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实学思潮”鄙弃理学末流的空谈心性。其代表人物有()。 ”相关问题
  • 第1题:

    论述颜元对理学的批判及其实学思想。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 颜元,是明末清初杰出的教育家。作为早期启蒙思想的杰出代表,他深刻地批判了程朱理学脱离实际的书本教育,竭力提倡“实学”和“实用”的教育。他的教育思想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起了革新的作用。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1)对传统教育的批判。他对传统教育的批判主要有三个方面:①揭露传统教育严重脱离实际,认为传统教育以儒家经典为教育内容,无半点治事的实用。②批判传统教育的叉、利对立观。③抨击八股取士制度。
    (2)“实德实才”的教育目标。批判了传统教育的陈腐、虚无之后,颜元相应地提出了自己对合理教育的看法。他十分重视人才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作用,把人才视为治国安民的根本。颜元不仅重视人才,而且进一步指出人才主要依靠学校教育培养,“人才为政事之本,而学校尤为人才之本也”,正确地揭示了学校、人才、治国三者之间的关系,突出了学校教育的重要地位。颜元对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也有具体主张。他主张学校应培养“实才实德之士”,即是品德高尚、有真才实学的经世致用人才。
    (3)“实行”的教学方法。他所说的“习行”教学法,就是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实际,要坚持练习和躬行实践。颜元强调“习行”,并非排斥通过读和讲学习书本知识。他认为通过读书获得知识,“乃致知中一事”。但“将学全看在读上”,“专为之则浮学”。讲说也不能废除,但不可脱离实际空讲。颜元所说的“习行”,虽然讲的是个人行动,忽视了“知”对“行”的指导作用,看轻了理论思维的重要性。但他强调接触实际,重视练习,从亲身躬行实践中获得知识,这可说是中国古代教学法发展上一次手足解放的运动,它一反脱离实际的、注入式的、背诵教条的教学方法。可以说是教学法理论和实践上的一次重大革新。这在当时以读书为穷理功夫,讲说著述为穷理事业,脱离实际的“文墨世界”中,无疑具有进步意义。
    (4)“实学”教育内容。要打破传统教育的局限,仅仅靠改变方法自然是不够的,从教育内容上注入新的思想才是最为根本的变革。为了使人们学到的知识有实际的用途,达到经世致用,在教育内容上,颜元提倡以“六艺”为中心的“三事”、“六府”、“三物”为教育内容。
    (5)颜元的“六斋”教学。为了实践实学的教育,颜元在晚年曾按自己的教育思想规划漳南书院,陈设六斋,实行“分斋教学”,并规定了各斋的具体教育内容,这是对他“真学”、“实学”内容的最明确、也是最有力的说明。漳南书院的六斋及各斋教育内容为:文事斋、武备斋、经史斋、艺能斋、理学斋、帖括斋。这在当时确实是别开生面的,已经蕴含着近代课程设置的萌芽,将中国古代关于教育内容的理论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这是颜元对于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重要贡献,值得人们重视。
    综上所述,颜元是批判传统教育的义士,提倡培养“实德实才”之士,冲破了封建理学的桎梏,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提倡“实行”的教学方法,带来中国古代教学法上的手足解放运动,具有极大的进步意义;否定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儒学教育,设立文武兼备、广博实用的教学内容,使教育有了新的生机;设漳南书院,将实学教育付诸实践,为中国古代教育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引领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颜元的这一系列创举,无疑对后来中国教育的发展起了很大的影响作用。

  • 第2题:

    以下属于清代实学的代表人物有:()。

    • A、朱熹
    • B、黄宗羲
    • C、顾炎武
    • D、王夫之

    正确答案:B,C,D

  • 第3题:

    理学的流行使许多人热衷于空谈性理,而不关心实际,针对这种弊端,功利思潮出现,主要有陈亮和()的功利思想。


    正确答案:叶适

  • 第4题:

    清代实学教育思潮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批判传统宋明理学教育,而颜元则是这一思潮的重要代表。


    正确答案:正确

  • 第5题:

    学者王杰认为,明末清初的社会大变动,使得思想家们把关注的目光从“游谈无根”的泥潭中转向社会,转向现实,经世实学思潮兴起。“游谈无根”指的是()

