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中国历史地理从传统历史地理到现代历史地理发展的五个阶段及其代表著作。”相关问题
  • 第1题:

    联系研究实践分析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参考答案:

    方法和手段:文献逻辑推证法(历史地理传世文献、近代考古发掘材料、野外实地踏勘材料)统计计量法、数理模型法、区域研究方法、现代科学技术。(见课本7、8页)史地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一)历史文献研究法。
    (二)野外考察法。
    (三)地图与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


  • 第2题:

    简述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资料来源、研究方法。


    参考答案:

    研究内容:历时自然地理、历史人文地理、历史地理文献与理论;
    资料来源:历史地理传世文献、近代考古发掘材料、野外实地踏勘材料;
    研究方法:文献逻辑推证法、统计计量法、数理模型法。


  • 第3题: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①萌芽阶段——先秦时期
    这个时期,中国出现了最早的地理学著作《尚书·禹贡》、《山海经》。最早的自然地理著作《管子·地员篇》,最早的旅游地理著作《穆天子传》。
    ②成熟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
    最主要的标志之一就是,东汉班固的《汉书·地理志》的出现。同时出现了很多区域和要素系统地理著作,如《吴越春秋》《华阳国志》《水经注》等。已经出现了地图学和编制地图的理论。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沿革地理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就是编绘地图。
    ③发展时期——唐宋元时期
    一是大量成熟的地理总志的出现:《元和郡县图志》开始,这个时期,出现了《太平寰宇纪》、《元丰九域志》、《舆地广记》、《舆地纪胜》、《方舆胜览》、《大元一统志》除此之外,大量边疆地理著作的出现:《大唐西域记》和《诸番志》等。二是专门出现了一种学问——沿革地理。代表人物是王应麟、胡三省。
    ④繁荣时期——明清时期
    这个时期主要的特点是大量方志的出现。据记载明清两朝一共出现了8400多种方志,为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奠定了基础。明清之际,很多思想家提倡经世致用,一大批事关国计民生的历史地理菱出现: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徐霞客《徐霞客游记》、王士性的《五岳游草》等等。


  • 第4题:

    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实际上产生于战国后期,但对历史地理现象的注意和记录在更早的著作中已可找到例证。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既是一篇内容丰富的当代地理著作,也堪称中国第一篇历史地理著作,因为它所记述的对象不限于西汉一朝,而是“采获旧闻,考迹《诗》、《书》,推表山川,以缀《禹贡》、《周官》、《春秋》,下及战国、秦、汉”,对见于历史典籍记载的重要山川地名作了考订注释。此后,从郦道元的《水经注》至唐宋以来传世的地理著作,几乎都是由当世上溯到往古,注重历史地理现象的记载和研究的。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时期内,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域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中国古代发达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的学问──舆地之学(沿革地理)。到清代,沿革地理学的成就达到了高峰,是乾嘉学派学术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
    毫无疑问,沿革地理是历史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的历史地理研究 于1900余年前的《汉书·地理志》,并可以 更长的历史;但是沿革地理不等于历史地理学,两者不仅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区别。就研究内容而言,前者主要是政区和疆域、地名、水道的变迁,后者却包括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就研究的性质而言,前者一般只是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求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它们的规律。中国沿革地理虽然是一门专门的学问,却一直没有形成一门学科,所以数百年来除了有少数几位专治沿革地理的学者之外,大多只是历史学家、经学家、训诂学家、文学家、金石家的副业,它的成果主要也是作为历史学和其他学科的注释检索之用;历史地理学则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是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一般来说需要有专门的研究人员,它的研究成果既可用于解释自然发展规律,也可用于解释人类活动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在特定自然条件下的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显然,历史地理学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决定因素是现代地理学的建立。在中国,这是在20世纪初叶才具备的条件,所以中国沿革地理向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是30年代以后才开始的。下列对文章的内容概括最恰当的是( )

    A.历史地理学在我国的发展源远流长
    B.历史地理学形成、发展的主要原因
    C.历史地理学在我国形成、发展的过程
    D.历史地理学形成、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

    答案:D
    解析:
    “中国沿革地理向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是30年代以后才开始的”,可见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并非源远流长,排除A项。文段并没有重点讲述历史地理学形成发展的主要原因,而是从地理学起篇,说到《汉书·地理志》对历史地理的研究,紧接着引出中国古代的沿革地理,并辨析了沿革地理与历史地理学的区别,最后总结“显然,历史地理学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决定因素是现代地理学的建立……中国沿革地理向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是30年代以后才开始的”,由此可知,文章主要讨论的是历史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因此C项当选。

  • 第5题:

    历史地理过去也被称为()。

    • A、沿革地理
    • B、民族地理
    • C、语言地理
    • D、历代地理

    正确答案:A

  • 第6题:

    关于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发展历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中国传统沿革地理发展而来
    • B、从西方传入近代地理学初步形成体系
    • C、边疆危机、经济建设等现实需要推动了其发展和转化
    • D、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D

  • 第7题:

    从目前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及研究所涉及的领域来看,历史地理已逐渐成为一门()。

    • A、综合性很强的独立学科
    • B、交叉学科
    • C、辅助学科

    正确答案:A

  • 第8题:

    历史地理学派,也即芬兰学派,是以()为代表的。


    正确答案:库伦父子

  • 第9题:

    问答题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①萌芽阶段——先秦时期
    这个时期,中国出现了最早的地理学著作《尚书·禹贡》、《山海经》。最早的自然地理著作《管子·地员篇》,最早的旅游地理著作《穆天子传》。
    ②成熟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
    最主要的标志之一就是,东汉班固的《汉书·地理志》的出现。同时出现了很多区域和要素系统地理著作,如《吴越春秋》《华阳国志》《水经注》等。已经出现了地图学和编制地图的理论。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沿革地理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就是编绘地图。
    ③发展时期——唐宋元时期
    一是大量成熟的地理总志的出现:《元和郡县图志》开始,这个时期,出现了《太平寰宇纪》、《元丰九域志》、《舆地广记》、《舆地纪胜》、《方舆胜览》、《大元一统志》除此之外,大量边疆地理著作的出现:《大唐西域记》和《诸番志》等。二是专门出现了一种学问——沿革地理。代表人物是王应麟、胡三省。
    ④繁荣时期——明清时期
    这个时期主要的特点是大量方志的出现。据记载明清两朝一共出现了8400多种方志,为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奠定了基础。明清之际,很多思想家提倡经世致用,一大批事关国计民生的历史地理菱出现: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徐霞客《徐霞客游记》、王士性的《五岳游草》等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谈谈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归属。

    正确答案: 学科性质历史地理学为历史学的辅助学科、为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为历史学与地理学的交叉学科、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学科归属:一直以来,关于它的学科归属问题争论较大,归纳起来有四种说法:
    一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的辅助学科。此说古来有之,现今的国务院学位申请学科分类中,一级学科历史学名下的8个二级学科,其中就有历史地理学。
    二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地理学的辅助学科。这主要是基于其研究对象与现代地理学相同,均为历史地理环境。谭其骧、侯仁之、华林甫等持此观点。
    三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与地理学的一门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根据是其研究对象是地理学,而研究时间、方法和资料又多是历史学的.我国学者黄盛璋、纽钟勋和《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第二版第324页)等持此观点。四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其实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已经有人感到历史地理学应是一门独立的学科。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公开认为历史地理学应将社会历史发展与地理环境作为最重要的研究内容,提出历史地理学应是一门独立的综合的学科。我们所用教材的作者、西南师大的蓝勇教授即持此观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资料来源、研究方法。

    正确答案: 研究内容:历时自然地理、历史人文地理、历史地理文献与理论;
    资料来源:历史地理传世文献、近代考古发掘材料、野外实地踏勘材料;
    研究方法:文献逻辑推证法、统计计量法、数理模型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包括()。
    A

    历史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

    B

    历史区域地理

    C

    历史地图(集)

    D

    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现状。


    参考答案:

    (1)在历史民族地理方面:史念海《中国历史地理纲要》上册中专门设立了《历史民族地理》一章,对历史民族地区的研究有开创之功。
    (2)在历史经济地理方面:史念海《中国历史经济地理》、郑学檬《中国经济重心南移与唐宋江南经济研究》
    (3)在历史交通地里方面:史念海的《中国的运河》王子今《秦汉交通史》辛德勇《古代交通与文献研究》。
    (4)在历史人口和移民历史地理研究方面: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葛剑雄、吴松弟、曹树基等的《简明中国移民史》、多卷本《中国移民史》、多卷本《中国人口史》等。
    (5)在历史文化地理方面: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周振鹤《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和《方言与中国文化》。
    (6)在历史军事地理方面:史念海《河山集》第4集和胡阿祥主编的《兵家必争之地》。
    (7)在历史地理理论方面:张步天《历史地理学概论》、辛德勇《历史地理学导论》。
    (8)在历史地理文献研究方面:杨正泰《中国历史地理文献概述》陈桥驿的《水经注研究》1~4集、勒生禾《中国历史地理文献概论》。
    (9)在城镇与古都城的研究方面:史念海主编的《中国古都研究》第一辑、《中国古都和文化》、李吉平《中国古代都城概况》、陈桥驿主编的《中国七大古都》。


  • 第14题:

    简述传统历史地理学时期有四个不足之处。


    参考答案:

    1)传统历史地理学往往与地理学交融在一起,学科的独立性不很明显。
    2)传统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是沿革地理。
    3)传统历史地理学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对各种地理现象的简单记载和描述,缺乏现在统计计量科学意义上的规律探讨。
    4)传统历史地理学在研究手段上,主要是对历史文献资料的归纳和演绎,但对考古材料、实地踏察的材料运用不多。


