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古代小说、戏曲人物形象的不同。 ”相关问题
  • 第1题:

    我国古代小说中人物形象最多的是哪一部?


    正确答案:《红楼梦》。

  • 第2题:

    下列对“戏曲舞蹈”的理解表述正确的是()

    • A、是和戏曲与舞蹈完全不同的另一种艺术形式。
    • B、戏曲舞蹈不仅具有中国古代舞蹈的特色,而且保存了中国古代舞蹈的精髓,成为戏曲重要的表现手段。
    • C、就是古典舞蹈的另一种称谓。

    正确答案:B

  • 第3题:

    古代小说和戏曲的相同点在哪里?


    正确答案: 1、叙事相同点:都是叙事文学,都以讲述故事为核心。
    2、人物刻画相同点: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小说、戏曲共同的使命。
    3、情节安排手法相同点:小说和戏曲的情节安排都讲究奇异性,常用巧合误会手法推动情节发展;都注重场面的设计、细节的描写;都擅长运用道具作为贯穿作品的线索;都注意细针密线,起伏照应。
    4、古代小说、戏曲语言的相同点:
    (1)通俗性。最大限度地适应了主要阅读对象的审美需要。
    (2)趣味性。如戏曲中的科诨艺术则是表现语言趣味性的一个重要途径。
    (3)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4)语言的精练、干净、流畅也是古代小说、戏曲语言的共同特征。
    5、古代小说、戏曲共有的审美特征:
    (1)综合性。戏曲是以文学、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有机合成的综合艺术;口耳小说则由说、唱、表演等诸因素组合,文本小说除情节叙述之外,又包括诗、词、曲等诸多元素。
    (2)教化性。都继承中国古代文学“寓教于乐”的传统。
    (3)愉悦性。都通过艺术形象令人愉悦,给人以快感,进而教化读者、观众,这就是寓教于乐。
    (4)通俗性。接受主体主要是无文化群体,集中反映了市民阶层希望在文艺领域得到表现的要求。
    (5)典型性。即用典型化的方法创造出来的相对完整的艺术片断,既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又能反映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本质。

  • 第4题:

    古代小说戏曲的创作手法的异同?


    正确答案: 1、叙事的异同。
    (1)相同点:都是叙事文学,都以讲述故事为核心。
    (2)不同点:小说是叙述体,小说文本是叙述者的话语,其中总有一个或隐或显的、置身于故事之外的叙述者。戏曲是代言体,其中没有
    一个叙述全部故事的人,只有将戏曲中各个人物的行动、对话贯穿起来,才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2、人物刻画的异同。
    (1)相同点: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小说、戏曲共同的使命。
    (2)不同点:小说刻画人物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如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行动描写等等;戏曲肖像描写主要靠化妆,心理
    刻画多通过演唱和表情,语言行动描写表现出鲜明的表演性和直观性。
    3、情节安排手法的异同。
    (1)相同点:小说和戏曲的情节安排都讲究奇异性,常用巧合误会手法推动情节发展;都注重场面的设计、细节的描写;都擅长运用道具作为贯穿作品的线索;都注意细针密线,起
    伏照应。
    (2)不同点:戏曲有逻辑高潮和情感高潮之分,而小说便没有这一说。

  • 第5题:

    中国古代曾把不和乐者称为(),和乐者称为歌。

    • A、诗
    • B、词
    • C、戏曲
    • D、小说

    正确答案:A

  • 第6题:

    古代小说、戏曲共有的审美特征。


    正确答案:(1)综合性。戏曲是以文学、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有机合成的综合艺术;口耳小说则由说、唱、表演等诸因素组合,文本小说除情节叙述之外,又包括诗、词、曲等诸多元素。
    (2)教化性。都继承中国古代文学“寓教于乐”的传统。
    (3)愉悦性。都通过艺术形象令人愉悦,给人以快感,进而教化读者、观众,这就是寓教于乐。
    (4)通俗性。接受主体主要是无文化群体,集中反映了市民阶层希望在文艺领域得到表现的要求。
    (5)典型性。即用典型化的方法创造出来的相对完

  • 第7题:

    运用散体语言来叙述生活事件、塑造人物形象的文学体裁是()

    • A、戏曲
    • B、歌剧
    • C、小说
    • D、词

    正确答案:C

  • 第8题:

    问答题
    古代小说和戏曲的不同点在哪里?并论述其分野的原因。

    正确答案: 1、叙事的不同点:小说是叙述体,小说文本是叙述者的话语,其中总有一个或隐或显的、置身于故事之外的叙述者。戏曲是代言体,其中没有一个叙述全部故事的人,只有将戏曲中各个人物的行动、对话贯穿起来,才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2、人物刻画的不同点:小说刻画人物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如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行动描写等等;戏曲肖像描写主要靠化妆,心理刻画多通过演唱和表情,语言行动描写表现出鲜明的表演性和直观性。
    3、情节安排手法的不同点:戏曲有逻辑高潮和情感高潮之分,而小说便没有这一说。 
    4、古代小说、戏曲人物形象的不同:
    (1)塑造手法不同。小说用语言文字通过第三人称叙事来刻画人物,戏曲凭借剧本和戏曲舞台,靠演员通过唱、说、念、打、做的表演,来塑造形象。
    (2)审美效果不同。小说人物比较丰富,具有复杂性、含蓄性,而且赋予读者较大的想象空间。戏曲人物具有立体感和直观性,一般不需要想象和联想。
    5、古代小说、戏曲文化内涵的不同:
    (1)中国古代小说小说属于历史文化范畴,在表现手法上继承了史家的传统,叙事性是其根本的特征。
    (2)戏曲戏曲属于诗歌文化范畴,更多地表现了诗歌的抒情性本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中国古代曾把不和乐者称为(),和乐者称为歌。
    A

    B

    C

    戏曲

    D

    小说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下列对“戏曲舞蹈”的理解表述正确的是()
    A

    是和戏曲与舞蹈完全不同的另一种艺术形式。

    B

    戏曲舞蹈不仅具有中国古代舞蹈的特色,而且保存了中国古代舞蹈的精髓,成为戏曲重要的表现手段。

    C

    就是古典舞蹈的另一种称谓。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中国古代人物形象最多的小说是什么?

    正确答案: 红楼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古代小说、戏曲人物形象的不同。

    正确答案: (1)塑造手法不同。小说用语言文字通过第三人称叙事来刻画人物,戏曲凭借剧本和戏曲舞台,靠演员通过唱、说、念、打、做的表演,来塑造形象。
    (2)审美效果不同。小说人物比较丰富,具有复杂性、含蓄
    性,而且赋予读者较大的想象空间。戏曲人物具有立体感和直观性,一般不需要想象和联想。
    古代小说、戏曲语言的相同点:
    (1)通俗性。最大限度地适应了主要阅读对象的审美需要。
    (2)趣味性。如戏曲中的科诨艺术则是表现语言趣味性的一个重要途径。
    (3)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4)语言的精
    练、干净、流畅也是古代小说、戏曲语言的共同特征。
    戏曲语言的独特性:(1)音乐性是戏曲语言的固有品性,是与戏曲艺术与生俱来的一种特征。
    (2)语言的动作性则是古代戏曲语言的又一特点。
    (3)戏曲的曲词比较雅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和美学几乎都以()为主要对象。

    • A、散文
    • B、抒情诗
    • C、小说
    • D、戏曲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我国古代人物形象最多的小说是:()

    • A、《三国演义》
    • B、《红楼梦》
    • C、《水浒传》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古代小说和戏曲的不同点在哪里?并论述其分野的原因。


    正确答案: 1、叙事的不同点:小说是叙述体,小说文本是叙述者的话语,其中总有一个或隐或显的、置身于故事之外的叙述者。戏曲是代言体,其中没有一个叙述全部故事的人,只有将戏曲中各个人物的行动、对话贯穿起来,才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2、人物刻画的不同点:小说刻画人物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如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行动描写等等;戏曲肖像描写主要靠化妆,心理刻画多通过演唱和表情,语言行动描写表现出鲜明的表演性和直观性。
    3、情节安排手法的不同点:戏曲有逻辑高潮和情感高潮之分,而小说便没有这一说。 
    4、古代小说、戏曲人物形象的不同:
    (1)塑造手法不同。小说用语言文字通过第三人称叙事来刻画人物,戏曲凭借剧本和戏曲舞台,靠演员通过唱、说、念、打、做的表演,来塑造形象。
    (2)审美效果不同。小说人物比较丰富,具有复杂性、含蓄性,而且赋予读者较大的想象空间。戏曲人物具有立体感和直观性,一般不需要想象和联想。
    5、古代小说、戏曲文化内涵的不同:
    (1)中国古代小说小说属于历史文化范畴,在表现手法上继承了史家的传统,叙事性是其根本的特征。
    (2)戏曲戏曲属于诗歌文化范畴,更多地表现了诗歌的抒情性本质。

  • 第16题:

    中国古代人物形象最多的小说是什么?


