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媒体连续发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和“小麦亩产12万斤”、“皮棉亩产5000斤”、“一棵白菜500斤”等文章,宣传各地大放“卫星”,这一现象发生于()A.1956年B.1958年C.1960年D.1962年

题目

媒体连续发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和“小麦亩产12万斤”、“皮棉亩产5000斤”、“一棵白菜500斤”等文章,宣传各地大放“卫星”,这一现象发生于()

A.1956年

B.1958年

C.1960年

D.1962年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B
更多“媒体连续发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和“小麦亩产12万斤”、“皮棉亩产5000斤”、“一棵白菜500斤”等文 ”相关问题
  • 第1题:

    大跃进时期,一篇新闻报道了湖北某公社亩产三万多斤粮食的“业绩”,并解说这一高产源于深耕密植和科学施肥。但实际上,是当地把其他多亩地上种植的已然成熟的水稻移栽到一亩地上,才形成了这个亩产量。我们说,相关报道是不真实的,因为它()。

    A.夸大事实

    B.凭空捏造

    C.合理想象

    D.因果不符


    参考答案:D

  • 第2题: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土地潜力无穷尽,亩产多少在人为”等口号应产生于()

    A.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参考答案:A

  • 第3题:

    A 和B 两块农田种植不同品种的粮食,总产量相同。已知A 农田亩产为0.2×吨,B 农田亩产为0.375×吨。问两块农田总体平均亩产多少吨?



    答案:D
    解析:

  • 第4题:

    木瓜发展目标:()

    • A、培育名优高产品种
    • B、重点推广大罗木瓜
    • C、提高单产
    • D、提高亩产

    正确答案:B,C

  • 第5题:

    今年平度市有一种经济作物经专家现场实测亩产创世界纪录,它是()

    • A、白菜
    • B、甘薯
    • C、西瓜
    • D、马铃薯

    正确答案:D

  • 第6题:

    亩产100kg以上皮棉,亩铃数一般要求()。

    • A、6.5万以上
    • B、5万以上
    • C、8万以上

    正确答案:A

  • 第7题: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土地潜力无穷尽,亩产多少在人为”等口号应产生于()

    • A、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
    • B、20世纪70年代
    • C、20世纪80年代
    • D、20世纪90年代

    正确答案:A

  • 第8题:

    媒体连续发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和“小麦亩产12万斤”、“皮棉亩产5000斤”、“一棵白菜500斤”等文章,宣传各地大放“卫星”,这一现象发生于()

    • A、1956年
    • B、1958年
    • C、1960年
    • D、1962年

    正确答案:B

  • 第9题:

    有一段时期,《人民日报》连续发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和“小麦亩产12万斤”“一棵白菜500斤”等文章。这种现象最可能发生在()

    • A、过渡时期
    • B、“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时期
    • C、文革时期
    •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判断题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这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有一段时期,《人民日报》连续发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和“小麦亩产12万斤”“一棵白菜500斤”等文章。这种现象最可能发生在()
    A

    过渡时期

    B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时期

    C

    文革时期

    D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甲、乙两村粮食平均亩产量分别为1 000千克和1 250千克,标准差分别为45千克和49千克,可以判断(    )。
    A

    甲村的平均亩产量有较大的代表性

    B

    乙村的平均亩产量有较大的代表性

    C

    两个村的平均亩产量有相同代表性

    D

    无法判断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13题:

    以下粮食作物中,2003年的亩产量最高的是( )。

    A.早稻

    B.晚稻

    C.小麦 ()

    D.玉米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王斌同学在讨论中引用了下列材料:“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粮食亩产十万斤,一颗白菜重250斤,一个萝卜重千斤”等。他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得出“这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出现的浮夸风现象”的判断,并进而得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的结论。你对王斌同学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的评价是( )。


    正确答案:A
    王斌所引用的材料明显属于浮夸风不符合实际的现象,他得出的结论也正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故选A。本题也可以采用排除法,王斌的结论是正确的,从而排除其他三项。

