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
更多“在《科学管理原理》中,作者阐述了选拔与培训员工等问题,该书的作者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一本书初版时共印了1 0000册,每卖出一册,该书作者可得0.8元,后再版,这时每卖出一册,作者只可得0.6元,如果这些书全部卖光后,作者共获得26000元.问该书共印了多少册?( )

    A.36000册

    B.20000册

    C.30000册

    D10000册


    正确答案:D
    初版时作者可得:10000X0.8=8000元,再版所得为:26000-8000=18000元,再版册数:18000÷0.6=30000册,则共印了10000+30000=40000册。正确答案为D。

  • 第2题:

    社会工作者在处理家庭、邻里等内部成员矛盾时,往往会遇到情、理、法之间的纠葛,这体现了社会工作者面临的主要伦理难题是( )。

    A.保密问题
    B.自我决定问题
    C.人情与法制及规定的冲突问题
    D.价值介入与客观性的矛盾

    答案:C
    解析:
    人情与法制及规定的冲突问题是社会工作者面临的主要伦理难题之一。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也是一个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持在日常生活中异常重要。社会工作者在处理家庭、邻里等内部成员矛盾时,往往会遇到情、理、法之间的纠葛,如何正确和有效地区分人情、法制与规定的影响及后果,常常使社会工作者陷入困境。

  • 第3题:

    在小组讨论中,小李先阐述了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后,社会工作者对其他的成员说:“刚才小李提到了这个问题,其他组员对这个问题是怎样想的?”社会工作者的这种提问方式属于( )。

    A.开放式的提问
    B.重新定向型的提问
    C.反馈和阐述型的提问
    D.深究回答型的提问

    答案:B
    解析:
    社会工作者在小组讨论中,通常有五种提问类型:①封闭式的提问,如“是不是”;②深究回答型的提问,社会工作者可以用“描述”“告诉”“解释”等词提问;③重新定向型的提问,如“刚才小李提到了这个问题,其他组员对这个问题是怎样想的”;④反馈和阐述型的提问,如“我们已经讨论了一段时间,谁能对此总结一下吗”;⑤开放式的提问,如用“怎样”“为什么”等词提问。在小组讨论中,社会工作者可根据不同的情况和时机运用不同的提问方法。

  • 第4题:

    《人物志》的作者及该书的历史价值。


    参考答案:

    刘劭它不仅从治国平天下的角度高度的论述了善于知人用人的重要意义,而且详细地阐述了人才的各种不同类型,提出了人才的标准,分析了各类人才的心理特点、征象及优缺点,还论述了在识别人才和使用人才的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和应遵守的守则,可以说是中国古代人才学的巅峰之作。


  • 第5题:

    成年人对于儿时熟悉的《唐诗三百首》中的很多名诗,常常仅记得几句名句,而不知诗作者或者诗名。甲校中文系硕士生只有三个年级,每个年纪人数相等。统计发现,一年级学生都能把该书中的名句与诗名及其作者对应起来;二年级2/3的学生能把该书中的名句与作者对应起来;三年级1/3的学生不能把该书中的名句与诗句对应起来。根据上述信息,关于该校中文系硕士生,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1/3以上的硕士生不能将该书中的名句与诗名或者作者对应起来。
    B.大部分硕士生能将该书中的名句与诗名及其作者对应起来。
    C.1/3以上的一、二年级学生不能把该书中的名句与作者对应起来。
    D.2/3以上的一、二年级学生不能把该书中的名句与诗名对应起来。
    E.2/3以上的一、三年级学生能把该书中的名句与诗名对应起来。

    答案:E
    解析:
    因为一年级学生都能把该书中的名句与诗名及其作者对应起来,三年级1/3的学生不能把该书中的名句与诗句对应起来,即三年级2/3的学生能把该书中的名句与诗句对应起来。所以2/3以上的一、三年级学生能把该书中的名句与诗名对应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