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简述唐朝中央政治制度的概况和特点。

题目

简述唐朝中央政治制度的概况和特点。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

唐代的官制基本是沿袭隋制。以皇帝为首的封建国家体制,在唐高祖武德时期就比较完备地建立起来。法律和法令都以皇帝的名义颁布,皇帝有权修改法律和法令,并可以不受法律和法令的约束。在皇帝之下,有三省、六部、九寺、五监等职官体系。在中枢机构中,制令机关、封驳审议机关与行政事务机关是分工而又合作的。政务机关和事务机关的职责是很分明的,监察机构也很完备。此外,还有一套比较完备的品阶勋爵制度。唐代的中央官制大致有以下几个系统:1、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政事堂;2、三省六部。中书决策,门下审议,尚书执行。尚书省下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3、尚书都省;4、监察机关——御史台;5、事务机关——卿监。唐代官制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翰林学士一职。唐代在京有行政系统以外的差遣官翰林学士,在外的临时差遣则有掌财计的度支、户部、盐铁转运三司。它们是三个各自独立的部门,各以使臣莅其事,到五代时才并为一职,称为“三司使”。
唐朝政治制度不仅为唐代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而且对唐以后各朝的政治制度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如果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角度来观察,唐朝政治制度有以下几个特点:
1、唐朝最终结束了家国一体和贵族门阀政治的国家体制,开启了皇帝—官僚政治体制。
2、唐朝政治体制的基本格局,奠定了后代官僚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模式。
3、唐朝各级官吏的任用都必须经过考试,官僚形态呈现出新的特征。
4、唐代政治制度一直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而调整,体现出较强的自我完善的机能。
5、在政治制度的运行中,呈现出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结合。


更多“简述唐朝中央政治制度的概况和特点。 ”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土耳其帝国的政治制度及其特点。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16世纪的苏里曼一世进行过改革,进一步完善国家体制,使帝国在国势、经济、文化各方面都达到顶峰,出现可与当时的中国明朝和哈布斯堡王朝相抗衡的局面,苏里曼也被称为“立法者”。
    奥斯曼帝国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军事封建帝国。苏丹是最高统治者,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他既是国家元首、军事统帅,又是护教者和神法的执行者。苏丹之下,国家机构分为行政和穆斯林两个系统。行政机构方面:最高行政长官是宰相(维齐尔),下有大法官、财政官、欧洲和亚洲驻军司令、海军司令、近卫军团首领和掌玺大臣,以上人员组成御前会议,协助苏丹处理全国军政事务。地方行政,全国分为31个省,250个县。分别设省长和县长治理。军队在奥斯曼国家占有特殊地位,它不仅是苏丹权力的重要支柱,而且军人还构成了政府机关的核心,即国家各级行政官员大都由军人充任。奥斯曼国家拥有一支强大的常备军,其中最精良的部分是苏丹直辖的近卫军,约万余人,纪律森严,终身服役,不准结娇,待遇优厚,享有特权。穆斯林机构是苏丹权力的精神支柱,它分为三个部分:宗教、教育和法律。
    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以国家和教会、政治和宗教紧密联系为基础,《古兰经》是信仰和法律的源泉,国家的一切制度和法律都被认为是真主的神法,而苏丹则是神法的执行者,其权威神圣不可侵犯。

  • 第2题:

    简述英国广播公司的概况及其特点。
    概况:英国广播公司(BBC)是“二战”后西方世界最大的公共广播电视公司,是英国国有公营的机构。前身是1922年成立的民营的英国广播公司,1927年根据英王颁布的“皇家特许证书”改组为公营,并在全国独家经营无线电广播。
    特点:最高领导机构是理事会。理事会决定公司的方针、政策,并任命主持日常工
    作的经营委员会领导成员。理事会成员包括社会各界代表,政府提名,国王任命。经费来源主要是受众交纳的收音机、电视机执照费,对外广播经费由国家财政预算拨款;禁止做商业广告或播送付费节目

  • 第3题:

    班级学期保教工作计划的情况分析包括()

    • A、概况,本班特点和个别幼儿情况
    • B、概况,本班特点和家庭情况
    • C、概况,本班特点,个别幼儿情况和家庭情况
    • D、本班特点,个别幼儿情况和家庭情况

    正确答案:C

  • 第4题:

