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关于犯罪故意、过失与认识错误的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2013年)A.甲、乙是马戏团演员,甲表演飞刀精准,从未出错。某日甲表演时,乙突然移动身体位置,飞刀掷进乙胸部致其死亡。甲的行为属于意外事件 B.甲、乙在路边争执,甲推乙一掌,致其被路过车辆轧死。甲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致死)罪 C.甲见楼下没人,将家中一块木板扔下,不料砸死躲在楼下玩耍的小孩乙。甲的行为属于意外事件 D.甲本欲用斧子砍死乙,事实上却拿了铁锤砸死乙。甲的错误属于方法错误,根据法定符合说,应认定为故意杀人既遂

题目
关于犯罪故意、过失与认识错误的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2013年)

A.甲、乙是马戏团演员,甲表演飞刀精准,从未出错。某日甲表演时,乙突然移动身体位置,飞刀掷进乙胸部致其死亡。甲的行为属于意外事件
B.甲、乙在路边争执,甲推乙一掌,致其被路过车辆轧死。甲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致死)罪
C.甲见楼下没人,将家中一块木板扔下,不料砸死躲在楼下玩耍的小孩乙。甲的行为属于意外事件
D.甲本欲用斧子砍死乙,事实上却拿了铁锤砸死乙。甲的错误属于方法错误,根据法定符合说,应认定为故意杀人既遂

相似考题
更多“关于犯罪故意、过失与认识错误的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2013年)”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关于犯罪形态的说法,错误的是()。

    A.故意犯罪形态包括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与犯罪既遂
    B.过失犯罪也可能存在犯罪预备、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形态
    C.故意犯罪形态只能存在于犯罪过程中,在犯罪过程以外出现的某种状态,不是故意犯罪形态
    D.同一犯罪行为,只有一种犯罪形态

    答案:B
    解析:
    故意犯罪形态,是指故意犯罪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出现结局所呈现的状态,即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与犯罪既遂。其中,犯罪既遂称为犯罪完成形态,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称为犯罪未完成形态,故A项正确。过失犯罪没有犯罪目的,不可能为犯罪实施预备行为,并且过失犯罪必须要有危害结果的发生。因此,过失犯罪不存在犯罪预备、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形态,故B项错误。按照故意犯罪在其发生、发展和完成的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因主客观原因停止下来而区分出了预备、未遂、中止、既遂的犯罪形态。因此,故意犯罪形态只能存在于犯罪过程中,犯意形成之后又打消犯意、犯罪既遂之后的悔罪表现等,都不是故意犯罪形态;同一犯罪行为也只能有一种犯罪形态,如犯罪未遂与犯罪既遂不可能出现在同一犯罪行为中。故C、D项正确。

  • 第2题:

    甲在从事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不知道某种行为是否违法,于是以书面形式向法院咨询,法院正式书面答复该行为合法。于是,甲实施该行为,但该行为实际上违反刑法。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由于违法性认识不是故意的认识内容,所以,甲仍然构成故意犯罪
    B:甲没有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所以不成立犯罪
    C:甲虽然不成立故意犯罪,但成立过失犯罪
    D:甲既可能成立故意犯罪,也可能成立过失犯罪

    答案:B
    解析:
    【考点】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详解】违法性认识,是指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违法的。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是指行为人在实施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时,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违法的。违法性的认识问题,大多是作为违法性的错误问题从反面进行议论的。违法性的错误,是指没有事实错误,但不知道其行为在法律上是不被允许的,或者错误地以为其行为被法律所允许的情形。违法性的错误可以分为两种情形:一是可以回避的违法性的错误,在此情形下,行为人具有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二是不可回避的违法性的错误,于此情形下,行为人没有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而当行为人不可能认识到行为的违法性时,或者说不可避免地产生违法性的错误时,则不能以犯罪论处。在本案中,甲专门针对该行为的合法状况向法院进行了咨询,那么在其信赖了法院的见解而产生了违法性的错误时,这些错误应属于不可避免的错误,故甲不具有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不构成犯罪。因此B正确,ACD错误。

  • 第3题:

    甲在从事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不知道某种行为是否违法,于是以书面形式向法院咨询,法院正式书面答复该行为合法。于是,甲实施该行为,但该行为实际上违反《刑法》。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由于违法性认识不是故意的认识内容,所以,甲仍然构成故意犯罪
    B:甲没有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所以不成立犯罪
    C:甲虽然不成立故意犯罪,但成立过失犯罪
    D:甲既可能成立故意犯罪,也可能成立过失犯罪

