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魏晋书论有了很大发展,流传至今的有西晋卫恒的《()》、索靖的《()》等,奠定了中国古代书论的基础。

题目

魏晋书论有了很大发展,流传至今的有西晋卫恒的《()》、索靖的《()》等,奠定了中国古代书论的基础。


相似考题
更多“魏晋书论有了很大发展,流传至今的有西晋卫恒的《()》、索靖的《()》等,奠定了中国古代书论的基础。 ”相关问题
  • 第1题:

    宋代书论有北宋朱长文的《()》、米芾的《()》等,南宋姜夔的《()》等。


    参考答案:《续书断》、《书史》、《续书谱》

  • 第2题:

    经介绍后,对历代书论的概貌已有了个初步印象,现在想听听对蔡邕书论的评介。


    正确答案: 蔡邕的书论,主要有《笔论》和《九势》两篇。《笔论》主要论述书法家在书法创作时所应该具备的精神状态。论中如“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毫,不能佳也”几句,就是说的书家精神状态如何,对于书法作品创作的成败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迫于事势,影响情绪,那末即使工具再好,也会不顶用的。又如“欲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彩,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数语,则又从另一侧面,阐述了书法创作时既要胸怀澄静,意志自然,又要思想高度集中的辩证关系。只有把两者很好地统一起来,才能达到预期的创作效果。
    《九势》是蔡邕论书的最为精彩的篇章,也是历史上最有影响的论书名篇之一。其主要贡献在于:①它在我国书论发展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藏头护尾”的藏锋理论;②它又第一次提出了“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的中锋学说;③它还第一次提出了另外一些常见的用笔方法和结字方法,诸如“转笔”、“疾势”、“掠笔”、“涩势”、“横鳞”,以及“凡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等。总之,在具体的创作用笔方法上,《九势》为今后藏锋、中锋等运笔法则奠定了初步的理论基础。其后的书论,虽对藏锋、中锋等学说有了进一步的探讨和阐述,但渊源所自,蔡邕是该被尊为鼻祖的。

  • 第3题:

    米芾的书法美学思想怎样?其传世的书迹书论有哪些?


    正确答案: 米芾的书法美学思想,集中的反映在其书论著作《书史》和《海岳名言》之中,而以《海岳名言》为最。《海岳名言》是米芾平日论书语辑录,虽篇幅不长,但却观点鲜明生动。首先,米芾对唐人书法中的唯法是循很反感,他把唐朝的几个大家的书法,如颜、柳、欧、虞、褚等斥为“一笔书”,意指他们书迹的基调,只有一个“法”字。认为他们的书法没有能表达其各不相同的抒情达性,而是成了按“法”行事的工匠式的复制,失去了书法的艺术性。其评论是否恰当,这里暂不多讲,但其主张书法艺术要抒情达性却无疑是正确的,道出了书法艺术的美的实质。
    另外,他还主张书法不能“刻意做作”,即如他说:“无刻意做作乃佳”,“心既贮之,随意落笔皆得自然”。也就是主张要真,要抒真感情达真理性。因为有意做作、虚假的面目是不能给人们以美的感受的。他的书法跳宕欹斜,随意“刷”去,行动也不拘“礼法”,被视为“颠狂”。其实这种“颠狂”,正是其真实思想感情的流露,这正是他自己认为美的具体表现。他批评颜、柳之书为“丑怪恶扎之祖”,也正是从这点出发来评论的。如他视颜真卿的楷书为丑,但却以为其《争座位帖》天真烂漫、遒放纵逸,是美。其三,米芾还主张书法要古雅脱俗,不同俗人的书法风貌才算美。所以米芾虽非常崇尚晋人,以晋为古,却不是崇尚晋人的书写法度,而是崇尚晋人各抒胸臆的情调和气质。
    由于米芾把天真自然的抒情达意作为其审美理想,所以对书法中的有关技法,往往看得很淡,他在答书家薛绍彭的论书诗说:“何必识难字,辛苦笑杨雄,自古写字人,用字或不通,要之皆一戏,不当问拙工,意足我后足,放笔一戏空”,就是反映的这种观点。因此,他对自己的“集古自成家”,“人不知何以为祖”,相当得意。不计法度,强调独具风格、独具性情的美学思想,决定了米芾的对书法美的欣赏的独特性,即“故吾所论,变化入人,不为溢辞”。简单地说:要针对每个书家的每幅作品的不同情况,进行有区别的审美评价,重具体,贬玄神。因此,他对晋唐以来用玄神空泛的比喻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等,深恶痛绝,斥之为“是何等语”,无益学者。他认为以“勒字”、“排字”、“描字”、“画字”、“刷字”等词语来评论时人的书法,才是中肯的。
    当然,由于其《海岳名言》是语录。杂述式的书论,不成体系,自相矛盾的地方亦不少见,但瑕不掩玉,这里就不再细述了。
    其传世书迹有:《苕溪诗卷》、《多景楼帖》、《虹县诗卷》、《蜀素帖》、《珊瑚帖》、《樂兄帖》、《崇国公墓志》、《王羲之王略帖跋》、《苏东坡木石图题诗》、《叔晦帖》、《李太师帖》等。还有很多散见于《群玉堂》、《宝晋斋》、《余清斋》、《快雪堂》,《三希堂》等丛帖之中。

