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患者男性,76岁。因"肢体乏力、尿少2天"入院。入院诊断为休克原因待查。入院后查血压70/30mmHg,血乳酸1.1mmol/L。乳酸形成正常的是A、有氧代谢B、无氧代谢C、通过乙酰辅酶A产生D、与丙酮酸无关E、通过脂肪代谢产生乳酸增高代表A、机体需氧量增加B、机体缺氧C、有氧代谢D、呼吸衰竭E、肝衰竭正常人动脉血乳酸浓度为A、(0.5±0.5)mmol/LB、(1.0±0.5)mmol/LC、(1.5±0.5)mmol/LD、(2.0±0.5)mmol/LE、(2.5±0.5)mmol/L患者经治疗后循

题目

患者男性,76岁。因"肢体乏力、尿少2天"入院。入院诊断为休克原因待查。入院后查血压70/30mmHg,血乳酸1.1mmol/L。乳酸形成正常的是A、有氧代谢

B、无氧代谢

C、通过乙酰辅酶A产生

D、与丙酮酸无关

E、通过脂肪代谢产生

乳酸增高代表A、机体需氧量增加

B、机体缺氧

C、有氧代谢

D、呼吸衰竭

E、肝衰竭

正常人动脉血乳酸浓度为A、(0.5±0.5)mmol/L

B、(1.0±0.5)mmol/L

C、(1.5±0.5)mmol/L

D、(2.0±0.5)mmol/L

E、(2.5±0.5)mmol/L

患者经治疗后循环改善,但乳酸水平增加,这种效应称为A、反常现象

B、肝衰竭

C、洗出现象

D、药物作用

E、病情加重

作为组织缺氧指标,胃黏膜内pH与血乳酸相比A、胃黏膜内pH更敏感

B、血乳酸更敏感

C、一样

D、不清楚

E、以上都不对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B


问题 2 答案:B


问题 3 答案:B


问题 4 答案:C


问题 5 答案:A

更多“患者男性,76岁。因"肢体乏力、尿少2天"入院。入院诊断为休克原因待查。入院后查血压70/30mmHg,血乳酸 ”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男性,29岁,因火灾烧伤后3小时入院。现心率124次/分,血压72/54mmHg,尿少,患者出现目前的情况,最可能的原因是

    A.吸入烟雾后导致呼吸障碍
    B.大量水分蒸发造成脱水
    C.应激性休克
    D.大量体液从血管内渗出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
    E.感染性休克

    答案:D
    解析:
    烧伤后48小时内,最大的危险是低血容量性休克,也是导致病人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大面积烧伤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浆外渗至组织间隙及创面,引起有效循环血量锐减,而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

  • 第2题:

    患者,男性,40岁,因突发性右上腹部绞痛伴寒战、高热4小时入院,入院后诊断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查体:T40.5℃,P110次/分,BP70/50mmHg。该患者的休克类型为

    A:低血容量性休克
    B:过敏性休克
    C:心源性休克
    D:感染性休克
    E:神经源性休克

    答案:D
    解析:
    感染性休克常见于急性腹膜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等。故选D。

  • 第3题:

    男性,42岁。因周身水肿入院,入院时诊断肾病综合征,肾活检提示膜性肾病,入院1周后突然出现腰痛,尿少,肾功能急剧恶化,该患者腰痛的原因最可能为()。

    A肾结石

    B肾静脉血栓形成

    C急性胰腺炎

    D肾周脓肿

    E肾盂肾炎


    B
    膜性肾病易合并血栓栓塞症,结合腰痛、少尿、肾功能恶化的临床特点,答案为肾静脉血栓形成。

  • 第4题:

    患者,男性,40岁。因突发性右上腹部绞痛伴寒战、高热4小时入院,入院后诊断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查体:T40.5℃,P110次/分,BP70/50mmHg。该患者的休克类型为

    A:低血容量性休克
    B:过敏性休克
    C:心源性休克
    D:感染性休克
    E:神经源性休克

    答案:D
    解析:
    感染性休克常见于急性腹膜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等。故选D。

  • 第5题:

    患者,男性,28岁,农民,于12月20日因畏寒、发热3天入院。入院医疗诊断为"流行性出血热"。入院查体:体温35.9℃,血压8/5.5kPa,脉搏128次/分,呼吸40次/分,皮肤黏膜湿冷,肢端发绀,全身散在多个出血点,球结膜充血、水肿,肾区叩击痛明显。

    此病人目前处于
    A.发热期
    B.少尿期
    C.低血压休克期
    D.多尿期
    E.恢复期

    答案:C
    解析:

    体温35.9℃,血压8/5.5kPa,脉搏128次/分,呼吸40次/分,皮肤黏膜湿冷,肢端发绀,全身散在多个出血点,球结膜充血、水肿,肾区叩击痛明显,符合低血压休克征象。低血压休克期治疗以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改善微循环为原则。患者出现肺水肿病情变化,此时严格控制输液量及输血速度,必要时可进行血液透析减轻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