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简述拉威尔及其创作特征? ”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普契尼的歌剧创作特征。


    正确答案:普契尼选择朴实平凡的市民生活题材,侧重用音乐表现强烈的感情和鲜明色调的生活背景,追求动人的歌剧情节、激动人心的舞台效果,他的美学原则是:“有趣、惊人、动人。”出于着重刻画剧中人物性格、心里的需要,他在歌剧中尽量运用意大利传统的“美声唱法”的声乐技巧,使歌唱部分具有表现的力量,旋律流畅、优美而富于地方色彩,易于上口又易于记忆。他发挥管弦乐在歌剧中的重要作用,和声手法非常丰富,如用半音变化的和声渲染剧中人物的情绪高涨或激越的热情,以平行五度的和声进行描写色彩性的舞台戏剧效果以及直接采用各国民歌曲调加以和声处理来表现特定的风土人情等。人们称普契尼是威尔第真正的继承人,然而他不是一位歌剧改革者。

  • 第2题:

    简述德彪西及其创作特征?


    正确答案: 1、人物简介德彪西(Achille-ClaudeDebussy,1862-1918),法国作曲家、评论家。他深受马拉美等象征派作家、诗人的影响,在1889年巴黎国际博览会上爪哇加美兰乐队的演奏中获得新音响的灵感,同时受到穆索尔斯基独创性音乐的启发;他称颂瓦格纳,但又认为瓦格纳的道路独一无二,不适用于其他任何人;于是走出了一条极具个性的音乐创作道路,并成为印象主义音乐的开山鼻祖。
    2、代表作品(1)钢琴作品:《版画集》、两集《前奏曲》、两集《意象集》、《月光》、《雨中花园》、《水中倒影》等。(2)管弦乐作品:《牧神午后》前奏曲、《夜曲三首》、《大海》、《意象》等。(3)歌剧:《佩里亚斯与梅丽桑德》。(4)合唱作品《浪子》、《被选中的姑娘》、《圣塞巴斯蒂安之殉难》。
    3、创作特征(1)旋律失去主导地位,强调和声的作用,追求音乐的色彩与朦胧感。他注重的不是和声进行的功能性而是它的色彩效果,采用块状和弦,新的和弦结构:九和弦、十一和弦、十三和弦。未脱离大小调体系,但大量采用全音音阶、五声音阶及中古调式。(2)他的管弦乐作品弦乐部分细腻,木管突出特性音区的音色,打击乐器丰富,组成模糊的色彩世界。(3)善于使用小型体裁描绘自然景物和生活风俗,表达主观的瞬间感受和直觉印象,营造出朦胧、飘忽不定的气氛。

  • 第3题:

    简述莎士比亚的创作分期及其特点。


    正确答案: 莎士比亚共创作了37部剧本、两首长诗、154首十四行诗。根据他的作品思想和艺术上的发展情况,一般把他的创作分为3个时期。第一时期(1590—1600)一般称为历史剧、喜剧时期;第二时期(1601—1607)是莎士比亚创作的全盛时期。这时期的创作以悲剧为主,一般称为悲剧时期;第三时期(1608—1613)是莎士比亚创作的晚期,一般称为传奇剧时期,共写出《暴风雨》等传奇剧4部和《亨利八世》历史剧1部。

  • 第4题:

    简述创作主体的人的特征。


    正确答案:1)暂时放弃对现实的直接功利性关注。
    2)想象力被充分调动起来。
    3)向创作对象投注强烈的情感。

  • 第5题:

    拉威尔与德彪西在创作上有哪些异同?


    正确答案:拉威尔与德彪西一样,都反对浪漫主义音乐的激情表现,都认为音乐的首要目的是取悦于人的感官。同样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思潮的影响也深深地在拉威尔的创作中留下了痕迹。拉威尔在情绪表达和技巧运用上更加鲜明和清晰。大部分音乐具有明亮的色彩,用较为尖锐的节奏推动音乐作品的发展。音乐旋律更加的广阔、明朗和直率。在他的后期作品中,还反映出新古典主义音乐的一些因素。

  • 第6题:

    简述拉威尔及其创作特征?