  • 第4题:

    牛顿创建微积分,为()奠定了基础,首先进行光谱分析实验,为()奠定了基础;提出力学三大定律,奠定了()的基础;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为()奠定了基础。


    正确答案:微积分;光谱学;经典力学;物理学

  • 第5题:

    东汉书论:赵壹的《()》反映了汉代草书发展热潮的真实情况。崔瑗的《()》、蔡邕的《()》等,可视为古代书论的发轫之作。


    正确答案:《非草书》、《草书势》、《篆势》

  • 第6题:

    魏晋书论有了很大发展,流传至今的有西晋卫恒的《()》、索靖的《()》等,奠定了中国古代书论的基础。


    正确答案:《四体书势》、《草书状》

  • 第7题:

    填空题
    魏晋书论有了很大发展,流传至今的有西晋卫恒的《()》、索靖的《()》等,奠定了中国古代书论的基础。

    正确答案: 《四体书势》、《草书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填空题
    宋代书论有北宋朱长文的《()》、米芾的《()》等,南宋姜夔的《()》等。

    正确答案: 《续书断》、《书史》、《续书谱》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填空题
    明代书论:前期有()的《春雨杂识》、()的《法书通释》、()的《大字结构八十四法》等,中期有()《匏翁家藏集》和()《甫田集》中的书论,()的《书述》、《奴书订》,()的《书诀》等,晚期有()的《容台别集•书品》、()的《寒山帚谈》等。

    正确答案: 解缙、张绅、李淳、吴宽、文徵明、祝允明、丰坊、董其昌、赵宧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经介绍后,对历代书论的概貌已有了个初步印象,现在想听听对蔡邕书论的评介。

    正确答案: 蔡邕的书论,主要有《笔论》和《九势》两篇。《笔论》主要论述书法家在书法创作时所应该具备的精神状态。论中如“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毫,不能佳也”几句,就是说的书家精神状态如何,对于书法作品创作的成败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迫于事势,影响情绪,那末即使工具再好,也会不顶用的。又如“欲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彩,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数语,则又从另一侧面,阐述了书法创作时既要胸怀澄静,意志自然,又要思想高度集中的辩证关系。只有把两者很好地统一起来,才能达到预期的创作效果。
    《九势》是蔡邕论书的最为精彩的篇章,也是历史上最有影响的论书名篇之一。其主要贡献在于:①它在我国书论发展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藏头护尾”的藏锋理论;②它又第一次提出了“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的中锋学说;③它还第一次提出了另外一些常见的用笔方法和结字方法,诸如“转笔”、“疾势”、“掠笔”、“涩势”、“横鳞”,以及“凡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等。总之,在具体的创作用笔方法上,《九势》为今后藏锋、中锋等运笔法则奠定了初步的理论基础。其后的书论,虽对藏锋、中锋等学说有了进一步的探讨和阐述,但渊源所自,蔡邕是该被尊为鼻祖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卫瓘、卫恒父子的书法、书论成就如何?

