥特式建筑则多带夹角的斜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单选题
    关于艺术意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艺术意蕴是艺术作品蕴藏的文化涵义和人文精神

    B

    艺术意蕴就是指作品应当在有限中体现出无限,在偶然中蕴藏着必然,在个别中包含着普遍

    C

    艺术意蕴是艺术作品不可或缺的

    D

    艺术意蕴是艺术家在艺术作品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内容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题材在艺术作品中是(  )得以表现的基础。
    A

    主题

    B

    内涵

    C

    主旨

    D

    意蕴


    正确答案: C
    解析:
    在艺术作品中,题材是显现的,因为题材是属于艺术形式层次上的外部内容。而主题是一种蕴含,较隐蔽,往往是在了解了题材之后,经过回味、琢磨、认识,才能悟出其弦外之音、感情倾向,进而总结出作品的主题,所以,题材在艺术作品中是主题得以表现的基础。比如《红楼梦》的主题,多年来一直是红学界争论的问题之一。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它的主题给予抽象、概括表现封建贵族家庭的没落、封建清王朝的衰败,歌颂宝黛爱情,表现悲天悯人、看破红尘等等。对《红楼梦》主题的众说纷纭这一现象可以从两方面给以解释:①这部鸿篇巨制的容量厚阔、内涵丰富,主题意蕴纵横交错,难以抽象概括出中心思想来,所以称《红楼梦》是多主题的;②也表明了对于艺术作品来说,从外部的抽象概括中得出的主题思想,可能永远会是相对而言的。

  • 第9题:

    问答题
    《我与地坛》一文中哪些地方具有象征性意蕴?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边城》的文化意蕴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

    正确答案: ①沈从文的大量作品构成了一个表现人性之“常”的独立自足的艺术系统,《边城》是这方面的代表作。沈从文小说在探索理想的人生形式时灌注了关于人的改造的思想,这触及了20世纪中国文学改造民族性格的基本命题。他企盼通过民族品德的重造,进而探索“中国应当如何重新另造”。这些是他作品中最富于积极意义的现代思想。正是这一点使其作品题材偏离时代文艺主潮的同时,又保持了它的现代品格。这正是沈从文小说意蕴的复杂性所在。
    ②《边城》的故事时间是静止的。它的叙述是独特的:小说的大部分内容是以概述的方式叙述的,如传统国画的散点透视,随物赋形,移步换形。静止的时间与共时性的叙述决定了小说语言的特殊性。一方面,叙述者利用概述的权力架构了一个价值体系,并且随时对笔下人物予以褒贬;另一方面,适应叙述的需要,常常使用“皆”、“必”、“从”、“从不”等语词,以实现对于叙述频率的调整,营造出悠然淡远的意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边城》的文化意蕴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

    正确答案: 沈从文的大量作品构成了一个表现人性之“常”的独立自足的艺术系统,《边城》是这方面的代表作。人性中有不变的因素,但即便是不变的因素也因时代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充满血与火的动荡不安的时代里有意回避从政治、经济角度去表现尖锐的社会斗争,既不可避免地与时代文艺主潮严重脱节,也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剖析人的深度。现代都市当然有它的丑恶、肮脏和数不清的罪恶,但是现代都市作为现代文明的集中地,更有它的魅力、光荣与梦想,从社会历史的角度看,它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产物,看不到这一点,片面地以对宗法式社会的美化来否定现代生活,乃是对于历史进步的否定。当然,沈从文小说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和人们对于欲望的淡然态度,对于欲望过分膨胀的现代人,对于贪得无厌地索取掠夺环境的现代病,不啻一剂清凉散。沈从文小说在探索理想的人生形式时灌注了关于人的改造的思想,这触及了20世纪中国文学改造民族性格的基本命题。他企盼通过民族品德的重造,进而探索“中国应当如何重新另造”。这些是他作品中最富于积极意义的现代思想。正是这一点使其作品题材偏离时代文艺主潮的同时,又保持了它的现代品格。这正是沈从文小说意蕴的复杂性所在。
    《边城》的故事时间是静止的。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剧变外在于边城世界,景物只有季节的变化,人物似乎只有年龄的变化,随着时间的增长给翠翠带来的那点变化对于翠翠是朦胧的,一切仿佛在梦中。一切总永远那么静寂,所有的人每个日子都是在这种单纯寂寞里度过的。历时性社会生活被以共时性方式加以叙述。《边城》的叙述是独特的:小说的大部分内容是以概述的方式叙述的,如传统国画的散点透视,随物赋形,移步换形。静止的时间与共时性的叙述决定了小说语言的特殊性。一方面,叙述者利用概述的权力架构了一个价值体系(比如乡村与都市的对立对比:“即便是娼妓,也常常较之讲道德知羞耻的城市中人还更可信任”),并且随时对笔下人物予以褒贬(如说天保、傩送“又和气亲人,不骄惰,不浮华,不倚势凌人,故父子三人在茶峒边境上为人所提及时,人人对这个名姓无不加以一种尊敬”);另一方面,适应叙述的需要,常常使用“皆”、“必”、“从”、“从不”等语词,以实现对于叙述频率的调整,营造出悠然淡远的意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旅游景观中汉字景观很多,从汉字发展的历史和书法艺术的角度来看,著名的有哪些?