    简述政治制度的特点。


    正确答案: 1、稳定性。政治制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而且被国家的经济制度所决定,他不是个人或某一社会集团的主观随意规定。
    2、强制性。国家的政治制度不仅有法律和规范,更重要的是有强大的国家机器作为后盾,任何人都必须服从和遵守。
    3、合法性。国家的政治制度由宪法决定,因为任何主权国家的政治制度都具有法律依据。
    4、历史性。政治制度随着各国历史的发展而变化,因此,各国政治制度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具体而复杂的。

  • 第5题:

    简述河北阳原泥河湾遗址群的成因、特点和概况。


    正确答案: 泥河湾遗址位于河北阳原县东部桑干河上游的泥河湾盆地,东西长80余公里,南北宽约27公里。在200多万年前,这里是一个较大的湖泊,湖泊的周围,是古动物的世界。后来,湖水干枯,湖底裸露,由于河流的侵蚀作用,干枯的“
    古湖平原”分化成了丘陵、台地、盆地,泥河湾盆地就是其中之一。那时,盆地周围的山林密布,气候温暖潮湿,野生动物繁盛,同时也是远古人类理想的生活场所。泥河湾盆地是国际标定的第四纪地层代表地点,其研究价值可与世界公认的人类起源地——东非埃塞俄比亚的奥杜维峡谷相媲美,素被公认为中国和其他大陆进行地层对比的标准剖面。没有年代断层,几乎记录了从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发展演变的全部过程,因而这里成为“世界天然博物馆”。
    经过考古发掘,发现有各个时期人类文化遗存130多处,出土了数万件古人类化石、动物化石和各种石器。主要遗址有200万年前的马圈沟遗址、160万年小长梁遗址、136万年前的葡萄园、广梁遗址、100万年的有东谷坨等遗址,以及各个时代的遗址总共达130多处,在我国目前已经发现的25处距今100万年以上的早期人类文化遗存中,泥河湾遗址群就占了21处。河北省考古工作者把泥河湾遗址称为“旧石器考古的圣地”。

  • 第6题:

    试简述过程控制的发展概况及各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第一个阶段50年代前后:实现了仪表化和局部自动化,其特点:
    1、过程检测控制仪表采用基地式仪表和部分单元组合式仪表
    2、过程控制系统结构大多数是单输入、单输出系统
    3、被控参数主要是温度、压力、流量和液位四种参数
    4、控制的目的是保持这些过程参数的稳定,消除或减少主要扰动对生产过程的影响
    5、过程控制理论是以频率法和根轨迹法为主体的经典控制理论,主要解决单输入、单输出的定值控制系统的分析和综合问题
    第二个阶段60年代来:大量采用气动和电动单元组合仪表,其特点:
    1、过程控制仪表开始将各个单元划分为更小的功能,适应比较复杂的模拟和逻辑规律相结合的控制系统
    2、计算机系统开始运用于过程控制
    3、过程控制系统方面为了特殊的工艺要求,相继开发和应用了各种复杂的过程控制系统(串级控制、比值控制、均匀控制、前馈控制、选择性控制)
    4、在过程控制理论方面,现代控制理论的得到了应用
    第三个阶段70年代以来:现代过程控制的新阶段——计算机时代,其特点:
    1、对全工厂或整个工艺流程的集中控制、应用计算系统进行多参数综合控制
    2、自动化技术工具方面有了新发展,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智能单元组合仪表和开发和广泛应用
    3、在线成分检测与数据处理的测量变送器的应用
    4、集散控制系统的广泛应用
    第四个阶段80年代以后:飞跃的发展,其特点:
    1、现代控制理论的应用大大促进了过程控制的发展
    2、过程控制的结构已称为具有高度自动化的集中、远动控制中心
    3、过程控制的概念更大的发展,包括先进的管理系统、调度和优化等。

  • 第7题:

    简述当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


    正确答案: 一、从代议民主制走向行政集权民主制
    二、走向体制外的政治发展:团体政治和社群主义应运而生
    三、公民权利制度的发展与公民的政治冷漠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英国广播公司的概况及其特点。

    正确答案: 英国广播公司(BBC)是“二战”后西方世界最大的公共广播电视公司,是英国国有公营的机构。前身是1922年成立的民营的英国广播公司,1927年根据英王颁布的“皇家特许证书”改组为公营,并在全国独家经营无线电广播。
    特点:最高领导机构是理事会。理事会决定公司的方针、政策,并任命主持日常工作的经营委员会领导成员。理事会成员包括社会各界代表,政府提名,国王任命。经费来源主要是受众交纳的收音机、电视机执照费,对外广播经费由国家财政预算拨款;禁止做商业广告或播送付费节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中美贸易概况及特点。

