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
解析:
(1)自觉并积极地参与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的调解、仲裁活动或人民法院的诉讼活动。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虽然存在着管理与被管理,领导、指挥、命令和服从的隶属性关系,但在劳动法律关系上处于平等地位,在劳动争议处理活动中,企业应充分行使劳动争议当事人的权利,包括:申诉的权利、委托代理人的权利、申请回避的权利、提供证据的权利、辩论的权利、申请调解或拒绝调解的权利、胜诉者要求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权利等;自觉承担劳动争议当事人应履行的义务。
(2)积极参与因签订集体合同而产生的团体劳动争议的协调活动。
1)签订集体合同是劳动者团体与企业两大对等权利主体的自主行为,必须坚持平等合作、协商一致的原则,因此,因签订集体合同而发生的团体劳动争议,国家不能采取行政命令、仲裁或司法强制等手段强行消除分歧,只能通过双方协商、政府有关部门指导或协调的形式,使争议双方在维护劳动者和企业合法权益的基础上达成共识,求大同存小异,从而完成集体合同的协商和签订,达到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目的。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应自主协商解决,企业应通过协商力求达到意见的统一。
2)积极配合劳动争议协调处理机构进行协调处理。劳动争议协调处理机构协调处理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是指国家劳动行政部门的劳动争议协调处理机构在集体合同双方当事人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争议不能协调解决时,按照三方原则,组织有关各方,通过宣传国家法律法规,对集体合同谈判过程中出现的分歧进行协调和斡旋,使争议双方尽快达成共识,恢复集体协商,进而签订集体合同的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在此种处理方式中,企业应审时度势,适时提出协调处理申请,并积极配合,如实提供必要的经营资料和相关证据,配合协调处理机构的必要调查,不采取过激行为,不得解除与职工代表的劳动关系,同时自觉履行劳动争议协调处理机构制作的《协调处理协议书》。
更多“简述重大集体劳动争议或团体劳动争议处理对策。”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集体劳动争议与团体劳动争议的区别。


    答案:
    解析:
    第一,当事人不同。集体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劳动者一方是10人以上基于共同理由与用人单位发生的争议;团体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劳动者一方是工会组织或集体协商的职工代表,另一方是用人单位或其组织(雇主组织)。
    第二,内容不同。集体劳动争议中的各个当事人应当具有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的共同理由,即基于同样的事实和共同的要求,但是只限于争议申诉的特定部分劳动者各自的具体利益;团体劳动争议则是以全体劳动者的整体利益为争议标的。
    第三,处理程序不同。
    1)集体劳动争议因有共同理由,为简化争议处理程序,法律规定提请集体劳动争议的劳动者应推举代表参加争议处理活动,其实质仍为个人劳动争议;
    2)集体劳动争议推举的代表在争议处理程序中的行为只代表提起申诉的劳动者的意愿和利益,对未提起申诉的劳动者不具有法律意义;
    3)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集体劳动争议作出仲裁裁决后,部分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裁决对提出起诉的劳动者不发生法律效力;
    4)对未提出起诉的部分劳动者发生法律效力,如其申请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5)团体劳动争议中的工会的法定代表人是工会主席或职工代表中的首席代表;
    6)在争议处理程序中,其行为涉及工会(或职工代表)所代表的全体劳动者的意愿和利益,仲裁、协调或诉讼结果对全体劳动者具有法律意义。

  • 第2题:

    下述有关重大集体劳动争议或团体劳动争议处理对策正确的是()。

    A.自觉并积极地参与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的调解、仲裁活动或人民法院的诉讼活动
    B.积极参与因签订集体合同而产生的团体争议的协调活动
    C.积极配合劳动争议协调处理机构进行协调处理
    D.准确掌握劳动争议协调处理机构的管辖范围和协调处理程序
    E.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应自主协商解决,企业应通过协商力求达到意见的统一

