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注意世界形势,向西方学习,纷纷翻译外国报刊、书籍,其中叙述世界五大洲30多个国家的地理、历史的专著是()A.《四洲志》B.《地理大全》C.《康孝酋纪行》D.《瀛环志略》

题目

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注意世界形势,向西方学习,纷纷翻译外国报刊、书籍,其中叙述世界五大洲30多个国家的地理、历史的专著是()

A.《四洲志》

B.《地理大全》

C.《康孝酋纪行》

D.《瀛环志略》


相似考题
更多“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注意世界形势,向西方学习,纷纷翻译外国报刊、书籍,其中叙述世界五 ”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中国近代史上,___________是第一个睁开眼看世界的人,他组织专人翻译外国书籍和报纸编成 _____________一书。


    答案:
    解析:
    林则徐;《四洲志》

  • 第2题:

    在华外国人中翻译西方书籍最多的一人是()

    • A、沙博里
    • B、傅兰雅
    • C、利玛窦
    • D、巴顿

    正确答案:B

  • 第3题:

    鸦片战争前外国传教士出版过哪些中文报刊?这些报刊有何共同特点?


    正确答案: 中国第一批近代报刊。是鸦片战争前函方各国派遣来华的基督教传教士创办起来的。从1815年到1842年,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和中国附近的地方创办过6家中文报刊。它们是。由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和米怜在马六甲创办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1815~1821),由英国传教士麦都思在巴达维亚(今雅加达)主编的《特选撮要每月统记传》(1823~1826);曲英国传教士吉特在马六甲主编的《天下新闻》(1828~1829),由士罗在澳门编印的《依泾杂说》(1826~?);由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在广州创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1833-1837,后迁新加坡);由麦都思在广州主编的、《各国消息》(1838~?)。在这6家中文报刊中,影响较大的是《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和《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这个时期外国传教士办的中文报刊,有以下几个共同的特点:
    第一,它们的办报目的是一致的,就是想征段中国人的心。起初,传教士们以为宣传基督教教义就能够敲到这一点,所以最早创办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确实是一份宣传宗教的刊物。可是,当他们发现上帝并不能感化中国人时,便改变了做法,转而大力宣传西方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想用“知识的炮弹”来使中国人就范。《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就是这样做的。它的出版意图,“就是要使中国人认识我们的工艺,科学和道义,从而清除他们那种高傲和排外的观念”。这一目的,它们是达到了的。
    第二,它们都尽量做到中国化。传教士们知道,他们所办报刊的读者,是具有几可翠文化传统的中国入,因而不得不使自己办的报刊适合于中国人的口味。所以,无论报刊的形式和报刊的内容,都披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外衣。比如,这些报刊都采用了中国古代报纸的传统形式—书册式,封面上印着《论语》中的孔子语录:“子日多闯,择其善者而从之。”“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文章也多采用中国传统的章回体形式,经常出现“欲知后事如何,且昕下回分解”的字样;论述问题则经常引用“四书五经”和程朱著作的用语等等。
    第三,出现了由宗教性报刊到向非宗教性报刊发展的趋势。如果说《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是一份纯宗教性刊物的话,那么,它以后出版几份中文报刊的宗教性内容日益减少,非宗教性内容日益增多,并且出现了新闻、评论和广告等非宗教性报刊。

  • 第4题:

    鸦片战争以后,在中国传播西学的主要途径是()

    • A、西方传教、兴办工厂
    • B、办学兴教、翻译西书
    • C、派遣留学、开设讲堂
    • D、使臣出洋、引进外资

    正确答案:B

  • 第5题:

    从鸦片战争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曲折的历程。整个过程体现了近代中国()

    • A、学习西方就是对封建制度的不断否定
    • B、学习西方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
    • C、内忧外患交织促进了学习西方的深化
    • D、发展资本主义是学习西方的主要目的

    正确答案:C

  • 第6题:

    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注意世界形势,向西方学习,纷纷翻译外国报刊、书籍,其中叙述世界五大洲30多个国家的地理、历史的专著是()

    • A、《四洲志》
    • B、《地理大全》
    • C、《康孝酋纪行》
    • D、《瀛环志略》

    正确答案:A

  • 第7题:

    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是在()。

    • A、中法战争以后
    • B、鸦片战争以后
    • C、甲午战争以后
    • D、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

    正确答案:B

  • 第8题:

    问答题
    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中国办过哪些外文报刊?其中历时最久、影响最大的是什么报?