    答案:A,C,D
    解析:
    【考点】违法性认识错误。详解:违法性认识是指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违法的。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是指行为人在实施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时,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违法的。本题中,甲不知某种行为是否违法,以书面形式向人民法院咨询,法院正式书面答复该行为合法,由此,鉴于司法权威,甲对此行为不再具有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所以不成立犯罪,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是ACD选项。

  • 第4题:

    最有可能排除某种犯罪故意的认识错误是(  )。
    A.法律上的认识错误
    B.对象认识错误
    C.手段认识错误
    D.客体认识错误


    答案:D
    解析:
    【精解】刑法中之所以研究认识错误问题,是因为有些认识错误的情形会影响到主观罪过的认定,进而影响到刑事责任的确定。对于法律上的认识错误,一般认为不会影响犯罪故意的认定。即使行为人不知道法律的规定,也不能以不知法作为自己的辩护理由。对于对象认识错误和手段认识错误而言,同样不影响主观罪过的认定。例如,行为人将男子误认为是女子而实施强奸行为,构成强奸罪的未遂,不影响强奸的犯罪故意。再如,行为人误将白糖当做砒霜而实施杀人行为,也认定为故意杀人未遂,不影响杀人的犯罪故意的认定。而客体认识错误,则可能会影响犯罪故意的认定。例如,行为人误将人当做野兽而加以射击致人死亡的,则应当根据行为当时的主客观情况认定行为人主观上有无过失。如果有过失的,认定为过失致人死亡罪;如果没有过失的,则认定为意外事件。显然在这种情况下就排除了犯罪故意。故选D项。

  • 第5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行为人的主观罪过,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
    • B、我国刑法理论将过失分为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两种
    • C、在犯罪故意中,行为人如果认识到犯罪结果必然发生,而意志因素上放任犯罪结果发生的,这种心理状态是间接故意
    • D、可以将行为人的罪过分为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两个方面

    正确答案:C

  • 第6题:

    下列关于故意与过失说法错误的是( )

    • A、过失所反映的主观恶性明显小于故意
    • B、过失犯罪不一定以发生危害结果为要件
    • C、刑法以处罚故意犯罪为原则,处罚过失犯罪为特殊
    • D、刑法对过失犯罪规定了较故意犯罪轻得多的法定刑

    正确答案:B

  • 第7题:

    关于故意犯罪形态,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故意犯罪形态只存在于故意犯罪中
    • B、间接故意不可能有犯罪预备、未遂、中止形态
    • C、对过失犯罪而言,只有犯罪成立与否的问题,没有既遂未遂的问题
    • D、在犯罪预备阶段只能出现犯罪预备形态,不可能出现犯罪中止形态

    正确答案:D

  • 第8题:

    多选题
    下列关于犯罪故意与犯罪过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二者统一于罪过

    B

    二者都是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的统一

    C

    二者均以发生危害结果为要件

    D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E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 E,C
    解析: 过失犯罪以发生危害结果为要件,而故意犯罪并非一概要求发生危害结果,故选ABDE。

  • 第9题:

    单选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行为人的主观罪过,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

    B

    我国刑法理论将过失分为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两种

    C

    在犯罪故意中,行为人如果认识到犯罪结果必然发生,而意志因素上放任犯罪结果发生的,这种心理状态是间接故意

    D

    可以将行为人的罪过分为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两个方面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对犯罪人主观罪过的理解。在认识因素上认识到犯罪结果必然发生,而仍然实施行为的,就是直接犯罪故意。

  • 第10题:

    单选题
    关于过失犯的论述,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2011年真题]
    A

    只有实际发生危害结果时,才成立过失犯

    B

    认识到可能发生危害结果,但结果的发生违背行为人意志的,成立过失犯

    C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这里的“法律”不限于刑事法律

    D

    过失犯的刑事责任一般轻于与之对应的故意犯的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 D
    解析:
    A项,《刑法》第15条第1款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由此可见,过失犯罪的成立要求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B项,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状态。就过于自信的过失而言,危害结果的发生违背了行为人的意愿
    C项,《刑法》第15条第2款规定,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这里的“法律”是指刑事法律,因为只有刑事法律才有权规定犯罪和刑罚。刑法以处罚故意犯罪为原则,以处罚过失犯罪为例外。
    D项,故意和过失都是责任形式,但是二者对法益的背反态度不同,所代表的罪过程度或非难可能性也不同,很显然,过失比故意的罪过程度要低很多。因此,刑法对过失犯罪规定了比故意犯罪轻得多的法定刑。过失犯的刑事责任一般轻于与之对应的故意犯的刑事责任。