    • A、明清之际的政局变动
    • B、士人面对变局无所适从
    • C、理学家们的空谈性理
    • D、儒学的存在价值已丧失

    正确答案:C

  • 第6题:

    社会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是(),主要刊物有《俄国财富》等。


    正确答案:米海洛夫斯基

  • 第7题:

    联想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有詹姆斯•穆勒、约翰•穆勒和培因等。


    正确答案:正确

  • 第8题:

    单选题
    明末清初实学思潮代表人物是()
    A

    王夫之、颜元

    B

    张居正、张伯行

    C

    朱熹

    D

    周敦颐、张载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填空题
    理学的流行使许多人热衷于空谈性理,而不关心实际,针对这种弊端,功利思潮出现,主要有陈亮和()的功利思想。

    正确答案: 叶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以下属于清代实学的代表人物有:()。
    A

    朱熹

    B

    黄宗羲

    C

    顾炎武

    D

    王夫之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明清之际实学思潮的先导人物是()
    A

    徐光启

    B

    黄宗羲

    C

    李之藻

    D

    顾宪成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被称为“心理学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

    舒兹

    B

    赫伯特

    C

    米德

    D

    马斯洛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明末清初实学思潮代表人物是()

    A王夫之、颜元

    B张居正、张伯行

    C朱熹

    D周敦颐、张载


    A

  • 第14题:

    什么是实学?与理学的关系如何?


    正确答案: 所谓实学,泛指在明末清初这一时期治学重在务实的倾向、学风和思潮。实学在本体论上通常强调实体达用,但实学的特色更重要的是在社会现实的层面,即关注利用厚生,强调经世致用,要求实事求是,即实学实用。
    实学对理学空疏不实之弊的批判,表明二者之间存在对立的一面。但实学与理学的界限往往是相对的,不少实学家同时也可以说就是理学家,譬如作为实学的重要代表的黄宗羲、李颐、唐甄等人,在本体论上所信守的,实际上都是心学的思想路数。而理学家所注重的人伦道德之“实”,在实学同样是一个中心的课题。
    实学的价值,突出表现在对长期被忽视的形而下的实用层面的关注和发掘,以及由此而来的清初以后中国学风的逐渐转向和理学从历史舞台的引退。

  • 第15题:

    被称为“心理学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舒兹
    • B、赫伯特
    • C、米德
    • D、马斯洛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实学思潮”鄙弃理学末流的空谈心性。其代表人物有()。

    • A、黄宗羲
    • B、顾炎武
    • C、王夫之
    • D、唐甄
    • E、颜元

    正确答案:A,B,C,D,E

  • 第17题:

    明清之际实学思潮的先导人物是()

    • A、徐光启
    • B、黄宗羲
    • C、李之藻
    • D、顾宪成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伊里奇是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代表人物。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9题:

    萧公权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中提到:“度当时之要,益信理国非恃空言,救亡必资实学,朱陆一切心性仁义之说,不啻儒家之清议,足以致中原于沦丧而莫可挽回。”对该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 A、认为理学适应时代需要而产生
    • B、认为理学导致中原地区沦丧
    • C、片面地认为理学空谈误国
    • D、比较全面地指出了理学的弊端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判断题
    清代实学教育思潮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批判传统宋明理学教育,而颜元则是这一思潮的重要代表。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实学思潮”鄙弃理学末流的空谈心性。其代表人物有()。
    A

    黄宗羲

    B

    顾炎武

    C

    王夫之

    D

    唐甄

    E

    颜元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社会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是(),主要刊物有《俄国财富》等。

    正确答案: 米海洛夫斯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名词解释题
    (朝鲜)实学派思潮

    正确答案: 18世纪朝鲜的一种文学思潮,强调实用科学(农艺学、数学、天文学),主张学习中国,并利用从中国传入的西方科学技术,注重民族文化,主张实事求是研究现实,发展科技,促进国家发展,文化上反对程朱理学玄学空谈,注重关注社会现实、民生,代表作家朴趾源《放琼阁外传》和丁若镛《述志》。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