    正确答案: 卫瓘,东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生,晋惠帝元康元年卒(公元二二○——二九一年),享年七十二岁。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城)人。字伯玉,卫觊的儿子。卫恒是卫瓘的儿子,字巨山,生年不详。晋惠帝元康元年即公元二九一年与其父一起为贾后所杀。卫瓘的父亲卫觊是三国时魏国的书法家。传金针八分书《魏受禅表》即卫觊所书。卫瓘幼承家学,后又跟张芝学书,独成一格,与索靖齐名。其书法作品的基调是结体清雅俊逸,点画流美生动。当时人们认为他的字流利生动胜过索靖,但法度严谨方面不如索靖。并把他与索靖并称为“二妙”。宋僧梦英还认为柳叶篆是他创造的。张怀瓘列其章草为神品,小篆、隶行、草书列为妙品,古文列为能品。
    卫恒的草书、隶书称著一时,据传说他能作“云书”,“笔动若飞,字张如云,莫能传学”。另外他的书论亦较出名,其《四体书势》一卷,专门论述古文、篆、隶、草书的书势,流传至今,对后世书法起到了相当大的指导作用,至今常为论书者引用。另外还著有《古来能书人录》一卷(见南朝宋虞和《论书表》)。书风近似其父。唐李嗣真《书后品》评论说:“卫(恒)、杜(预)之笔,流传多矣,纵任轻巧,流转风媚,刚健有余,便媚详雅,谅少俦正。”其草书《往来帖》被收入《淳化阁帖》传世。魏晋时期,书法艺术已进入自觉的时代,社会已开始对书法家推崇褒扬,有的因书法写的好而得到了当时统治者的重用,因此父子、兄弟、姻亲等同时成为著名书法家的例子比比皆是,而卫觊、卫瓘、卫恒,祖、父、孙三代都是书法家,且都名传后世,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南朝书论有:南朝宋羊欣的《()》、虞和的《()》、王愔的《()》、南齐王僧虔的《()》、南梁萧衍的《()》、陶弘景的《()》、袁昂的《()》、庾肩吾的《()》等。这些书论文字反映出当时书法美学和书法审美范畴的建立,确认了中国古代最初的书法批评标准,奠定了古代书学体系的雏形。

    正确答案: 《能书人名》、《论书表》、《文字志》、《书赋》、《观钟繇笔法十二意》、《与梁武帝论书启》、《古今书评》、《书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既然学习书论这么重要,那么,请简单介绍一下我国书论的大致概貌好吗?


    正确答案: 我国书论著作,由于年代的久远和书法艺术的高度发展,所以留下的遗产十分丰富。约言之,汉魏六朝是我国书论发展的草创期,这一阶段虽说是我国出现书论专门著作的早期阶段,但它为我们留下的著述却是十分的丰富。较为著名的有汉赵壹的《非草书》、蔡邕的《笔论》、《九势》,传为晋卫夫人的《笔阵图》,传为王羲之的《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书论》、《笔势论十二章》、《用笔赋》、《记白云先生书诀》,王僧虔的《论书》、《笔意赞》,梁陶弘景的《与梁武帝论书启》,梁武帝的《观钟繇书法十二意》、《答陶隐居论书》,隋释智果的《心成颂》等。
    唐朝是我国书法创作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书法名家辈出,书法理论的发展,至此亦已奠定基础,所以,唐代是我国书论发展的成熟期。这一时期的书论,主要有欧阳询的《八诀》、《传授诀》、《用笔论》,虞世南的《笔髓论》、《书旨述》,唐太宗的《笔法诀》、《论书》、《指意》、《王羲之传论》,孙过庭的《书谱》,张怀瓘《论用笔十法》、《玉堂禁经》,蔡希综的《法书论》,徐浩的《论书》,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陆羽的《释怀素与颜真卿论草书》,韩方明的《授笔要说》,林蕴的《拨镫序》,卢携的《临池诀》,释亚栖的《论书》等。
    五代时因为战乱关系,书家人物,屈指可数,其书论流传为众所周知的,只李煜《书述》等几人几种而已,是为书论的低潮期。宋时因为社会相对安定,经济发展,书法所以中兴。但宋代书法因为崇尚意态,所以表现在书论上的,亦多以此为论述中心。其书论较为著名的有苏轼《东坡题跋》中的论书部分,黄庭坚的《论书》、米芾的《海岳名言》、宋高宗的《翰墨志》、陈槱的《负暄野录》、姜夔的《续书谱》、陈思的《秦汉魏四朝用笔法》、无名氏的《三十六法》等,是为书论的再生期。
    元代则书家不多,书论亦只赵孟頫的《兰亭十七跋》、郑杓的《衍极》、陈绎曾的《翰林要诀》、吾丘衍的《学古编》等数种而已;明代则诗文潇洒,书法亦绚丽多采而不尚功力,其书论著作则以解缙的《春雨杂述》、丰坊的《书诀》、赵宦光的《寒山帚谈》、项穆的《书法雅言》、董其昌的《画禅室随笔》为最著名。所以总的说来,元明是书法的平台期。
    清代由于统治阶级对知识分子实行高压恐怖和重视利用的两手政策,所以士人多钻在故纸堆里讨生活,这体现在书法理论上,就是著述众多且重考证,当然亦不排除他们在其他方面所作的探索。其著作的佼佼者有冯班的《钝吟书要》,笪重光的《书筏》、宋曹的《书法约言》、梁巘的《评书帖》,吴德旋的《初月楼论书随笔》、朱履贞的《书学捷要》、钱咏的《书学》、王澍的《论书剩语》、阮元的《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包世臣的《艺舟双楫》、刘熙载的《艺概·书概》、周星莲的《临池管见》、朱和羹的《临池心解》、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等宏篇巨制,洋洋洒洒,是为书论的中兴期。