    正确答案: 旅游景观中汉字景观很多,从汉字发展的历史和书法艺术的角度来看,著名的有泰山刻石、曲阜碑林、西安碑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颜真卿书法艺术的特点怎样?他有哪些书作和书论流传后世?


    正确答案:颜真卿的书法在书写《多宝塔》一帖的时候,尚未形成自己的风格,其基本特点是平整端齐,开后世馆阁体之肇端。六十岁以后,面目为之一变,自成一格。横画较细且平,竖画外凸成状,粗重雄浑。因其提按顿挫多用折笔,蚕头燕尾,棱角分明。故粗而有骨,不觉其肥。正如明王世贞的评论:“风棱秀出,精采注射,劲节直气,隐隐笔画间”。从整体结构来看,中间空灵,外画紧凑,笔势趋中,故松而不见其散,拙而雄健有神,纵横有象,低昂有姿,风格特异,强烈鲜明。宋苏轼《东坡题跋》称赞其书法为“雄秀独出,一变古法,如杜子美诗,格力天纵,奄有汉魏晋宋以来风流,后之作者,殆难复措手”。其传世作品比较有名且影响深远的有《多宝塔碑》、《颜勤礼碑》、《颜家庙碑》、《李玄靖碑》、《东方朔画像赞》、《自书告身帖》、《争座位帖》、《祭侄文稿》、《大(小)麻姑仙坛记》、《八关斋会报德记》、《大唐中兴颂》、《裴将军诗》、《刘中使帖》、《蔡明远帖》等。他还有书论一篇《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传世。

  • 第14题:

    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他的书风对后世书法产生了哪些重大的影响?


    正确答案: 王羲之的草书,是书法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在今草体势中使用了许多章草用笔,字形趋横势,转折多方笔,中锋、侧锋并用,质朴与研美并存。王羲之书法中对后人影响最大的是行书。王羲之成熟的行书代表作有兰亭序、丧乱帖、二谢帖、得示帖。
    王羲之的书法,表现了东晋文人的精神面貌,完成了魏晋时期书法史上的一次最重大的变革,将书法艺术推向历史的高峰,成为后世文人书法取之不尽的源泉。
    王羲之之后的百年间,成为影响南朝的书法的主角之一。并逐渐侵染北朝。初唐的欧虞褚薛的楷书均从王羲之真书中出,到颜真卿临王羲之出,转妍为质。行书一脉,王羲之的行草书原就蕴含着平正和倚侧两个方向,以后成为帖学两大派系的策源地。草书一脉,从王献之到中唐张旭、怀素,将其纵逸一路向前推进,在中唐卷起狂草之波澜。

  • 第15题:

    《我与地坛》作品中哪些地方具有象征性意蕴?


    正确答案: 作者运用了意在言外的象征手法。
    (1)落笔地坛,却泼墨母爱,似不相干,其实对“我”来说,地坛和母亲都是抚平创伤、焕发新生的源泉,这在整体上就是一种象征性类比。
    (2)叙述地坛的“历尽沧桑”、“荒芜但并不衰败”,让人联想到“我”艰难坎坷的人生道路和自强不屈的精神。
    (3)描绘古园中那“谁也不能改变”的落日光辉、雨燕高歌、孩童脚印、苍劲古柏、夏雨秋风,则是“我”倔强“心魂”的象征性显现。
    (4)特别是对与四季相应的多种事物的排比铺陈,则更是各种体验、多种心境、复杂人生、沧桑命运的多重类比和象征。这些地方,都像诗一样的寓意无穷。

  • 第16题:

    旅游景观中汉字景观很多,从汉字发展的历史和书法艺术的角度来看,著名的有哪些?