    正确答案: 概况:农产品贸易在中美经贸关系中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美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农产品进口的重要来源国之一,占中国农产品进口额的20%左右,且中美双方贸易额不断增长;由于美国农业资源丰裕,农产品生产优势十分明显,中国对美国的农产品贸易处于逆差状态。
    从农产品贸易品种来看,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农产品主要是土地密集型产品,如大豆、棉花和小麦。而中国出口美国的主要是鱼类、贝类、果汁等。
    中美农产品贸易特点:
    1)中美贸易逆差随着农产品贸易的增长而不断扩大;
    2)中美双方进出口产品结构呈现优势互补;
    3)输美农产品质量成为突出问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三公九卿制是()时期,中央实行的政治制度。
    A

    汉朝

    B

    宋朝

    C

    唐朝

    D

    秦朝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国际电视发展的概况和特点?

    正确答案: 国际电视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1980年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开始通过卫星向邻国电缆电视系统播送新闻,标志着国际电视事业的正式诞生。到20世纪末,世界上已有30多个国家开办官方、半官方的国际电视台,商业性的国际电视台更有上百个之多。
    同国际广播相比,国际电视的发展进程有两个明显特点。
    一、民办先行,官办后上。国际电视是民办的商业台首先兴起,至今它们仍是这一领域的主力,政府掌管的国际电视机构是以后才出现的。
    二、新闻节目与娱乐节目并举。与国际广播以新闻时事为主的做法不同,国际电视的新闻节目固然影响巨大,娱乐节目更是丰富多彩,文化传播的比重比国际广播大得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欧盟农产品贸易概况与特点。

    正确答案: 概况:
    1)欧盟贸易逆差有所增加
    2)欧盟进口的农产品主要来自发展中国家
    3)经济危机使欧盟农产品出口市场萎缩
    特点:
    1)欧盟农产品出口侧重于以质取胜,追求高附加值,同时海外农产品销售注重品质宣传。海外销售中。
    2)欧盟的农产品价格不占优势,重点向海外推销欧盟特色农产品,市场定位清晰
    3)建立了良好的食品安全预警机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唐朝官学制度的特点。
    学校类型多样化,封建等级制度鲜明,完备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制度。

  • 第14题:

    简述中美贸易概况及特点。


    正确答案: 概况:农产品贸易在中美经贸关系中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美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农产品进口的重要来源国之一,占中国农产品进口额的20%左右,且中美双方贸易额不断增长;由于美国农业资源丰裕,农产品生产优势十分明显,中国对美国的农产品贸易处于逆差状态。
    从农产品贸易品种来看,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农产品主要是土地密集型产品,如大豆、棉花和小麦。而中国出口美国的主要是鱼类、贝类、果汁等。
    中美农产品贸易特点:
    1)中美贸易逆差随着农产品贸易的增长而不断扩大;
    2)中美双方进出口产品结构呈现优势互补;
    3)输美农产品质量成为突出问题。

  • 第15题:

    三公九卿制是()时期,中央实行的政治制度。

    • A、汉朝
    • B、宋朝
    • C、唐朝
    • D、秦朝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简述唐朝中央政治制度的概况和特点。


    正确答案: 唐代的官制基本是沿袭隋制。以皇帝为首的封建国家体制,在唐高祖武德时期就比较完备地建立起来。法律和法令都以皇帝的名义颁布,皇帝有权修改法律和法令,并可以不受法律和法令的约束。在皇帝之下,有三省、六部、九寺、五监等职官体系。在中枢机构中,制令机关、封驳审议机关与行政事务机关是分工而又合作的。政务机关和事务机关的职责是很分明的,监察机构也很完备。此外,还有一套比较完备的品阶勋爵制度。唐代的中央官制大致有以下几个系统:1、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政事堂;2、三省六部。中书决策,门下审议,尚书执行。尚书省下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3、尚书都省;4、监察机关——御史台;5、事务机关——卿监。唐代官制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翰林学士一职。唐代在京有行政系统以外的差遣官翰林学士,在外的临时差遣则有掌财计的度支、户部、盐铁转运三司。它们是三个各自独立的部门,各以使臣莅其事,到五代时才并为一职,称为“三司使”。
    唐朝政治制度不仅为唐代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而且对唐以后各朝的政治制度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如果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角度来观察,唐朝政治制度有以下几个特点:
    1、唐朝最终结束了家国一体和贵族门阀政治的国家体制,开启了皇帝—官僚政治体制。
    2、唐朝政治体制的基本格局,奠定了后代官僚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模式。
    3、唐朝各级官吏的任用都必须经过考试,官僚形态呈现出新的特征。
    4、唐代政治制度一直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而调整,体现出较强的自我完善的机能。
    5、在政治制度的运行中,呈现出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结合。