  • 第15题:

    某村庄南北两块小麦地里,南面的地施用了生物复合肥,北面的地则没有。收割完小麦测算后发现,南面的地亩产450公斤,北面的地亩产200公斤。由此可见,施用生物复合肥是南北两块地小麦亩产差异较大的原因。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南北两块小麦地均由老杨管理
    B.南北两块小麦地的土壤质量不同
    C.村南小麦地里施用的生物复合肥已过保质期
    D.村西的小麦地里也施用了该生物复合肥,亩产只有230公斤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削弱”,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施用生物复合肥是南北两块地小麦亩产差异较大的原因。
    论据:南面施生物复合肥,北面没施生物复合肥,结果南面产量高。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增加论据。该项指出两块地都由老杨管理,属于在对比试验中控制变量,具有加强作用。
    B项:增加反向论据。土壤质量不同,说明存在其他变量干扰,故无法确定究竟是土壤不同还是施肥不同导致的亩产不同,从而无法必然得出论点,具有削弱作用。
    C项:不明确项。无法确定过了保质期的肥料是否会发挥功效,表述不明确,不具有削弱作用。
    D项:无关选项。论点讨论的是南北两块地小麦亩产差异较大的原因,而该项是讲村西的小麦,论题不一致,排除。

  • 第16题:

    甲、乙两村粮食平均亩产量分别为1000千克和1250千克,标准差分别为45千克和49千克,可以判断()。

    • A、甲村的平均亩产量有较大的代表性
    • B、乙村的平均亩产量有较大的代表性
    • C、两个村的平均亩产量有相同代表性
    • D、无法判断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2018年6月19日上午,在蓼兰镇青丰种子公司小麦滴灌水肥一体绿色高质高效新技术示范田,经过面积丈量、机械收割、现场称重、水分测量等实打验收程序,专家组验收结果为十亩攻关田平均亩产807.87公斤,这是平度市小麦单产首次跨越800公斤大关,也创造了青岛市小麦亩产新的纪录。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8题:

    等量资本投入不同地块获得级差地租Ⅰ的有()

    • A、亩产600千克
    • B、亩产700千克
    • C、亩产550千克
    • D、亩产500千克

    正确答案:A,B,C

  • 第19题:

    某地小麦亩产量与施肥量的相关系数为-1.08。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0题: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没有万斤的思想,就没有万斤的收获”,这些“豪言壮语”出现在()

    • A、土地改革时期
    • B、“一五”计划时期
    • C、“大跃进”运动中
    • D、改革开放后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中,某些生产队甚至汇报说水稻亩产达到十几万斤。改革开放后,水稻专家通过反复试验提出了我国水稻能够实现亩产过吨的目标。2003年,我国培育出了亩产900公斤的水稻,从而为进一步实现亩产吨级的目标奠定了基础。以上事实说明()。

    • A、提出水稻亩产十几万斤的人混淆了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的可能性之间的区别
    • B、水稻专家提出的目标和实践的成果体现了可能性总是向现实性转化的关系
    • C、“亩产过吨”目标与“水稻亩产十几万斤”的提法都具有抽象的可能性
    • D、“亩产900公斤”是朝着“亩产过吨”目标发展过程中有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的存在

    正确答案:D

  • 第22题:

    单选题
    媒体连续发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和“小麦亩产12万斤”、“皮棉亩产5000斤”、“一棵白菜500斤”等文章,宣传各地大放“卫星”,这一现象发生于()
    A

    1956年

    B

    1958年

    C

    1960年

    D

    1962年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等量资本投入不同地块获得级差地租Ⅰ的有()
    A

    亩产600千克

    B

    亩产700千克

    C

    亩产550千克

    D

    亩产500千克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填空题
    山东济阳县示范推广种植的11万亩“航天一号”超级太空小麦获得成功,平均亩产达()公斤,部分农户的小麦最高亩产已超过()公斤。

    正确答案: 600,700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