    答案:A,B,C,D,E
    解析:
    1.自觉并积极地参与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的调解、仲裁活动或人民法院的诉讼活动(选项A正确) 劳动关系当事人虽然存在着管理与被管理,领导、指挥、命令和服从的隶属关系,但在劳动法律关系上是处于平等地位,在劳动争议处理活动中,企业应充分行使劳动争议当事人的权利,包括申诉的权利、委托代理人的权利、申请回避的权利、提供证据的权利、辩论的权利、申请调解或拒绝调解的权利、胜诉者要求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权利等,自觉承担劳动争议当事人应履行的义务。
    2.积极参与因签订集体合同而产生的团体争议的协调活动(选项B正确)
    (1)签订集体合同是劳动者团体与企业两大对等权利主体的自主行为,必须坚持平等合作、协商一致的原则,因此,因签订集体合同而发生的团体劳动争议,国家不能采取行政命令、仲裁或司法强制等手段强行消除分歧,只能通过双方协商、政府有关部门指导或协调的形式,使争议双方在维护劳动者和企业合法权益的基础上达成共识,求大同存小异,从而完成集体合同的协商和签订,达到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和稳定的目的。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应自主协商解决,企业应通过协商力求达到意见的统一。(选项E正确)
    (2)积极配合劳动争议协调处理机构进行协调处理。(选项C正确)劳动争议协调处理机构协调处理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是指国家劳动行政部门的劳动争议协调处理机构在集体合同双方当事人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争议不能协调解决时,按照三方原则,组织有关各方,通过宣传国家法律法规,对集体合同谈判过程中出现的分歧进行协调和斡旋,使争议双方尽快达成共识,恢复集体协商,进而签订集体合同的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在此种处理方式中,企业应审时度势,适时提出协调处理申请,并积极配合,如实提供必要的经营资料、相关证据,配合协调处理机构的必要调查,不采取过激行为,不得解除职工代表的劳动关系,同时自觉履行劳动争议协调处理机构制作的《协调处理协议书》。
    (3)准确掌握劳动争议协调处理机构的管辖范围和协调处理程序。(选项D正确)

  • 第3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集体劳动争议就是团体劳动争议
    B.团体劳动争议的主体一方是企业,一方是劳动者团体
    C.团体劳动争议的内容具有广泛性和整体性
    D.团体劳动争议处理不当可能导致罢工、游行等激化矛盾的行为
    E.团体劳动争议在申请和协调处理期间,企业不得解除职工的劳动关系

    答案:B,C,D,E
    解析:
    集体劳动争议是指职工一方当事人人数为10人以上,有共同争议理由的;团体劳动争议是指工会与用人单位因签订或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

  • 第4题:

    广义的集体劳动争议除了包括狭义的集体劳动争议外,还包括()争议(又称团体争议)与()争议。


    正确答案:集体合同;集体行动

  • 第5题:

    按照劳动争议的主体划分,劳动争议分为().

    • A、个别争议
    • B、权利争议
    • C、集体争议
    • D、利益争议
    • E、团体争议

    正确答案:A,C,E

  • 第6题:

    简述企业处理劳动争议纠纷的对策。


    正确答案:1)强化劳动合同管理.规范劳动用工行为
    2)依法制定内部规章制度
    3)理顺劳动关系.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制深入进行

  • 第7题:

    关于重大集体劳动争议或团体劳动争议处理对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自觉并积极地参与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的调解、仲裁活动或人民法院的诉讼活动
    • B、积极参与因签订集体合同而产生的团体劳动争议的协调活动
    • C、企业应当充分行使劳动争议当事人的权利,自觉承担劳动争议当事人应履行的义务
    • D、因签订集体合同而发生的团体劳动争议,国家应采取行政命令、仲裁或司法强制手段强行消除分歧

    正确答案:D

  • 第8题:

    依劳动争议标的的性质不同,可将劳动争议划分为()。

    • A、单个劳动争议与集体劳动争议
    • B、权利争议和利益争议
    • C、个别争议和团体争议
    • D、国内劳动争议和涉外劳动争议

    正确答案:B

  • 第9题:

    单选题
    依劳动争议标的的性质不同,可将劳动争议划分为()。
    A

    权利争议和利益争议

    B

    单个劳动争议与集体劳动争议

    C

    个别争议和团体争议

    D

    国内劳动争议和涉外劳动争议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以下属于重大劳动争议的是()
    A

    团体劳动争议

    B

    矿山安全事故

    C

    劳资冲突

    D

    集体劳动争议

    E

    施工现场事故


    正确答案: D,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集体劳动争议和团体劳动争议有何区别?

