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著名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割台湾”与下列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有关()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题目

著名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割台湾”与下列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有关()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相似考题
更多“著名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相关问题
  • 第1题:

    清代著名诗人丘逢甲因想起故乡台湾的青山绿水触景伤怀作了哪首诗?


    正确答案:丘逢甲因想起故乡台湾的青山绿水触景伤怀作了《春愁》。

  • 第2题:

    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这首诗写于()年。

    • A、1895
    • B、1896
    • C、1897

    正确答案:B

  • 第3题:

    近代诗人丘逢甲在诗中写道“岛中义士依然在,伏腊(指伏祭和腊祭这两个祭祀节日)年年奉汉家”。它表达的情感与下列哪项相似?()

    • A、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 B、我高我曾我祖父,艾杀蓬蒿来此土
    • C、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 D、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门

    正确答案:C

  • 第4题:

    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这首诗写于()


    正确答案:1896

  • 第5题:

    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这首诗写于()

    • A、1843年
    • B、1894年
    • C、1896年
    • D、1902年

    正确答案:C

  • 第6题:

    著名诗人丘逢甲被梁启超评为()

    • A、革命诗僧
    • B、诗界革命一巨子
    • C、同光体之魁杰
    • D、奇才大句自为作手

    正确答案:B

  • 第7题:

    分析:谭嗣同《有感一章》“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天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正确答案: 第一,谭嗣同著有《谭嗣同全集》。甲午中日战争更加刺激他发愤,提倡新学,构成自己的变法理论体系,形成维新运动时期第一流的思想家。第二,这首七绝诗,当在,马关条约》鉴字后的光绪二十二年春天作。首联: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当时清廷向日本割地赔款,这种奇耻大辱是无法排遣的,也像春愁一样是无物可以抵偿的。当时,国家的政权掌握在顽固派手里,这样下去,永无洗雪国耻的希望,却有忘国的危害,所以只有向苍天一哭而已。次联: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这个一哭,是为国家的危亡而哭,所以所有的中国人,当时称为“四万万人”都在哭。作者从自己的一哭,发展到全国人民的一哭,字里行间有强烈的爱国精神。这首诗面对国家将要瓜分的危局,作者伤心如焚,表达爱国者的忧患和悲愤。第三,此诗将作者的切肤之痛发为深刻沉郁的爱国情思,洋溢于他的诗歌作品中,诗人一种崭新的精神风貌融注到诗歌中,形成浓烈的积极浪漫主义的诗风:强烈的主观色彩,美好奇特的想象,昂扬的献身精神,飞动的气势和大笔淋漓的风格。这是新派诗往往能给读者一种强烈的艺术美感。第四,此诗是维新派诗人的爱国情怀和忧国忧民之思,表明了鲜明的时代和历史特性。形式方面也有相当程度的解放,因而形成鲜明的特点。

  • 第8题:

    单选题
    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这首诗写于()
    A

    1843年

    B

    1894年

    C

    1896年

    D

    1902年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与该诗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

    中法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日俄战争

    D

    抗日战争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著名诗人丘逢甲被梁启超评为()
    A

    革命诗僧

    B

    诗界革命一巨子

    C

    同光体之魁杰

    D

    奇才大句自为作手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不是丘逢甲的诗歌()。
    A

    《哀旅顺》

    B

    《天涯》

    C

    《今别离》

    D

    《日本杂事诗》

    E

    《春愁》


    正确答案: E,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同光体成就最高的诗人陈散原面对世运衰飒而心境悲凉的诗句是()
    A

    易水潇潇人去也,一天明月白如霜

    B

    一庭暝色苍然至,独向天边驻夕阳

    C

    犬衔朱邸焚余骨,鸟啄黄骢战后疮

    D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全国人大十届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有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台湾爱国诗人丘逢甲的诗句:“春悉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往事”和“割台湾”与哪一条约有关()。

    •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19世纪的爱国诗人丘逢甲在《往事》中写道“银烛鏖诗罢,牙旗校猎还。不知成异域,夜夜梦台湾。”这里“台湾成异域”是指()

    • A、鸦片战争中英国占领台湾
    • B、甲午战争中日本占领台湾
    • C、荷兰殖民者占领台湾
    • D、《马关条约》后日本割占台湾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爱国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去年今日”是指()

    • A、1893年4月
    • B、1894年4月
    • C、1895年4月
    • D、1896年4月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回答对台湾问题的立场和看法时,引用了一百多年前台湾诗人丘逢甲的诗句:“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丘逢甲这首诗应创作于1896年 ②温总理借这首诗表达了我们坚决反对台独,反对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政治立场 ③这首诗表达了台湾人民对《辛丑条约》割让台湾的悲愤心情 ④祖国统一是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著名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割台湾”与下列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有关()

    •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同光体成就最高的诗人陈散原面对世运衰飒而心境悲凉的诗句是()

    • A、易水潇潇人去也,一天明月白如霜
    • B、一庭暝色苍然至,独向天边驻夕阳
    • C、犬衔朱邸焚余骨,鸟啄黄骢战后疮
    • D、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不是丘逢甲的诗歌()。

    • A、《哀旅顺》
    • B、《天涯》
    • C、《今别离》
    • D、《日本杂事诗》
    • E、《春愁》

    正确答案:A,C,D

  • 第20题:

    单选题
    全国人大十届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有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台湾爱国诗人丘逢甲的诗句:“春悉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往事”和“割台湾”与哪一条约有关()。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分析:谭嗣同《有感一章》“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天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正确答案: 第一,谭嗣同著有《谭嗣同全集》。甲午中日战争更加刺激他发愤,提倡新学,构成自己的变法理论体系,形成维新运动时期第一流的思想家。
    第二,这首七绝诗,当在,马关条约》鉴字后的光绪二十二年春天作。首联: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当时清廷向日本割地赔款,这种奇耻大辱是无法排遣的,也像春愁一样是无物可以抵偿的。当时,国家的政权掌握在顽固派手里,这样下去,永无洗雪国耻的希望,却有忘国的危害,所以只有向苍天一哭而已。次联: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这个一哭,是为国家的危亡而哭,所以所有的中国人,当时称为“四万万人”都在哭。作者从自己的一哭,发展到全国人民的一哭,字里行间有强烈的爱国精神。这首诗面对国家将要瓜分的危局,作者伤心如焚,表达爱国者的忧患和悲愤。
    第三,此诗将作者的切肤之痛发为深刻沉郁的爱国情思,洋溢于他的诗歌作品中,诗人一种崭新的精神风貌融注到诗歌中,形成浓烈的积极浪漫主义的诗风:强烈的主观色彩,美好奇特的想象,昂扬的献身精神,飞动的气势和大笔淋漓的风格。这是新派诗往往能给读者一种强烈的艺术美感。
    第四,此诗是维新派诗人的爱国情怀和忧国忧民之思,表明了鲜明的时代和历史特性。形式方面也有相当程度的解放,因而形成鲜明的特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清代著名诗人丘逢甲因想起故乡台湾的青山绿水触景伤怀作了哪首诗?

    正确答案: 丘逢甲因想起故乡台湾的青山绿水触景伤怀作了《春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回答对台湾问题的立场和看法时,引用了一百多年前台湾诗人丘逢甲的诗句:“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丘逢甲这首诗应创作于1896年 ②温总理借这首诗表达了我们坚决反对台独,反对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政治立场 ③这首诗表达了台湾人民对《辛丑条约》割让台湾的悲愤心情 ④祖国统一是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