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试述唐代两税法。 ”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述税法的构成要素。 


    正确答案:税法规范同其他法律规范一样,也是由条件、行为模式、法律后果三部分构成。条件是指适用该税法的条件或情形,如纳税人的范围、课税客体的情形等;行为模式是指征税主体或纳税主体的权利、义务范围,如纳税人就什么东西或行为缴税、缴多少、怎么缴、什么时间缴纳等;法律后果是指税收主体为一定行为以后的法律后果,如对合法行为的保护和奖励,对违法行为给予制裁。税法构成要素之规定属于“实体事项“,因此规定税法构成要素之规范属于税法实体规定。税法构成要素主要包括税收主体、征税对象、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税收优惠、法责任八项。

  • 第2题:

    试述唐朝“两税法”产生的原因及其主要内容,并分析其意义。


    正确答案: 原因:唐朝政府实行的一系列理财措施,虽然在一定时期缓解了财政困难,但并未能从根本上消除赋税征收中的混乱现象和从根本上解决财政困难。因之在780年,宰相杨炎建议颁行“两税法”。“两税法”是以原有的地税和户税为主,统一各项税收而制定的新税法。由于分夏、秋两季征收,所以称为“两税法”。
    内容:
    一、取消租庸调及一切杂役、杂税,但保留丁额。
    二、不分主户(当地土著户)、客户(外来户),一律以当时居住地为准等入户籍,交纳赋税。
    三、不再按丁征税,改为按资产和田亩征税。
    四、没有固定住处的行商也要纳税。
    五、每年分夏、秋两次征收,夏税要在六月交完,秋税要在十一月交完。
    六、“量入制出”。
    意义:一、在一定时期内,既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也使人民的负担有所减轻。二、扩大了税源,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赋税集中在贫苦农民身上的不合理状况。三、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 第3题:

    试述唐代建筑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第一、规模宏大,规划严整。
    唐都城长安原是隋代规划兴建的,面积83平方公里,是今西安市区(明西安城)的8倍。使之成为当时世界最宏大繁荣的城市。长安城的规划是我国古代都城中最为严整的。其他府城、衙署等建筑的宏敞宽广,也为任何封建朝代所不及。
    第二、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
    隋唐时,不仅加强了城市总体规划。宫殿、陵墓等建筑也加强了突出主体建筑的空间组合,强调了纵轴方向的陪衬手法。这种手法正是明清宫殿、陵墓布局的渊源所在。唐代帝陵多利用自然地形,因山为坟,因此比秦汉时的人造巨冢更有气势;陵墓的神道极长,石雕刚健雄伟,数量也较前加多,墓内壁画尤为生动。
    第三、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定型化:
    到了隋唐,大体量的建筑已不再象汉代那样依赖夯土高台外包小空间木建筑的办法来解决。各构件,特别是斗拱的构件形式及用料都已规格化,定型化反映了施工管理水平的进步,加速了施工速度,对建筑设计也有促进作用。
    第四、设计与施工水平的提高:
    掌握设计与施工的技术人员"都料",专业技术熟练,专门从事公私房设计与现场指挥,并以此为生。一般房屋都在墙上画图后按图施工。房屋建成后还要在梁上记下他的名字(见柳宗元《梓人传》)。"都料"的名称直到元朝仍在沿用。
    第五、砖石建筑有进一步发展:
    主要是佛塔采用砖石者增多。目前我国保留下来的唐塔均为砖石塔。唐时砖石塔有楼阁式、密檐式与单层塔三种。
    第六、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
    唐代建筑风格特点是气魄宏伟,严整又开朗。现存木建筑物质反映了唐代建筑艺术加工和结构的统一,斗拱的结构、柱子的形象、梁的加工等都令人感到构件本身受力状态与形象之间内在的联系,达到了力与美的统一。而色调简洁明快,屋顶舒展平远,门窗朴实无华,给人庄重,大方的印象,这是在宋、元、明、清建筑上不易找到的特色。

  • 第4题:

    试述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


    正确答案: 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主要有外部和内部两部分。外部原因:①唐帝国经济的繁荣,国力的强盛;②兼收并蓄、相对自由的思想文化政策;③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④进士行卷、温卷之风的盛行;⑤各艺术门类的普遍发展和繁荣;内部原因:即文学自身的原因,从先秦到唐代,各体文学从内容到艺术的发展变化,为唐代文学的繁荣储存了经验,提供了可能。