    正确答案: 集体劳动争议是指的是有共同理由,劳动者一方当事人在三人以上的劳动争议,团体劳动争议指的是团体因签订集体合同而发生的劳动争议。
    解析: 见答案

  • 第12题:

    填空题
    广义的集体劳动争议除了包括狭义的集体劳动争议外,还包括()争议(又称团体争议)与()争议。

    正确答案: 集体合同,集体行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下述有关重大集体劳动争议或团体劳动争议处理对策正确的是()。

    A.自觉并积极地参与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的调解、仲裁活动或人民法院的诉讼活动
    B.积极参与因签订集体合同而产生的团体争议的协调活动
    C.积极配合劳动争议协调处理机构进行协调处理
    D.完成集体合同的协商和签订,达到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和稳定的目的
    E.对集体合同谈判过程中出现的分歧进行协调和斡旋,使争议双方尽快达成共识

    答案:A,B,C
    解析:

  • 第14题:

    按照( )划分。可以把劳动争议划分为个别争议、集体争议和团体争议。

    A.劳动争议的主体
    B.劳动争议的性质
    C.劳动争议的客体
    D.劳动争议的标的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劳动争议的分类。按照劳动争议的主体,可将劳动争议分为个体争议、集体争议和团体争议。

  • 第15题:

    以下关于重大集体劳动争议或团体劳动争议的处理对策,表述错误的是()。

    • A、双方争议主体应该积极配合劳动争议协调处理机构进行协调处理
    • B、劳动关系当事人在劳动法律关系上是处于平等地位的
    • C、因签订集体合同而发生的集体劳动争议,国家不能采取行政命令、仲裁或司法强制等手段强行消除分歧,只能通过双方协商、政府有关部门指导或协调的形式
    • D、准确掌握劳动争议协调处理机构的管辖范围和协调处理程序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按照()划分,可以把劳动争议划分为个别争议、集体争议和团体争议。

    • A、劳动争议的主体
    • B、劳动争议的性质
    • C、劳动争议的客体
    • D、劳动争议的标的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以下属于重大劳动争议的是()

    • A、团体劳动争议
    • B、矿山安全事故
    • C、劳资冲突
    • D、集体劳动争议
    • E、施工现场事故

    正确答案:A,D

  • 第18题:

    "开庭场所可以就地设置在企业或其他便于及时办公的地方"是()的特征。

    • A、团体劳动争议处理的程序
    • B、集体劳动争议处理的程序
    • C、团体劳动争议处理的特别程序
    • D、集体劳动争议处理的特别程序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集体劳动争议就是团体劳动争议
    • B、团体劳动争议的主体一方是企业,一方是工会
    • C、团体劳动争议的内容具有广泛性和整体性
    • D、团体劳动争议处理不当可能导致罢工、游行等激化矛盾的行为
    • E、团体劳动争议在申请和协调处理间,企业不得解除职工的劳动关系

    正确答案:B,C,D,E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处理突发事件的一般对策,处理重大劳动安全卫生事故、重大集体劳动争议或团体劳动争议,以及重大突发事件的对策。