  • 第14题:

    卫瓘、卫恒父子的书法、书论成就如何?


    正确答案: 卫瓘,东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生,晋惠帝元康元年卒(公元二二○——二九一年),享年七十二岁。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城)人。字伯玉,卫觊的儿子。卫恒是卫瓘的儿子,字巨山,生年不详。晋惠帝元康元年即公元二九一年与其父一起为贾后所杀。卫瓘的父亲卫觊是三国时魏国的书法家。传金针八分书《魏受禅表》即卫觊所书。卫瓘幼承家学,后又跟张芝学书,独成一格,与索靖齐名。其书法作品的基调是结体清雅俊逸,点画流美生动。当时人们认为他的字流利生动胜过索靖,但法度严谨方面不如索靖。并把他与索靖并称为“二妙”。宋僧梦英还认为柳叶篆是他创造的。张怀瓘列其章草为神品,小篆、隶行、草书列为妙品,古文列为能品。
    卫恒的草书、隶书称著一时,据传说他能作“云书”,“笔动若飞,字张如云,莫能传学”。另外他的书论亦较出名,其《四体书势》一卷,专门论述古文、篆、隶、草书的书势,流传至今,对后世书法起到了相当大的指导作用,至今常为论书者引用。另外还著有《古来能书人录》一卷(见南朝宋虞和《论书表》)。书风近似其父。唐李嗣真《书后品》评论说:“卫(恒)、杜(预)之笔,流传多矣,纵任轻巧,流转风媚,刚健有余,便媚详雅,谅少俦正。”其草书《往来帖》被收入《淳化阁帖》传世。魏晋时期,书法艺术已进入自觉的时代,社会已开始对书法家推崇褒扬,有的因书法写的好而得到了当时统治者的重用,因此父子、兄弟、姻亲等同时成为著名书法家的例子比比皆是,而卫觊、卫瓘、卫恒,祖、父、孙三代都是书法家,且都名传后世,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

  • 第15题:

    颜真卿书法艺术的特点怎样?他有哪些书作和书论流传后世?