  • 第5题:

    问答题
    试述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

    正确答案: 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主要有外部和内部两部分。外部原因:①唐帝国经济的繁荣,国力的强盛;②兼收并蓄、相对自由的思想文化政策;③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④进士行卷、温卷之风的盛行;⑤各艺术门类的普遍发展和繁荣;内部原因:即文学自身的原因,从先秦到唐代,各体文学从内容到艺术的发展变化,为唐代文学的繁荣储存了经验,提供了可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问答题
    试述唐代的立法思想及唐律的特点及影响。

    正确答案: 指导思想有:(1)立法宽简;(2)法求稳定;(3)依律论罪;(4)恤刑慎杀。
    主要特点有:(1)以礼入律;(2)刑罚宽允等。
    唐律的主要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对宋元明清有深刻、全面的影响;另一方面对亚洲的一些国家如日本、越南等有深刻的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试述实行两税法的原因、基本精神及意义。

    正确答案: 原因由于土地兼并逐步发展,失去土地而逃亡的农民很多。农民逃亡,政府往往责成邻保代纳租庸调,结果迫使更多的农民逃亡,租庸调制的维持已经十分困难。与此同时,按垦田面积征收的地税和按贫富等级征收的户税逐渐重要起来。安史之乱以后,赋税制度非常混乱。赋税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
    基本精神:
    1、财政原则,“量出以制入”,即政府先预算财政支出规模,然后再据以确定全国应征赋税总额,再摊派到各地征收。
    2、课税主体,不分主户、客户,一律按现居住地的户口登记簿为准纳税,对于不定居的商人按定居商人的标准纳税。
    3、课税客体及课税原则,即一律依据贫富和拥有的土地、资产的多少来纳税,原来享有蠲免赋役特权的官僚、贵族、僧道户等也不例外。
    4、对租庸杂徭的处置及纳税期限,“将租庸杂徭都并入两税,“今后除两税外,辄率一钱以枉法论”。分夏秋两次征收,夏税完纳时间不得超过六月,秋税不得超过十一月。
    5、计税依据,“以贫富为差”、“率以大历十四年垦田之数为准而均征”,即新税制中户税仍以资产多少为标准定出各户的等级,地税以779的垦田数为标准,各州按旧有数额分摊于各地。
    6、计税手段和纳税物品,即以货币计税,实际征收时再折纳实物。
    7、确定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原则,三分制:上供、送使、留州。
    历史意义:
    1、财政原则:有利于限制赋外加赋的发生;
    2、课税客体:开始了以资产为课税客体的历史,扩大了纳税面,体现了税负均平、税收普及原则;
    3、计税手段:开创了以货币计税的先例,使全国有了统一的计税标准;
    4、税收征管:简化了税制和征收手续,减少了税收成本;
    5、财政权益分配:加强了中央控制财政的权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试述税法的地位。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试述唐朝“两税法”产生的原因及其主要内容,并分析其意义。

    正确答案: 原因:唐朝政府实行的一系列理财措施,虽然在一定时期缓解了财政困难,但并未能从根本上消除赋税征收中的混乱现象和从根本上解决财政困难。因之在780年,宰相杨炎建议颁行“两税法”。“两税法”是以原有的地税和户税为主,统一各项税收而制定的新税法。由于分夏、秋两季征收,所以称为“两税法”。
    内容:
    一、取消租庸调及一切杂役、杂税,但保留丁额。
    二、不分主户(当地土著户)、客户(外来户),一律以当时居住地为准等入户籍,交纳赋税。
    三、不再按丁征税,改为按资产和田亩征税。
    四、没有固定住处的行商也要纳税。
    五、每年分夏、秋两次征收,夏税要在六月交完,秋税要在十一月交完。
    六、“量入制出”。
    意义:一、在一定时期内,既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也使人民的负担有所减轻。二、扩大了税源,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赋税集中在贫苦农民身上的不合理状况。三、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试述唐中期实行两税法的原因、基本精神及意义。