    正确答案:旅游景观中汉字景观很多,从汉字发展的历史和书法艺术的角度来看,著名的有泰山刻石、曲阜碑林、西安碑林。

  • 第17题:

    简述《边城》的文化意蕴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


    正确答案:沈从文的大量作品构成了一个表现人性之“常”的独立自足的艺术系统,《边城》是这方面的代表作。人性中有不变的因素,但即便是不变的因素也因时代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充满血与火的动荡不安的时代里有意回避从政治、经济角度去表现尖锐的社会斗争,既不可避免地与时代文艺主潮严重脱节,也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剖析人的深度。现代都市当然有它的丑恶、肮脏和数不清的罪恶,但是现代都市作为现代文明的集中地,更有它的魅力、光荣与梦想,从社会历史的角度看,它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产物,看不到这一点,片面地以对宗法式社会的美化来否定现代生活,乃是对于历史进步的否定。当然,沈从文小说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和人们对于欲望的淡然态度,对于欲望过分膨胀的现代人,对于贪得无厌地索取掠夺环境的现代病,不啻一剂清凉散。沈从文小说在探索理想的人生形式时灌注了关于人的改造的思想,这触及了20世纪中国文学改造民族性格的基本命题。他企盼通过民族品德的重造,进而探索“中国应当如何重新另造”。这些是他作品中最富于积极意义的现代思想。正是这一点使其作品题材偏离时代文艺主潮的同时,又保持了它的现代品格。这正是沈从文小说意蕴的复杂性所在。
    《边城》的故事时间是静止的。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剧变外在于边城世界,景物只有季节的变化,人物似乎只有年龄的变化,随着时间的增长给翠翠带来的那点变化对于翠翠是朦胧的,一切仿佛在梦中。一切总永远那么静寂,所有的人每个日子都是在这种单纯寂寞里度过的。历时性社会生活被以共时性方式加以叙述。《边城》的叙述是独特的:小说的大部分内容是以概述的方式叙述的,如传统国画的散点透视,随物赋形,移步换形。静止的时间与共时性的叙述决定了小说语言的特殊性。一方面,叙述者利用概述的权力架构了一个价值体系(比如乡村与都市的对立对比:“即便是娼妓,也常常较之讲道德知羞耻的城市中人还更可信任”),并且随时对笔下人物予以褒贬(如说天保、傩送“又和气亲人,不骄惰,不浮华,不倚势凌人,故父子三人在茶峒边境上为人所提及时,人人对这个名姓无不加以一种尊敬”);另一方面,适应叙述的需要,常常使用“皆”、“必”、“从”、“从不”等语词,以实现对于叙述频率的调整,营造出悠然淡远的意味。

  • 第18题:

    问答题
    《我与地坛》中哪些地方具有象征性意蕴?

    正确答案: 作品运用了意在言外的象征手法:
    1)落笔地坛,却泼墨母爱,似不相干,其实对“我”来说,地坛和母亲都是抚平创伤、焕发新生的源泉,这在整体上就是一种象征性类比。
    2)叙述地坛的“历尽沧桑”、“荒芜但并不衰败”,让人联想到“我”艰难坎坷的人生道路和自强不屈的精神;
    3)描绘古园中那“谁也不能改变”的落日光辉、雨燕高歌、孩童脚印、苍劲古柏、夏雨秋风,则是“我”倔强“心魂”的象征性显现。
    4)对四季相应的多种事物的排比铺陈,则更是各种体验、多种心境、复杂人生、沧桑命运的多重类比和象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书法艺术中的表现意蕴有哪些?

    正确答案: 书法艺术中的表现内容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形式构成直接揭示的张力、节奏变化,以及这些变化所引起的直接的情绪反应,如轻松、紧张、艰涩等等。
    (2)由一定形式所引起的,对作者的气质、性格、修养等等的感受和判断。
    (3)对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民族性格、哲学思想、美学观念等等的感受、认识。书法是华夏文化的一种反映,小到具体的艺术美,大到时代特征,民族性格在其中均可以有所体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书法艺术的“模糊性”表现在哪里?