    正确答案:颜真卿的书法在书写《多宝塔》一帖的时候,尚未形成自己的风格,其基本特点是平整端齐,开后世馆阁体之肇端。六十岁以后,面目为之一变,自成一格。横画较细且平,竖画外凸成状,粗重雄浑。因其提按顿挫多用折笔,蚕头燕尾,棱角分明。故粗而有骨,不觉其肥。正如明王世贞的评论:“风棱秀出,精采注射,劲节直气,隐隐笔画间”。从整体结构来看,中间空灵,外画紧凑,笔势趋中,故松而不见其散,拙而雄健有神,纵横有象,低昂有姿,风格特异,强烈鲜明。宋苏轼《东坡题跋》称赞其书法为“雄秀独出,一变古法,如杜子美诗,格力天纵,奄有汉魏晋宋以来风流,后之作者,殆难复措手”。其传世作品比较有名且影响深远的有《多宝塔碑》、《颜勤礼碑》、《颜家庙碑》、《李玄靖碑》、《东方朔画像赞》、《自书告身帖》、《争座位帖》、《祭侄文稿》、《大(小)麻姑仙坛记》、《八关斋会报德记》、《大唐中兴颂》、《裴将军诗》、《刘中使帖》、《蔡明远帖》等。他还有书论一篇《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传世。

  • 第16题:

    索靖书学(),此为史载最初的家族相传的见证之一。作品有《急就章》、《()》、《出师颂》、《()》等。曾著有《()》,以自然物象比喻草书,使人们对草书的审美特征有形象认识,是早期的重要书论。


    正确答案:张芝,《月仪帖》、《七月帖》,《草书状》

  • 第17题:

    明代书论:前期有()的《春雨杂识》、()的《法书通释》、()的《大字结构八十四法》等,中期有()《匏翁家藏集》和()《甫田集》中的书论,()的《书述》、《奴书订》,()的《书诀》等,晚期有()的《容台别集•书品》、()的《寒山帚谈》等。


    正确答案:解缙、张绅、李淳、吴宽、文徵明、祝允明、丰坊、董其昌、赵宧光

  • 第18题:

    填空题
    唐代书论在古代书论史上堪称高峰期。作为六朝书论的总结,孙过庭《()》有着特殊意义,反映了书论的高度成熟,并成为书论史上的经典之作。张怀瓘的《()》、《书估》、《书议》堪称古代书论史上体系最详备的书学文献,是当时最完整的源流史论、书家批评论、书法审美论的专著。晚唐,张彦远的《()》汇辑了自汉以来许多书论名篇,为后世保存了许多可贵的书法史论遗产。

    正确答案: 《书谱》、《书断》、《法书要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填空题
    东汉书论:赵壹的《()》反映了汉代草书发展热潮的真实情况。崔瑗的《()》、蔡邕的《()》等,可视为古代书论的发轫之作。

    正确答案: 《非草书》、《草书势》、《篆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米芾的书法美学思想怎样?其传世的书迹书论有哪些?

    正确答案: 米芾的书法美学思想,集中的反映在其书论著作《书史》和《海岳名言》之中,而以《海岳名言》为最。《海岳名言》是米芾平日论书语辑录,虽篇幅不长,但却观点鲜明生动。首先,米芾对唐人书法中的唯法是循很反感,他把唐朝的几个大家的书法,如颜、柳、欧、虞、褚等斥为“一笔书”,意指他们书迹的基调,只有一个“法”字。认为他们的书法没有能表达其各不相同的抒情达性,而是成了按“法”行事的工匠式的复制,失去了书法的艺术性。其评论是否恰当,这里暂不多讲,但其主张书法艺术要抒情达性却无疑是正确的,道出了书法艺术的美的实质。
    另外,他还主张书法不能“刻意做作”,即如他说:“无刻意做作乃佳”,“心既贮之,随意落笔皆得自然”。也就是主张要真,要抒真感情达真理性。因为有意做作、虚假的面目是不能给人们以美的感受的。他的书法跳宕欹斜,随意“刷”去,行动也不拘“礼法”,被视为“颠狂”。其实这种“颠狂”,正是其真实思想感情的流露,这正是他自己认为美的具体表现。他批评颜、柳之书为“丑怪恶扎之祖”,也正是从这点出发来评论的。如他视颜真卿的楷书为丑,但却以为其《争座位帖》天真烂漫、遒放纵逸,是美。其三,米芾还主张书法要古雅脱俗,不同俗人的书法风貌才算美。所以米芾虽非常崇尚晋人,以晋为古,却不是崇尚晋人的书写法度,而是崇尚晋人各抒胸臆的情调和气质。
    由于米芾把天真自然的抒情达意作为其审美理想,所以对书法中的有关技法,往往看得很淡,他在答书家薛绍彭的论书诗说:“何必识难字,辛苦笑杨雄,自古写字人,用字或不通,要之皆一戏,不当问拙工,意足我后足,放笔一戏空”,就是反映的这种观点。因此,他对自己的“集古自成家”,“人不知何以为祖”,相当得意。不计法度,强调独具风格、独具性情的美学思想,决定了米芾的对书法美的欣赏的独特性,即“故吾所论,变化入人,不为溢辞”。简单地说:要针对每个书家的每幅作品的不同情况,进行有区别的审美评价,重具体,贬玄神。因此,他对晋唐以来用玄神空泛的比喻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等,深恶痛绝,斥之为“是何等语”,无益学者。他认为以“勒字”、“排字”、“描字”、“画字”、“刷字”等词语来评论时人的书法,才是中肯的。
    当然,由于其《海岳名言》是语录。杂述式的书论,不成体系,自相矛盾的地方亦不少见,但瑕不掩玉,这里就不再细述了。
    其传世书迹有:《苕溪诗卷》、《多景楼帖》、《虹县诗卷》、《蜀素帖》、《珊瑚帖》、《樂兄帖》、《崇国公墓志》、《王羲之王略帖跋》、《苏东坡木石图题诗》、《叔晦帖》、《李太师帖》等。还有很多散见于《群玉堂》、《宝晋斋》、《余清斋》、《快雪堂》,《三希堂》等丛帖之中。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颜真卿书法艺术的特点怎样?他有哪些书作和书论流传后世?

