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简述道家音乐美学及其观点。 ”相关问题
  • 第1题:

    古希腊时期哪些人讨论了音乐美学的基本问题?他们最基本的音乐美学观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赫拉克利特论述了音乐的辩证自然属性,他认为“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
    毕达哥拉斯从弦长比例的角度出发,探讨了音乐和谐的物理学原理。他认为音乐是个小宇宙,与天体运行时发出的和谐相一致。还认为数的比例是判断音乐是否和谐的标准。
    柏拉图和其弟子亚里士多德论述了音乐的道德和影响作用。柏拉图认为“最好的音乐能够使最优秀、最有教养的人快乐”,音乐应该“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音乐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会的目的外,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研究。亚里斯多德认为音乐有三种目的:“教育、消遣和精神需要”。他认为音乐的美对人的心灵、性格的完善有显著影响。

  • 第2题:

    简述青主的音乐美学观点?


    正确答案: 五四运动时期一个著名的音乐美学家,他的音乐美学论著有【乐话】和【音乐通论】两本,提出了音乐是“上界的语言”的概念,青主借用西方表现主义理论,其基本意思是为了提倡“高尚的艺术”,在特定时代条件下具有一种被称为“为艺术而艺术”的倾向,他的终极目标是追求艺术的“尽真,尽善,尽美”。

  • 第3题:

    简述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儒、墨、道家的音乐思想。


    正确答案: (1)儒家:礼乐治国;
    (2)墨家:非乐,但不反对音乐本身;
    (3)道家:辩证地认识音乐。

  • 第4题:

    简述音乐美学理论。


    正确答案:我国音乐美学有着悠久历史,是世界上音乐美学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由奴隶社会急剧向封建社会过渡的一个大动荡、大变革时代。在这一时期中,各个阶级的代表人物,各持不同见解,对社会上的各种问题,展开了空前激烈的论争,围绕着怎样看待音乐的本质、音乐与现实生活的关系、音乐与政治的关系、音乐的社会教育作用等根本性问题进行了辨论。墨家学派提出了“非乐”、“兼爱”的理论,主张不要音乐;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以其“道法自然”为出发点,提出了清淡、虚无主义的音乐美学观点——“大音希声”,具有朴素的辩证法因素。儒家学派对待音乐的态度比较积极,从孔子到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主张把音乐当作一种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 第5题:

    唐代诗人李白的诗歌主要代表的是()

    • A、禅宗美学
    • B、儒家美学
    • C、墨家美学
    • D、道家美学

    正确答案:D

  • 第6题:

    简述音乐美学特点。


    正确答案:注重音乐的教化作用,提倡“德音”、“和乐”。代表人物:董仲舒。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道家音乐美学及其观点。

    正确答案: 老子:提倡“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他认为最理想的音乐是无声的,这种无声之乐正是有声之乐的本源。
    庄子:
    1、批判儒家礼乐思想,音乐要以自然、自由为美,而礼乐束缚了人的自然本性;
    2、推崇自然之乐,提出“人籁、地籁、天籁”的概念;
    3、倡导适兴之乐,他认为音乐应该顺应自然,适合人的本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音乐美学特点。

    正确答案: 注重音乐的教化作用,提倡“德音”、“和乐”。代表人物:董仲舒。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音乐美学理论。

    正确答案: 我国音乐美学有着悠久历史,是世界上音乐美学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由奴隶社会急剧向封建社会过渡的一个大动荡、大变革时代。在这一时期中,各个阶级的代表人物,各持不同见解,对社会上的各种问题,展开了空前激烈的论争,围绕着怎样看待音乐的本质、音乐与现实生活的关系、音乐与政治的关系、音乐的社会教育作用等根本性问题进行了辨论。墨家学派提出了“非乐”、“兼爱”的理论,主张不要音乐;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以其“道法自然”为出发点,提出了清淡、虚无主义的音乐美学观点——“大音希声”,具有朴素的辩证法因素。儒家学派对待音乐的态度比较积极,从孔子到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主张把音乐当作一种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中国美学史上,()对古代中国艺术的发展产生及其深远的影响。
    A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美学