    正确答案:1、人物简介拉威尔(MauriceRavel,1875-1937),法国作曲家。早年受夏布里埃和萨蒂等人的影响,并热衷于浪漫主义音乐。在1889年巴黎国际博览会上爪哇加美兰乐队的演奏和俄罗斯音乐的影响下,逐渐形成自己的音乐风格,成为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作曲家之一。
    2、代表作品舞剧:《达芙妮斯与赫洛埃》、《鹅妈妈》。歌剧:《西班牙时光》。管弦乐:《西班牙狂想曲》、《波莱罗》、《圆舞曲》、《鹅妈妈组曲》。钢琴曲:《水的游戏》、《镜》、《小奏鸣曲》、《在库普兰墓前》、《悼念公主的帕凡舞曲》。
    3、创作特征(1)音乐具有印象主义特征,追求明亮色彩和动力性节奏,旋律具有调式倾向,采用五声音阶、平行和弦和附加音的和弦,配器清晰,作品体裁短小。(2)继承了传统音乐的风格。他的创作既具有印象主义风格,又继承了肖邦、李斯特、柏辽兹、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等人的优秀成果,甚至受到17、18世纪法国库普兰、拉莫精致典雅的美学趣味的影响。他丰富了管弦乐队的整体表现力,是世界公认的管弦乐大师,代表作《波莱罗》成为管弦乐配器手法的典范。(3)重视吸收民间音乐的养分,如西班牙音乐,印尼、印度音乐的音调与节奏以及吉卜赛人狂放热情的音乐等,拉威尔将自由的乐思与古典的均衡形式,色彩性的音乐处理手法与朴素的民间音乐素材、异国情趣结合起来,形成富有个性的音乐语言。

  • 第7题:

    简述亨德尔的创作及其贡献?


    正确答案:1、人物简介亨德尔(GeorgeFridericHandel,1685~1759)是德国出生的作曲家、管风琴家(1726年入英国籍),在歌剧和清唱剧上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是巴罗克音乐向古典主义音乐过渡的重要音乐家。
    2、代表作品与巴赫一样,他的作品数量庞大,采用各种声乐和器乐体裁进行创作,其中歌剧和清唱剧最著名。
    (1)歌剧方面:亨德尔是巴罗克后期最重要的歌剧作曲家,毕生著有40多部歌剧,有36部在英国演出,其中《尤利乌斯·凯撒在埃及》、《塔梅拉诺》、《罗德琳达》、《奥兰多》等较重要。
    (2)清唱剧方面:清唱剧是代表亨德尔最高音乐成就的体裁,他写过23部清唱剧,取材于《圣经》和教义内容,用英文创作,广受英国民众的欢迎,其中《以色列人在埃及》、《弥赛亚》、《参孙》最著名。(3)器乐方面:他的器乐作品的重要性不如歌剧和清唱剧,创作了管风琴协奏曲、两卷古钢琴组曲、大协奏曲等,最重要的器乐作品是两部乐队组曲《水上音乐》和《皇家烟火音乐》。
    3、艺术成就
    (1)他的歌剧和清唱剧达到了巴罗克时期音乐的巅峰,歌剧中的咏叹调显示了前所未有的技巧,1742年首演于都柏林的清唱剧《弥赛亚》(Messiah)使他蜚声世界,成为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
    (2)《水上音乐》、《皇家烟火音乐》是巴罗克时期器乐的杰作,为世人传颂。
    4、亨德尔音乐的特征和意义他的音乐常常注重戏剧效果,以主调音乐风格为主,少用转调,强调节奏重音,以渲染气氛,旋律富有歌唱性,具有宽广庄严的特点。他虽然处在复调音乐发展的盛期,但在写作中十分注意纵向的和声关系,这种创作方式预示了主调音乐风格的到来。

  • 第8题:

    简述二胡音乐创作特征与艺术特征。


    正确答案:1、在演奏方面借鉴吸收其他中西方乐器的演奏技术。
    2、在乐曲组织结构与音乐发展方面,既采用散板和带引子、尾声的自由多段体结构等中国传统器乐因素,又吸收了西洋音乐常用的“和弦琶音”和近关系转调,变奏曲式的结构原则、自然音与变化音并用的因素。
    3、给传统的胡琴音乐带来清新的气息,提高了二胡的艺术表现力。
    4、他的二胡音乐不限于演奏技术与艺术形式的进步,而且在表达思想、感情等方面,给二胡注入时代精神。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二十年代乡土小说的作家构成及其创作特征。

    正确答案: 作家构成
    ①主要由文学研究会和未名社、语丝社一些作家构成,他们来自乡村、寓居京沪,身历两种文化的差异。
    ②他们以鲁迅为楷模,以故乡和童年的回忆为创作题材,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
    创作特征
    ①坚持“为人生”的文学观,关注民生疾苦,客观写实的基本倾向。
    ②比较鲜明的人物性格。
    ③注重地方风物、风俗画的描绘。
    ④较为突出的创作个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鸦片战争时期爱国诗人及其创作特征。

    正确答案: 鸦片战争时期的爱国诗人形成了一个影响深运的爱国诗歌潮流。代表诗人有张维屏、龚自珍、魏源、张际亮、林昌彝、贝青乔等。他们的诗歌不同程度地体现出鸦片战争时期文学在性质上发生的变化。
    首先,他们的诗歌创作注意紧密联系社会现实,从总体上揭露封建衰世,呼吁社会变革,给反对封建专制的传统文学主题注入了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内容。
    其次,他们的诗歌创作中还表现出强烈的个性解放要求和对美好理想社会的热列追求。在艺术表现方面,他们都比较喜欢使用长篇歌行和组诗的形式,也攀用寓意手法,语方方面则表现出以文为诗的特点,挥洒淋漓,汪洋恣肆,以适应表达壮阔的思想内容和奔放不羁的壮志豪情的需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哪位音乐家创作了《西班牙狂想曲》?()
    A

    德彪西

    B

    拉罗

    C

    拉威尔

    D

    比才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拉威尔与德彪西在创作上有哪些异同?

    正确答案: 拉威尔与德彪西一样,都反对浪漫主义音乐的激情表现,都认为音乐的首要目的是取悦于人的感官。同样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思潮的影响也深深地在拉威尔的创作中留下了痕迹。拉威尔在情绪表达和技巧运用上更加鲜明和清晰。大部分音乐具有明亮的色彩,用较为尖锐的节奏推动音乐作品的发展。音乐旋律更加的广阔、明朗和直率。在他的后期作品中,还反映出新古典主义音乐的一些因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鸦片战争时期爱国诗人及其创作特征。


    正确答案: 鸦片战争时期的爱国诗人形成了一个影响深运的爱国诗歌潮流。代表诗人有张维屏、龚自珍、魏源、张际亮、林昌彝、贝青乔等。他们的诗歌不同程度地体现出鸦片战争时期文学在性质上发生的变化。首先,他们的诗歌创作注意紧密联系社会现实,从总体上揭露封建衰世,呼吁社会变革,给反对封建专制的传统文学主题注入了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内容。其次,他们的诗歌创作中还表现出强烈的个性解放要求和对美好理想社会的热列追求。在艺术表现方面,他们都比较喜欢使用长篇歌行和组诗的形式,也攀用寓意手法,语方方面则表现出以文为诗的特点,挥洒淋漓,汪洋恣肆,以适应表达壮阔的思想内容和奔放不羁的壮志豪情的需要。

  • 第14题:

    简述李清照的生平及其词的创作。


    正确答案: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颇有文学修养,她一生以北宋亡国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生活优裕,后期辗转于兵火间,颠沛流离。她是我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女作家之一,尤长于词。著有《词论》一篇,坚持词"别是一家"的观点。其词作也明显分前后两期,基本上是写她作为特定时代的知识女性的生活、思想及情趣。她继承婉约词风而又有创变,善于把精美的画面和真切的情事结合起来,善于把精工典雅之语和生动活泼的口语融为一体。其词感情真率,比喻新颖,形象生动,形成清新流利、洁净自然的风格,后人称为"易安体"。她将婉约词推向了新的阶段,在词史上有重要地位。