    正确答案: 第一,两税法的原因是:
    1、均田制的瓦解,使以身丁为本的租庸调制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2、户籍的紊乱,人口失实,赋役制度遭到破坏;
    3、租庸调制本身存在的弊端;
    4、安史之乱引起的财政困难日益严重;
    5、户税、地税的发展,为两税法的实施奠定了实践基础。
    第二,两税法的基本精神是:
    1、确定了“量出以制入”的财政原则。
    2、确定了课税主体和课税依据。
    3、确定了课税原则,即“人中无丁,以贫富为差”。
    4、确定了计税手段,实行“定税计钱,折钱纳物”
    5、确定纳税期限,实行夏、秋两次征收。
    6、将旧有租庸杂徭并入两税征收。
    7、确定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原则,实行三分制,即划分为上供、送使、留州三个份额。
    第三,两税法的历史意义
    1、“量出制入”的财政原则。
    2、两税法最大变化是正式否定了以身丁为本的赋役制度,而以资产作为课税的依据。
    3、开创以货币计税的先例。
    4、简化税制及征收手续,减少了税收成本。
    5、租庸杂徭悉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试述唐代两税法。

    正确答案: 一、原因:为了从根本上消除赋税征收中的混乱现象和从根本上解决财政困难,宰相杨炎建议颁行“两税法”,实行两税法是对当时赋役制度较全面的改革。
    二、内容:1、取消租庸调及一切杂徭、杂税,但保留丁额。2、不分主户(当地土著户)、客户(外来户),一律以当时居住地为准登入户籍,交纳赋税。3、不再按丁征税,改为按资产和田亩征税。4、没有固定住处的行商也要纳税。5、每年分夏、秋两次征收。6、“量出制入”。中央根据财政支出的需要先做预算,定出总税额,分配到各地征收,全国没有统一的税率。
    三、两税法的进步意义:一、此法在一定时期内,既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也使人民的负担有所减轻。二、此法比一律按丁征税合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赋税集中在贫苦农民身上的不合理状况。三、此法关于定税计钱、折钱纳税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四、建立了统一的税制,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也使人民的负担有所减轻。
    但是两税法也有许多弊病。实行两税法后,土地兼并由于不再受任何限制而发展得越发严重。两税法规定户税钱要折合成布帛交纳。后来由于货币不足,出现了“钱重物轻”的现象,即货币增值,物价下跌。如果原来交纳一匹绢,此时就要交纳两匹,致使纳税者的实际负担增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试述税法解释的实质课税原则。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3题:

    试述唐代诗歌的发达表现在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 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流传到今天的,就有二千二百多个诗人创作的近五万首诗歌。诗歌的内容十分丰富,反映了唐代历史发展的面貌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唐代诗歌的发达主要表现为:诗人辈出,诗篇众多,内容丰富,真实而广泛地反映了社会状况,意境高远,艺术性很强。初唐诗坛,有号称“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努力摆脱浮艳诗风,并卓有成绩。稍后的陈子昂,倡导诗歌改革,并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树立了内容充实、语言刚健质朴的新诗风,为唐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开元、天宝年间的盛唐时期上诗歌发展的繁荣期,期间才华横溢的诗人大量涌现,相映争辉。这时的诗人发展了诗歌的各种体裁和形式,流派众多,风格各异,蔚为万紫千红、缤纷灿烂的壮观。较早的主要有两派:浪漫主义诗派和隐逸诗派。浪漫主义诗人有王翰、王之涣、王昌龄等,善于以简短的绝句表达复杂的感情;另一部分浪漫主义诗人李颀和岑参,擅长古体诗,特别是七言歌行。隐逸诗派的代表人物有孟浩然和王维。他们在写作技巧上有很高成就,但在思想内容上带有逃避现实的消极因素。盛唐时期的李白和杜甫把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诗歌艺术推到了高峰。中晚唐诗人有钱起、卢纶等“大历十才子”,有新乐府诗派代表元稹、白居易,有奇险冷僻代表韩愈等。
    唐代的诗歌在百花盛开、争奇斗妍的唐代文学中最为光彩夺目。它促进了中国文学以至中国文明的发展。唐诗在科举考试中,已成为选拔人才的标准,为唐社会选出了大量具有真才实干的官员。唐诗不断传入新罗和日本等国家,丰富了它们的文学,促进了中外的文化交流。同时,唐诗对后代的诗歌也有巨大的影响。

  • 第14题:

    试述租庸调制与两税法的异同。


    正确答案:租庸调制和两税法是唐代实行的两种赋税制度。
    (1)租庸调制是唐初实行的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基础的赋税制度。它规定:每丁每年向国家交纳粟二石,称作租;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称作调;服徭役二十天,是为正役,国家若不需其服役,则每丁可按照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的标准,交足二十天的数额以代役,称作庸。这项赋税制度的推行,使农民能有较多的时间进行生产,多少改善了农民的处境,对唐前朝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开元末年均田制破坏,这一制度渐不适用。安史之乱后,为两税法所代替。
    (2)两税法是一项与庄园经济相适应的赋税制度。
    内容是:
    ①取消租庸调以及各项杂税的征收,保留户税和地税。
    ②地税按田亩征收谷物。
    ③户税按每户资产的多少分九等征钱,资产多者其税多,资产少者其税少。
    ④对于工商业者三十税一(后改为十税一)。
    ⑤按照“量出制入”的方法来确定赋税总额。收税的标准实际上是“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无论地税还是赋税都分为夏秋两季征收。
    作用:
    ①它改变了按人丁户口征计的办法。以土地财产多少征税,使赋税负担相对合理,而且适应唐代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和佃农大量存在的客观经济形势。
    ②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家的财政危机。
    ③简化了税收的手续,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中间环节对百姓的盘剥。
    ④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唐王朝的实力,促成了所谓的“元和中兴”,它对唐后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这种税制直到明代行一条鞭法后才被废除。

  • 第15题:

    试论唐代租庸调与两税法的区别


    正确答案: (1)首先,从征税对象来看,两税法的征税面比租庸调更广泛。租庸调体制下,贵族官僚具有免税的特权。寄居外地的客户也可逃避赋税,居无定所的商人更无需纳税。纳税的主体只是居住在原籍的农户,纳税面很窄。许多贫穷的农户处在经济崩溃的边缘,所以租庸调的征税对象极不稳定。而两税法体制下,占有大量土地和拥有许多财产的贵族官僚也必须缴纳户税和地税,是全民纳税的体制。其纳税面更广,税源更稳定,使国家的财政收入迅速增加。
    (2)从立税的原则来看,两税法比租庸调更为公平。租庸调体制下,赋税征收的依据是“身丁”,而不顾事实上存在的严重的贫富差距。如所周知,均田制的实行并不彻底,许多成丁的受田量严重不足,这样就导致土地少、财产少的穷丁,与那些有田庄、有财产的富丁,缴纳一样的税额,这样就很不公平。实行两税法之后,赋税征收的依据转向“资产”。户税的征收是按照户等的划分来进行。富裕之家,户等高,便多纳税。贫穷之家,户等低,便少纳税。地税的征收是根据土地的多少来征税赋税的,土地多的有产之家,需要多交地税,无地少地的贫穷之户,就少交地税。这样赋税的征收,就变得更为公平合理。
    (3)租庸调的实施是和均田制的实行相配套使用的,而均田制本身有限制土地过分兼并和贫富悬殊的内涵。两税法实行后,等于从法制上肯定了土地兼并的合理性。之后土地兼并以更迅猛的速度进行,直接导致了唐后期贫富差距的悬殊。
    (4)租庸调体制下,征收的赋税额是规定死的;而两税法体制下,是“量出定入”。根据支出来规定收税的数量,这样政府就可以逐渐扩大税额,通过增加纳税人的负担,来满足其财政支出。

  • 第16题:

    问答题
    试述唐代官学兴盛的具体表现及其意义。

    正确答案: 唐代是我国封建官学制度的兴盛时期,由于唐朝奉行“尊崇儒术”的文教政策,重视开展文化教育事业,吸收前代所有官学形式,形成了空前完备的学校体系和管理制度,教育计划也都非常具体细密。唐设国子监,下设“六学”,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律学、算学,属直系。东宫设弘文馆,门下省设崇文馆,属旁系。“六学二馆”构成唐代中央官学的核心。除此之外,政府各有关部门还开办各种类型的培训专门人才的机构,太医院开办医学,并分多种专业;司天台开办天文、历数、漏刻等门类;太朴寺开办兽医学;太卜署办有卜筮学;校书郎有校书学等。意义:唐代官学的发展和兴盛,不仅为我国以后历代办学提供了丰富的经验,而且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各民族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问答题
    试述唐太宗正在唐代书法史上的重要作用。

    正确答案: 唐太宗深知以文治天下的原理,制定了合适书法发展的各项政策,设有特地的教育机构国子监,学书是其学习内容之一,设书学博士执教,施行以书取仕的重要举措,科举中书法独占一科,选官员也无例外,均以身言书判来确定。唐太宗喜欢王羲之书法,并亲身撰写《王羲之传赞》,确立了王羲之正在初唐时独尊天下的职位地方,并抉择了初唐书法的发展偏向。以致书家名手应运而生,书法事业蒸蒸日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试述税法的构成要素。