    正确答案: 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香港、广州、上海、天津、青岛等沿海城市办了120多种外文按刊,有月刊、周刊、三日刊和日刊,包括英文、日文、法文、德文、俄文、葡文等语种。其中主要有:
    《德臣报》,1845年创刊于香港,英文;
    《孖刺报》,1857年创刊于香港,英文;
    《南华早摄》,1881年创刊于香港,英文;
    《字林西报》,1850年创刊于上海,英文;
    《大美晚报》,1867年创刊于上海,英文;
    《京津泰晤士报》,1894年创刊于天津,英文。
    这些外文报纸与外国人在中国办的中文报纸比较,有两点不同:一是读者对象不同,外文报纸是办给在华的外交官、传教士、外国商人和所谓“高等华人”(买办知识分子)看的,因此它们不需要迎合中国一般读者的口味;二是内容不同,它们更加明目张胆地煽动本国改府加紧对中国的武装侵略和经济掠夺,公开支持已经变成帝国主义“守士官长”的清朝政府,反对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在这些外文报刊中,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是《字林西报》。该报的前身。《北华捷报》,1850年创刊上海;由英商奚安门创办。1864年由字林洋行接办,改名为《字林西报》,得到英国驻上海领事馆和租界工部局的支持,代表英国官方的观点。该报特别重视言论,经常就中国政局、中外关系和其他重大问题发表意见。该报辟有中外新闻和本埠新闻专栏,触角伸得很长,几乎在中国内地每一个有教堂的城镇都有它的通讯员,因此它的消息特别灵通。上海解放以后,允许该报继续出版,到1951年3月31日才自动停刊,历时101年,是1日中国出版时闻最长的外文报纸。但是,如果加上新中国成立以后的38年在半圆出版时间最长的外文报纸就算在香港出版的《南华早报》了。该报1881年创刊以后,一直到现在还在继续出版,已经有107年的史。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多选题
    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也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主要表现为()。
    A

    “师以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维新思想的提出

    B

    组织翻译西方书刊

    C

    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技,同时要求学习西方的政治

    D

    义和团运动中反帝思想的提出


    正确答案: C,B
    解析: 鸦片战争后,中国官吏和知识分子中的少数爱国、开明的有识之士,开始注意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外国史地,总结失败教训,寻找救国的道路和御敌的方法。他们通过收集、翻译传入的外国报刊、书籍、地图,以及战争中审问英军俘虏和向外国商人、传教士直接询问等各种方式,来获取世界知识。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被道光皇帝派到广东领导查禁鸦片和进行抗英斗争时,就组织人翻译西方书刊。1841年,他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地理大全》,编成《四洲志》一书书中叙述了世界五大洲30多个国家的地理、历史。林则徐后来把自己收集的资料和《四洲志》书稿交给好友魏源。魏源在1843年1月编成《海国图志》,其内容除包括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以外,还有总结鸦片战争经验教训、论述海防战略战术的《筹海篇》,翻译西人论述的《夷情备采》及西洋科技船炮图说等。在《海国图志》中,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   19世纪70年代以后,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等人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同时也要求吸纳西方的政治、经济学说。他们的共同特点,第一,具有比较强烈的反对外国侵略、希望中国独立富强的爱国思想;第二,具有一定程度反对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郑观应在其所著《盛世危言》中提出:第一,大力发展民族工商业;第二,同西方国家进行“商战”;第三,设立议院;第四,实行“君民共主”制度等主张。这些主张具有重要的思想启蒙的意义。

  • 第10题:

    判断题
    利玛窦是在华的外国人中,翻译西方书籍最多的人。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鸦片战争失败以后,清政府为了了解西方的情况,设立了翻译机构翻译出版西方图书,主要的机构有(  )。[2002年真题]
    A

