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C
更多“在1898年9月“百日维新”失败后拒绝出走而慷慨就义的维新派代表人物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是()。
    ①维新派及其所代表的中国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⑦维新派缺乏政治经验,在维新变法过程中未能注意讲求斗争策略
    ③维新派试图进行自上而下的和平手段进行改革
    ④清朝统治集团的腐朽和顽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维新派及其所代表的中国资产阶级力量弱小;维新派缺乏政治经验.在维新变法过程中未能注意讲求斗争策略;维新派试图进行自上而下的和平手段进行改革;清朝统治集团的腐朽和顽固。

  • 第2题:

    在中国请求变法图强的维新派代表人物是()

    • A、康有为、梁启超
    • B、李大钊、胡适
    • C、李鸿章、张之洞
    • D、曾国藩、奕沂

    正确答案:A

  • 第3题:

    百日维新失败后保留下来的唯一新政措施是()。

    • A、新式陆军
    • B、铁路矿务总局
    • C、高等学堂
    • D、京师大学堂

    正确答案:D

  • 第4题: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康有为
    • B、梁启超
    • C、谭嗣同
    • D、严复
    • E、张之洞

    正确答案:A,B,C,D

  • 第5题:

    早期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 A、王韬
    • B、薛福成
    • C、马建忠
    • D、郑观应

    正确答案:A,B,C,D

  • 第6题:

    在1898年9月“百日维新”失败后拒绝出走而慷慨就义的维新派代表人物是()。

    • A、康有为
    • B、梁启超
    • C、谭嗣同
    • D、严复

    正确答案:C

  • 第7题:

    以下哪位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

    • A、魏源
    • B、林则徐
    • C、曾国藩
    • D、康有为

    正确答案:D

  • 第8题:

    维新派代表人物教育思想的整体特征是什么?


    正确答案:在维新运动中,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维新代表人物,沿着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思想路线,形成了比较系统的
    维新理论。他们一致强调教育的作用和地位,把教育作为改变中国落后状况的出发点,呼吁改革科举制度,建立新的学校制度,发展新式教育,开放女子教育。

  • 第9题:

    单选题
    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是(  )。
    A

    中法战争中国的不败而败

    B

    维新派与守旧派论战中守旧派的失败

    C

    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D

    《辛丑条约》的签订


    正确答案: A
    解析:
    洋务运动历时30多年,虽然办起了一批企业,建立了海军,但却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甲午战争一役,洋务派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的失败。

  • 第10题:

    单选题
    在RNC话统中,导致RRC连接建立失败的主要原因不包括下述哪一项:()
    A

    因Iu接口失败而拒绝RRC连接请求

    B

    因Iub接口失败而拒绝RRC连接请求

    C

    因网络拥塞而拒绝RRC连接请求

    D

    因无应答而导致RRC连接失败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1898年的"百日维新"如昙花一现,只经历103天就夭折了。谭嗣同在慷慨就义前仰天长叹:"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维新派"无力回天"的主要原因是()
    A

    他们提倡全面学习西学,彻底否定中学

    B

    他们遭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击和镇压

    C

    他们惧怕人民群众,把改革的全部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

    D

    他们不敢触动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什么是“百日维新”?它为什么会失败?又具有什么样的历史意义和教训?

    正确答案: (1)1898年(夏历戊戌年)中国维新派在清光绪帝支持下推行的革新运动。又称戊戌维新、戊戌变法。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希望按照西方国家的模式,推行政治、经济改革,争取国家富强。光绪接受维新派改革方案,1898年6月11日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维新。在103天里颁布数十条维新诏令,因而被称为百日维新。(公元1898年6月11日,清光绪皇帝向全国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接受改良派的政治主张,宣布变法,实行新政。新政从6月11日开始,到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为止,共103天,所以称“百日维新”。由于这一年是中国农历的戊戌年,所以又称“戊戌变法”。)
    (2)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当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上还十分微弱,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基础相当狭窄。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维新派的势力更是非常微小。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
    首先,不敢否定封建主义。他们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在经济上,虽然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却未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
    其次,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他们大声疾呼救亡图存,却又幻想西方列强能帮助自己变法维新,结果是处处碰壁。
    再次,惧怕人民群众。维新派的活动基本上局限于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小圈子。他们不但脱离人民群众,而且惧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因此,运动未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3)历史意义
    第一,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要求通过变法,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走向富强之路。维新派的政治实践和思想理论,不仅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第二,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维新派鼓吹民权并提出开议院的主张,要用君主立宪制取代君主专制制度,虽然未能成功,但在政治经济等领域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
    第三,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在维新运动期间,维新派大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批判封建君权和封建纲常伦理,推动了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第四,戊戌维新运动不仅在思想启蒙和文化教育方面开创了新的局面,而且在社会风习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
    (3)教训: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不仅暴露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着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维新变法失败后.流亡国外的维新派人士是(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谭嗣同


    答案:A,B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维新变法运动失败的掌握.维新变法运动失败后,清政府大肆搜捕维新派人士,康有为、梁启超流亡国外.因此,因此,备选项AB为正确答案.

