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男性,52岁。因剧烈胸痛3小时诊断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而收治入院。入院后第3天,心绞痛又明显加重,心电图除原有V3一V5有Q波及S—T段抬高改变外,V1—V2亦出现Q波伴S—T段弓背样抬高。心脏听诊在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Ⅲ级,向心前区传导,P2亢进。两肺无啰音。患者的正确诊断是A.胆固醇性心包炎B.急性肺动脉栓塞C.直背综合征D.急性下壁心肌梗死E.室间隔破裂

题目

男性,52岁。因剧烈胸痛3小时诊断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而收治入院。入院后第3天,心绞痛又明显加重,心电图除原有V3一V5有Q波及S—T段抬高改变外,V1—V2亦出现Q波伴S—T段弓背样抬高。心脏听诊在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Ⅲ级,向心前区传导,P2亢进。两肺无啰音。患者的正确诊断是

A.胆固醇性心包炎

B.急性肺动脉栓塞

C.直背综合征

D.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E.室间隔破裂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E
更多“男性,52岁。因剧烈胸痛3小时诊断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而收治入院。入院后第3天,心绞痛又明显加重,心电 ”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男性,62岁,冠心病史,突发胸痛不能缓解入院。图5-28系患者胸痛发作后1小时、24小时及3周的心电图记录: 应诊断为()

    A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B急性后壁心肌梗死

    C变异型心绞痛

    D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E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


    A
    窦性心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解析:本图系患者胸痛发作后1小时、24小时及3周的心电图。Ⅱ、Ⅲ、aVF导联出现异常Q波,ST段弓背抬高随后逐渐恢复,T波倒置由浅变深呈冠状T,是典型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演变过程。需要注意:有时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可伴有V1、V2、V3导联ST段压低,有的学者认为这是对应性改变。亦有学者发现V1~V3的ST下移是合并前壁心肌缺血的表现。

  • 第2题:

    一患者因急性心肌梗死,于入院后第4天突发剧烈胸痛、端坐呼吸,心脏彩超可见明显的二尖瓣反流。 哪一部位心肌梗死该并发症常见( )

    A高侧壁心肌梗死

    B下壁心肌梗死

    C右室心梗

    D后壁心肌梗死

    E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E

  • 第3题:

    患者男性,47岁,突发胸痛2小时入院诊治,图5-29系患者胸痛发作后2小时、24小时及1周的心电图记录,应诊断为()。

    A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B急性后壁心肌梗死

    C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D变异型心绞痛

    E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


    E
    窦性心律,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解析:本图系患者胸痛发作后2小时、24小时及1周的心电图。图A显示:Ⅱ、Ⅲ、aVF导联的ST段显著抬高伴异常Q波,是急性下壁梗死的表现。另外,V2导联的R波异常增高,ST段压低,T波直立,提示后壁心肌梗死(镜像反应)。后壁梗死常伴有下壁梗死,临床上为了进一步证实后壁梗死,应加作V7~V9导联。图B和图C显示急性下、后壁梗死的演变过程。图中V1、V2导联QRS波由rS型演变为Rs型,进一步证实后壁心肌梗死的诊断。

  • 第4题:

    患者男性,47岁,突发胸痛2小时入院诊治,图5-29系患者胸痛发作后2小时、24小时及1周的心电图记录,应诊断为()

    A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B急性后壁心肌梗死

    C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D变异型心绞痛

    E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


    E
    窦性心律,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解析:本图系患者胸痛发作后2小时、24小时及1周的心电图。图A显示:Ⅱ、Ⅲ、aVF导联的ST段显著抬高伴异常Q波,是急性下壁梗死的表现。另外,V2导联的R波异常增高,ST段压低,T波直立,提示后壁心肌梗死(镜像反应)。后壁梗死常伴有下壁梗死,临床上为了进一步证实后壁梗死,应加作V7~V9导联。图B和图C显示急性下、后壁梗死的演变过程。图中V1、V2导联QRS波由rS型演变为Rs型,进一步证实后壁心肌梗死的诊断。

  • 第5题:

    患者男性,62岁,冠心病史,突发胸痛不能缓解入院。图5-28系患者胸痛发作后1小时、24小时及3周的心电图记录,应诊断为()。

    A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B急性后壁心肌梗死

    C变异型心绞痛

    D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E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


    A
    窦性心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解析:本图系患者胸痛发作后1小时、24小时及3周的心电图。Ⅱ、Ⅲ、aVF导联出现异常Q波,ST段弓背抬高随后逐渐恢复,T波倒置由浅变深呈冠状T,是典型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演变过程。需要注意:有时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可伴有V1、V2、V3导联ST段压低,有的学者认为这是对应性改变。亦有学者发现V1~V3的ST下移是合并前壁心肌缺血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