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使匈奴不再能与西汉抗衡的历史是事件,是公元前119年的()。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中国西汉时匈奴军中有飞将军称号的是谁?


    正确答案:飞将军李广

  • 第2题:

    使匈奴不再能与西汉抗衡的历史是事件,是公元前119年的()。

    • A、白登之围
    • B、匈奴分裂
    • C、卫青、霍去病打破匈奴
    • D、窦固、窦宪打败北匈奴

    正确答案:C

  • 第3题:

    公元前121年,霍去病打败匈奴之后,西汉政府在河西走廊设置的河西四郡是哪四郡?


    正确答案: 武威、酒泉、张掖、敦煌

  • 第4题:

    司马迁称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主要是由于()

    • A、张骞没有完成使命
    • B、西域不愿同西汉夹攻匈奴
    • C、了解到西域的历史地理与风俗人情
    • D、开辟了西汉同西域的交通

    正确答案:D

  • 第5题:

    以下属于西汉与匈奴关系的事件有()

    • A、汉武帝发动三次大规模的对匈如反击战
    • B、王昭君出塞和亲
    • C、窦固出击北匈奴
    • D、窦宪出击北匈奴
    • E、班超出使西域

    正确答案:A,B

  • 第6题:

    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这一著名的历史事件是()。


    正确答案:焚书坑儒

  • 第7题:

    到汉武帝时,西汉进入到全盛时期.()公元前 112 年西汉政府设立了在我国音乐历史上有名的音乐机构———()。


    正确答案:"汉承秦制";乐府

  • 第8题:

    多选题
    以下属于西汉与匈奴关系的事件有()
    A

    汉武帝发动三次大规模的对匈如反击战

    B

    王昭君出塞和亲

    C

    窦固出击北匈奴

    D

    窦宪出击北匈奴

    E

    班超出使西域


    正确答案: E,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填空题
    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这一著名的历史事件是()。

    正确答案: 焚书坑儒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判断题
    苏武是西汉时期著名的使节,曾出使匈奴。()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公元前126年,中原西汉王朝强大起来,匈奴于汉朝处于战争状态,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何时结束(  )。
    A

    公元前60年

    B

    公元前51年

    C

    公元前45年

    D

    公元前57年


    正确答案: D
    解析:
    公元前51年,呼韩邪单于入朝朝见汉宣帝,对汉称臣。公元前33年,第三次朝汉,自请为婿,娶汉宫女王嫱(昭君)为妻,此后,汉与匈奴40余年无战事。

  • 第12题:

    单选题
    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的方法是初中历史学习的目标之一。请判断下列事件发生在公元前1世纪的是()
    A

    张骞于公元前138年出使西域

    B

    西汉政府于公元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

    C

    刘秀于公元25年建立东汉

    D

    蔡伦于公元105年改进造纸术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昭君出塞是西汉与匈奴和亲最成功,同时也是最有名的故事。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4题:

    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的方法是初中历史学习的目标之一。请判断下列事件发生在公元前1世纪的是()

    • A、张骞于公元前138年出使西域
    • B、西汉政府于公元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
    • C、刘秀于公元25年建立东汉
    • D、蔡伦于公元105年改进造纸术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我国古代跨公元前后的朝代是()。

    • A、西汉
    • B、王莽新朝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西汉与匈奴关系如何?


