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按照管理体制分类方法,劳动定员标准可分为( )。A.国家劳动定员标准 B.按效率定员的标准 ”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劳动定员标准由几大要素构成?行业定员标准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
    解析:

    (1)劳动定员标准应由以下三大要素构成:


    1)概述。这一部分应由封面、目次、前言、首页等要素构成。


    2)标准正文。它由一般要素和技术要素构成。在一般要素中,包括标准名称、范围和引用标准三项内容。在标准的技术要素中,应包括定义、符号、缩略语,各工种、岗位、设备、各类人员的用人数量和质量要求。


    3)补充。这一部分包括提示的附录、脚注、条文注、表注、图注等项内容。


    (2)行业定员标准包括:


    1)企业管理体制以及机构设置的基本要求和规范,按照不同生产能力和生产规模,提出年实物劳动生产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原则要求,规定出编制总额以及各类人员员额控制幅度。


    2)根据不同生产类型和生产环境、条件,提出不同规模企业各类人员比例控制幅度。


    3)规定各类人员划分的方法和标准。


    4)对本标准涉及的新术语给出确切定义。


    5)企业各工种、岗位的划分,其名称、代号、工作程序、范围、职责和要求。


    6)各工种、工序的工艺流程及作业要求。


    7)采用的典型设备与技术条件。


    8)用人的数量与质量要求。


    9)人员任职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等级)。

  • 第2题:

    以下关于企业定员标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规定控制幅度可以促进企业提高定员水平
    B. 规定控制幅度可适用不同环境不同条件的单位
    C. 劳动定员标准对人员数量的规定可以采用相对指标
    D. 劳动定员标准对人员数量的规定不能采用绝对指标

    答案:D
    解析:
    AB两项,在劳动定员标准中,根据需要可以规定控制幅度,这样既可适用于不同环境不同条件的单位,也可以促进企业提高定员水平,控制幅度中的低限是多数企业经过努力即可达到或超过的水平,高限是相对多数企业经过一定时间的努力方可达到的先进水平。CD两项,在劳动定员标准中,对人员数量标准的规定,可采用绝对(数)指标,具体明确;也可采用相对(数)指标,便于按比例核定人数。

  • 第3题:

    根据定员标准的具体形式。可将劳动定员标准区分为(  )。

    A.效率定员标准
    B.设备定员标准
    C.岗位定员标准
    D.零基定员标准
    E.职责分工定员标准

    答案:A,B,C,E
    解析:
    根据劳动定员标准的具体形式,劳动定员标准可区分为:效率定员标准、设备定员标准、岗位定员标准、比例定员标准、职责分工定员标准。

  • 第4题:

    按照管理体制分类方法,企业定员标准可分为()。

    A:国家劳动定员标准
    B:按效率定员的标准
    C:行业劳动定员标准
    D:企业劳动定员标准
    E:地方劳动定员标准

    答案:A,C,D,E
    解析:
    企业定员标准的分级:①国家劳动定员标准;②行业劳动定员标准;③地方劳动定员标准;④企业劳动定员标准。

  • 第5题:

    企业劳动定员标准按照管理体制分类方法,可分为()。[2012年5月、2011年11月三级真题]

    A:国家劳动定员标准
    B:部门劳动定员标准
    C:行业劳动定员标准
    D:地方劳动定员标准
    E:企业劳动定员标准

    答案:A,C,D,E
    解析:
    按照管理体制分类方法,企业劳动定员标准可区分为以下四类:①国家劳动定员标准,由国家标准化主管机构批准、发布,全国范围内统一实行的劳动定员标准;②行业劳动定员标准,由行业标准化主管机构批准、发布,在某一行业范围内统一实行的劳动定员标准;③地方劳动定员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主管部门批准、发布,在当地范围内统一实行的劳动定员标准;④企业劳动定员标准,企业批准、发布,在本企业范围内统一实行的劳动定员标准。

  • 第6题:

    劳动定员标准由几大要素构成?行业定员标准包括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 (一)劳动定员标准应由以下三大要素构成:
    1.概述。这一部分应由封面、目次、前言、首页等要素构成。
    2.标准正文。它由一般要素和技术要素构成。在一般要素中,包括标准名称、范围和引用标准三项内容。在标准的技术要素中,应包括:定义、符号、缩略语,各工种、岗位、设备、各类人员的用人数量和质量要求。
    3.补充。这一部分包括:提示的附录、脚注、条文注、表注、图注等项内容。
    (二)行业定员标准包括内容
    1.企业管理体制以及机构设置的基本要求和规范,按照不同生产能力和生产规模,提出年实物劳动生产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原则要求,规定出编制总额以及各类人员员额控制幅度。
    2.根据不同生产类型和生产环境、条件,提出不同规模企业各类人员比例控制幅度。
    3.规定各类人员划分的方法和标准。
    4.对本标准涉及的新术语给出确切定义。
    5.企业各工种、岗位的划分,其名称、代号、工作程序、范围、职责和要求。
    6.各工种、工序的工艺流程及作业要求。
    7.采用的典型设备与技术条件。
    8.用人的数量与质量要求。
    9.人员任职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等级)。

  • 第7题:

    简述劳动定员标准表的格式。


    正确答案: 1.表的编号。采用阿拉伯数字从l开始逐一编号,如表1、表2、表3等.表号与表标题居中排在表上方。
    2.表的接排。表的长度超过一页时,应在以下各页上重复表的编号,并加括号注明,如:“表1(续)”。
    3.表格的画法。表格采用封闭式,即应加边框线。项目名称的下方,如采用单位都相同时,则应在表的右上角加以适当说明

  • 第8题:

    行业劳动标准是按照行业分类的劳动标准,主要是基础类标准和()

    • A、技术类标准
    • B、职业培训标准
    • C、劳动定员定额标准
    • D、劳动安全卫生标准

    正确答案:A

  • 第9题:

    单选题
    行业劳动标准是按照行业分类的劳动标准,主要是基础类标准和()
    A

    技术类标准

    B

    职业培训标准

    C

    劳动定员定额标准

    D

    劳动安全卫生标准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企业劳动定员标准按照管理体制分类方法,可分为(  )。[2012年5月、2011年11月三级真题]
    A

    国家劳动定员标准

    B

    部门劳动定员标准

    C

    行业劳动定员标准

    D

    地方劳动定员标准

    E

    企业劳动定员标准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按照管理体制分类方法,企业劳动定员标准可区分为以下四类:①国家劳动定员标准,由国家标准化主管机构批准、发布,全国范围内统一实行的劳动定员标准;②行业劳动定员标准,由行业标准化主管机构批准、发布,在某一行业范围内统一实行的劳动定员标准;③地方劳动定员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主管部门批准、发布,在当地范围内统一实行的劳动定员标准;④企业劳动定员标准,企业批准、发布,在本企业范围内统一实行的劳动定员标准。

  • 第11题:

    名词解释题
    劳动定员标准

    正确答案: 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为实现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给企业内各生产环节、工作岗位规定的人员配备的数量标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根据定员标准的具体形式,可将劳动定员标准区分为(  )。[2011年11月三级真题]
    A

    效率定员标准

    B

    设备定员标准

    C

    岗位定员标准

    D

    零基定员标准

    E

    职责分工定员标准


    正确答案: B,E
    解析:
    按定员标准的具体形式,可将劳动定员标准区分为:①效率定员标准。根据生产任务量、每个劳动者的工作效率、出勤率等因素确定的定员标准。②设备定员标准。根据设备性能、生产组织状况、技术要求、工作范围、劳动者负荷量等因素确定的定员标准。③岗位定员标准。根据工作岗位的性质和特点、工作流程和任务总量,以及劳动者的负荷量等因素确定的定员标准。④比例定员标准。按与员工总数或某类人员总数的比例,确定另一类人员人数的定员标准。⑤职责分工定员标准。根据生产规模、技术复杂程度、管理方式,以及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要求等因素,按组织机构、职责范围和业务分工确定的定员标准。

