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
解析:
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包括:
(1)行为人合格。民事主体在实施具体的民事法律行为时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对于自然人而言,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从事各种民事法律行为均为合格,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法律允许其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的范围内,进行与其年龄、智力和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就是合格的;具体到法人,则必须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并在自己经营的业务范围内从事民事活动。依法参与民事活动的其他组织,必须是具有法律承认的资格并在其所属的法人授权范围内从事民事活动。
(2)行为人意思表示真实。行为人的内心意愿由行为人自觉自愿产生,同时与其表达的意思相一致。
(3)行为内容合法。行为内容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
(4)行为形式合法。凡属要式的民事法律行为,必须采用法律规定的特定形式。而不要式民事法律行为,由当事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选择口头、书面或其他形式。
更多“(2010年真题)简述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和成立条件。


    正确答案:
    [答案] 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为了设立、变更或者终止民事法律关系而实施的合法行为。民事法律行为只有具备如下四个要件才能生效: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如果行为人不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其实施的民事行为或者属于无效,或者属于效力待定。
    (2)行为人意思表示真实。意思表示真实就是说行为人表现于外部的表示与其内在的真实意志相一致。
    (3)行为内容合法。既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禁止性规定,也不得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
    (4)行为形式合法。对于要式法律行为,必须采用法律允许的形式才为合法;对于不要式行为,当事人采取的法律允许的形式皆为合法。
    [评析]  考查要点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和有效条件。民事法律行为一直属于法律硕士入学考试常考的知识点,因此,考生一定要认真复习这部分内容。为了帮助考生加深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本书民法部分设置了多道试题,这对于考生全面掌握该部分内容帮助很大。

  • 第2题:

    简述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中条件的特征


    答案:
    解析:
    在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中,所谓条件就是当事人所约定的,具有使民事法律行为的法律效力产生或者终止的客观情况。条件的法律特点包括:(1)条件应当是尚未发生的事实,即具有未来性;(2)条件是当事人在约定时不知道其将来是否发生的事实,即具有或然性; (3)条件是当事人依其意志所选择的事实,即具有意定性;(4)条们:是符合法律要求的事实,即具有合法性;(5)条件是约定用于限制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事实,即具有特定的目的性。

  • 第3题:

    (2005年真题)在所附条件不成就时,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

    A.自动解除
    B.自始无效
    C.继续有效
    D.不生效

    答案:C
    解析:
    附延缓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表现在,该民事法律行为已经成立但未生效,条件成就,该民事法律行为生效;条件不成就,则一直不生效。附解除条件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表现在,该民事法律行为已经成立并生效,条件成就时,该民事法律行为效力解除;条件不成就时,该民事法律行为一直有效。

  • 第4题:

    (2005年真题)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及其条件的法律特点。


    答案:
    解析:
    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双方当事人在民事法律行为中设立一定的事由作为条件以该条件的成就与否(是否发生)作为决定该民事法律行为效力产生或解除根据的民事法律行为。
    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中的条件具有如下法律特点:(1)条件应当是尚未发生的事实,即具有未来性。(2)条件应当是当事人在约定时不知道其将来是否发生的事实,即具有或然性。(3)条件应当是当事人依其意志所选择的事实,即具有意定性。(4)条件应当是符合法律要求的事实,即具有合法性。(5)条件应当是约定用于限制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事实,即具有特定的目的性。

  • 第5题:

    简述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及对条件的要求。


    正确答案: 1.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指设定一定的条件,并将条件的成就与否作为决定效力发生或消灭的根据的民事法律行为。
    2.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条件要求有:
    (1)条件必须是将来发生的事实;
    (2)条件是发生与否不确定的事实;
    (3)条件是由当事人议定而非定的;
    (4)条件必须合法;
    (5)条件不得与行为的主要内容相矛盾。

  • 第6题:

    简述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


    正确答案: 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根据不同标准,可把民事法律行为所附条件分为两组四类:
    (1)附延缓条件与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2)附积极条件与附消极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 第7题:

    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包括哪些?无效民事行为包括哪些?