  • 第15题:

    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实际上产生于战国后期,但对历史地理现象的注意和记录在更早的著作中已可找到例证。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既是一篇内容丰富的当代地理著作,也堪称中国第一篇历史地理著作,因为它所记述的对象不限于西汉一朝,而是“采获旧闻,考迹《诗》、《书》,推表山川,以缀《禹贡》、《周官》、《春秋》,下及战国、秦、汉”,对见于历史典籍记载的重要山川地名作了考订注释。此后,从郦道元的《水经注》至唐宋以来传世的地理著作,几乎都是由当世上溯到往古,注重历史地理现象的记载和研究的。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时期内,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域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中国古代发达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的学问──舆地之学(沿革地理)。到清代,沿革地理学的成就达到了高峰,是乾嘉学派学术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
    毫无疑问,沿革地理是历史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的历史地理研究 于1900余年前的《汉书·地理志》,并可以 更长的历史;但是沿革地理不等于历史地理学,两者不仅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区别。就研究内容而言,前者主要是政区和疆域、地名、水道的变迁,后者却包括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就研究的性质而言,前者一般只是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求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它们的规律。中国沿革地理虽然是一门专门的学问,却一直没有形成一门学科,所以数百年来除了有少数几位专治沿革地理的学者之外,大多只是历史学家、经学家、训诂学家、文学家、金石家的副业,它的成果主要也是作为历史学和其他学科的注释检索之用;历史地理学则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是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一般来说需要有专门的研究人员,它的研究成果既可用于解释自然发展规律,也可用于解释人类活动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在特定自然条件下的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显然,历史地理学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决定因素是现代地理学的建立。在中国,这是在20世纪初叶才具备的条件,所以中国沿革地理向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是30年代以后才开始的。
    11.根据文意,下列对《汉书·地理志》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可以看作中国最早的历史地理著作
    B.首次详细记录了汉代当时的地理情况
    C.收录了汉代以前战国及秦的地理情况
    D.战国前的地理情况因资料缺乏尚未记载

    答案:D
    解析:
    文章第一段指出,《汉书·地理志》“采获旧闻,考迹《诗》、《书》,推表山川,以缀《禹贡》、《周官》、《春秋》,下及战国、秦、汉,对见于历史典籍记载的重要山川地名作了考订注释”,D项表述错误。A、B、C三项均可在原文中找到对应表述。因此D项当选。

  • 第16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构成的是()。

    • A、历史人文(社会)地理
    • B、历史自然地理
    • C、历史地理信息系统
    • D、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试述历史地理学派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正确答案:历史地理学派,又称“芬兰学派”。创始人是芬兰民俗学家库伦父子。他们主张从故事演变过程中追溯故事的原型,从其地理流布的途径追溯故事的发祥地。这样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故事产生的时间。地点和分布的路线。这实际上是流传学派的发展。

  • 第18题:

    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包括()。

    • A、历史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
    • B、历史区域地理
    • C、历史地图(集)
    • D、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中国最早的历史地理著作是:()

    • A、《汉书.地理志》
    • B、《山海经》
    • C、《水经注》
    • D、《史记.大宛列传》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单选题
    关于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发展历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由中国传统沿革地理发展而来

    B

    从西方传入近代地理学初步形成体系

    C

    边疆危机、经济建设等现实需要推动了其发展和转化

    D

    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中国历史地理从传统历史地理到现代历史地理发展的五个阶段及其代表著作。

    正确答案: (1)、先秦时期,为中国传统历史地理学发展的萌芽时期。代表著作:《山海经》、《尚书·禹贡》《管子·地员篇》、《穆天子传》。
    (2)、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中国传统历史地理学的成熟时期。代表著作:《汉书·地理志》、《吴越春秋》、《华阳国志》、《水经注》。
    (3)、隋唐宋元时期,为中国传统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时期。
    两大特点:
    一、大量成熟的地理总志出现,如《元和郡县图志》等。
    二、大量边疆地理著述出现,如《蛮书》、《岭表录异》等。
    (4)、明清时期,是中国传统历史地理学的繁荣时期。主要特点是大量地方志出现,如《读史方舆纪要》、《天下郡国利病书》等。
    (5)20世纪初至70年代末,为近代历史地理学时期。代表著作:《中国疆域沿革史》、《中国历史地图集》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构成的是()。
    A

    历史人文(社会)地理

    B

    历史自然地理

    C

    历史地理信息系统

    D

    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现代历史地理学研究方法?

    正确答案: 一是文献逻辑推证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定性的个别历史文献材料进行归纳和演绎推理,是一种最传统的方法。
    二是统计计量法。这是历史地理学研究最有生命力和影响的方法。
    三是数理模型法。
    区域研究是现代历史地理学研究的一个最重要的切入点。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