    正确答案: (1)处理突发事件的一般对策
    突发事件一般都会对劳动关系主体的利益和社会秩序带来某种不利结果,它的处理对策一般包括:
    ①集权化的突发事件管理机构。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一个职责清晰、权责明确的突发事件管理机构。清晰的职责划分是确保突发事件管理体系有效运作的前提。同时,企业应确保突发事件管理机构具有高度权威性。
    ②突发事件预警。突发事件预警的关键是建立企业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包括健全突发事件防范制度;保障突发事件信息传导畅通;设计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包括风险分析与风险评估、企业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突发事件预警传导。
    ③突发事件处理。主要处理程序包括突发事件处理的准备、突发事件确认、突发事件控制、突发事件解决。
    (2)处理重大劳动安全卫生事故的对策
    ①重大劳动安全卫生事故处理对策的基本前提是在企业全体职工中树立牢固的“事故”意识。由于企业事故何时发生、何处发生、以何种形式发生等问题往往是事先很难预测的,所以事故管理不能只是企业决策部门,也不只是某个职能部门的事情,而是企业全体职工都要参与和关心的事情。
    ②编制应急预案。编制应急预案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a.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
    b.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
    c.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危险性分析情况;
    d.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
    e.有明确、具体的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程序,并与其应急能力相适应;
    f.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并能满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应急工作要求;
    g.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预案附件提供的信息准确;
    h.预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在符合要求的基础上,制定出部门应急预案以及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
    ③组织应急预案的评审、论证与备案工作。
    ④应急预案的实施。基本内容有:应急预案的宣传教育;应急预案演练;应急预案修订。
    ⑤企业出现重大劳动安全卫生事故的处理程序与要求。主要包括事故报告、事故调查以及事故处理这三个方面。
    (3)处理重大集体劳动争议或团体劳动争议的对策
    ①自觉并积极地参与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的调解、仲裁活动或人民法院的诉讼活动。
    在劳动争议处理活动中,企业应充分行使劳动争议当事人的权利,包括:申诉的权利、委托代理人的权利、申请回避的权利、提供证据的权利、辩论的权利、申请调解或拒绝调解的权利、胜诉者要求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权利等,自觉承担劳动争议当事人应履行的义务。
    ②积极参与因签订集体合同而产生的团体争议的协调活动。
    a.签订集体合同是劳动者团体与企业两大对等权利主体的自主行为,必须坚持平等合作、协商一致的原则,因此,因签订集体合同而发生的团体劳动争议,国家不能采取行政命令、仲裁或司法强制等手段强行消除分歧,只能通过双方协商、政府有关部门指导或协调的形式,使争议双方在维护劳动者和企业合法权益的基础上达成共识。
    b.积极配合劳动争议协调处理机构进行协调处理。在此种处理方式中,企业应审时度势,适时提出协调处理申请,并积极配合,如实提供必要的经营资料和相关证据,配合协调处理机构的必要调查,不采取过激行为,不得解除与职工代表的劳动关系,同时自觉履行劳动争议协调处理机构制作的《协调处理协议书》。
    c.准确掌握劳动争议协调处理机构的管辖范围和协调处理程序。
    (4)处理重大突发事件的对策
    ①重大突发事件的实质是劳资权利纠纷激化的具体表现,只要劳动关系存在,劳资双方有着不同的利益追求,劳动关系双方的纠纷或争议就不可避免。体现了重大突发事件的必然性。因此,在处理重大突发事件时应做到:快速反应、准确的信息引导、化解矛盾。
    ②坚持劳动权益保障。很多突发性事件是因为基本劳动权被雇主侵犯所致,执行《劳动法》的监督检查是政府的义务。依法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法律规定的政府的基本职责,也是执政为民的集中体现,政府在劳动领域的政策毫无疑问应以保护劳动权为其中心。
    ③强化工会职能的转换。预防和化解突发事件还必须强化工会职能的转换,使工会的工作方式和活动方式与市场经济体制对工会的要求统一起来。一方面,必须加快工会的组建步伐,形成并建立雇员与雇主权利对等的社会条件。另一方面,坚决贯彻落实《工会法》对工会基本职责的要求,强化工会的经济职能,切实将集体协商、订立集体合同作为工会维权的主要途径,强化工会干部的法律保护。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按照劳动争议的主体划分,劳动争议分为().
    A

    个别争议

    B

    权利争议

    C

    集体争议

    D

    利益争议

    E

    团体争议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按照()划分,可以把劳动争议划分为个别争议、集体争议和团体争议。
    A

    劳动争议的主体

    B

    劳动争议的性质

    C

    劳动争议的客体

    D

    劳动争议的标的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开庭场所可以就地设置在企业或其他便于及时办公的地方"是()的特征。
    A

    团体劳动争议处理的程序

    B

    集体劳动争议处理的程序

    C

    团体劳动争议处理的特别程序

    D

    集体劳动争议处理的特别程序


    正确答案: C
    解析: 仲裁庭应按照就地就近的原则进行处理,开庭场所可设在发生争议的企业或其他便于及时办案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