    正确答案: 书法艺术所表现出的“美”,可以大致表述一些,但很难用精确的语言表达得十分准确,因为书法并非状物之艺术,所以它的“美”是朦胧的。前人爱用大自然的物体作比,只道出了感觉而已,不能算作科学的解释。如评王羲之书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龙”是什么?天门、凤阙是什么?谁真的能从王字上看出这些?所以孙过庭说:“夫心之所达,不易尽于名言;言之所通,尚难行于纸墨。粗可仿佛其状,纲纪其辞,冀酌希夷,取会佳境。阙而未逮,请俟将来。”这种难以言状的模糊性,正是整体系统的表现,而不是局部和单方面的特性。它不是科学上的二值逻辑思维,黑白分明,它是多值思维,反映事物的系统性、多因性和动态性。人类的思维逻辑是按如下轨道行进的:原始模糊化思维经过精确化逻辑思维的发展,再上升到以理性为基础的创造性模糊化思维,在艺术中有强烈的体现。由于书法本身的模糊性较之其它艺术更为明显,所以模糊性思维在书法创作和欣赏中有着特殊的意义。我们不必用更多的时间去为书法确定更严格的定义、外延,而把书法作品的魅力看作迷惑力、感染力、征服人心力量的总称。
    “书者,心画也”,这是一个极其准确地表达了书法本质的概念。人的心理活动错综复杂,经常处于游移状态。书法是人心理活动的物化结果。这种物化,也只是大致上能反映出作者的性格、气质,并不像张怀瓘所说的“文则数言乃成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书法家由抽象的线条表现游移不定的心理活动,欣赏者又以个人的心理活动去感受、评价作品,所以,欣赏者所感觉认识到的东西,已是更为游移和不确定的,因而历来对书法的评价多带模糊性和神秘感。
    书法艺术形式本身,有时也不是交待十分清晰的。一些楷书,形象比较明了清楚,而许多行草书,包括一些篆隶,都处理得比较模糊:章法上虚虚实实、墨色上浓浓淡淡、结体上似有似无、用笔上时轻时重、笔势的时断时续,这些形式上的因素都能造成朦胧的感觉。尤其字法上的“含糊”,使观赏者自己随着笔势进行补充,更增强了微妙的艺术效果。书法天然地具备“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的特征,此亦为书法具有强烈艺术魅力的重要因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我与地坛》作品中哪些地方具有象征性意蕴?

    正确答案: 作者运用了意在言外的象征手法。
    (1)落笔地坛,却泼墨母爱,似不相干,其实对“我”来说,地坛和母亲都是抚平创伤、焕发新生的源泉,这在整体上就是一种象征性类比。
    (2)叙述地坛的“历尽沧桑”、“荒芜但并不衰败”,让人联想到“我”艰难坎坷的人生道路和自强不屈的精神。
    (3)描绘古园中那“谁也不能改变”的落日光辉、雨燕高歌、孩童脚印、苍劲古柏、夏雨秋风,则是“我”倔强“心魂”的象征性显现。
    (4)特别是对与四季相应的多种事物的排比铺陈,则更是各种体验、多种心境、复杂人生、沧桑命运的多重类比和象征。这些地方,都像诗一样的寓意无穷。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颜真卿书法艺术的特点怎样?他有哪些书作和书论流传后世?

    正确答案: 颜真卿的书法在书写《多宝塔》一帖的时候,尚未形成自己的风格,其基本特点是平整端齐,开后世馆阁体之肇端。六十岁以后,面目为之一变,自成一格。横画较细且平,竖画外凸成状,粗重雄浑。因其提按顿挫多用折笔,蚕头燕尾,棱角分明。故粗而有骨,不觉其肥。正如明王世贞的评论:“风棱秀出,精采注射,劲节直气,隐隐笔画间”。从整体结构来看,中间空灵,外画紧凑,笔势趋中,故松而不见其散,拙而雄健有神,纵横有象,低昂有姿,风格特异,强烈鲜明。宋苏轼《东坡题跋》称赞其书法为“雄秀独出,一变古法,如杜子美诗,格力天纵,奄有汉魏晋宋以来风流,后之作者,殆难复措手”。其传世作品比较有名且影响深远的有《多宝塔碑》、《颜勤礼碑》、《颜家庙碑》、《李玄靖碑》、《东方朔画像赞》、《自书告身帖》、《争座位帖》、《祭侄文稿》、《大(小)麻姑仙坛记》、《八关斋会报德记》、《大唐中兴颂》、《裴将军诗》、《刘中使帖》、《蔡明远帖》等。他还有书论一篇《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传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他的书风对后世书法产生了哪些重大的影响?

    正确答案: 王羲之的草书,是书法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在今草体势中使用了许多章草用笔,字形趋横势,转折多方笔,中锋、侧锋并用,质朴与研美并存。王羲之书法中对后人影响最大的是行书。王羲之成熟的行书代表作有兰亭序、丧乱帖、二谢帖、得示帖。
    王羲之的书法,表现了东晋文人的精神面貌,完成了魏晋时期书法史上的一次最重大的变革,将书法艺术推向历史的高峰,成为后世文人书法取之不尽的源泉。
    王羲之之后的百年间,成为影响南朝的书法的主角之一。并逐渐侵染北朝。初唐的欧虞褚薛的楷书均从王羲之真书中出,到颜真卿临王羲之出,转妍为质。行书一脉,王羲之的行草书原就蕴含着平正和倚侧两个方向,以后成为帖学两大派系的策源地。草书一脉,从王献之到中唐张旭、怀素,将其纵逸一路向前推进,在中唐卷起狂草之波澜。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