  • 第11题:

    关于犯罪故意、过失与认识错误的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2013年)

    A.甲、乙是马戏团演员,甲表演飞刀精准,从未出错。某日甲表演时,乙突然移动身体位置,飞刀掷进乙胸部致其死亡。甲的行为属于意外事件
    B.甲、乙在路边争执,甲推乙一掌,致其被路过车辆轧死。甲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致死)罪
    C.甲见楼下没人,将家中一块木板扔下,不料砸死躲在楼下玩耍的小孩乙。甲的行为属于意外事件
    D.甲本欲用斧子砍死乙,事实上却拿了铁锤砸死乙。甲的错误属于方法错误,根据法定符合说,应认定为故意杀人既遂

    答案:B,C,D
    解析:
    本题考查犯罪故意、犯罪过失、认识错误的认定。 A项,甲的表演行为充斥着风险,但作为马戏表演是被法律所容许的,甲只要遵循安全表演的规则行为,对结果就不应该承担责任。具体到案例中,甲无法预料到乙的身体突然移动,无法再控制飞出去的刀使其改变方向,所以对乙的死亡,甲在客观上不可归责,主观上也不可归责,属于意外事件。故A项正确。
    B项,甲推乙的行为不具有伤害故意,因为故意伤害罪以轻伤害结果作为起刑点,要求行为人主观上是明知自己的行为会给对方造成轻伤害以上的后果,而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如果只是意图给对方造成轻微的神经刺激或者肉体疼痛而殴打对方的,不是伤害故意。如果轻微斗殴导致对方死亡的,应该认定为过失致人死亡罪。故B项错误。
    C项,从高空往楼下空地抛物前,行为人甲预料到危险的存在,观察一番后,轻信了自己“楼下无人”的判断,却没有料到视野有死角,将自己没有看到的小孩砸死。甲对小孩的死亡成立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罪。故C项错误。
    D项,甲其实并没有打击错误,只是拿错了计划中的工具,这在刑法中不值得探讨,因为不会影响人们对行为人犯罪故意的认定。所以本项的结论“应认定为故意杀人既遂”是正确的,但是论证过程是错误的。故D项错误。

  • 第12题:

    关于过失犯的论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A.过失犯只能是结果犯
    B.过失犯没有犯罪的未完成形态
    C.过失犯的刑事责任一般轻于与之相对应的故意犯罪
    D.由于重大责任事故罪是结果犯,因此其是故意犯


    答案:D
    解析:
    考点:过失犯
    讲解:关于A项。只有实际发生危害结果时,才能成立过失犯。换言之,所有的过失犯都只能是结果犯。因此,A项正确,不当选。
    关于B项。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即犯罪预备、未遂、中止形态,只能发生在直接故意犯罪之中,过失犯罪和间接故意犯罪是没有上述形态的。因此,B项正确,不当选。
    关于C项。与故意犯罪相比,过失犯罪的主观恶性相对较低,人身危险性相对较大,因此,其刑事责任自然要比相对应的故意犯罪的刑事责任要低一些。因此,C项正确,不当选。
    关于D项。重大责任事故罪,是指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本罪是结果犯,但其罪过形式则只能是过失,具体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因此,D项错误,当选。
    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 第13题:

    关于犯罪故意、过失与认识错误的认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一直想杀乙,驱车前往乙的住处准备实施杀害行为,过红绿灯路口时闯红灯不小心撞死一位行人,下车查看后发现正是仇人乙,甲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
    B.甲以伤害的故意举刀砍乙,适仇人丙出现在现场,甲转而杀死丙的,甲的行为成立故意伤害罪中止与故意杀人罪既遂,数罪并罚
    C.甲在封闭的高速公路上驾驶汽车,乙突然横穿公路被汽车压死的,甲成立过失犯罪
    D.甲本欲用斧子砍死乙,事实上却拿了铁锤砸死乙。甲的错误属于方法错误,根据法定符合说,应认定为故意杀人既遂

    答案:B
    解析:
    ①根据责任主义原则的要求,故意一定是行为当时的故意,甲在开车撞乙时并没有杀害乙的故意,所以不成立故意杀人罪。A 选项错误。②甲属于行为属于行为对象的转换,应当数罪并罚。B 选项正确。③基于信赖原则,甲相信他人会遵守规则,甲并没有以法律禁止的方式制造法益侵犯的危险,所以甲不负责任,乙自担风险。C 选项错误。④甲的错误不属于方法错误,因其并非因为行为的偏差导致了其他犯罪结果的发生;甲的错误属于一般意义上的行为错误,但这种错误不适用事实认识错误的原则,直接认定成立故意犯罪。D 选项错误。

