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黄某骑车回家,不小心碰了乡派出所民警陈某一下。陈某捡起石头砸去,致使黄某缝了32针。黄某的损失应由( )承担。A.县公安局B.黄某C.陈某D.乡派出所

题目

黄某骑车回家,不小心碰了乡派出所民警陈某一下。陈某捡起石头砸去,致使黄某缝了32针。黄某的损失应由( )承担。

A.县公安局

B.黄某

C.陈某

D.乡派出所


相似考题
更多“黄某骑车回家,不小心碰了乡派出所民警陈某一下。陈某捡起石头砸去,致使黄某缝了32针。黄某的损失 ”相关问题
  • 第1题:

    黄某(19周岁)和赵某(17周岁)合伙盗窃邻村卞某家的耕牛。黄某在门外望风,赵某进牛棚牵牛。由于赵某不小心弄出响声,被卞某发现。黄某听到卞某的吆喝声,不等赵某即逃走。卞某手持木棍紧迫赵某,赵某为了逃避卞某的抓捕,掏出随身携带的水果刀朝卞某身上捅了一刀后逃走。黄某逃到村头刚好遇见巡逻的民警。民警见黄某形迹可疑即将其带回问话,黄某如实将其和赵某合谋盗窃的情况向民警作了交代。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黄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B:对黄某应当认定为自首
    C:赵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
    D:对赵某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答案:A,B,C,D
    解析:
    赵某为了逃避抓捕持刀捅伤卞某的行为超出了黄某和赵某的共同盗窃故意范围,为共同犯罪的实行过限。黄某仅与赵某在盗窃罪的范围内成立共同犯罪,对赵某实行过限的抢劫罪,黄某不负刑事责任。黄某的行为只构成盗窃罪。黄某在犯罪未被司法机关发觉,仅因形迹可疑被民警盘问,即如实交代其和赵某共同盗窃的犯罪事实,符合司法解释对自首的界定,属于自首。赵某和黄某合谋盗窃,被人发现后,为了逃避抓捕当场对卞某实施暴力,根据《刑法》第169条的规定,其行为已转化为抢劫罪。赵某犯罪时不满18周岁,根据《刑法》第17条第3款之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第2题:

    黄某到某酒吧街饮酒,邂逅金发美女玛莎拉蒂,相约去宾馆开房聊天。临近午夜 某区的某派出所民警破房而人。黄某因嫖娼被某派出所罚款2000元。黄某不服申请行政议。下列哪一种选项正确?( )
    A.黄某应向区政府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B.本案的复议被申请人是某派出所
    C.黄某可以委托1-2名代理人参加复议,但仅限于书面委托
    D.派出所民警可以当场作出罚款决定


    答案:B
    解析:
    考点:复议机关、被申请人、代理及当场作出处罚
    讲解:《治安管理处罚法》第91条规定:“治安管理处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 关决定;其中警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可以由公安派出所决定。”根据该条规定,公安派出 所具有罚款权。《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14条规定:“行政机关设立的派出机构、内设机 构或者其他组织,未经法律、法规授权,对外以自己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该行政机关 为被申请人。”公安派出所作为派出机构,获得了罚款权,即使其超出了罚款数额,也应当 以其自身为复议被申请人,故B项正确。根据《行政复议法》第15条第1款第2项,对政 府工作部门依法设立的派出机构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以自己的名义作出的具体行 政行为不服的,向设立该派出机构的部门或者该部门的本级地方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故本案的复议机关可以是区政府,也可以是区公安分局,A项“应”字表述错误。
    《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10条规定:“申请人、第三人可以委托1至2名代理人参加行政复议。申请人、第三人委托代理人的,应当向行政复议机构提交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 书应当载明委托事项、权限和期限。公民在特殊情况下无法书面委托的,可以口头委托 ……”公民委托是可以口头委托的,故C项“仅限于书面委托”说法错误。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00条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的,可以当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据此,200元以下的治安罚款 才可当场作出,本案的罚款数是2000元,故D项错误。

  • 第3题:

    2017年9月16日,甲县公安局为抓捕监狱脱逃犯,在县城周边道路设置卡点,检查过往车辆行人。当天下年5时许,一辆轿车在驶近城东卡点时,突然加速。民警闪避时,碰到站在路旁的市民丁某,致其手机摔坏。车撞到路边的树后停下。设卡民警立即上前盘查,发现司机陈某并非逃犯,其随身携带的包内有大量现金,且陈某自称突然加速是因为慌乱中错把油门当刹车所致,遂将此案交给城东派出所调查处理。

