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试述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作用。 ”相关问题
  • 第1题:

    (4)从苏俄实行新政策和罗斯福实行新政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经济体制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突破传统的束缚是经济体制调整和创新的前提;只有不断的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


  • 第2题:

    简述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及意义。(10分)


    答案:
    解析:
    主要内容:整顿金融、复兴工业(《国家产业复兴法》)、复兴农业(《农业调整法》)、保障劳动者权益(《社会保险法》)、实行以工代赈等。
    意义:罗斯福新政实施后,缓和经济大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在实施“以工代赈”的过程中,兴建了很多市政设施和公共工程,既有利于日后经济发展,也能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罗斯福新政还注意改善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的经济与社会地位,缓和了社会阶级矛盾。罗斯福新政不仅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而且为其他国家实施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更多的国家走上了国家干预经济的道路。

  • 第3题:

    罗斯福“用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度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的生活”。这里的“大无畏”体现了罗斯福新政面临的压力,从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来看,这种压力一般不会来自()

    • A、传统的自由放任主义者
    • B、企业主
    • C、垄断资本家
    • D、失业工人

    正确答案:D

  • 第4题:

    罗斯福新政中贯穿其全过程的内容是()

    • A、救济
    • B、复兴
    • C、改革
    • D、干预

    正确答案:A

  • 第5题:

    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其内容主要是改革、发展和繁荣三个方面
    • B、“新政”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
    • C、“新政”受到美国社会上下的普遍赞赏
    • D、“新政”使美国找到了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办法

    正确答案:B

  • 第6题:

    简述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正确答案:主要内容:
    第一阶段:①整顿金融:A.改革银行制度;B.放弃金本位制,促使美元贬值;
    ②颁布《农业经济调整法》;
    ③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
    ④直接救济和以工代赈;
    第二阶级:①《社会保险法》
    ②《华格纳法》
    ③《公平劳动标准法》
    ④进一步推进以工代赈,大力兴办公共工程。
    影响:
    ①罗斯福新政,开始以克服严重的经济危机为主要目标,进而推动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它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做出的政策调整,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②它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③国家对经济加强干预的政策,开创了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它不仅成为现代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开端,而且对其他许多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 第7题:

    罗斯福新政从整顿银行开始,基础和核心是《》 。


    正确答案:国家产业复兴法

  • 第8题:

    罗斯福新政实质是推进政府投资。


    正确答案:正确

  • 第9题:

    问答题
    试述清政府的“新政”的原因及内容?为何“新政”不能也没有挽救清政府的危亡?

    正确答案: 20世纪初,经历了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的入侵,清政府的统治已是风雨飘摇、日薄西山。一方面,国内外反清革命浪潮风起云涌,维新派也在海内外为变法而奔走呼号;另一方面列强为实现其“以华制华”的目的,也极力向清政府施加压力,促其“速行变法”以“革新”政治。在内外压力的交互作用下,清政府内部逐渐出现了力图通过改革克服危机的努力。“新政”的内容包括:(1)政治机构方面的改革。首先,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其次,裁汰冗官冗衙,精简机构。(2)军事方面的改革。裁汰绿营、防勇编制;废除旧武举,各省设立武备学堂;组建新军等。(3)文化教育方面。废除科举制度,各省设立学堂等。(4)法律方面。着手修订法律,颁布了一些仿照西方国家的法律制定的法典。等。上述各项改革,无论是其涉及的范围,还是实施的力度,都远远超过了戊戌变法的内容,但这些改革并没有阻止辛亥革命的爆发,当然也没能延长清政府的统治寿命。“新政”事实上根本就缺乏改革所必须凭借的政府权威性,其最终的流产自然是难以避免的。满清政府极不明智地扼杀了维新运动,不仅使中国失去了通过改革解决危机的可能性,也就此宣告了他自身死期的到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罗斯福“用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度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的生活”。这里的“大无畏”体现了罗斯福新政面临的压力,从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来看,这种压力一般不会来自()
    A

