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根据《刑法》及有关规定,下列关于追诉时效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连续或继续状态的犯罪,追诉时效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B.一般犯罪的追诉时效,从犯罪之日起计算C.超过追诉时效的,一般不再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D.在追诉时效期限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E.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为20年

题目
根据《刑法》及有关规定,下列关于追诉时效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连续或继续状态的犯罪,追诉时效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B.一般犯罪的追诉时效,从犯罪之日起计算
  C.超过追诉时效的,一般不再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
  D.在追诉时效期限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E.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为20年

相似考题
更多“根据《刑法》及有关规定,下列关于追诉时效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相关问题
  • 第1题:

    我国刑法中的时效是指

    A.追诉时效

    B.刑法的溯及力

    C.行刑时效

    D.刑法的生效与失效


    正确答案:A

  • 第2题:

    关于追诉时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刑法》规定,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不再追诉。危险驾驶罪的法定刑为拘役,不能适用该规定计算危险驾驶罪的追诉时效
    B.在共同犯罪中,对主犯与从犯适用不同的法定刑时,应分别计算各自的追诉时效,不得按照主犯适用的法定刑计算从犯的追诉期限
    C.追诉时效实际上属于刑事诉讼的内容,刑事诉讼采取从新原则,故对刑法所规定的追诉时效,不适用从旧兼从轻原则
    D.刘某故意杀人后逃往国外18年,在国外因伪造私人印章(在我国不构成犯罪)被通缉时潜回国内。4年后,其杀人案件被公安机关发现。因追诉时效中断,应追诉刘某故意杀人的罪行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追诉时效。 A项,“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指法定最高刑低于5年有期徒刑的情况,包括法定最高刑是拘役或者管制。危险驾驶罪的法定刑为拘役,属于此种情况,追诉时效为5年。故A项错误。
    B项,共同犯罪人只对行为构成在客观上承担全体责任,对于罪责以及追诉时效都是独立的责任。因此对于主犯和从犯各自适用独立的追诉时效。故B项正确。
    C项,追诉时效确实属于程序性规定,而非决定行为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实体性法律内容,但《关于适用刑法时间效力规定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确定了对于追诉时效也适用“从旧兼从轻”的处理方式。故C项错误。
    D项,在追诉时效内又犯新罪的,前罪已经经过的追诉时效归于无效,时效在犯新罪之日起重新计算,此所谓时效中断。但是时效中断必须是行为人又实施了中国刑法规定的犯罪,倘若该行为并没有触犯中国刑法,则不构成中国刑法上的犯罪,也就不会引起中国刑法上的时效中断。故D项错误。

  • 第3题:

    下列有关时效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时效是指经过一定的期限,对犯罪不得追诉或者对所判刑罚不得执行的一项制度
    B.时效分为追诉时效和行刑时效两种
    C.我国刑法既规定了追诉时效,又规定了行刑时效
    D.我国刑法只规定了行刑时效,没有规定追诉时效


    答案:A,B
    解析:
    时效是指经过一定的期限,对犯罪不得追诉或者对所判刑罚不得执行的一项制度,分为追诉时效和行刑时效两种。因而选项A、B正确。我国《刑法》只规定了追诉时效制度,因而选项C、D错误。

  • 第4题:

    根据《刑法》及刑法理论,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罪刑法定原则要求,禁止绝对不定期刑
    • B、罪刑相当原则要求,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 C、实施一个行为,同时触犯数个不同罪名的是想象竞合犯
    • D、犯罪行为自着手实施到由于某种原因终止以前,一直处于持续过程中的是继续犯
    • E、连续犯的追诉时效,从第一次犯罪之日起计算

    正确答案:A,B,C,D

  • 第5题:

    刑法上的时效种类有()。

    • A、时效延长
    • B、时效中断
    • C、行刑时效
    • D、追诉时效

    正确答案:C,D

  • 第6题:

    简述我国《刑法》第87条有关追诉时效的规定。


    正确答案: 《刑法》第87条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2、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3、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但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 第7题:

    什么是时效?我国刑法规定追诉时效有什么意义?


    正确答案: 指经过一定的期限,对刑事犯罪不得再追诉或对所判刑罚不得再执行的一项法律制度。意义:(1)有利于我国刑罚目的的实现;(2)有利于司法机关集中精力打击现行犯罪活动;(3)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 第8题:

    下列关于追诉时效期限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李某犯甲罪,法定最高刑为5年,其追诉时效为5年
    • B、王某犯乙罪,法定最高刑为7年,其追诉时效为10年
    • C、张某犯丙罪,法定最高刑为10年,其追诉时效是15年
    • D、孙某犯丁罪、戊罪,数罪并罚最高执行20年,其追诉时效为15年

    正确答案:B,C,D

  • 第9题:

    问答题
    如何理解我国刑法关于追诉时效的规定?