    正确答案: 红楼梦

  • 第17题:

    古代小说、戏曲人物形象的不同。


    正确答案:(1)塑造手法不同。小说用语言文字通过第三人称叙事来刻画人物,戏曲凭借剧本和戏曲舞台,靠演员通过唱、说、念、打、做的表演,来塑造形象。
    (2)审美效果不同。小说人物比较丰富,具有复杂性、含蓄
    性,而且赋予读者较大的想象空间。戏曲人物具有立体感和直观性,一般不需要想象和联想。
    古代小说、戏曲语言的相同点:
    (1)通俗性。最大限度地适应了主要阅读对象的审美需要。
    (2)趣味性。如戏曲中的科诨艺术则是表现语言趣味性的一个重要途径。
    (3)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4)语言的精
    练、干净、流畅也是古代小说、戏曲语言的共同特征。
    戏曲语言的独特性:(1)音乐性是戏曲语言的固有品性,是与戏曲艺术与生俱来的一种特征。
    (2)语言的动作性则是古代戏曲语言的又一特点。
    (3)戏曲的曲词比较雅致。

  • 第18题:

    古代小说、戏曲文化内涵。


    正确答案:(1)中国古代小说小说属于历史文化范畴,在表现手法上继承了史家的传统,叙事性是其根本的特征。(2)戏曲戏曲属于诗歌文化范畴,更多地表现了诗歌的抒情性本质。

  • 第19题:

    单选题
    我国古代人物形象最多的小说是:()
    A

    《三国演义》

    B

    《红楼梦》

    C

    《水浒传》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运用散体语言来叙述生活事件、塑造人物形象的文学体裁是()
    A

    戏曲

    B

    歌剧

    C

    小说

    D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古代小说和戏曲的相同点在哪里?

    正确答案: 1、叙事相同点:都是叙事文学,都以讲述故事为核心。
    2、人物刻画相同点: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小说、戏曲共同的使命。
    3、情节安排手法相同点:小说和戏曲的情节安排都讲究奇异性,常用巧合误会手法推动情节发展;都注重场面的设计、细节的描写;都擅长运用道具作为贯穿作品的线索;都注意细针密线,起伏照应。
    4、古代小说、戏曲语言的相同点:
    (1)通俗性。最大限度地适应了主要阅读对象的审美需要。
    (2)趣味性。如戏曲中的科诨艺术则是表现语言趣味性的一个重要途径。
    (3)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4)语言的精练、干净、流畅也是古代小说、戏曲语言的共同特征。
    5、古代小说、戏曲共有的审美特征:
    (1)综合性。戏曲是以文学、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有机合成的综合艺术;口耳小说则由说、唱、表演等诸因素组合,文本小说除情节叙述之外,又包括诗、词、曲等诸多元素。
    (2)教化性。都继承中国古代文学“寓教于乐”的传统。
    (3)愉悦性。都通过艺术形象令人愉悦,给人以快感,进而教化读者、观众,这就是寓教于乐。
    (4)通俗性。接受主体主要是无文化群体,集中反映了市民阶层希望在文艺领域得到表现的要求。
    (5)典型性。即用典型化的方法创造出来的相对完整的艺术片断,既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又能反映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本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古代小说戏曲的创作手法的异同?

    正确答案: 1、叙事的异同。
    (1)相同点:都是叙事文学,都以讲述故事为核心。
    (2)不同点:小说是叙述体,小说文本是叙述者的话语,其中总有一个或隐或显的、置身于故事之外的叙述者。戏曲是代言体,其中没有
    一个叙述全部故事的人,只有将戏曲中各个人物的行动、对话贯穿起来,才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2、人物刻画的异同。
    (1)相同点: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小说、戏曲共同的使命。
    (2)不同点:小说刻画人物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如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行动描写等等;戏曲肖像描写主要靠化妆,心理
    刻画多通过演唱和表情,语言行动描写表现出鲜明的表演性和直观性。
    3、情节安排手法的异同。
    (1)相同点:小说和戏曲的情节安排都讲究奇异性,常用巧合误会手法推动情节发展;都注重场面的设计、细节的描写;都擅长运用道具作为贯穿作品的线索;都注意细针密线,起
    伏照应。
    (2)不同点:戏曲有逻辑高潮和情感高潮之分,而小说便没有这一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古代小说、戏曲共有的审美特征。

    正确答案: (1)综合性。戏曲是以文学、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有机合成的综合艺术;口耳小说则由说、唱、表演等诸因素组合,文本小说除情节叙述之外,又包括诗、词、曲等诸多元素。
    (2)教化性。都继承中国古代文学“寓教于乐”的传统。
    (3)愉悦性。都通过艺术形象令人愉悦,给人以快感,进而教化读者、观众,这就是寓教于乐。
    (4)通俗性。接受主体主要是无文化群体,集中反映了市民阶层希望在文艺领域得到表现的要求。
    (5)典型性。即用典型化的方法创造出来的相对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填空题
    我国古代小说中人物形象最多的是()

    正确答案: 《红楼梦》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