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题干)某村位于黄河上游,村发展水平不高。2014年开始大规模利用当地条件种植农产品以增加农民收入。2018年全县该农产品种植达2000亩,年产量达500万公斤。市场需求十分旺盛,称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假定农产品的供给函数为Q=3+3P。式中:Q为供给量,单位为公斤;P为价格,单位为元。该农产品的供给曲线为()A.斜率为负B.向右上方倾斜C.斜率为正D.向右下方倾斜由对该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系数的计算可知,该农产品供给弹性的类型为()A.富有弹性B.没有弹性C.缺乏弹性D.完全弹性若2018年该农产品市场

题目

(题干)某村位于黄河上游,村发展水平不高。2014年开始大规模利用当地条件种植农产品以增加农民收入。2018年全县该农产品种植达2000亩,年产量达500万公斤。市场需求十分旺盛,称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假定农产品的供给函数为Q=3+3P。式中:Q为供给量,单位为公斤;P为价格,单位为元。该农产品的供给曲线为()

A.斜率为负

B.向右上方倾斜

C.斜率为正

D.向右下方倾斜

由对该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系数的计算可知,该农产品供给弹性的类型为()

A.富有弹性

B.没有弹性

C.缺乏弹性

D.完全弹性

若2018年该农产品市场均价为4.4元/公斤,则该县农民可实现收入()万元

A.2100

B.2400

C.2500

D.2600

当价格上升15%时,邦需求贵下降了12.5%。该农产品的供给弹性系数为()A.0. 83

B.1. 2

C.1. 5

D.2. 0

该农产品的供给弹性E=()A.-

B.×

C.+

D.+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相似考题
更多“(题干)某村位于黄河上游,村发展水平不高。2014年开始大规模利用当地条件种植农产品以增加农民收入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县地处黄河上游。经济发展水平不高,2013年开始大规模种植某经济作物类农产品以增加农民收入。2017年全县该农产品种植规模达2 000亩,年产量达500万千克,市场需求旺盛,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假定该农产品的供给函数为Q=3+3P,式中:Q为供给量,单位为千克;P为价格,单位为元。
    该农产品的供给曲线()。

    A.斜率为负
    B.向右上方倾斜
    C.斜率为正
    D.向右下方倾斜

    答案:B,C
    解析:
    根据题意,供给函数为Q=3+3P,随着P的增加,Q也增加,两者同方向变动,所以斜率向右上方倾斜。将供给函数变形为

    即斜率为正。

  • 第2题:

    某县地处黄河上游。经济发展水平不高,2013年开始大规模种植某经济作物类农产品以增加农民收入。2017年全县该农产品种植规模达2 000亩,年产量达500万千克,市场需求旺盛,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假定该农产品的供给函数为Q=3+3P,式中:Q为供给量,单位为千克;P为价格,单位为元。
    若2017年该农产品市场均价为4.8元/千克,则该县农民可实现收入()。

    A.2 100万元
    B.2 400万元
    C.2 500万元
    D.2 600万元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意,该县农民可实现收入=4.8×500=2400(万元)。

  • 第3题:

    某县地处黄河上游。经济发展水平不高,2013年开始大规模种植某经济作物类农产品以增加农民收入。2017年全县该农产品种植规模达2 000亩,年产量达500万千克,市场需求旺盛,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假定该农产品的供给函数为Q=3+3P,式中:Q为供给量,单位为千克;P为价格,单位为元。
    该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Es=()。


    答案:A
    解析:
    农产品供给弹性是农产品供给量对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一般用弹性系数.即农产品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农产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之间的比率来表示。设ES代表供给弹性系数,△Q代表供给变动量,△P代表价格变动量。则:ES=△Q/Q÷△P/P

  • 第4题:

    某村位于黄河上游,村发展水平不高。2010年开始大规模利用当地条件种植农产品以增加农民收入。2014年全县该农产品种植达2000亩,年产量达500万公斤。市场需求十分旺盛,称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假定农产品 的供给函数为Q=3+3P。式中:Q为供给量,单位为公斤;P为价格,单位为元。

    若2014年该农产品市场均价为4.4元/公斤,则该县农民可实现收入()万元

    A.2100
    B.2200
    C.2500
    D.2600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农产品供给。4.4×5000000=2200(万元)。

  • 第5题:

    充分利用有利的气候条件,指导农业生产,科学调整种植结构,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服务,确保()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 A、粮食安全
    • B、农产品数量和质量
    • C、农民收入提高

    正确答案:A

  • 第6题:

    作为农产品产业链上游的种植或者收购企业,当农产品价格面临大幅下跌威胁时,应及时利用期货市场卖出保值以有效规避风险。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___,因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故称河南。

    • A、上游 
    • B、中游 
    • C、中下游 
    • D、下游

    正确答案:C

  • 第8题:

    青藏高原位于一种特殊的高原气候区,但利用大棚技术使得拉萨的瓜果蔬菜供应充足。据此完成題。拉萨利用大棚技术种植瓜果蔬菜,主要是改善广当地的()

    • A、光照条件
    • B、热量条件
    • C、水分条件
    • D、土壤条件

    正确答案:B

  • 第9题:

    四川位于()。

    • A、中国西南部、黄河上游
    • B、中国西北部、长江上游
    • C、中国西南部、长江上游
    • D、中国西南部、珠江上游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单选题
    在商代,下列哪个区域最大规模的聚落的面积最大:()。
    A

    长江上游

    B

    长江中游

    C

    黄河流域

    D

    长江下游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彩陶分布在全国各地,以()最为发达。
    A

    黄河中上游

    B

    黄河下游

    C

    长江中上游

    D

    长江下游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充分利用有利的气候条件,指导农业生产,科学调整种植结构,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服务,确保()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A

    粮食安全

    B

    农产品数量和质量

    C

    农民收入提高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村位于黄河上游,村发展水平不高。2010年开始大规模利用当地条件种植农产品以增加农民收入。2014年全县该农产品种植达2000亩,年产量达500万公斤。市场需求十分旺盛,称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假定农产品 的供给函数为Q=3+3P。式中:Q为供给量,单位为公斤;P为价格,单位为元。

    由对该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系数的计算可知,该农产品供给弹性的类型为()

    A、富有弹性
    B、没有弹性
    C、缺乏弹性
    D、完全弹性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农产品需求弹性的类型。需求弹性系数小于1时,为缺乏弹性或弹性小。

  • 第14题:

    某村位于黄河上游,村发展水平不高。2010年开始大规模利用当地条件种植农产品以增加农民收入。2014年全县该农产品种植达2000亩,年产量达500万公斤。市场需求十分旺盛,称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假定农产品 的供给函数为Q=3+3P。式中:Q为供给量,单位为公斤;P为价格,单位为元。

    该农产品的供给曲线为()

    A、斜率为负
    B、向右上方倾斜
    C、斜率为正
    D、向右下方倾斜

    答案:B,C
    解析:
    本题考查农产品供给曲线。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选项B正确。供给函数为Q=3+3P,斜率为正,选项C正确。

  • 第15题:

    某县地处黄河上游。经济发展水平不高,2013年开始大规模种植某经济作物类农产品以增加农民收入。2017年全县该农产品种植规模达2 000亩,年产量达500万千克,市场需求旺盛,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假定该农产品的供给函数为Q=3+3P,式中:Q为供给量,单位为千克;P为价格,单位为元。
    由对该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系数的计算可知,该农产品供给弹性的类型为()。

    A.富有弹性
    B.没有弹性
    C.缺乏弹性
    D.完全弹性

    答案:C
    解析:
    ①富有弹性或弹性大,ES>1。②缺乏弹性或弹性小,ES<1。③供给弹性等于1,ES=1,又称为单位弹性或同一弹性。④没有弹性,即ES=0,也叫完全无弹性。⑤供给弹性无限大,即ES=∞,也叫完全弹性。该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系数0.83<1,所以该农产品缺乏弹性。

  • 第16题:

    彩陶分布在全国各地,以()最为发达。

    A黄河中上游

    B黄河下游

    C长江中上游

    D长江下游


    A

  • 第17题:

    当前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要()。

    • A、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需要合理安排各部门的生产
    • B、增加优质农产品的生产,以增加农民收入
    • C、通过增加投入的办法,提高复种指数
    • D、增加教育投资,提高农民素质

    正确答案:A,B

  • 第18题:

    在商代,下列哪个区域最大规模的聚落的面积最大:()。

    • A、长江上游
    • B、长江中游
    • C、黄河流域
    • D、长江下游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秸秆发电,能有效解决广大农村秸秆合理利用问题。增加当地农民收入,是造福一方百姓的重要举措。2007年安徽首座“秸秆电厂”建成。据此回答下列小题。利用秸秆发电的好处,正确的是()①改善能源结构②缓解当地电力紧张的情况③增加农业有机肥④减少大气污染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某县位于风景秀丽气候适宜的远古火山口群山脚下,土豆种植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狭小的本地市场常导致土豆低价滞销。为走出困境,当地成立了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实行品牌经营。几经努力,该社成功地把土豆贩卖到省内外,且高价畅销,农民收入明显增长。从材料看,农民之所以增收,主要因为()①种植土豆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具有竞争优势②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品牌经营提高了土豆的价值③土豆市场扩大改善了原有供求关系,提高了价格④实行品牌经营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

    • A、①③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④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边拐村位于()。

    • A、振兴路东,介于胜利路与黄河路之间
    • B、振兴路西,介于胜利路与黄河路之间
    • C、振兴路东,介于中原路与黄河路之间

    正确答案:A

  • 第22题:

    填空题
    国水力资源集中分布于长江中上游、黄河中上游、()和()。

    正确答案: 横断山区各河,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关于黄河小浪底表述正确的的有(  )。
    A

    工程位于黄河中游最后一个峡谷出口处

    B

    小浪底工程堪称当代的“愚公移山”

    C

    工程以发电为主

    D

    主体工程于1994年正式开工

    E

    小浪底水利枢纽位于三门峡水利枢纽上游地区


    正确答案: D,E
    解析: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河南孟津境内黄河中游的最后一个峡谷出口处,其主体工程于1994年正式开工,2009年4月,全部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堪称当代的“愚公移山”。C项,工程目标是以防洪、防凌、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和发电等;E项,小浪底水利枢纽位于三门峡水利枢纽下游130公里、河南省洛阳市以北40公里的黄河干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