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简述我国农村经济区划应考虑的原则和依据?

题目

简述我国农村经济区划应考虑的原则和依据?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

①农村社会经济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相近性
②资源潜力与经济结构的相似性
③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的相似性
④区位相关性与行政区界的相对完整性


更多“简述我国农村经济区划应考虑的原则和依据? ”相关问题
  • 第1题:

    经济区划原则


    参考答案:

    是反映经济地理区域分异的基本法则,是进行经济区划的指导思想,也是选取区划指标、建立等级系统的基本准绳。


  • 第2题:

    经济区划的原则有()

    • A、经济原则
    • B、生态原则
    • C、社会原则
    • D、行政原则

    正确答案:A,B,C

  • 第3题:

    简述农村禽霍乱的诊断依据和防制措施。


    正确答案: 1)禽霍乱的依据
    ①发病日龄
    ②季节
    ③突然发病、突然死亡、死亡快
    ④在临诊上的表现
    ⑤在剖解上的特征
    2)防制措施
    ①苗的预防
    ②药物预防
    ③综合防制措施

  • 第4题:

    经济区划的原则和依据。


    正确答案: (1)经济区内自然和经济社会条件的相似性和区际差异性,这是划分经济区的一般原则。
    (2)充分发挥地区优势与国民经济综合发展相结合,即地区生产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建立自己合理的产业结构。
    (3)地区经济中心与经济腹地相结合。
    (4)经济区的界限尽可能与行政区界限一致。
    (5)同级综合经济区之间在地理范围上不宜重叠或交叉。

  • 第5题:

    简述目前我国路由选择所依据的原则。


    正确答案: ①确保传输质量和信号的有效传递;
    ②路由选择的方向应有明确的规律性,确保路由选择中不会出现死循环;
    ③路由选择应使网络组织尽量简单,使网络设计对交换机设备要求不过于复杂;
    ④在路由选择顺序中,应首先选择最佳路由,即质量好又经济的路由;
    ⑤路由选择应使网络负荷均匀。

  • 第6题:

    问答题
    简述我国农村经济区划应考虑的原则和依据?

    正确答案: ①农村社会经济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相近性
    ②资源潜力与经济结构的相似性
    ③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的相似性
    ④区位相关性与行政区界的相对完整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建立我国农村医疗保障的原则。

    正确答案: (1)国家支持的原则;
    (2)因地制宜的原则;
    (3)保重大疾病的原则;
    (4)循序渐进、协调一致的原则。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综合经济区划分的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综合经济区划分的基本原则包括:
    (1)国民经济需要和区域条件相结合的原则;
    (2)专业化分工与综合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3)经济中心和吸引范围相结合的原则;
    (4)经济区域与行政区域相协调的原则;
    (5)经济区域与民族聚居区相协调的原则;
    (6)经济现状与发展远景相结合的原则;
    (7)国内劳动地域分工与国际分工相结合的原则。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在我国,综合经济区划的原则有哪些?

    正确答案: 我国进行综合经济区划的原则:
    (1)经济中心与吸引范围相结合;
    (2)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
    (3)资源的相关性;
    (4)经济发展方向的一致性;
    (5)考虑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要求,满足综合经济区在地域分工中承担独特任务的需要;
    (6)适当照顾一定行政区界线的完整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我国经济区划的目标与基本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 本经济区划的直接目的,是通过经济区划为政府调控国民经济活动,制定地区发展政策和产业政策提供参考,也为各地方政府决策及有关企业的区域定位提供参考。经济区划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中国各地区经济的普遍繁荣与发展。经济区划的基本依据是,中国在体制转轨时期各地区内部发展矛盾及障碍的一致性与区际差异性。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中国传统的地区经济格局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的区域格局更多地取决于各地区改革开放进程,以及产业结构的演进状况,二者组合状况的不同决定了各地区的发展水平和矛盾,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今后需要政府采取不同的发展政策。此外,前述经济区划的基本原则也都适用于本区划。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经济区划的原则和依据。

    正确答案: (1)经济区内自然和经济社会条件的相似性和区际差异性,这是划分经济区的一般原则。
    (2)充分发挥地区优势与国民经济综合发展相结合,即地区生产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建立自己合理的产业结构。
    (3)地区经济中心与经济腹地相结合。
    (4)经济区的界限尽可能与行政区界限一致。
    (5)同级综合经济区之间在地理范围上不宜重叠或交叉,各同级经济区地域范围的综合覆盖上一级经济区的国土总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经济区划概念和原则。