  • 第14题:

    《论毅力》的成文时间是()

    • A、百日维新发动时
    • B、百日维新失败后
    • C、辛亥革命前
    • D、辛亥革命后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百日维新派的内容主要包括()方面。

    • A、政治
    • B、经济
    • C、军事
    • D、文化教育
    • E、风俗习惯

    正确答案:A,B,C,D

  • 第16题:

    什么是“百日维新”?它为什么会失败?又具有什么样的历史意义和教训?


    正确答案:(1)1898年(夏历戊戌年)中国维新派在清光绪帝支持下推行的革新运动。又称戊戌维新、戊戌变法。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希望按照西方国家的模式,推行政治、经济改革,争取国家富强。光绪接受维新派改革方案,1898年6月11日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维新。在103天里颁布数十条维新诏令,因而被称为百日维新。(公元1898年6月11日,清光绪皇帝向全国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接受改良派的政治主张,宣布变法,实行新政。新政从6月11日开始,到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为止,共103天,所以称“百日维新”。由于这一年是中国农历的戊戌年,所以又称“戊戌变法”。)
    (2)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当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上还十分微弱,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基础相当狭窄。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维新派的势力更是非常微小。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
    首先,不敢否定封建主义。他们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在经济上,虽然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却未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
    其次,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他们大声疾呼救亡图存,却又幻想西方列强能帮助自己变法维新,结果是处处碰壁。
    再次,惧怕人民群众。维新派的活动基本上局限于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小圈子。他们不但脱离人民群众,而且惧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因此,运动未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3)历史意义
    第一,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要求通过变法,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走向富强之路。维新派的政治实践和思想理论,不仅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第二,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维新派鼓吹民权并提出开议院的主张,要用君主立宪制取代君主专制制度,虽然未能成功,但在政治经济等领域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
    第三,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在维新运动期间,维新派大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批判封建君权和封建纲常伦理,推动了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第四,戊戌维新运动不仅在思想启蒙和文化教育方面开创了新的局面,而且在社会风习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
    (3)教训: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不仅暴露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着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 第17题:

    百日维新失败后,拒绝出走日本的劝告,并坦然表示“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的是()。

    • A、康有为
    • B、梁启超
    • C、谭嗣同
    • D、刘光第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戊戌运动失败的标志是()。

    • A、戊戌政变
    • B、百日维新
    • C、天京事变
    • D、北京事变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在RNC话统中,导致RRC连接建立失败的主要原因不包括下述哪一项:()

    • A、因Iu接口失败而拒绝RRC连接请求
    • B、因Iub接口失败而拒绝RRC连接请求
    • C、因网络拥塞而拒绝RRC连接请求
    • D、因无应答而导致RRC连接失败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单选题
    戊戌运动失败的标志是()。
    A

    戊戌政变

    B

    百日维新

    C

    天京事变

    D

    北京事变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1898年的“百日维新”如昙花一现,只经历103天就夭折了。谭嗣同在慷慨就义前仰天长叹:“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维新派“无力回天”的原因主要是(  )。[2016年真题]
    A

    他们提倡全面学习“西学”,彻底否定“中学”

    B

    他们遭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击和镇压

    C

    他们惧怕人民群众,把改革的全部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

    D

    他们不敢触动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具有一系列深层原因:①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和维新势力弱小,只把自己实行改革的全部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身上,以致遭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击和镇压。②不敢否定封建主义。他们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在经济上,并未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在思想上,他们虽然提倡学习西学,却仍要打着孔子的旗号,借古代圣贤之名“托古改制”。③惧怕人民群众。④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他们虽然大声疾呼救亡图存,却又幻想西方列强能帮助自己变法维新。A项,戊戌变法并没有彻底否定“西学”,而是“托古改制”。

  • 第22题:

    单选题
    《论毅力》的成文时间是()
    A

    百日维新发动时

    B

    百日维新失败后

    C

    辛亥革命前

    D

    辛亥革命后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维新派代表人物教育思想的整体特征是什么?

    正确答案: 在维新运动中,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维新代表人物,沿着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思想路线,形成了比较系统的
    维新理论。他们一致强调教育的作用和地位,把教育作为改变中国落后状况的出发点,呼吁改革科举制度,建立新的学校制度,发展新式教育,开放女子教育。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