    正确答案:
    追诉时效是指依法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我国关于追诉时效的规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追诉时效期限的规定
    《刑法》第87条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①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
    ②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
    ③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
    ④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确定追诉时效期限,应当根据行为人所犯罪行的轻重,分别适用刑法规定的不同条款或相应的量刑幅度,按其法定最高刑来计算追诉期限。
    (2)追诉期限的计算的规定
    关于追诉期限的计算,《刑法》第89条第1款规定:“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是指连续犯和继续犯,其追诉期限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3)关于时效中断和时效延长的规定
    《刑法》第89条第2款规定:“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这在刑法理论上称为时效中断。《刑法》第88条规定:“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这在刑法理论上称为时效延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A

    数罪并罚,管制的最高刑期不超过2年,拘役的最高刑期不超过1年,有期徒刑不超过20年

    B

    刑法中的以上、以下、以内都包括本数在内

    C

    被害人在追诉时效内提出控告的,追诉时效延长

    D

    最高法定刑是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经过20年后认为必须追诉的,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可不受追诉时效限制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数罪并罚和追诉时效相关规定的理解,应注意《刑法修正案(八)》的相关修改。A项中,数罪并罚时,如果总和刑期是35年以上的,宣告的有期徒刑的最高刑期不超过25年;C项中,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才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 第11题:

    问答题
    什么是时效?我国刑法规定追诉时效有什么意义?

    正确答案: 指经过一定的期限,对刑事犯罪不得再追诉或对所判刑罚不得再执行的一项法律制度。意义:(1)有利于我国刑罚目的的实现;(2)有利于司法机关集中精力打击现行犯罪活动;(3)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刑法上的时效种类有()。
    A

    时效延长

    B

    时效中断

    C

    行刑时效

    D

    追诉时效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下列关于刑法时效制度的内容,我国刑法没有规定的是

    A.追诉时效
    B.行刑时效
    C.追诉时效的延长
    D.追诉时效的中断

    答案:B
    解析:
    行刑时效是指法律规定对判处刑罚的犯罪分子执行刑罚的有效期限。判处刑罚而未执行,超过法定执行期限,刑罚就不得再执行。我国刑法没有规定行刑时效制度。

  • 第14题:

    刑法上的时效的类型有(  )。
    A.追诉时效
    B.时效延长
    C.时效中断
    D.行刑时效


    答案:A,D
    解析:
    【精解】在刑法理论上,时效制度包括追诉时效和行刑时效两种。我国刑法所规定的时效制度为追诉时效。至于时效的延长和时效的中断是时效制度的组成部分。故选A、D项。

  • 第15题:

    下列关于违法行为追诉时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违法行为的追诉时效,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
    • B、违法行为的追诉时效,从违法行为产生危害结果之日起计算
    • C、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违法行为的追诉时效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 D、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违法行为的追诉时效从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

    正确答案:A,C

  • 第16题:

    关于罪刑法定原则,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 A、刑法应当采取成文法的形式,禁止习惯法
    • B、禁止绝对不定期刑
    • C、禁止溯及既往
    • D、在中国刑法中,罪刑法定原则还包括“法律规定为犯罪的应当定罪处罚”的内容

    正确答案:A,B,D

  • 第17题:

    简述我国《刑法》有关追诉时效期限的规定。


    正确答案: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2).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3).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 第18题:

    简述刑法追诉时效期限。


    正确答案: 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期限为5年;
    2.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期限为10年;
    3.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期限为15年;
    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期限为20年。

  • 第19题:

    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 A、数罪并罚,管制的最高刑期不超过2年,拘役的最高刑期不超过1年,有期徒刑不超过20年
    • B、刑法中的"以上"、"以下"、"以内"都包括本数在内
    • C、被害人在追诉时效内提出控告的,追诉时效延长
    • D、最高法定刑是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经过20年后认为必须追诉的,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可不受追诉时效限制

    正确答案:B,D

  • 第20题:

    单选题
    关于罪刑法定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是(  )。[2010年真题]
    A

    刑法适用禁止扩大解释

    B

    刑法溯及力采取从新原则

    C

    刑法溯及力采取从新兼从轻原则

    D

    刑法适用禁止类推


    正确答案: A
    解析:
    罪刑法定原则是指某种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什么罪和处什么刑,都由法律明文规定,即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作为它的派生原则包括:①排斥习惯法;②禁止类推;③刑法无溯及效力;④禁止绝对的不确定刑;⑤明确性原则;⑥实体的适当原则。扩大解释作为刑法解释方法之一,在不违背立法目的的前提下是可以适用的。

  • 第21题:

    多选题
    关于罪刑法定原则,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

    刑法应当采取成文法的形式,禁止习惯法

    B

    禁止绝对不定期刑

    C

    禁止溯及既往

    D

    在中国刑法中,罪刑法定原则还包括“法律规定为犯罪的应当定罪处罚”的内容


    正确答案: D,C
    解析: 罪刑法定原则的派生原则是禁止重法溯及既往,不禁止有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因此C项说法有失片面。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刑法追诉时效期限。

    正确答案: 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期限为5年;
    2.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期限为10年;
    3.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期限为15年;
    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期限为20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根据《刑法》及有关规定,下列罪名中表述正确的有(    )。
    A

    偷税罪

    B

    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C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D

    持有伪造的发票罪

    E

    逃避追缴欠税罪


    正确答案: C,B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