  • 第15题:

    简述二十年代乡土小说的作家构成及其创作特征。


    正确答案: 作家构成
    ①主要由文学研究会和未名社、语丝社一些作家构成,他们来自乡村、寓居京沪,身历两种文化的差异。
    ②他们以鲁迅为楷模,以故乡和童年的回忆为创作题材,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
    创作特征
    ①坚持“为人生”的文学观,关注民生疾苦,客观写实的基本倾向。
    ②比较鲜明的人物性格。
    ③注重地方风物、风俗画的描绘。
    ④较为突出的创作个性。

  • 第16题:

    简述巴赫的声乐创作及其历史地位。


    正确答案:巴赫(J.S.Bach,1685—1750)是巴罗克晚期的德国作曲家,在他浩如烟海的作品中,声乐作品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其中主要包括大量的宗教康塔塔和一些世俗康塔塔,以及受难乐、清唱剧和弥撒曲等。在1723年到1729年期间,巴赫为莱比锡几个主要教堂的路德教仪式创作了四套可供整个教会年使用的康塔塔,每套有大约60首,共200多首保存至今。康塔塔在念福音书之后演唱,经常是用音乐对福音书的内容加以评论。巴赫也有一些康塔塔是对自己以前作品的改编。他的很多康塔塔包括以众赞歌的歌词和旋律为基础的乐章。这样的众赞歌康塔塔一般用一首基于众赞歌曲调的合唱开始,并以同一首众赞歌简单的四部和声式的合唱起来结束。中间的乐章通常是咏叹调、重唱和宣叙调,常常改编众赞歌歌词,有时也引用众赞歌的旋律。例如他著名的康塔塔《基督躺在死亡的枷锁中》和《上帝是我们的坚固堡垒》。除了宗教康塔塔,巴赫还写了少量的世俗康塔塔,其中最著名的有《太阳神和牧神的争吵》、《咖啡康塔塔》和《农民康塔塔》。在这些作品中,巴赫运用了一些属于“华丽风格”(galantstylE.的新手法,例如避免精致的伴奏,优雅而平衡地分成两个呼应乐句的旋律等。巴赫的《马太受难乐》和《约翰受难乐》用音乐表现了《圣经》中对耶稣受难过程的描述。它们是为了莱比锡教堂在受难节期间演唱的需要而创作的。在这两首受难乐中,一个独唱男高音担任了福音书叙述者的角色,其它的人物分配给各位独唱者,它们演唱宣叙调和咏叹调。合唱表达群众的的情绪,对情节加以评论,演唱全曲首尾的两个大型乐章以及用四部和声谱写的众赞歌。这些作品实际上已超越了宗教仪式音乐的局限,具有很强的戏剧性,集中体现了巴赫作品中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B小调弥撒》是巴赫晚年用他自己以前创作的作品汇集而成的,创作过程横跨了20多年。它包括了传统的常规弥撒曲中的五个段落,体现了巴赫在拉丁文复调音乐方面的理想。除了天主教仪式音乐的“古代风格”的因素,巴赫在这部作品也混合了一些新的风格,例如《信经》的“在圣灵中”这一句和其它一些咏叹调风格的乐章中,便出现了当时流行的“华丽风格”的因素。总的看来,巴赫可能是想把它写成一部超越教派的、带有普遍的宗教作品,其中汇总了适合宗教音乐创作的各种手法。巴赫的音乐在他死后的很多年中只在他的学生和崇拜者的小圈子里流传。在18世纪末一种新的更加简单明快的古典主义音乐风格兴起后,巴赫的音乐被认为是复杂而臃肿的,因而受到了人们普遍的忽视。对巴赫音乐的全面的再发现开始于19世纪,1802年,尼克拉斯•福克尔的第一部巴赫传记出版,德国作曲家采尔特大力推动了《马太受难乐》的重新上演,1892年,这部沉睡多年的作品终于在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的指挥下在柏林得到公演,此举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对巴赫音乐的兴趣,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从此复兴巴赫的运动就广泛而深入地开展起来。今天,人们终于认识到了巴赫在音乐史上所处的中心地位。他生活在欧洲社会由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转型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在音乐史上也是欧洲古代音乐向近代音乐过渡的重要时期,因此,巴赫不仅是巴罗克音乐的一个辉煌的终点,而且也是后来的西方音乐发展的一个取之不尽的源泉。