    墨海书馆

    B

    同文馆

    C

    江南制造局翻译馆

    D

    强学书局

    E

    商务印书馆编译所


    正确答案: D,A
    解析:
    B项,同治元年(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附属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光绪二十七年十二月(1902年1月)并入京师大学堂。同治二年(1863年)成立于上海的同文馆,在培养外交和洋务人才的同时,翻译出版了大量西方书籍。C项,工厂附设的翻译出版机构,有福州船政学堂和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翻译馆,而尤以后者为著。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翻译馆成立于同治七年,是中国晚清时期译书最多、影响最大的翻译机构。

  • 第12题:

    多选题
    鸦片战争失败以后,清政府为了了解西方的情况,设立了翻译机构翻译出版西方图书,主要的机构有()。
    A

    墨海书馆

    B

    京师同文馆

    C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翻译馆

    D

    强学书局

    E

    商务印书馆编译所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鸦片战争失败以后,清政府为了了解西方的情况,设立了翻译机构翻译出版西方图书,主要的机构有()。

    • A、墨海书馆
    • B、京师同文馆
    • C、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翻译馆
    • D、强学书局
    • E、商务印书馆编译所

    正确答案:B,C

  • 第14题:

    利玛窦是在华的外国人中,翻译西方书籍最多的人。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5题:

    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中国办过哪些中文报刊?其中历时最久、影响最大的是什么报?


    正确答案: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大批外国商人来华经商。为了推销洋货,对中国人民进行经济掠夺,他们在香港、上海、天津、北京等地办起了一些中文报纸,供中国人阅读。这些报纸主要有:
    《中外新报》,1885创刊于香港。它是英文报孖刺报》的中文版,也是第一家中文日报.编务由中国一人黄平甫、伍廷芳等人主持。
    《华字日报》,1864年创刊于香港。它是英文报《德臣盥》的中文版,编务由中国人陈蔼亭主持。
    《上海新报》,1861年创刊于上海。它是上海出版的第一家中文El报,由字林洋行出资创办,聘请美英传教士伍德、林乐知、傅兰雅等人先后担任主编。
    《申报》,1872年创刊于上海,由英国商人美查,伍华德、普莱亚、麦基洛4人合资创办,产权后来归美查一人所有,先后聘请中国人蒋芷湘、何桂笙、钱昕伯、吴子让等人担任主笔。
    《字林沪报》,1882年创刊于上海,由字林洋行创办,聘请中国人蔡尔康等担任主编。
    《新闻报》,1893年创刊于上海,由英国商人丹福士创办,1898年后由美国人福开森接办,以工商界为主要读者对象,聘请中国人汪汉溪为总经理。在汪的悉心经营下.该报成为旧中国经营管理最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
    《时报》,1886年创刊于天津,由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主编。
    《顺天时报》,1901~创刊于北京.是受13本外务省控制的一家报纸,先后由中岛真雄、龟井陆良等人主持。
    此外,法、德、俄、英、美、日等国的商人、文人还在福州、汉口、沈阳、烟台、大连、厦门、哈尔滨、广州等地,相继办起了一批中文报纸。
    在这些外国人创办的中文报纸中,历时最久、影响最大的是上海《申报》。该报原名《申江新报》,1872年4月30日创刊伊始,即以崭新的姿态同《上海新报》竞争,抢走了《上海新报》的大部分订户。半午后,《上海新报》被迫停刊,《申报》遂独霸上海报坛。10年后《字林沪报》、《新闻报》相继创刊,才打破了这种局面。
    《申报》所以能够在竞争中战胜对手,主要是它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第一,它不象《上海新报》那样聘请外国人担任主笔,而是聘请熟中国典章制度、风土人情的中国人担任主笔,第二,降低售价,每份价格只相当于《上海新报》的1/4;第三,在中国报刊史上第一次把新闻、言论、文艺副刊和广告4个报纸的基本要素筘合起来,把言论激在首位,同时十分重视新闻报道,尤其注意报道那些重大的政治新闻和呵惊、可喜、可愕”的社会新闻;第四,大力做好发行工作,在上海设了20多个代销点在苏州、杭州、南京、汉口、天津等地设立代销机构;第五,广泛聘请通讯员和特约记者,扩大报道面,第六,不惜工本首先采用电讯、电话等先进工具传送捎息,并派出记者赴外国采访新闻;第七,附出各种增刊,扩大读者群。这些改革,为发展我国的一新闻事业作出了贡献。
    1889年,美查回国,《申报》又吸收了中国股东的美查兄弟公司经营,1913年,完全由中国人史量才接办,变成了中国人的报纸;抗日战争时期受日伪控制,战后被国民党政府接收,变成了一张反动报纸;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停刊。
    《中摄》出版时间达77年,是旧中国出版时间最长的报纸。它经历了中国近代、现代的多事之秋,对各个时期的重夫事件都有详尽的报道,因此成为中国近现代宝贵的资料库。

