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

拜占庭皇帝利奥三世。


更多“圣像破坏运动的发起者是谁? ”相关问题
  • 第1题:

    现代手球规则可追溯到1917年,但是发起者却是谁?


    正确答案: 1912年赫斯曼。

  • 第2题: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发起者是()

    • A、李大钊
    • B、鲁迅
    • C、胡适
    • D、陈独秀

    正确答案:D

  • 第3题:

    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发起者是谁?()

    • A、康德
    • B、席勒
    • C、马克斯.韦伯
    • D、马丁.路德

    正确答案:D

  • 第4题:

    在消费者扮演的五种角色中,营销人员最关心()是谁。

    • A、发起者
    • B、影响者
    • C、决定者
    • D、购买者

    正确答案:C

  • 第5题:

    破坏圣像运动


    正确答案:1566年8月,在弗兰德尔的一些工业城市,爆发了工人和平民的大起义。斗争锋芒首先指向天主教会。群众冲向教堂和修道院,捣毁圣像、遗骨和遗物,没收教会财产,焚毁地契和债券。运动从南部开始,很快席卷了不拉奔、西兰、荷兰等十二省区,参加人数达10万人,破坏教堂、修道院5500所。这次起义史称“破坏圣像运动”,它标志着尼德兰革命的爆发。

  • 第6题:

    被称为拜占廷文化史上第二个黄金时代的是哪一阶段的文化()

    • A、查士丁尼时期文化
    • B、破坏圣像运动时期的文化
    • C、马其顿时期文化
    • D、12世纪以后的拜占廷文化

    正确答案:C

  • 第7题:

    单选题
    “古文运动”的发起者是()。
    A

    欧阳修

    B

    韩愈

    C

    王安石

    D

    司马光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名词解释题
    破坏圣像运动

    正确答案: 1566年8月,在弗兰德尔的一些工业城市,爆发了工人和平民的大起义。斗争锋芒首先指向天主教会。群众冲向教堂和修道院,捣毁圣像、遗骨和遗物,没收教会财产,焚毁地契和债券。运动从南部开始,很快席卷了不拉奔、西兰、荷兰等十二省区,参加人数达10万人,破坏教堂、修道院5500所。这次起义史称“破坏圣像运动”,它标志着尼德兰革命的爆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不合作运动的发起者甘地的出生地是()
    A

    印度

    B

    中国

    C

    美国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在消费者扮演的五种角色中,营销人员最关心()是谁。
    A

    发起者

    B

    影响者

    C

    决定者

    D

    购买者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圣像破坏运动的发起者是谁?

    正确答案: 拜占庭皇帝利奥三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规定,对毁林、毁草开垦的耕地和造成的废弃地,要按照()的原则,限期退耕还林还草。
    A

    谁批准、谁负责,谁破坏、谁恢复

    B

    谁破坏、谁恢复

    C

    谁批准、谁负责

    D

    谁破坏、谁负责,谁破坏、谁恢复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13题:

    不合作运动的发起者甘地的出生地是()

    • A、印度
    • B、中国
    • C、美国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描述圣像破坏之争(iconoclastic controversy)或基督一致说之争(monothelite controversy)。


