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简述旧石器的制作技术。 ”相关问题
  • 第1题:

    新石器与旧石器的差别是:()

    • A、制作方法的差别
    • B、材料的差别

    正确答案:A

  • 第2题:

    简述旧石器的制作技术。


    正确答案: (1)选择原料;
    (2)打击石片;
    (3)加工休整。

  • 第3题:

    简述大窑旧石器时代石器制造场的意义


    正确答案: 遗址位于呼和浩特东北的保合少乡大窑村。1973年内蒙古的考古工作者发现了这个遗址。1976和1983年经过多次调查、发掘,确定了大窑旧石器时代石器制造场遗址。距今约70万~距今1万年前。是旧石器时代早、中晚三期的人类文化遗址,发现了打制的石片、石核和石器的半成品,还有人类用火的灰烬、动物化石等。大窑遗址中出土的精制的石器很少,多是半成品、废品或石片、石核、石渣及大石块。器形有刮削器、砍砸器、石锤、石球等。总的来说,石器器形均偏大。石器的制作原料是燧石,打制的方法都是用锤击法。龟背形刮削器为大窑石器制造场的典型器物。
    这是内蒙古地区发现并经发掘的第一个旧石器时代文化遗迹,说明内蒙古也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 第4题:

    简述旧石器考古学的概况


    正确答案: 旧石器时代的时代特征:旧石器时代是指人类开始使用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出现之前的历史时期。大约从300万年前开始至公元前1万年结束。地质时代属于第四纪的更新世,分为早(300万年前—50万年前)、中(50万年前—5万年前)、晚(5万年前—1万年前)三期。
    旧石器时代考古学三个重要组成部分:旧石器、古人类、古生物。
    旧石器的制作、类型和用途是了解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基础。
    旧石器的制作过程:选择石料、打击石片、修整石片或石核
    旧石器的类型和用途: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石球、雕刻器等。

  • 第5题:

    简述制作桥枕的技术要求。


    正确答案: ⑴有效高度,槽口位置,尺寸准确,一头齐或两头齐。
    ⑵树心向下,枕木立放使用,槽口平整,左右不宜过宽过紧,槽深不大于30mm。
    ⑶螺栓孔位置正确,孔眼正直,松紧合适。
    ⑷新枕先钻道钉孔,并经防腐处理后打入道钉。

  • 第6题:

    简述制作技术分工。


    正确答案: (1)修形与誊清
    即整理与修正原画草稿的工作原画设计师为了创作效率和保持轻松自如的绘画状态,通常把注意力放在动作的大系与连贯性方面,并且用较粗的铅笔画轮廓线,因此画稿完成后需专人来修正细节方面的错误。
    (2)背景绘制
    (3)动画
    (4)描线与上色
    (5)拍摄技术
    动画的拍摄技术是对台面上影像画面组成系统的操作和对安装在钢架上的摄影镜头的控制。
    (6)剪辑技术
    动画剪辑包括画面剪辑和声画对位剪辑两个过程。剪辑的特点是导演在画故事板时画面就已定型,因此剪辑师按分镜头表规定的长度依顺序组接即可。
    (7)录音与声画合成
    录音包括录对白、录声效以及录音乐三部分,通常是分别录制。录制之前导演将最后剪辑的台本整理好交给录音师,录音师参考故事板情节和剪辑台本进行素材声音的录制,最后将三部分声音分别放置在不同的音轨上对准影像进行逐段合成。

  • 第7题:

    简述西北地区的旧石器文化。


    正确答案: 1.自然地理环境。本区东以六盘山、贺兰山为界,包括甘肃省、青海省、新疆和内蒙西部。本区地处内陆地势较高,形成特殊的高原气候,具有气温低、温差大、日照长、降水少、风力强等特点。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气候较为干冷。天山南北和鄂尔多斯高原以西、河西走廊等地降水稀少,形成荒漠景观,绝大部分地方降水量不足200毫米,南疆广大地区在50毫米以下,塔里木盆地东南部在10毫米以下,降水量往往不足蒸发量的1%,是全国最干旱的地方。
    2.旧石器时代遗存:青藏高严和新疆发现的旧石器多来自地表,它们的年代尚需进一步证实。从已知的材料看,在制作技术积类型方面,均同华北地区的较为接近,特别是细石器遗存,同华北地区细石器属同一工艺传统,从而表明两区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 第8题:

    简述旧石器时代文化区系类型。


    正确答案:根据人类进化的阶段性变化和文化发展的阶段性变化,以及二者具有的相对应性和同步协调性,一般将石器时代文化分为:
    早期(石器制造比较原始,类型比较少);中期(修理石核技术(包括台面技术等)有了很大的发展,有了比较精致的刮削器和尖状器);晚期(文化发展的速度明显加快,工具的制造更加多样化和专门化)。
    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区系类型:
    分为南方(根据自然地理环境形成砾石石器——砍砸器系统,根据适应森林环境而产生和发展的,反映的是森林环境下的采集与狩猎经济);北方(根据自然地理因素形成的削刮器系统,主要是适应草原环境下产生和发展的,反映的是草原环境的采集与狩猎经济)。两大系统在中国旧石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中国旧石器文化的主体和基本格局,从而表现出环境与人类文化发展的密切关系和不同自然环境差异造成的文化特色。

  • 第9题:

    单选题
    旧石器时代的石器制作工艺主要是()。
    A

    打制

    B

    磨制

    C

    摔击

    D

    压制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阴山山脉岩画的制作年代可以追溯到()时代早期。
    A

    旧石器

    B

    新石器

    C

    河姆渡

    D

    半坡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判断题
    可以通过石器制作方法划分新旧石器时代。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制作桥枕的技术要求。