  • 第16题:

    概述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正确答案:第一阶段是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积极翻译、介绍西方的地理、法律等知识,开始了学习西方的第一步;
    第二阶段是洋务派大规模地运用和采纳西学,他们所开展的洋务运动以及与顽固派的争论,将西学的传播推进到新的阶段;
    第三阶段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他们在吸取、借鉴和批判前人的基础上,主张从制度上学习和借鉴西方,要求变法革新,并通过著述、翻译、办报等活动,极大地解放了时人的思想。

  • 第17题:

    从全球史观的角度来看,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

    • A、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 B、西方先进的思想、技术传入我国
    • C、中国开始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
    • D、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遭到严重冲击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鸦片战争时期新思潮萌发,其核心是()

    • A、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 B、学习西方技术,发展资本主义
    • C、抛弃“天朝上国”梦幻,放眼看世界
    • D、效法西方,实行君主立宪政治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鸦片战争后,()在《海国图志》一书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以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

    • A、林则徐
    • B、魏源
    • C、王韬
    • D、郑观应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单选题
    在华外国人中翻译西方书籍最多的一人是()
    A

    沙博里

    B

    傅兰雅

    C

    利玛窦

    D

    巴顿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鸦片战争以后,在中国传播西学的主要途径是()
    A

    西方传教、兴办工厂

    B

    办学兴教、翻译西书

    C

    派遣留学、开设讲堂

    D

    使臣出洋、引进外资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鸦片战争前外国传教士出版过哪些中文报刊?这些报刊有何共同特点?

    正确答案: 中国第一批近代报刊。是鸦片战争前函方各国派遣来华的基督教传教士创办起来的。从1815年到1842年,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和中国附近的地方创办过6家中文报刊。它们是。由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和米怜在马六甲创办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1815~1821),由英国传教士麦都思在巴达维亚(今雅加达)主编的《特选撮要每月统记传》(1823~1826);曲英国传教士吉特在马六甲主编的《天下新闻》(1828~1829),由士罗在澳门编印的《依泾杂说》(1826~?);由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在广州创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1833-1837,后迁新加坡);由麦都思在广州主编的、《各国消息》(1838~?)。在这6家中文报刊中,影响较大的是《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和《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这个时期外国传教士办的中文报刊,有以下几个共同的特点:
    第一,它们的办报目的是一致的,就是想征段中国人的心。起初,传教士们以为宣传基督教教义就能够敲到这一点,所以最早创办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确实是一份宣传宗教的刊物。可是,当他们发现上帝并不能感化中国人时,便改变了做法,转而大力宣传西方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想用“知识的炮弹”来使中国人就范。《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就是这样做的。它的出版意图,“就是要使中国人认识我们的工艺,科学和道义,从而清除他们那种高傲和排外的观念”。这一目的,它们是达到了的。
    第二,它们都尽量做到中国化。传教士们知道,他们所办报刊的读者,是具有几可翠文化传统的中国入,因而不得不使自己办的报刊适合于中国人的口味。所以,无论报刊的形式和报刊的内容,都披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外衣。比如,这些报刊都采用了中国古代报纸的传统形式—书册式,封面上印着《论语》中的孔子语录:“子日多闯,择其善者而从之。”“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文章也多采用中国传统的章回体形式,经常出现“欲知后事如何,且昕下回分解”的字样;论述问题则经常引用“四书五经”和程朱著作的用语等等。
    第三,出现了由宗教性报刊到向非宗教性报刊发展的趋势。如果说《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是一份纯宗教性刊物的话,那么,它以后出版几份中文报刊的宗教性内容日益减少,非宗教性内容日益增多,并且出现了新闻、评论和广告等非宗教性报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鸦片战争后,()在《海国图志》一书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以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
    A

    林则徐

    B

    魏源

    C

    王韬

    D

    郑观应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