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高温回火是将钢件加热到500~700℃回火,它具有的特点为( )。A、主要用于各种高碳钢的切削工具的回火B、钢经调调质处理后强度较高C、主要用于中等硬度的零件、弹簧等D、经调质处理后塑性、韧性更显著超过淬火处理情况

题目
高温回火是将钢件加热到500~700℃回火,它具有的特点为( )。
A、主要用于各种高碳钢的切削工具的回火
B、钢经调调质处理后强度较高
C、主要用于中等硬度的零件、弹簧等
D、经调质处理后塑性、韧性更显著超过淬火处理情况


相似考题
更多“高温回火是将钢件加热到500~700℃回火,它具有的特点为( )。 ”相关问题
  • 第1题:

    高温回火即调质处理,可获得较高的力学性能,是将工件加热到( )回火。

    A.250~500℃

    B.350~600℃

    C.500~700℃

    D.600~800℃


    正确答案:C

  • 第2题:

    高温回火是将钢件加热到()℃回火,主要用于重要结构零件。


    A.400~700

    B.500~800

    C.600~900

    D.500~700

    答案:D
    解析:
    本题的考点为高温回火。高温回火是将钢件加热到500~700℃回火,即调质处理,因此可获得较高的力学性能,如高强度、弹性极限和较高的韧性。主要用于重要结构零件。钢经调质处理后不仅强度较高,而且塑性、韧性更显著超过正火处理的情况。

  • 第3题:

    将钢件加热到某一规定温度进行热处理,以期获得较高的力学性能,经此调质处理后,温度、塑性、韧性都显著提高,此种热处理方法为( )。

    A.淬火工艺
    B.低温回火
    C.中温回火
    D.高温回火

    答案:D
    解析:
    2020版教材P84
    常用热处理方法中的高温回火。高温回火可以使钢件获得较高的力学性能,如高强度、弹性极限和较高的韧性。钢经过凋质处理后不仅强度较高,而且塑性、韧性更显著超过正火处理的情况。

  • 第4题:

    将钢件加热到250~500℃回火,使工件得到好的弹性、韧性及相应的硬度,一般适用于中等硬度的零件、弹簧等焊后热处理工艺方法为()。


    A.调质处理

    B.低温回火

    C.中温回火

    D.高温回火

    答案:C
    解析:
    中温回火是将钢件加热到250~500℃回火,使工件得到好的弹性、韧性及相应的硬度,一般适用于中等硬度的零件、弹簧等。

  • 第5题:

    钢件淬火后进行高温回火温度为()。

    • A、400~500℃
    • B、500~650℃
    • C、650~700℃

    正确答案:B

  • 第6题:

    高温回火的方法是将工件加热到()均热一定的时间后冷却的回火方法。

    • A、400—500℃
    • B、500—600℃
    • C、500—650℃
    • D、450—600℃

    正确答案:B

  • 第7题:

    高温回火时要将钢件加热到350~500℃。


    正确答案:错误

  • 第8题:

    低温回火时将焊件加热到(),所得组织为回火马氏体。低温回火保持了钢的高硬度,降低了淬火内应力和脆性,且韧性有所提高。常用于要求高硬度的耐磨工具和零件。

    • A、150~250℃
    • B、300~350℃
    • C、400~500℃
    • D、500~650℃

    正确答案:A

  • 第9题:

    低温回火是指将钢件加热到( )℃回火,稳定组织,以得到高的硬度与耐磨性,降低内应力及脆性。

    • A、150~250
    • B、250~500
    • C、500~650
    • D、500~700

    正确答案:A

  • 第10题:

    一个直径为200mm的轴,要求综合力学性能好,比较合适的选材和热处理工艺是()。

    • A、45钢调质处理
    • B、40CrMnMo加热到单相奥氏体区,然后水冷,最后高温回火
    • C、40CrMnMo加热到单相奥氏体区,然后油冷,最后高温回火
    • D、45钢加热到单相奥氏体区,然后水冷,最后高温回火

    正确答案:C

  • 第11题:

    单选题
    淬火钢重新加热至350~500℃,保温后在空气中冷却的操作称为()
    A

    低温回火

    B

    中温回火

    C

    高温回火

    D

    软化回火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将钢件加热到某一规定温度进行热处理,以期获得较高的力学性能,钢经此调质处理后,温度、塑性、韧性都显著提高,此种热处理方法为()
    A

    淬火工艺 

    B

    低温回火 

    C

    中温回火 

    D

    高温回火


    正确答案: C
    解析: 钢的回火工艺中高温回火,是指将钢件加热到500-700℃回火,即调质处理,因此可获得较高的力学性能。经调质处理后不仅强度较高,且塑性、韧性更显著。

  • 第13题:

    将钢件加热到某一规定温度进行热处理,以期获得较高的力学性能,经此调质处理后,温度、塑性、韧性都显著提高,此种热处理方法为( )。

    A:淬火工艺
    B:低温回火
    C:中温回火
    D:高温回火

    答案:D
    解析:
    2019版教材P84
    常用热处理方法中的高温回火。高温回火可以使钢件获得较高的力学性能,如高强度、弹性极限和较高的韧性。钢经过凋质处理后不仅强度较高,而且塑性、韧性更显著超过正火处理的情况。

  • 第14题:

    中温回火是指将钢件加热到( )回火,使工件得到好的弹性、韧性及相应的硬度。一般适用于中等硬度的零件、弹簧等。


    A.150—250℃

    B.250~500℃

    C.500~700℃

    D.700~900℃

    答案:B
    解析:
    回火按不同的加热温度可以分为低温(150—250℃)回火、中温回火和高温(500~700℃)回火。

  • 第15题:

    将钢件加热到150~250℃回火,稳定组织,以得到高的硬度与耐磨性,降低内应力与脆性的回火工艺为( )。

    A、调质处理
    B、低温回火
    C、中温回火
    D、高温回火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常用热处理方法。低温回火将钢件加热到150~250℃回火,稳定组织,以得到高的硬度与耐磨性,降低内应力及脆性。主要用于各种高碳钢的切削工具、模具、流动轴承等的回火处理。

  • 第16题:

    (2012年)将钢件加热到某一规定温度进行热处理,以期获得较高的力学性能,钢经此调质处理后,强度、塑性、韧性都显著提高,此种热处理方法为()。

    A.淬火工艺
    B.低温回火
    C.中温回火
    D.高温回火

    答案:D
    解析:
    该题主要考察的是:高温回火,高温回火。将钢件加热到500 ~700℃回火,即调质处理,因此可获得较高的力学性能,如高强度、弹性极限和较高的韧性。主要用于重要结构零件。钢经调质处理后不仅强度较高,而且塑性、韧性更显著超过正火处理的情况。

  • 第17题:

    中温回火时要将钢件加热到()。

    • A、150~250℃
    • B、350~500℃
    • C、500~650℃
    • D、650~800℃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将钢件加热到某一规定温度进行热处理,以期获得较高的力学性能,钢经此调质处理后,温度、塑性、韧性都显著提高,此种热处理方法为()

    • A、淬火工艺 
    • B、低温回火 
    • C、中温回火 
    • D、高温回火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低温回火时要将钢件加热到()。

    • A、150~250℃
    • B、350~500℃
    • C、500~650℃
    • D、650~800℃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淬火钢重新加热至350-500℃,保温后在空气中冷却的操作称为()。

    • A、低温回火
    • B、中温回火
    • C、高温回火
    • D、软化回火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高温回火的加热温度约为500℃~600℃,多用来处理()零件,以增加钢件的强度、塑性和韧性。


    正确答案:中碳钢

  • 第22题:

    单选题
    低温回火是指将钢件加热到( )℃回火,稳定组织,以得到高的硬度与耐磨性,降低内应力及脆性。
    A

    150~250

    B

    250~500

    C

    500~650

    D

    500~700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高温回火的加热温度约为500~600℃,多用来处理()零件,以增加钢件的强度、塑性和韧性。

    正确答案: 中碳钢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