    正确答案: 税法规范同其他法律规范一样,也是由条件、行为模式、法律后果三部分构成。条件是指适用该税法的条件或情形,如纳税人的范围、课税客体的情形等;行为模式是指征税主体或纳税主体的权利、义务范围,如纳税人就什么东西或行为缴税、缴多少、怎么缴、什么时间缴纳等;法律后果是指税收主体为一定行为以后的法律后果,如对合法行为的保护和奖励,对违法行为给予制裁。税法构成要素之规定属于“实体事项“,因此规定税法构成要素之规范属于税法实体规定。税法构成要素主要包括税收主体、征税对象、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税收优惠、法责任八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试述租庸调制与两税法的异同。

    正确答案: 租庸调制和两税法是唐代实行的两种赋税制度。
    (1)租庸调制是唐初实行的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基础的赋税制度。它规定:每丁每年向国家交纳粟二石,称作租;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称作调;服徭役二十天,是为正役,国家若不需其服役,则每丁可按照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的标准,交足二十天的数额以代役,称作庸。这项赋税制度的推行,使农民能有较多的时间进行生产,多少改善了农民的处境,对唐前朝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开元末年均田制破坏,这一制度渐不适用。安史之乱后,为两税法所代替。
    (2)两税法是一项与庄园经济相适应的赋税制度。
    内容是:
    ①取消租庸调以及各项杂税的征收,保留户税和地税。
    ②地税按田亩征收谷物。
    ③户税按每户资产的多少分九等征钱,资产多者其税多,资产少者其税少。
    ④对于工商业者三十税一(后改为十税一)。
    ⑤按照“量出制入”的方法来确定赋税总额。收税的标准实际上是“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无论地税还是赋税都分为夏秋两季征收。
    作用:
    ①它改变了按人丁户口征计的办法。以土地财产多少征税,使赋税负担相对合理,而且适应唐代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和佃农大量存在的客观经济形势。
    ②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家的财政危机。
    ③简化了税收的手续,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中间环节对百姓的盘剥。
    ④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唐王朝的实力,促成了所谓的“元和中兴”,它对唐后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这种税制直到明代行一条鞭法后才被废除。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试述涉外税法的构成要素。

    正确答案: 税法的构成要素通常是指税法必须具备的内容,或者说是税法的必要因素。涉外税法的构成要素同一般的税法构成要素相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税法主体
    税法主体是在税收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包括征税主体和纳税主体两类。征税主体是国家,征税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的征税活动中,国家往往授权有关的政府机关来具体行使征税权,也就是说,具体的涉外征税事宜是由税务机关、海关等政府职能部门来执行。纳税主体又称纳税义务人,简称纳税人,是指依照税法规定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在涉外税法中,纳税人主要是指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外国的自然人等。
    (2)征税客体
    税法客体也称征税对象或课税对象,它是指征税的标的或对什么征税。各国学者一般认为征税对象有三类,即商品、所得和财产,相应地,也可把税收分为商品税、所得税和财产税三类。在涉外税法中,征税对象是甚为广泛的,如钋商投资企业生产和销售的商品,外国企业源于中国的所得等。
    (3)税目与计税依据
    税目是税法规定的征税的具体项目,它是对征税对象的具体化,反映了征税的广度。计税依据也称计税基数,或简称税基,是依税法计算纳税的依据,它是对征税对象在数量上的具体化。可见,税目、计税依据是分别从质和量的角度对征税对象加以具体化,只有这样,税收的具体征纳才是可操作的。
    (4)税率
    税率是应纳税额与计税依据的比率。它是税法的核心要素,反映征税的深度;同时,它也是衡量纳税人税负高低的最重要的指标。税率主要可以分为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和定额税率。其中,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适用于从价计征,定额税率适用于从量计征。
    (5)税收优惠
    税收优惠是基于一定目的对某些纳税人给予照顾,减轻或降低其实际税负。税收优惠措施主要包括减税、免税、退税、税收抵免等。其中,减税就是依法减少纳税人的应纳税额,对其部分应纳税款不予征收;免税就是依法免除纳税人的全部纳税义务;退税就是依法将纳税人已交纳的税款全部或部分地退还给纳税人;税收抵免就是对纳税人在境外的征税对象已缴纳的税款,在其回国就该征税对象汇总纳税时,允许其在法定限额内予以抵扣或免除在境外已缴纳税款的制度。
    (6)纳税环节
    纳税环节是税法规定的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纳税环节如何选择、如何确定,不仅会影响到国家的财政收入,而且会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实现。
    (7)纳税期限
    纳税期限是税法规定的纳税人计算和缴纳税款的期间和时限。纳税期限包括税款计算期和税款缴库期两个方面。纳税不能按期计算的,可以按次计算。纳税期限对于保证稳定及时地组织财政收入,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都很重要。
    (8)纳榄地点
    纳税地点是税法规定的纳税人应向征税机关申报纳税的具体地点。它说明应向哪里的税务机关或其他征税机关申报纳税的问题。对于纳税地点的规定是多种多样的,如根据具体情况可以是机构所在地的税务机关、销售地税务机关或报关地的海关等。
    (9)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是因违法税法规定的义务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对于纳税人的违法行为,税法规定了多种处罚措施;对于不服处罚的纳税人,税法还规定了相应的救济手段。由于这些内容同上述各类要素联系甚为密切,因而许多学者认为这些内容也属于税法的构成要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试述唐代建筑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唐代建筑的风格特点是气魄宏伟、严整而又开朗。
    1、规模宏大,规划严整--长安城--里坊制。
    2、建筑群处理越来越成熟--宇文恺设计明堂,用1/100的图及模型送宫廷审查;大明宫的主体建筑在中轴线上;以及利用地形建造乾陵等。
    3、木构建筑群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大明宫麟德殿。
    4、木构件标准化。无过大或过小的构件;如南禅寺及佛光寺,构件受力作用明确,并富有艺术性,斗栱的装饰效果很好。
    5、设计和施工水平提高--设专门掌管建筑设计、施工的职务,称"都料"。
    6、砖石建筑进一步发展--砖石结构发展,砖石枋木,砖石加工精细了。
    7、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试论唐代租庸调与两税法的区别