    正确答案: (一)经济区划:是人们在认识经济区形成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依据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对客观存在的经济区所进行的主观划分。
    包含两方面内容:
    ①按既定的原则、指标、识别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并把它们的空间界限划出来;
    ②对各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条件和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其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存在问题,依据全国或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对经济区未来发展方向、目标、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调整等进行战略性规划,提出相应对策。
    (二)经济区划原则
    (1)经济类型区划基本原则:区内的相似性和区外的差异性;
    (2)部门经济区划基本原则:区内某经济部门的同质性和集聚性;
    (3)综合经济区划基本原则:
    ①经济中心与吸引范围相结合;
    ②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
    ③资源相关性;
    ④经济发展方向的一致性;
    ⑤考虑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要求;
    ⑥适当照顾一定行政区界线的完整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确立教学原则的依据是什么?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的能力。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3)直观性原则。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的能力。
    (4)启发性原则。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主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循序渐进原则。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6)巩固性原则。指教学要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7)可接受性原则。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8)因材施教原则。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教学原则确立的依据主要有:
    (1)教学原则的确立依据人们对教学规律的认识。教学规律客观存在于教学这一事物之中,人们之所以这样而不是那样地提出教学原则,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体现着人们对教学客观规律的认识。
    (2)教学原则产生于丰富的教学经验的积累。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讲,教学原则来自长期的教学实践,具体表现为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而经验中则包含有人们对教学客观规律某种程度的认识。
    (3)教学原则的提出受教育目的的制约。鉴于教学要服从于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目标,所以确立教学原则并不仅仅从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出发,而同时要受一定社会教育目的和方针的制约。
    (4)教学原则的确立依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教学的对象是学生,背离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的教学是无法让学生接受的。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确立的教学原则,才可能使教学活动得到预期效果。
    (5)教学原则的确立要适应社会的发展。作为有效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原则并非千古不变的教条。过去提出的一些教学原则,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或教育背景中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但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其中有的教学原则失去了对教学工作的实际指导意义,自然而然地被淘汰了,代之以新的教学原则。同时,随着心理科学和教育科学的发展,人们对教学客观规律又进一步揭示和认识,又有一些教学原则产生了。

  • 第14题:

    简述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应遵循的原则。


    正确答案: (1)发展原则;
    (2)以人为中心原则;
    (3)城乡统筹原则;
    (4)因地制宜原则。

  • 第15题:

    简述综合经济区划分的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综合经济区划分的基本原则包括:
    (1)国民经济需要和区域条件相结合的原则;
    (2)专业化分工与综合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3)经济中心和吸引范围相结合的原则;
    (4)经济区域与行政区域相协调的原则;
    (5)经济区域与民族聚居区相协调的原则;
    (6)经济现状与发展远景相结合的原则;
    (7)国内劳动地域分工与国际分工相结合的原则。

  • 第16题:

    简述经济区划的依据。


    正确答案: (1)经济区内自然和经济社会条件的相似性和区际差异性,这是划分经济区的一般原则。
    (2)充分发挥地区优势与国民经济综合发展相结合,即地区生产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建立自己合理的产业结构。
    (3)地区经济中心与经济腹地相结合。
    (4)经济区的界限尽可能与行政区界限一致。
    (5)同级综合经济区之间在地理范围上不宜重叠或交叉。

  • 第17题:

    简述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目标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农村可持续发展目标界定的总体原则:一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依据;二是与本国农村现实发展水平相适应。具体来说,确定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应遵循以下原则:
    (1)发展的原则。我国农村虽经过改革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显得非常落后。
    (2)以人为中心的原则。农村可持续发展目标要体现以人为中心的思想。
    (3)城乡协调发展原则。农村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区域性可持续发展。
    (4)因地制宜的原则。

  • 第18题:

    问答题
    简述城市经济区划分的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城市经济区属于功能(枢纽)经济区范畴,它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城市社会地域分工为基础,根据地理位置、自然条件、资源分布、历史演变、交通状况、经济联系而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
    城市经济区划分的基本原则方法如下:
    1.依托中心城市。
    2.确定适宜的经济腹地范围。
    3.确定区域经济专业化发展方向。
    4.兼顾行政区域的完整性。
    5.城市经济区的规划与组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目标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农村可持续发展目标界定的总体原则:一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依据;二是与本国农村现实发展水平相适应。具体来说,确定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应遵循以下原则:
    (1)发展的原则。我国农村虽经过改革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显得非常落后。
    (2)以人为中心的原则。农村可持续发展目标要体现以人为中心的思想。
    (3)城乡协调发展原则。农村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区域性可持续发展。
    (4)因地制宜的原则。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经济区划的依据。

    正确答案: (1)经济区内自然和经济社会条件的相似性和区际差异性,这是划分经济区的一般原则。
    (2)充分发挥地区优势与国民经济综合发展相结合,即地区生产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建立自己合理的产业结构。
    (3)地区经济中心与经济腹地相结合。
    (4)经济区的界限尽可能与行政区界限一致。
    (5)同级综合经济区之间在地理范围上不宜重叠或交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经济区划的原则和依据。

    正确答案: (1)经济区内自然和经济社会条件的相似性和区际差异性,这是划分经济区的一般原则。
    (2)充分发挥地区优势与国民经济综合发展相结合,即地区生产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建立自己合理的产业结构。
    (3)地区经济中心与经济腹地相结合。
    (4)经济区的界限尽可能与行政区界限一致。
    (5)同级综合经济区之间在地理范围上不宜重叠或交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城市经济区划分的基本原则方法

    正确答案: (1)依托中小城市
    (2)确定适宜的经济腹地范围
    (3)确定区域经济专业化发展方向
    (4)兼顾行政区域的完整性
    (5)城市经济区的规划与组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经济区划的依据?

    正确答案: 经济区划的依据包括七个方面,(1)经济区内的经济忠心与辐射范围;(2)经济区内的网络特征,节点与域面的关系;(3)经济区内的历史条件;(4)经济区内的主导产业;(5)经济区域行政区的关系,即考虑行政区的完整性;(6)经济区的划分具有不重叠和不遗漏的特点;(7)考虑综合因素的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