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患者女,68岁,因“持续性右下腹痛5 d,伴发热”来诊。上腹部压痛明显,麦氏点压痛、反跳痛均阳性,有局限性腹肌紧张,全腹未触及包块,肠鸣音活跃。行阑尾切除术,术中见腹腔内有少许脓性渗出液,阑尾位于盲肠内侧位,长8 cm,直径2 cm,中部坏疽、穿孔,与周围组织呈纤维素性粘连,回盲部未触及肿物。可能的病理诊断有A、阑尾憩室炎B、急性阑尾炎C、低度恶性阑尾黏液性肿瘤D、阑尾印戒细胞癌E、阑尾神经内分泌肿瘤F、阑尾黏液腺癌提示 光镜下:肿瘤细胞排列成锯齿状结构,黏膜下层萎缩、纤维化,细胞轻度异型,胞质内可见黏液

题目

患者女,68岁,因“持续性右下腹痛5 d,伴发热”来诊。上腹部压痛明显,麦氏点压痛、反跳痛均阳性,有局限性腹肌紧张,全腹未触及包块,肠鸣音活跃。行阑尾切除术,术中见腹腔内有少许脓性渗出液,阑尾位于盲肠内侧位,长8 cm,直径2 cm,中部坏疽、穿孔,与周围组织呈纤维素性粘连,回盲部未触及肿物。可能的病理诊断有A、阑尾憩室炎

B、急性阑尾炎

C、低度恶性阑尾黏液性肿瘤

D、阑尾印戒细胞癌

E、阑尾神经内分泌肿瘤

F、阑尾黏液腺癌

提示 光镜下:肿瘤细胞排列成锯齿状结构,黏膜下层萎缩、纤维化,细胞轻度异型,胞质内可见黏液空泡,核小而规则,偶见核分裂。部分细胞呈浸润性生长,阑尾壁外侧可见少量无细胞性黏液。最有可能的诊断是A、阑尾无蒂锯齿状腺瘤

B、阑尾经典型锯齿状腺瘤

C、低度恶性阑尾黏液性肿瘤

D、阑尾印戒细胞癌

E、阑尾神经内分泌肿瘤

F、阑尾黏液腺癌

阑尾黏液性肿瘤常见的遗传学改变是A、p53突变

B、KRAS突变

C、5q杂合性缺失(LOH)

D、18q LOH

E、SMAD4/DPC4突变

F、CTNNB1突变


相似考题
更多“患者女,68岁,因“持续性右下腹痛5 d,伴发热”来诊。上腹部压痛明显,麦氏点压痛、反跳痛均阳性,有局限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男性患者,26岁,1d前发热,上腹痛,4h前出现右下腹局限性疼痛,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该患者查体不会出现

    A.麦氏点显著固定的压痛,反跳痛

    B.直肠指诊可有明显的局部触痛

    C.罗氏征阳性

    D.盆腔内阑尾炎症时,腰大肌征阳性

    E.阑尾周围脓肿时可触及有明显压痛的肿块


    正确答案:D

  • 第2题:

    腹膜刺激征的临床表现是

    A.压痛、反跳痛、肌紧张

    B.压痛、反跳痛、麦氏点压痛

    C.反跳痛、肌紧张

    D.压痛、反跳痛、Murphy征阳性

    E.压痛、肌紧张、移动浊音阳性


    正确答案:A
    34.[答案]A 解析:急性腹膜炎时出现的腹部压痛、反跳痛和腹肌紧张同时存在,称为腹膜刺激征。

  • 第3题:

    女,30 岁,转移性右下腹疼痛 5 天,加重伴畏寒,发热 2 天,查体:全腹肌紧张,有
    明显压痛反跳痛,麦氏点压痛明显,肠鸣音消失,腹腔穿刺抽出脓性液体,细菌培养结果最
    有可能是


    答案:
    解析:
    大肠埃希菌

  • 第4题:

    患者,女,32岁。右下腹疼痛3天,伴发热,口干欲饮,大便秘结,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查体: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反跳痛。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其证型是


    正确答案:B

  • 第5题:

    男性,30岁。右下腹间断性腹痛2年,无发热。1年前有急性阑尾炎发作时,选择保守治疗后好转。查体:麦氏点固定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
    关于慢性阑尾炎最主要的体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结肠充气试验阳性
    B. 转移性右下腹痛
    C. 直肠指诊直肠右前方触痛
    D. 右下腹局限性压痛
    E. 腰大肌试验阳性

    答案:D
    解析:
    慢性阑尾炎的诊断依据是:反复急性阑尾炎发作、右下腹固定压痛和钡灌肠证实。转移性右下腹痛、结肠充气试验阳性和腰大肌试验阳性是急性阑尾炎的体征;直肠指诊直肠右前方触痛提示盆腔炎症,可以辅助急性阑尾炎的诊断。

  • 第6题:

    急性阑尾炎为

    A.左上腹压痛
    B.中下腹压痛
    C.墨菲征阳性
    D.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反跳痛
    E.右上腹压痛

    答案:D
    解析:
    局限性压痛见于局限性腹膜炎或局部脏器的病变。明确而固定的压痛点是诊断某些疾病的重要依据。如麦氏点(右髓前上棘与脐连线中外1/3交界处)压痛多考虑急性阑尾炎;胆囊区(右腹直肌外缘与肋弓交界处)压痛考虑胆囊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