    B

    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美学

    C

    禅宗美学

    D

    工艺美学

    E

    法家美学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柏拉图美学思想的主要观点。

    正确答案: ①既然理念世界是惟一真实的世界,现象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摹仿,而文艺又是现象世界的摹仿,所以,文艺是“摹仿的摹仿,影子的影子”,“和真理隔着两层”。因此文艺不能教人认识真理。
    ②诗人滋养着人性中卑劣的部分,如情感、欲念等,破坏了宗教信仰,起了伤风败俗的作用,所以,他把诗人逐出理想国。
    ③但柏拉图并不完全否认文学艺术,竭力肯定美、用、益统一的文艺作品。
    ④他提出了神的灵感说,认为创作的源泉是灵感,诗人须有神灵附着,进入狂热状态,才能创造出优美作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儒、墨、道家的音乐思想。

    正确答案: (1)儒家:礼乐治国;
    (2)墨家:非乐,但不反对音乐本身;
    (3)道家:辩证地认识音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儒家音乐美学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正确答案: 孔子:
    1、音乐的审美标准:尽善尽美;
    2、崇雅贬郑;
    3、强调音乐的社会功能。
    孟子:
    1、认为无论圣人还是凡人,对音乐都有共同的美感;
    2、认为音乐的本质是用来表现人的喜乐之情的;
    3、提倡“与民同乐”,这样才能达到人和、政和,才能“王天下”。
    荀子:
    1、音乐所呈现出的音响必须“中”、“和”而不“淫”;
    2、抨击墨子的“非乐”思想,注重音乐的社会功能;
    3、提出“中和”的审美标准,反对“夷俗邪音”、“郑卫之音”等淫声,进一步发展了前人的“中和”思想。

  • 第14题:

    简述柏拉图美学思想的主要观点。


    正确答案: ①既然理念世界是惟一真实的世界,现象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摹仿,而文艺又是现象世界的摹仿,所以,文艺是“摹仿的摹仿,影子的影子”,“和真理隔着两层”。因此文艺不能教人认识真理。
    ②诗人滋养着人性中卑劣的部分,如情感、欲念等,破坏了宗教信仰,起了伤风败俗的作用,所以,他把诗人逐出理想国。
    ③但柏拉图并不完全否认文学艺术,竭力肯定美、用、益统一的文艺作品。
    ④他提出了神的灵感说,认为创作的源泉是灵感,诗人须有神灵附着,进入狂热状态,才能创造出优美作品。

  • 第15题:

    简述道家音乐美学及其观点。


    正确答案:老子:提倡“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他认为最理想的音乐是无声的,这种无声之乐正是有声之乐的本源。
    庄子:
    1、批判儒家礼乐思想,音乐要以自然、自由为美,而礼乐束缚了人的自然本性;
    2、推崇自然之乐,提出“人籁、地籁、天籁”的概念;
    3、倡导适兴之乐,他认为音乐应该顺应自然,适合人的本性。

  • 第16题:

    题毕达哥拉斯学派强调音乐是和谐的表现,其观点的出发点是()

    • A、音乐与道德的关系
    • B、音乐与数学的关系
    • C、音乐与教育的关系
    • D、音乐与美学的关系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中国美学史上,()对古代中国艺术的发展产生及其深远的影响。

    • A、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美学
    • B、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美学
    • C、禅宗美学
    • D、工艺美学
    • E、法家美学

    正确答案:A,B,C

  • 第18题:

    问答题
    简述我国当代美学界对美学研究对象的几种观点。

    正确答案: 五六十年代,我国美学界对美学中的许多问题展开激烈的争论,关于美学研究的对象就是争论的问题之一。归纳起来,有四种主要观点:
    1)美学研究的对象应当是美以及美的规律,其理由是a能更好地划清美学与各门艺术理论的界限。B有很大的涵盖面,可把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全部包括进来。C从方法论上看,深入研究生活美,就能更好地理解艺术美。
    2)美学是艺术哲学,因此,美学研究的对象是艺术。其理由是:a从美学史上看,绝大部分美学家都是联系艺术来谈美学问题的。B艺术在质、量和社会作用方面都要远远超过实际生活中的美。C从方法论上看,理解了高级的艺术美,就会更有助于理解低级的生活美。
    3)美学的研究对象是美感体验,美学应以美感经验为中心去研究美和艺术。这样,既有中心又抓信了美和艺术。
    4)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强调从审美实践出发,把审美活动看作是审美主体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的自由创造,随着实践的发展,审美活动也不断丰富的扩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题毕达哥拉斯学派强调音乐是和谐的表现,其观点的出发点是()
    A

    音乐与道德的关系

    B

    音乐与数学的关系

    C

    音乐与教育的关系

    D

    音乐与美学的关系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青主的音乐美学观点?

    正确答案: 五四运动时期一个著名的音乐美学家,他的音乐美学论著有【乐话】和【音乐通论】两本,提出了音乐是“上界的语言”的概念,青主借用西方表现主义理论,其基本意思是为了提倡“高尚的艺术”,在特定时代条件下具有一种被称为“为艺术而艺术”的倾向,他的终极目标是追求艺术的“尽真,尽善,尽美”。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儒家墨家道家的音乐观。

    正确答案: a.儒:把音乐作为修身治国之道,并积极展开音乐教育。
    b.墨道:从劳动人民利益出发反对统治者音乐享乐,反对音乐否定音乐,墨甚至提出非乐主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儒家音乐美学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正确答案: 孔子:
    1、音乐的审美标准:尽善尽美;
    2、崇雅贬郑;
    3、强调音乐的社会功能。
    孟子:
    1、认为无论圣人还是凡人,对音乐都有共同的美感;
    2、认为音乐的本质是用来表现人的喜乐之情的;
    3、提倡“与民同乐”,这样才能达到人和、政和,才能“王天下”。
    荀子:
    1、音乐所呈现出的音响必须“中”、“和”而不“淫”;
    2、抨击墨子的“非乐”思想,注重音乐的社会功能;
    3、提出“中和”的审美标准,反对“夷俗邪音”、“郑卫之音”等淫声,进一步发展了前人的“中和”思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古希腊时期哪些人讨论了音乐美学的基本问题?他们最基本的音乐美学观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赫拉克利特论述了音乐的辩证自然属性,他认为“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
    毕达哥拉斯从弦长比例的角度出发,探讨了音乐和谐的物理学原理。他认为音乐是个小宇宙,与天体运行时发出的和谐相一致。还认为数的比例是判断音乐是否和谐的标准。
    柏拉图和其弟子亚里士多德论述了音乐的道德和影响作用。柏拉图认为“最好的音乐能够使最优秀、最有教养的人快乐”,音乐应该“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音乐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会的目的外,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研究。亚里斯多德认为音乐有三种目的:“教育、消遣和精神需要”。他认为音乐的美对人的心灵、性格的完善有显著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简述道家在音乐美学思想。

    正确答案: 老子:春秋时期哲学家,著有5000字的《道德经》,他提出了“道法自然”、“无为”的主张,在音乐思想上与儒家相对立,否定人为的音乐,走向虚无主义的极端,认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他的音乐观乃是“大音希声”,即:最美的音乐是无声之乐,它也是音乐的最高境界,这种强调精神修养的音乐思想,虽然包含了一定的朴素的辩证法因素,却有着较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
    庄子:他反对人为造作的音乐,他第一次将音响世界分为天籁、地籁和人籁,认为只有“天籁”才无所依持,完全是自发的,追求一种自然、神话的音乐。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