    正确答案: ⑴有效高度,槽口位置,尺寸准确,一头齐或两头齐。
    ⑵树心向下,枕木立放使用,槽口平整,左右不宜过宽过紧,槽深不大于30mm。
    ⑶螺栓孔位置正确,孔眼正直,松紧合适。
    ⑷新枕先钻道钉孔,并经防腐处理后打入道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旧石器时代。


    正确答案: 人类早期使用的石器一般是打制成形的,较为粗糙,通常称打制石器时代为“旧石器时代”。

  • 第14题:

    简述旧石器的制作、类型和特征。


    正确答案: 石料的来源一般采用河滩等地的砾石,有一定的硬度和韧性,多属燧石、火石,也有石英石,砂岩、角页岩等。用以生产石片的石料称为石核,以石核制作的石器称为石片石器。打制石片的方法有直接打击法和间接打击法。直接打击法有锤击法、碰钻法、摔击法、砸击法。间接打击法是通过木棒或骨棒作中介物打击石核,产生石片。第二步加工是以石锤或骨木棒对石核或石片加以修整,使石器适合使用。旧石器时代早期无论是打制石片,还是加工石器均以直接打击法和石锤加工,晚期则常见以骨木棒第二次加工。细石器很小,皆以压制法加工而成。自然力破碎的石块,一般无打击点、半锥体、裂缝和台面。

  • 第15题:

    简述华中地区的旧石器文化自然环境。


    正确答案: 本区位于黄河、珠江两流域之间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北至秦岭——淮河一线,南达南岭——武夷山地区,西起巫山和雪峰山,东抵东海,包括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区。全区绝大部分属亚热带,在东南亚季风环流的影响下,季风交替显著,四季分配较均匀。气温的主要特色是东温夏热,7月份平均气温28~30度,东季大部分地区气温均在0度以上,无结冰期。区内降水量由北向南增多,淮河流域为800毫米,江南丘陵为1500毫米,降水年内分配是我国大陆最均匀的地方,降水量高于蒸发量,全年温度较大,属温润地区。

  • 第16题:

    简述华南地区的旧石器文化,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 本区位于中国最南部的南岭和武夷山以南,包括两广、海南、福建和台湾五省区,本区大部分在北纬28度以南,北回归线通过广东、广西、台湾的中南部。由于纬度低,是本地区具有热带、亚热带的气候特色。本区特点是夏长冬暖,1有气温多在10度以上,是全国冬季最温暖的地区,7月份气温一般在27~29度之间,地区差异不大。年降水量一般在1400~2000毫米之间,不少地方超过2000毫米,是全国雨量最丰沛的区域。

  • 第17题:

    商代最引人注目的,是制作和使用大量的()。包括各种酒具、武器和礼器,制作精美。

    • A、旧石器
    • B、新石器
    • C、铁器
    • D、青铜器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简述护木制作的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


    正确答案: (1)标准断面为150mm×150mm,倒楞角为15mm×15mm;
    (2)护木与桥枕联接处刻20~30mm深的槽口与枕木卡紧;
    (3)表面平整无毛刺;
    (4)素材制作护木,刨光后应涂氯化钠防腐浆膏或热防腐油两度。

  • 第19题:

    简述大窑旧石器时代石器制造场


    正确答案: 遗址位于呼和浩特东北的保合少乡大窑村。1973年内蒙古的考古工作者发现了这个遗址。1976和1983年经过多次调查、发掘,确定了大窑旧石器时代石器制造场遗址。距今约70万~距今1万年前。是旧石器时代早、中晚三期的人类文化遗址,发现了打制的石片、石核和石器的半成品,还有人类用火的灰烬、动物化石等。大窑遗址中出土的精制的石器很少,多是半成品、废品或石片、石核、石渣及大石块。器形有刮削器、砍砸器、石锤、石球等。总的来说,石器器形均偏大。石器的制作原料是燧石,打制的方法都是用锤击法。龟背形刮削器为大窑石器制造场的典型器物。
    这是内蒙古地区发现并经发掘的第一个旧石器时代文化遗迹,说明内蒙古也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 第20题:

    单选题
    商代最引人注目的,是制作和使用大量的()。包括各种酒具、武器和礼器,制作精美。
    A

    旧石器

    B

    新石器

    C

    铁器

    D

    青铜器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旧石器时代。

    正确答案: 人类早期使用的石器一般是打制成形的,较为粗糙,通常称打制石器时代为“旧石器时代”。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网页制作的常用工具和技术。

    正确答案: 常用工具:网页制作:AdobeDreamweaver,FrontPage
    图像制作:Photoshop,Fireworks动
    画制作:imageready,flash常
    用技术:HTML、JavaScript、ASP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制作技术分工。

    正确答案: (1)修形与誊清
    即整理与修正原画草稿的工作原画设计师为了创作效率和保持轻松自如的绘画状态,通常把注意力放在动作的大系与连贯性方面,并且用较粗的铅笔画轮廓线,因此画稿完成后需专人来修正细节方面的错误。
    (2)背景绘制
    (3)动画
    (4)描线与上色
    (5)拍摄技术
    动画的拍摄技术是对台面上影像画面组成系统的操作和对安装在钢架上的摄影镜头的控制。
    (6)剪辑技术
    动画剪辑包括画面剪辑和声画对位剪辑两个过程。剪辑的特点是导演在画故事板时画面就已定型,因此剪辑师按分镜头表规定的长度依顺序组接即可。
    (7)录音与声画合成
    录音包括录对白、录声效以及录音乐三部分,通常是分别录制。录制之前导演将最后剪辑的台本整理好交给录音师,录音师参考故事板情节和剪辑台本进行素材声音的录制,最后将三部分声音分别放置在不同的音轨上对准影像进行逐段合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新石器与旧石器的差别是:()
    A

    制作方法的差别

    B

    材料的差别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