  • 第17题:

    简述刘雪庵的声乐创作特征及其影响。


    正确答案:创作特征:他的声乐作品题材广泛,内容较贴近现实生活,音乐以通俗流畅见长,接近一般的市民群众,许多歌曲旋律多带有教明显的民族风味。作品有《红豆词》、《追寻》、《流亡三部曲》等。
    影响:他的歌曲十分注重歌曲的民族风格,没有过多的华丽技巧炫耀,却仍可以做到雅俗共赏,讲中国的创作手法恰当地运用于歌曲的创作中。创作了很多抗战歌曲,在救亡歌咏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第18题:

    简述黄自的音乐创作特征。


    正确答案:1、具有鲜明的音乐形象,曲调流畅、优美。
    2、注意两个结合,一是歌词与曲调的结合,一个是声乐部分与伴奏的结合。
    3、具有细致、集中的创作构思和简洁严肃的乐曲结构。
    4、对音乐民族风格等方面作出了一定的探索。
    5、音乐的整体风格为严谨、精致、典雅。

  • 第19题:

    简述冼星海的群众歌曲创作特征及其历史意义。


    正确答案:特征:1、大多取材于现实生活,与当时政治斗争联系密切,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音乐中贯穿着爱国、救亡、抗日、反帝、反封建等革命斗争主题。
    2、他十分重视塑造工人、农民和革命群众的典型形象。
    3、音乐形象鲜明生动,音乐语言通俗易懂,音乐构思清晰严谨。
    4、音乐富于鲜明的民族特色,强烈的时代精神和生活气息。
    历史意义:他的作品中既有西洋音乐创作技法的应用,有条线了中国音乐的民族风格,其贯穿着爱国、救亡、抗日、反帝、反封建等革命斗争主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鲜明的形象性,易于群众接受,他的音乐创作对中国近代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德彪西及其创作特征?

    正确答案: 1、人物简介德彪西(Achille-ClaudeDebussy,1862-1918),法国作曲家、评论家。他深受马拉美等象征派作家、诗人的影响,在1889年巴黎国际博览会上爪哇加美兰乐队的演奏中获得新音响的灵感,同时受到穆索尔斯基独创性音乐的启发;他称颂瓦格纳,但又认为瓦格纳的道路独一无二,不适用于其他任何人;于是走出了一条极具个性的音乐创作道路,并成为印象主义音乐的开山鼻祖。
    2、代表作品(1)钢琴作品:《版画集》、两集《前奏曲》、两集《意象集》、《月光》、《雨中花园》、《水中倒影》等。(2)管弦乐作品:《牧神午后》前奏曲、《夜曲三首》、《大海》、《意象》等。(3)歌剧:《佩里亚斯与梅丽桑德》。(4)合唱作品《浪子》、《被选中的姑娘》、《圣塞巴斯蒂安之殉难》。
    3、创作特征(1)旋律失去主导地位,强调和声的作用,追求音乐的色彩与朦胧感。他注重的不是和声进行的功能性而是它的色彩效果,采用块状和弦,新的和弦结构:九和弦、十一和弦、十三和弦。未脱离大小调体系,但大量采用全音音阶、五声音阶及中古调式。(2)他的管弦乐作品弦乐部分细腻,木管突出特性音区的音色,打击乐器丰富,组成模糊的色彩世界。(3)善于使用小型体裁描绘自然景物和生活风俗,表达主观的瞬间感受和直觉印象,营造出朦胧、飘忽不定的气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冼星海的群众歌曲创作特征及其历史意义。

    正确答案: 特征:1、大多取材于现实生活,与当时政治斗争联系密切,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音乐中贯穿着爱国、救亡、抗日、反帝、反封建等革命斗争主题。
    2、他十分重视塑造工人、农民和革命群众的典型形象。
    3、音乐形象鲜明生动,音乐语言通俗易懂,音乐构思清晰严谨。
    4、音乐富于鲜明的民族特色,强烈的时代精神和生活气息。
    历史意义:他的作品中既有西洋音乐创作技法的应用,有条线了中国音乐的民族风格,其贯穿着爱国、救亡、抗日、反帝、反封建等革命斗争主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鲜明的形象性,易于群众接受,他的音乐创作对中国近代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拉威尔及其创作特征?