    正确答案: 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下列民事行为无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民事行为;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民事行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民事行为;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行为;违反国家指令性计划的民事行为;以合法的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民事行为。

  • 第8题:

    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条件不成熟时,该民事法律行为应该()。

    • A、继续有效
    • B、没有效力
    • C、开始生效
    • D、开始无效

    正确答案:A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

    正确答案: (1)行为人合格;
    (2)行为人意思表示真实;
    (3)行为内容合法;
    (4)行为形式合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是什么?

    正确答案: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民事法律行为内容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4)符合法定形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条件成就时,其民事法律行为()。
    A

    开始无效

    B

    效力终止

    C

    开始生效

    D

    继续有效


    正确答案: B
    解析: 《民法通则》第六十二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在符合所附条件时生效。

  • 第12题:

    单选题
    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条件不成熟时,该民事法律行为应该()。
    A

    继续有效

    B

    没有效力

    C

    开始生效

    D

    开始无效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条件成就时,其民事法律行为( )。

    A.开始无效

    B.效力终止

    C.开始生效

    D.继续有效


    参考答案:B
    解析:《民法通则》第六十二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在符合所附条件时生效。

  • 第14题:

    简述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的含义及所附条件的特点。


    答案:
    解析:
    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开始或终止取决于将来不确定事实发生与否的民事法律行为。所附条件的特点是:(1)应是将来发生的事实;(2)应是发生与否不确定的事实;(3)应是由行为人约定的事实;(4)应是合法的事实。

  • 第15题:

    (2005年真题)依据我国《继承法》的相关规定,口头遗嘱属于(  )。
    A.要式民事法律行为
    B.不要式民事法律行为
    C.要物民事法律行为
    D.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


    答案:A
    解析:
    解析:根据《继承法》的规定,口头遗嘱虽然由遗嘱人以口头方式形成,但是单纯的口头形式不能发生遗嘱效力,换句话说,口头遗嘱不仅需要两个无利害关系人在场见证,还需要见证人将口授的内容记录下来,并由记录人、其他见证人签名,注明年、月、日,记录人、见证人当场无法记录的,应当事后补记。可见,虽然称为“口头”遗嘱,实际要遵照法律规定的形式进行。因此,口头遗嘱属于要式法律行为。

  • 第16题:

    简述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中条件的概念和法律特点。


    答案:
    解析:
    在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中,所谓条件就是当事人所约定的,具有使民事法律行为的法律效力产生或者终止的客观情况。条件的法律特点包括:
    (1)条件应当是尚未发生的事实,即具有未来性;
    (2)条件是当事人在约定时不知道其将来是否发生,即具有或然性;
    (3)条件是当事人依其意志所选择的事实,即具有意定性;
    (4)条件是符合法律要求的事实,即具有合法性;
    (5)条件是约定用于限制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事实,即具有特定的目的性。

  • 第17题:

    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是什么?


    正确答案: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民事法律行为内容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4)符合法定形式

  • 第18题:

    简述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


    正确答案: 民事法律行为具有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者消灭的作用,是法律事实中行为的组成部分。第五十五条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 第19题:

    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条件成就时,其民事法律行为()。

    • A、开始无效
    • B、效力终止
    • C、开始生效
    • D、继续有效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填空题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时生效。

    正确答案: 符合所附条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

    正确答案: 民事法律行为具有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者消灭的作用,是法律事实中行为的组成部分。第五十五条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名词解释题
    附延缓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2010年真题]

    正确答案:
    附延缓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在意思表示当中,附有限制该法律行为效力发生、使法律行为只有当约定的事实出现时才发生效力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在该民事法律行为中,行为虽然已经成立,但暂时停止发生效力,只有在当事人约定的条件成就之后才生效。此时,权利人可以请求义务人履行义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条件与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期限的异同。

    正确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