    传统的自由放任主义者

    B

    企业主

    C

    垄断资本家

    D

    失业工人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罗斯福新政从整顿银行开始,基础和核心是《》 。

    正确答案: 国家产业复兴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罗斯福新政的时间、目的、中心措施、及作用。

    正确答案: ①时间1933年。
    ②目的:在资本主义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③中心措施:对工业的调整(颁布实行《国家工业复兴法》。
    ④作用:
    ⑴新政取得了显著成效。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
    ⑵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⑶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
    ⑷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利明显加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罗斯福新政的时间、目的、中心措施、及作用。


    参考答案:

    ①时间1933年。
    ②目的:在资本主义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③中心措施:对工业的调整(颁布实行《国家工业复兴法》。
    ④作用:
    ⑴新政取得了显著成效。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
    ⑵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⑶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
    ⑷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利明显加强。


  • 第14题:

    就岳麓版九年级下册“资本主义世界危机和罗斯福新政”一课中的教学重难点,某位教师是这样编写的:
    教学重点:罗斯福就任总统的原因、罗斯福新政的评价与意义。
    教学难点: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1)此教学重难点编排上有何问题。
    (2)教学重难点的概念及编排依据。


    答案:
    解析:
    (1)教学设计中的教学重难点是课堂结构的主要线索,一般而言教学难点存在于教学重点之中,即教学目标中的认识与技能目标。本题中将教学重难点割裂开来,回顾人教版《罗斯福新政》一课,课程中主要设计了罗斯福总统上台的背景、新政主要内容、新政评价及意义等,而其中的总统就任背景是需要学生了解的知识,可同新政之前的经济危机下的世界相联系。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可修改为:新政的内容、新政的评价。 (2)①教学重难点概念:
    教学重点是教材中举足轻重、关键性的、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中心内容,是课堂结构的主要线索,掌握了这部分内容。对于巩固旧知识和学习新知识都起着决定性作用。一般来说就是认识目标和技能目标。
    教学难点.是学生难于理解或领会的内容,或较抽象,或较复杂,或较深奥。通常包含于认知目标或技能目标之中。因此,教师要善于从知识的发展规律(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确定难点,进行教学。
    ②编排依据,中学历史难点有以下几种类型:
    A.理论性难点:如资本主义萌芽等;
    B.资料性难点:如古埃及金字塔建筑之谜等;
    C.历史发展进程的难点:如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的进步性等;
    D.事件行进过程的难点:如法国维护共和制的斗争等。

  • 第15题:

    罗斯福领导的美国政府支持戴高乐新政。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6题:

    罗斯福新政新在何处?


    正确答案: (1)新的理论与政策:从经济指导政策看,放弃了自由放任政策,转向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2)新的特点:通过法律形式,将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及援助贫困公民的责任固定下来,这是罗斯福新政的显著特点。(3)新的模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与垄断组织相结合的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得以形成。(4)新的起点:新政是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把美国的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推向美国式的、非法西斯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获得了新的生命。

  • 第17题:

    罗斯福新政


    正确答案: 美国总统罗斯福于1933年3月4日入主白宫后,为了缓和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所造成的大萧条,立即开始推行“新政”。1933~1935年称第一新政,为复兴和救济阶段;1935~1939年称第二新政,为改革阶段。“百日新政”是指从1933年3月9日~6月16日间,罗斯福政府和国会先后迅速颁布的70多项应急性立法和命令。主要有:“银行紧急法令”,整顿停止银行和改组破产银行;统制货币,禁止黄金出口,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改革税制。“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雇员有权参加工会,并选出代表与雇主谈判合同,要求资本家遵守公平竞争的原则,消灭重工劳动。“农业调整法”,授权农业调整局控制农副产品的生产,提高农产品的价格和农民购买力。联邦政府还通过法令建立民间资源保护队;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成立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投资兴办水力发电和大规模灌溉工程。罗斯福的“新政”对克服大萧条起到了一定的作用。1938年美国工业生产比1932年增加了30%,1939年增加60%,国民生产总值从1933年的415亿美元,增为1939年的2094亿美元。罗斯福的“百日新政”是美国历史上一次空前重大的资本主义改革,有的学者称之为“一种有控制的资本主义”。

  • 第18题:

    试述清政府的“新政”的原因及内容?为何“新政”不能也没有挽救清政府的危亡?