    正确答案:西汉一代,汉与匈奴的关系共经历了三个阶段:
    ⑴、刘邦至景帝时期的屈辱性的“和亲”阶段。楚汉战争时,中原疲于征战,匈奴日益强盛,对新主西汉帝国形成严重威胁。公元前200年,匈奴发军攻太原郡,刘邦亲自率军击匈奴结果酿成“白登之围”,解围后,汉与匈奴结和亲之约。汉以宗室公主嫁与单于,每年送去大批丝绸、粮食、酒等财物,借此缓解匈奴的侵扰,换取边境的暂时安宁。但和亲并未制止匈奴的进犯,他们依旧“岁入边,杀略人民畜产甚众”。
    ⑵、汉武帝时残酷战争阶段。汉武帝即位后,国家已积聚了大量的粮食和钱财,中央集权大大加强,战马增多,战士有了较好的训练,反击匈奴的条件成熟。于是汉武帝对匈奴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战争。
    ①公元前127年,河南之役,卫青收复河南地,解除了匈奴对首都长安的威胁;
    ②前121年,河西之役,霍去病收复河西四郡,为汉通西域开辟了重要道路;
    ③漠前119年,北之役,卫青、霍去病击溃匈奴主力,从此匈奴北徙漠北。此后相当长的时间,匈奴已经无力向汉王朝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进攻。汉与匈奴冲突的重心地域转移到西域方向。
    ⑶、昭君出塞及以后的和睦相处阶段。汉武帝击败匈奴后,西汉与匈奴仍维持着和亲关系,不过这时的和亲与汉初已大不相同,不是屈辱性的和亲。汉元帝竟宁元年(前33),将宫女王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加强了汉匈关系,从此汉匈长期友好直至汉末。

  • 第17题: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历史上称为西汉。

    • A、长安
    • B、洛阳
    • C、大都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西汉霍去病墓石雕群中的“马踏匈奴”表明,马是古代重要的战争力量。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9题:

    填空题
    到汉武帝时,西汉进入到全盛时期.()公元前 112 年西汉政府设立了在我国音乐历史上有名的音乐机构———()。

    正确答案: "汉承秦制";乐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历史上称为西汉。
    A

    长安

    B

    洛阳

    C

    大都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标志着西汉已有实力反击匈奴,并揭开了反击匈奴战争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
    A

    澶渊之盟

    B

    马邑之谋

    C

    “土木”之变

    D

    绍兴和议


    正确答案: D
    解析:
    B项,马邑之谋结束了西汉自立朝初年以来对匈奴奉行的和亲政策,同时也拉开了汉匈全面战争的序幕。A项,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经过多次战争后所缔结的一次盟约。C项,土木之变,又称土木堡之变,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在此役中,英宗被瓦剌军俘虏。D项,绍兴和议是中国南宋与金订立的和约。

  • 第22题:

    问答题
    西汉与匈奴关系如何?

    正确答案: 西汉一代,汉与匈奴的关系共经历了三个阶段:
    ⑴、刘邦至景帝时期的屈辱性的“和亲”阶段。楚汉战争时,中原疲于征战,匈奴日益强盛,对新主西汉帝国形成严重威胁。公元前200年,匈奴发军攻太原郡,刘邦亲自率军击匈奴结果酿成“白登之围”,解围后,汉与匈奴结和亲之约。汉以宗室公主嫁与单于,每年送去大批丝绸、粮食、酒等财物,借此缓解匈奴的侵扰,换取边境的暂时安宁。但和亲并未制止匈奴的进犯,他们依旧“岁入边,杀略人民畜产甚众”。
    ⑵、汉武帝时残酷战争阶段。汉武帝即位后,国家已积聚了大量的粮食和钱财,中央集权大大加强,战马增多,战士有了较好的训练,反击匈奴的条件成熟。于是汉武帝对匈奴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战争。
    ①公元前127年,河南之役,卫青收复河南地,解除了匈奴对首都长安的威胁;
    ②前121年,河西之役,霍去病收复河西四郡,为汉通西域开辟了重要道路;
    ③漠前119年,北之役,卫青、霍去病击溃匈奴主力,从此匈奴北徙漠北。此后相当长的时间,匈奴已经无力向汉王朝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进攻。汉与匈奴冲突的重心地域转移到西域方向。
    ⑶、昭君出塞及以后的和睦相处阶段。汉武帝击败匈奴后,西汉与匈奴仍维持着和亲关系,不过这时的和亲与汉初已大不相同,不是屈辱性的和亲。汉元帝竟宁元年(前33),将宫女王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加强了汉匈关系,从此汉匈长期友好直至汉末。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使匈奴不再能与西汉抗衡的历史是事件,是公元前119年的()。
    A

    白登之围

    B

    匈奴分裂

    C

    卫青、霍去病打破匈奴

    D

    窦固、窦宪打败北匈奴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填空题
    秦始皇于公元前215年使将军()北击匈奴,修筑西起(),东至鸭绿江的()。

    正确答案: 蒙恬,临洮,万里长城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