    正确答案: 圣像破坏运动
    初期基督教会曾禁止陈列和崇拜各种画像。敬拜圣徒遗物之风,3世纪开始流行于东西两派教会,4世纪后已十分盛行。凡殉教圣徒的遗体和画像,相传与基督或使徒有关的遗迹、遗物等,被认为具有神性而受到尊敬与膜拜。古希腊教父伊皮凡尼乌曾对图像崇拜提出异议。东部教会关于图像崇拜之争是由保罗派发难的。保罗派为5世纪流传于亚美尼亚和小亚细亚的异端教派,7世纪盛行于西亚地区。他们反对外表的圣礼,尤其反对敬拜十字架、圣像、圣徒遗物等。8世纪东部教会最激烈的教义争论即反对拜像之争。拜占廷帝国皇帝利奥三世出于政治需要,支持反对圣像崇拜者。以圣经和古教父都禁止崇拜图像为由,于726年发起一场洁净教会、祛除迷信的运动,下令从教堂和公共场所拆除所有圣像,凡坚持圣像崇拜者,均以异端论罪。教皇格列高利二世反驳说,向图像行礼不是崇拜而是致敬。格列高利三世重申前任的主张,并将移动或毁坏圣像的人革除教籍。东部教会著名神学家大马士革的约翰曾著文为圣像崇拜辩护。皇帝君士坦丁五世和利奥四世继续利奥三世的政策。753年召开海尔里亚会议,指控图像崇拜就是拜偶像,决议废除一切形式的图像,并用武力对付拥护圣像派。太后爱利尼摄政后,于787年召开第二次尼西亚公会议,决定废除海尔里亚会议决议,谴责圣像破坏运动;又从古教父著作中找出论据,为恢复圣像崇拜辩护。会议规定:“任何主教,如在祝圣殿堂时不用圣物,当即撤职,因他违背了教会传统。”815年,利奥五世召开君士坦丁堡会议,恢复753年的禁令。戴奥菲罗继续这一政策,但其遗孀狄奥多拉于843年当政后,重申第二次尼西亚公会议决议,恢复圣像崇拜,允许流亡的拥护圣像派回国,是为拜占廷圣像破坏运动的结束。至今东正教各派教会都重视敬拜圣像。
    长达百余年的反对圣像崇拜之争,引起教会对拜像和圣礼在神学意义上的关注,突出教会传统的重要性,在西方则加强了教皇的权势,同时也是东西教会大分裂的导因之一。
    基督一致说:
    在圣像破坏运动时期,有一个很值得一提的人物,他就是大马士革的约翰,他是一个热烈拥护圣像崇拜者,他从基督论的角度来论证圣像崇拜的合理性。他认为,基督作为道成肉身的人,是有形象的;如果承认基督的人性是具体的历史中的存在,并承认基督的人性与神性结合在一个位格中,那么敬拜的图像与敬拜《神音书》是相同的,因为图像是用绘画来描绘基督的形象,而《福音书》是用文字来描述基督的形象。

  • 第15题:

    棱镜门事件的发起者是谁()

    • A、俄罗斯克格勃
    • B、美国国家安全局
    • C、英国军情六处
    • D、斯诺登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古文运动”的发起者是()。

    • A、欧阳修
    • B、韩愈
    • C、王安石
    • D、司马光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最早出现在英国,运动高峰发生在18世纪的法国的是()

    • A、破坏圣像运动
    • B、宗教改革运动
    • C、启蒙运动
    • D、文艺复兴运动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单选题
    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发起者是谁?()
    A

    康德

    B

    席勒

    C

    马克斯.韦伯

    D

    马丁.路德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名词解释题
    圣像破坏运动

    正确答案: 8~9世纪在拜占廷帝国发生的破坏基督教会供奉圣像、圣物的运动,其实质是反对正统教会统治势力和教会修道院占有土地的政治斗争。基督教内长期存在圣像崇拜,而反对圣像崇拜的社会力量也在拜占廷帝国境内发展。7世纪以后,正统教会和修道院则兼并土地,聚敛钱财,成为社会各阶层怨恨的目标。利奥三世于726年发布禁止崇拜圣像的诏令,凡抗拒者其财产充公,是为圣像破坏运动之始。君士坦丁五世采取严厉措施对付圣像崇拜派。787年,尼西亚会议,宣布恢复圣像崇拜。813利奥五世即位,反圣像派重新得势。843年,皇帝迈克尔三世的皇太后狄奥多拉摄政时,再次宣布恢复圣像供奉,大批圣像破坏者以异端罪被处死。圣像破坏运动从此结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被称为拜占廷文化史上第二个黄金时代的是哪一阶段的文化()
    A

    查士丁尼时期文化

    B

    破坏圣像运动时期的文化

    C

    马其顿时期文化

    D

    12世纪以后的拜占廷文化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最早出现在英国,运动高峰发生在18世纪的法国的是()
    A

    破坏圣像运动

    B

    宗教改革运动

    C

    启蒙运动

    D

    文艺复兴运动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发起者是()
    A

    李大钊

    B

    鲁迅

    C

    胡适

    D

    陈独秀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棱镜门事件的发起者是谁()
    A

    俄罗斯克格勃

    B

    美国国家安全局

    C

    英国军情六处

    D

    斯诺登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