    正确答案: 20世纪初,经历了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的入侵,清政府的统治已是风雨飘摇、日薄西山。一方面,国内外反清革命浪潮风起云涌,维新派也在海内外为变法而奔走呼号;另一方面列强为实现其“以华制华”的目的,也极力向清政府施加压力,促其“速行变法”以“革新”政治。在内外压力的交互作用下,清政府内部逐渐出现了力图通过改革克服危机的努力。“新政”的内容包括:(1)政治机构方面的改革。首先,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其次,裁汰冗官冗衙,精简机构。(2)军事方面的改革。裁汰绿营、防勇编制;废除旧武举,各省设立武备学堂;组建新军等。(3)文化教育方面。废除科举制度,各省设立学堂等。(4)法律方面。着手修订法律,颁布了一些仿照西方国家的法律制定的法典。等。上述各项改革,无论是其涉及的范围,还是实施的力度,都远远超过了戊戌变法的内容,但这些改革并没有阻止辛亥革命的爆发,当然也没能延长清政府的统治寿命。“新政”事实上根本就缺乏改革所必须凭借的政府权威性,其最终的流产自然是难以避免的。满清政府极不明智地扼杀了维新运动,不仅使中国失去了通过改革解决危机的可能性,也就此宣告了他自身死期的到来。

  • 第19题:

    一位美国学者在评价罗斯福新政时写道:“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他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罗斯福新政在“政治上的成功”主要体现在()

    • A、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
    • B、使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
    • C、调整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 D、加强了中央集权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罗斯福新政”主要内容包括:

    • 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 B、对工业加强计划指导
    • C、调整农业政策
    • D、积极推进“以工代赈”

    正确答案:A,B,C,D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正确答案: 主要内容有:整顿财政金融体系;对工业加强计划指导;调整农业政策;积极推行“以工代赈”。其特点是政府出面对各种矛盾进行调节,以缓和阶级矛盾。新政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新政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名词解释题
    罗斯福新政

    正确答案: 美国总统罗斯福于1933年3月4日入主白宫后,为了缓和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所造成的大萧条,立即开始推行“新政”。1933~1935年称第一新政,为复兴和救济阶段;1935~1939年称第二新政,为改革阶段。“百日新政”是指从1933年3月9日~6月16日间,罗斯福政府和国会先后迅速颁布的70多项应急性立法和命令。主要有:“银行紧急法令”,整顿停止银行和改组破产银行;统制货币,禁止黄金出口,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改革税制。“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雇员有权参加工会,并选出代表与雇主谈判合同,要求资本家遵守公平竞争的原则,消灭重工劳动。“农业调整法”,授权农业调整局控制农副产品的生产,提高农产品的价格和农民购买力。联邦政府还通过法令建立民间资源保护队;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成立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投资兴办水力发电和大规模灌溉工程。罗斯福的“新政”对克服大萧条起到了一定的作用。1938年美国工业生产比1932年增加了30%,1939年增加60%,国民生产总值从1933年的415亿美元,增为1939年的2094亿美元。罗斯福的“百日新政”是美国历史上一次空前重大的资本主义改革,有的学者称之为“一种有控制的资本主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其内容主要是改革、发展和繁荣三个方面

    B

    “新政”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

    C

    “新政”受到美国社会上下的普遍赞赏

    D

    “新政”使美国找到了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办法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