  • 第17题:

    简述国际电视发展的概况和特点。


    正确答案: 国际电视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1980年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开始通过卫星向邻国电缆电视系统播送新闻,标志着国际电视事业的正式诞生。到20世纪末,世界上已有30多个国家开办官方、半官方的国际电视台,商业性的国际电视台更有上百个之多。
    同国际广播相比,国际电视的发展进程有两个明显特点:
    ①民办先行,官办后上。国际电视是民办的商业台首先兴起,至今它们仍是这一领域的主力,政府掌管的国际电视机构是以后才出现的。
    ②新闻节目与娱乐节目并举。与国际广播以新闻时事为主的做法不同,国际电视的新闻节目固然影响巨大,娱乐节目更是丰富多彩,文化传播的比重比国际广播大得多。

  • 第18题:

    简述先秦诸子的发展概况及特点


    正确答案: 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1分):
    春秋末、战国初为第一阶段,代表作有《论语》、《墨子》,文章多为语录体,或为简明的议论短章(3分)。
    战国中期为第二阶段,代表作是《孟子》、《庄子》,逐渐由语录体发展为对话式论辩文与专题论文(3分)。
    战国后期为第三个阶段,《荀子》、《韩非子》是其代表作,其文章都是宏篇巨制的专题论文,完善了论说文的体制(3分)。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唐朝官学制度的特点。

    正确答案: 学校类型多样化,封建等级制度鲜明,完备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制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政治制度的历史性特点。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先秦诸子的发展概况及特点

    正确答案: 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春秋末、战国初为第一阶段,代表作有《论语》、《墨子》,文章多为语录体,或为简明的议论短章。
    战国中期为第二阶段,代表作是《孟子》、《庄子》,逐渐由语录体发展为对话式论辩文与专题论文。
    战国后期为第三个阶段,《荀子》、《韩非子》是其代表作,其文章都是宏篇巨制的专题论文,完善了论说文的体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唐朝中央政治制度的概况和特点。

    正确答案: 唐代的官制基本是沿袭隋制。以皇帝为首的封建国家体制,在唐高祖武德时期就比较完备地建立起来。法律和法令都以皇帝的名义颁布,皇帝有权修改法律和法令,并可以不受法律和法令的约束。在皇帝之下,有三省、六部、九寺、五监等职官体系。在中枢机构中,制令机关、封驳审议机关与行政事务机关是分工而又合作的。政务机关和事务机关的职责是很分明的,监察机构也很完备。此外,还有一套比较完备的品阶勋爵制度。唐代的中央官制大致有以下几个系统:1、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政事堂;2、三省六部。中书决策,门下审议,尚书执行。尚书省下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3、尚书都省;4、监察机关——御史台;5、事务机关——卿监。唐代官制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翰林学士一职。唐代在京有行政系统以外的差遣官翰林学士,在外的临时差遣则有掌财计的度支、户部、盐铁转运三司。它们是三个各自独立的部门,各以使臣莅其事,到五代时才并为一职,称为“三司使”。
    唐朝政治制度不仅为唐代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而且对唐以后各朝的政治制度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如果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角度来观察,唐朝政治制度有以下几个特点:
    1、唐朝最终结束了家国一体和贵族门阀政治的国家体制,开启了皇帝—官僚政治体制。
    2、唐朝政治体制的基本格局,奠定了后代官僚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模式。
    3、唐朝各级官吏的任用都必须经过考试,官僚形态呈现出新的特征。
    4、唐代政治制度一直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而调整,体现出较强的自我完善的机能。
    5、在政治制度的运行中,呈现出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结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当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

    正确答案: 从代议民主制走向行政集权民主制;
    走向体制外的政治发展:团体政治和社群主义应运而生;
    公民权利制度的发展与公民的政治冷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简述政治制度的特点。

    正确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