    正确答案: 1、人物简介拉威尔(MauriceRavel,1875-1937),法国作曲家。早年受夏布里埃和萨蒂等人的影响,并热衷于浪漫主义音乐。在1889年巴黎国际博览会上爪哇加美兰乐队的演奏和俄罗斯音乐的影响下,逐渐形成自己的音乐风格,成为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作曲家之一。
    2、代表作品舞剧:《达芙妮斯与赫洛埃》、《鹅妈妈》。歌剧:《西班牙时光》。管弦乐:《西班牙狂想曲》、《波莱罗》、《圆舞曲》、《鹅妈妈组曲》。钢琴曲:《水的游戏》、《镜》、《小奏鸣曲》、《在库普兰墓前》、《悼念公主的帕凡舞曲》。
    3、创作特征(1)音乐具有印象主义特征,追求明亮色彩和动力性节奏,旋律具有调式倾向,采用五声音阶、平行和弦和附加音的和弦,配器清晰,作品体裁短小。(2)继承了传统音乐的风格。他的创作既具有印象主义风格,又继承了肖邦、李斯特、柏辽兹、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等人的优秀成果,甚至受到17、18世纪法国库普兰、拉莫精致典雅的美学趣味的影响。他丰富了管弦乐队的整体表现力,是世界公认的管弦乐大师,代表作《波莱罗》成为管弦乐配器手法的典范。(3)重视吸收民间音乐的养分,如西班牙音乐,印尼、印度音乐的音调与节奏以及吉卜赛人狂放热情的音乐等,拉威尔将自由的乐思与古典的均衡形式,色彩性的音乐处理手法与朴素的民间音乐素材、异国情趣结合起来,形成富有个性的音乐语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亨德尔的创作及其贡献?

    正确答案: 1、人物简介亨德尔(GeorgeFridericHandel,1685~1759)是德国出生的作曲家、管风琴家(1726年入英国籍),在歌剧和清唱剧上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是巴罗克音乐向古典主义音乐过渡的重要音乐家。
    2、代表作品与巴赫一样,他的作品数量庞大,采用各种声乐和器乐体裁进行创作,其中歌剧和清唱剧最著名。
    (1)歌剧方面:亨德尔是巴罗克后期最重要的歌剧作曲家,毕生著有40多部歌剧,有36部在英国演出,其中《尤利乌斯·凯撒在埃及》、《塔梅拉诺》、《罗德琳达》、《奥兰多》等较重要。
    (2)清唱剧方面:清唱剧是代表亨德尔最高音乐成就的体裁,他写过23部清唱剧,取材于《圣经》和教义内容,用英文创作,广受英国民众的欢迎,其中《以色列人在埃及》、《弥赛亚》、《参孙》最著名。(3)器乐方面:他的器乐作品的重要性不如歌剧和清唱剧,创作了管风琴协奏曲、两卷古钢琴组曲、大协奏曲等,最重要的器乐作品是两部乐队组曲《水上音乐》和《皇家烟火音乐》。
    3、艺术成就
    (1)他的歌剧和清唱剧达到了巴罗克时期音乐的巅峰,歌剧中的咏叹调显示了前所未有的技巧,1742年首演于都柏林的清唱剧《弥赛亚》(Messiah)使他蜚声世界,成为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
    (2)《水上音乐》、《皇家烟火音乐》是巴罗克时期器乐的杰作,为世人传颂。
    4、亨德尔音乐的特征和意义他的音乐常常注重戏剧效果,以主调音乐风格为主,少用转调,强调节奏重音,以渲染气氛,旋律富有歌唱性,具有宽广庄严的特点。他虽然处在复调音乐发展的盛期,但在写作中十分注意纵向的和声关系,这种创作方式预示了主调音乐风格的到来。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