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先张法预制梁板时,横梁应有足够的刚度,受力后挠度应不大于( )。 ”相关问题
  • 第1题:

    先张法预制梁板时,承力台座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钢横梁受力后,挠度不能大于( )mm。

    A.1.0
    B.1.2
    C.1.5
    D.2.0

    答案:D
    解析:
    2019版教材P130页
    先张法预制梁板时,承力台座由混凝土筑成,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钢横梁受力后,挠度不能大于2mm。

  • 第2题:

    桥梁上部结构对于先张法预制梁板的说法正确的( )。
    A、钢绞线张拉后8h,开始绑扎除面板外的普通钢筋
    B、横梁应有足够的刚度,受力后挠度不应大于5mm
    C、张拉方向与预应力钢材在一条直线上
    D、多根钢筋同时张拉初应力要保持一致
    E、张拉时预应力钢筋断筋数量不超过1%


    答案:A,C,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桥梁上部结构装配式施工。横梁应有足够的刚度,受力后挠度不应大于2mm;张拉时,同一构件内预应力钢钢丝、钢绞线的断丝数量不得超过1%,同时对于预应力钢筋不允许断筋。参见教材P100。

  • 第3题:

    先张法预制梁板时,承力台座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钢横梁受力后,挠度不能大于()mm。

    A、 1
    B、 1.2
    C、 1.5
    D、 2

    答案:D
    解析:
    2018新教材P118 先张法预制梁板时,承力台座由混凝土筑成,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钢横梁受力后,挠度不能大于2mm。

  • 第4题:

    关于先张法预应力筋张拉操作时的施工要点的说法,正确的有()。

    A.张拉时,同一构件内预应力钢丝、钢绞线不允许出现断丝
    B.横梁须有足够的刚度,受力后挠度应不大于2mm
    C.用横梁整批张拉时,千斤顶应对称布置,防止活动横梁倾斜
    D.张拉时,工作人员不得站在台座两端或进入台座
    E.张拉时,沿台座长度方向每隔4~5m应放一防护架

    答案:B,C,D,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桥梁上部结构装配式施工。张拉时,同一构件内预应力钢丝、钢绞线断丝数量不得超过1%。同时要求预应力钢筋不出现断筋。

  • 第5题:

    在先张法预应力施工中使用的张拉横梁应有足够的刚度,受力后的最大挠度不得大于( )mm。

    A.1
    B.2
    C.4
    D.6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预应力张拉施工。张拉台座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其抗倾覆安全系数不得小于1.5,抗滑移安全系数不得小于1.3。张拉横梁应有足够的刚度,受力后的最大挠度不得大于2mm。

  • 第6题:

    先张法预应力砼构件台座的端横梁,受力后的挠度不得大于()。


    正确答案:2mm

  • 第7题:

    先张法的预应力墩式台座结构应具有()

    • A、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 B、抗倾覆性安全系数≥1.5
    • C、抗滑移系数≥1.3
    • D、受力后挠度不大于4mm

    正确答案:A,B,C

  • 第8题:

    多选题
    先张法的预应力墩式台座结构应具有()
    A

    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B

    抗倾覆性安全系数≥1.5

    C

    抗滑移系数≥1.3

    D

    受力后挠度不大于4mm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先张法墩式台座横梁须有足够的刚度,受力后挠度应不大于()mm。
    A

    2.5

    B

    2

    C

    1.5

    D

    1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桥梁上部构造装配式施工方法有()。
    A

    先张法预制梁

    B

    先张法预制板

    C

    后张法预制梁

    D

    后张法预制板

    E

    预制梁板的沉桩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若桥梁使用的是先张法预制梁(板),钢横梁受力后挠度不能大于()。
    A

    2mm

    B

    3mm

    C

    4mm

    D

    5mm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预应力混凝土应优先采用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质硅酸盐水泥

    B

    放张预应力筋时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规定时,不得低于强度设计值的75%

    C

    先张法张拉台座抗倾覆安全系数不得小于1.3,抗滑移安全系数不小于1.5

    D

    张拉横梁应有足够的刚度,受力后的最大挠度不得大于2mm

    E

    锚板受力中心应与预应力筋合力中心一致


    正确答案: B,A
    解析:

  • 第13题:

    下列对桥梁上部结构采用先张法预应力筋张拉操作时的施工要点叙述有误的是( )。

    A.横梁须有足够的刚度。受力后挠度应不大于2mm
    B.张拉时,张拉方向与预应力钢材在一条直线上
    C.张拉时,沿台座长度方向每隔4—5m应放一个防护架
    D.预应力筋张拉完毕后,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3mm,同时不得大于构件最短边长的4%

    答案:D
    解析:
    2019版教材P131页
    桥梁上部结构先张法预制梁板工序,D选项正确应为预应力筋张拉完毕后,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5mm,同时不得大于构件最短边长的4%。

  • 第14题:

    在先张法预应力施工中使用的张拉横梁应有足够的刚度,受力后的最大挠度不得大于( )。
    A、1mm
    B、2mm
    C、4mm
    D、6mm


    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预应力张拉施工。张拉横梁应有足够的刚度,受力后的最大挠度不得大于2mm。参见教材P34。

  • 第15题:

    后张法预制梁板时,预应力张拉一般采用()控制。

    A、应力
    B、伸长值
    C、强度
    D、刚度

    答案:A
    解析:
    预应力张拉采用应力控制,同时以伸长值作为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之差应满足规范要求,否则要查明原因采取补救措施。

  • 第16题:

    先张法预制梁板操作时的说法正确的有()。


    A.横梁应有足够的刚度,受力后挠度不应大于5mm
    B.张拉方向与预应力钢材在一条直线上
    C.多根钢筋同时张拉初应力要保持一致
    D.张拉时预应力钢筋断筋数量不超过1%
    E.预应力筋放张后,对钢丝和钢绞线,应采用乙炔-氧气切割

    答案:B,C
    解析:
    横梁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受力后挠度应不大于2mm,选项A错误。张拉时,同一构件内预应力钢钢丝、钢绞线的断丝数量不得超过 1%,同时对于预应力钢筋不允许断筋,选项 D错误。预应力筋放张后,对钢丝和钢绞线,应采用机械切割的方式进行切断,选项E错误。

  • 第17题:

    先张法墩式台座横梁须有足够的刚度,受力后挠度应不大于()mm。

    • A、2.5
    • B、2
    • C、1.5
    • D、1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桥梁上部构造装配式施工方法有()。

    • A、先张法预制梁
    • B、先张法预制板
    • C、后张法预制梁
    • D、后张法预制板
    • E、预制梁板的沉桩

    正确答案:A,B,C,D

  • 第19题:

    填空题
    钢梁桥面系纵梁位置处横梁的挠度:端横梁应不大于2mm,中间横梁应不大于()。

    正确答案: 3mm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后张法预制梁板时,预应力张拉一般采用()控制。
    A

    应力

    B

    伸长值

    C

    强度

    D

    刚度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先张法预应力砼构件台座的端横梁,受力后的挠度不得大于()。

    正确答案: 2mm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形梁施工时,张拉台座应与张拉各阶段的受力状态适应,构造应满足施工要求。张拉横梁及锚板应能直接承受预应力筋施加的压力,其受力后的最大挠度不得大于()。
    A

    2mm

    B

    5mm

    C

    8mm

    D

    10mm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先张法预制梁板时,承力台座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钢横梁受力后,挠度不能大于()。
    A

    1.0mm

    B

    1.2mm

    C

    1.5mm

    D

    2.0mm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