    正确答案: 颜真卿的书法在书写《多宝塔》一帖的时候,尚未形成自己的风格,其基本特点是平整端齐,开后世馆阁体之肇端。六十岁以后,面目为之一变,自成一格。横画较细且平,竖画外凸成状,粗重雄浑。因其提按顿挫多用折笔,蚕头燕尾,棱角分明。故粗而有骨,不觉其肥。正如明王世贞的评论:“风棱秀出,精采注射,劲节直气,隐隐笔画间”。从整体结构来看,中间空灵,外画紧凑,笔势趋中,故松而不见其散,拙而雄健有神,纵横有象,低昂有姿,风格特异,强烈鲜明。宋苏轼《东坡题跋》称赞其书法为“雄秀独出,一变古法,如杜子美诗,格力天纵,奄有汉魏晋宋以来风流,后之作者,殆难复措手”。其传世作品比较有名且影响深远的有《多宝塔碑》、《颜勤礼碑》、《颜家庙碑》、《李玄靖碑》、《东方朔画像赞》、《自书告身帖》、《争座位帖》、《祭侄文稿》、《大(小)麻姑仙坛记》、《八关斋会报德记》、《大唐中兴颂》、《裴将军诗》、《刘中使帖》、《蔡明远帖》等。他还有书论一篇《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传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卫门书家:()是开山之人。其子()与尚书郎敦煌索靖同在尚书台,俱善草书,时有“()”之誉。其长子()也是著名书家、书论家。南梁袁昂《古今书评》云其书如“插花美女,舞笑镜台”。其《()》是魏晋时期重要的书法理论文献。卫铄,世称(),是王羲之的启蒙老师,是()和王羲之之间的桥梁。

    正确答案: 卫觊、卫瓘,“一台二妙”,卫恒,《四体书势》,卫夫人,钟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与杜操并称“崔杜”,被誉为“()”。其传世的《()》为现今可见的最早书论文字。文中既阐述了草书兴起的原因,又描述了草书的审美特征,如“()”、“()”等,并以各种具体形象的事物来形容抽象的草书艺术,辩证地阐述了“()”的意义,对草书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后蔡邕作《()》、卫恒作《()》、《()》,皆仿《草书势》,合称《()》。

    正确答案: 崔瑗,“草贤”,《草书势》,“志在飞移”、“放逸生奇”,“势”,《篆势》、《字势》、《隶势》、《四体书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填空题
    牛顿创建微积分,为()奠定了基础,首先进行光谱分析实验,为()奠定了基础;提出力学三大定律,奠定了()的基础;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为()奠定了基础。

    正确答案: 微积分,光谱学,经典力学,物理学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