    正确答案: (1)首先,从征税对象来看,两税法的征税面比租庸调更广泛。租庸调体制下,贵族官僚具有免税的特权。寄居外地的客户也可逃避赋税,居无定所的商人更无需纳税。纳税的主体只是居住在原籍的农户,纳税面很窄。许多贫穷的农户处在经济崩溃的边缘,所以租庸调的征税对象极不稳定。而两税法体制下,占有大量土地和拥有许多财产的贵族官僚也必须缴纳户税和地税,是全民纳税的体制。其纳税面更广,税源更稳定,使国家的财政收入迅速增加。
    (2)从立税的原则来看,两税法比租庸调更为公平。租庸调体制下,赋税征收的依据是“身丁”,而不顾事实上存在的严重的贫富差距。如所周知,均田制的实行并不彻底,许多成丁的受田量严重不足,这样就导致土地少、财产少的穷丁,与那些有田庄、有财产的富丁,缴纳一样的税额,这样就很不公平。实行两税法之后,赋税征收的依据转向“资产”。户税的征收是按照户等的划分来进行。富裕之家,户等高,便多纳税。贫穷之家,户等低,便少纳税。地税的征收是根据土地的多少来征税赋税的,土地多的有产之家,需要多交地税,无地少地的贫穷之户,就少交地税。这样赋税的征收,就变得更为公平合理。
    (3)租庸调的实施是和均田制的实行相配套使用的,而均田制本身有限制土地过分兼并和贫富悬殊的内涵。两税法实行后,等于从法制上肯定了土地兼并的合理性。之后土地兼并以更迅猛的速度进行,直接导致了唐后期贫富差距的悬殊。
    (4)租庸调体制下,征收的赋税额是规定死的;而两税法体制下,是“量出定入”。根据支出来规定收税的数量,这样政府就可以逐渐扩大税额,通过增加纳税人的负担,来满足其财政支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试述唐代古文运动的理论主张及实践。

    正确答案: 1.韩愈柳宗元发起的文学革新运动。在古文运动上,韩愈和柳宗元都主张“文以明道”。在文风、文体、和文学语言的改革方面,与韩愈的意见大体相似。但是柳宗元更注重散文的文学性和审美性。
    2.提出了“文以明道”的观念。
    3.主张“不平则鸣”。
    4.韩愈明确提出“务去陈言”的主张。
    5.“文气”方面反对浮绘雕琢的文风。
    6.使“抒情文学”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张。
    7.造成了一种“新语言”和“新文体”。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