    城东派出所指派副所长黄某、民警宁某负责该案。黄某、宁某在对司机陈某进行第一次询问时,黄某和陈某互相认出对方是高中同学,上学期间两人有过矛盾,这时陈某申请副所长黄某回避,黄某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有:

    A.不予理会,继续询问
    B.立即向局领导汇报更换其他民警询问
    C.立即指令其他民警进行询问
    D.接受陈某请求,由宁某继续询问

    答案:A,C,D
    解析:
    本题考察行政执法基础知识。《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四)强行冲闯公安机关设置的警戒带、警戒区的。故陈某的行为构成治安违法,应受到治安处罚。
    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十四条:公安机关负责人、办案人民警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提出回避申请,案件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近亲属的;(二)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第十六条:办案人民警察的回避,由其所属的公安机关决定;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上一级公安机关决定。第十七条: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要求公安机关负责人、办案人民警察回避的,应当提出申请,并说明理由。口头提出申请的,公安机关应当记录在案。第十八条:对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提出的回避申请,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二日内作出决定并通知申请人。
    黄某和陈某是高中同学且两人有过矛盾,存在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到案件的公正处理,故陈某作为案件当事人有权申请黄某回避,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二日内作出决定并通知申请人。A项做法不正确。黄某是副所长,他的回避应当由甲县公安局决定,因此B项做法正确。
    根据第二十一条:在公安机关作出回避决定前,办案人民警察不得停止对行政案件的调查。故在回避决定未作出前,黄某不停止对陈某的询问。因此C项、D项做法不正确。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CD项。

  • 第4题:

    黄某(19周岁)和赵某(17周岁)合伙盗窃邻村王某家的耕牛。黄某在门外望风,赵某进牛棚牵牛。由于赵某不小心弄出响声,被王某发现。黄某听到王某的呛喝声,不顾等赵某即逃走。王某手持木棒紧迫赵某,赵某为了逃避王某的抓捕,掏出随身携带的水果刀朝王某身上捅了一刀后逃走。黄某逃到村头刚好遇见巡逻的民警。民警见黄某形迹可疑即将其带回问话,黄某如实将其和赵某合谋盗窃的情况向民警作了交代。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黄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B.对黄某应当认定为自首
    C.赵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
    D.对赵某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答案:A,B,C,D
    解析:
    在本题中,黄某和赵某合伙盗窃邻村王某家的耕牛,黄某在门外望风,赵某进牛棚牵牛,其二人已经构成盗窃的共同犯罪。赵某为了抗拒抓捕将追赶的王某扎伤,属于《刑法》第269条规定的转化的抢劫罪,但其行为已经超出了和黄某共同的盗窃的故意,属于共同犯罪中的过限行为,因此赵某应构成抢劫罪,而黄某只构成盗窃罪,因此A、C两项均可选。黄某仅因形迹可疑,被巡逻民警盘问即如实将其和赵某盗窃的情况向民警如实作了供述。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的规定,黄某的行为属于自首,因此B项也是正确的。本题中,赵某只有17岁,还是未成年人,依据《刑法》第17条第3款的规定,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此D项也是正确的。

  • 第5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的相关规定,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民警刘某在办理外甥陈某殴打梁某的案件时未回避
    B.派出所民警施某着便装下班回家,路遇他人财物被抢夺,装作没有看见
    C.民警牛某将警服借给朋友大学生秦某到公园拍照
    D.民警黄某、何某巡逻时怀疑林某的手机是被盗物品,出示工作证后对林某当场盘问、检查

    答案:D
    解析:
    《人民警察法》第四十五条:人民警察在办理治安案件过程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当事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二)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民警刘某在办理外甥的治安案件时,属于与案件有利害关系,应当回避,故A项错误。
    第十九条: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有其职责范围内的紧急情况,应当履行职责。民警施某路遇抢夺视而不见的行为,违背了警察的职责,故B项错误。
    第三十六条:……人民警察的警用标志、制式服装、警械、证件为人民警察专用,其他个人和组织不得持有和使用。民警牛某将警服借给他人的行为,违反了这一规定,故C项错误。
    第九条:“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当场盘问、检查……”民警怀疑林某手机是被盗物品,怀疑林某有违法犯罪嫌疑,民警可以经出示工作证后对其进行盘问检查,故D项正确。
    因此本题选择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