  • 第14题:

    下列关于犯罪故意与犯罪过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二者统一于罪过
    • B、二者都是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的统一
    • C、二者均以发生危害结果为要件
    • D、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 E、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A,B,D,E

  • 第15题:

    甲举枪射击乙,但因没有瞄准而击中丙,致丙死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甲的行为属于打击错误
    • B、甲的行为属于同一犯罪构成内的事实认识错误
    • C、甲构成故意杀人(既遂)罪
    • D、甲构成故意杀人(未遂)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

    正确答案:A,B,C

  • 第16题:

    下列关于间接故意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间接故意犯罪属于故意犯罪,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属于过失犯罪
    • B、间接故意和过于自信的过失在认识因素上都认识到了犯罪结果可能发生,因此,两者的认识因素完全相同
    • C、间接故意在意志因素上是放任犯罪结果发生,过于自信的过失在意志因素上是希望避免犯罪结果发生,因此,两者在意志因素上是不同的
    • D、主观罪过是间接故意而造成他人财物重大毁损时,可能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主观上是过于自信的过失而造成他人财物重大毁损时,不存在过失损坏财物罪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多选题
    关于犯罪故意、过失与认识错误的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2013年真题]
    A

    甲、乙是马戏团演员,甲表演飞刀精准,从未出错。某日甲表演时,乙突然移动身体位置,飞刀掷进乙胸部致其死亡。甲的行为属于意外事件

    B

    甲、乙在路边争执,甲推乙一掌,致其被路过车辆轧死。甲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致死)罪

    C

    甲见楼下没人,将家中一块木板扔下,不料砸死躲在楼下玩耍的小孩乙。甲的行为属于意外事件

    D

    甲本欲用斧子砍死乙,事实上却拿了铁锤砸死乙。甲的错误属于方法错误,根据法定符合说,应认定为故意杀人既遂


    正确答案: D,A
    解析:
    犯罪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犯罪过失是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意外事件是行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
    A项,甲作为马戏团演员,表演飞刀精准从未出错,但乙突然移动身体位置致其被飞刀扎死是甲无法预见的情形,甲既无故意,又无过失,故应属于意外事件
    B项,甲、乙在路边争执,甲并没有伤害乙的故意,但甲应当预见到其行为可能导致乙被路过车辆轧死而没有预见,所以甲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C项,甲见楼下没人后向楼下扔木板,可见其预见到了其行为可能发生损害后果,因此不属于意外事件。甲仅是看了一下楼下而未采取其他确认楼下无人的行为,甲轻信自己的行为不会发生损害后果,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
    D项,方法错误(即打击错误),是指由于行为本身的误差,导致行为人所欲损伤的对象与实际受害的对象不一致,但这种不一致仍然没有超出同一犯罪构成。甲本欲用斧子砍死乙,事实上却拿了铁锤砸死乙,不属于方法错误。

  • 第18题:

    单选题
    认识错误属于()。
    A

    过失犯罪

    B

    不作为犯罪

    C

    无罪过事件

    D

    故意犯罪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多选题
    甲举枪射击乙,但因没有瞄准而击中丙,致丙死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06年真题]
    A

    甲的行为属于打击错误

    B

    甲的行为属于同一犯罪构成内的事实认识错误

    C

    甲构成故意杀人(既遂)罪

    D

    甲构成故意杀人(未遂)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


    正确答案: B,A
    解析:
    事实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认识的事实与实际发生的事实虽然不一致,但没有超出同一犯罪构成的范围,即行为人只是在某个犯罪构成的范围内发生了对事实的认识错误。具体的事实错误主要包括对象错误、打击错误与因果关系的错误。
    A项,刑法中的打击错误是指由于行为本身的差误,导致行为人所欲攻击的对象与实际受害的对象不一致,但这种不一致仍然没有超出同一犯罪构成。本题属于典型的打击错误
    B项,刑法中的事实认识错误可以分为同一犯罪构成内的事实认识错误与不同犯罪构成内的事实认识错误。本题属于同一犯罪构成内的事实认识错误,因为无论是打死乙还是打死丙,都属于杀人罪。
    CD两项,同一犯罪构成内的事实认识错误,并不阻却犯罪既遂的成立,甲构成故意杀人既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