  • 第13题:

    企业劳动定员标准按照管理体制分类方法,可分为(  )

    A.国家劳动定员标准
    B.部门劳动定员标准
    C.行业劳动定员标准
    D.地方劳动定员标准
    E.企业劳动定员标准

    答案:A,C,D,E
    解析:
    企业劳动定员标准按照管理体制分类方法,可分为国家劳动定员标准、行业劳动定员标准、地方劳动定员标准和企业劳动定员标准。

  • 第14题:

    劳动定员标准由几大要素构成?行业定员标准包括哪些内容?(16分)




    答案:
    解析:

    劳动定员标准由以下三大要素构成:


    (1)概述。这一部分应由封面、目次、前言、首页等要素构成。(2分)


    (2)标准正文。它由一般要素和技术要素构成。(2分)


    (3)补充。这一部分包括提示的附录、脚注、条文注、表注、图注等内容。(2分)


    从标准的具体内容上看,一般来说,行业定员标准应包括:


    (1)企业管理体制以及机构设置的基本要求和规范,按照不同生产能力和生产规模,提出年实物劳动生产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原则要求,规定出编制总额以及各类人员员额控制幅度;(2分)


    (2)根据不同生产类型和生产环境、条件,提出不同规模企业各类人员比例控制幅度;(1分)


    (3)规定各类人员划分的方法和标准;(1分)


    (4)对本标准涉及的新术语给出确切定义;(1分)


    (5)企业各工种、岗位的划分,其名称、代号、工作程序、范围、职责和要求;(1分)


    (6)各工种、工序的工艺流程及作业要求;(1分)


    (7)采用的典型设备与技术条件;(1分)


    (8)用人的数量与质量要求;(1分)


    (9)人员任职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等级)。(1分)


  • 第15题:

    根据定员标准的具体形式,可将劳动定员标准区分为()。[2011年11月三级真题]

    A:效率定员标准
    B:设备定员标准
    C:岗位定员标准
    D:零基定员标准
    E:职责分工定员标准

    答案:A,B,C,E
    解析:
    按定员标准的具体形式,可将劳动定员标准区分为:①效率定员标准。根据生产任务量、每个劳动者的工作效率、出勤率等因素确定的定员标准。②设备定员标准。根据设备性能、生产组织状况、技术要求、工作范围、劳动者负荷量等因素确定的定员标准。③岗位定员标准。根据工作岗位的性质和特点、工作流程和任务总量,以及劳动者的负荷量等因素确定的定员标准。④比例定员标准。按与员工总数或某类人员总数的比例,确定另一类人员人数的定员标准。⑤职责分工定员标准。根据生产规模、技术复杂程度、管理方式,以及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要求等因素,按组织机构、职责范围和业务分工确定的定员标准。

  • 第16题:

    企业定员管理的作用不包括(  )。


    A.合理的劳动定员是企业用人的科学标准
    B.科学合理的劳动定员是企业内部员工调配的主要依据
    C.合理的劳动定员是企业制定人力资源规划的基础
    D.合理的劳动定员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答案:D
    解析:
    企业定员管理的作用:①合理的劳动定员是企业用人的科学标准;②合理的劳动定员是企业制订人力资源规划的基础;③科学合理的劳动定员是企业内部各类员工调配的主要依据;④先进合理的劳动定员有利于提高员工队伍的素质。

  • 第17题:

    劳动定员标准


    正确答案: 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为实现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给企业内各生产环节、工作岗位规定的人员配备的数量标准。

  • 第18题:

    劳动定员定额标准按使用范围可分为()。

    • A、全国通用标准
    • B、行业通用标准
    • C、企业通用标准
    • D、省级通用标准
    • E、地区通用标准

    正确答案:A,B,C

  • 第19题:

    简述编制劳动定员标准的原则。


    正确答案: 编制劳动定员标准的原则的内容包括六个方面。(1)定员标准水平要科学、先进、合理。(2)依据要科学。(3)方法要先进。(4)计算要统一。(5)形式要简化。(6)内容要协调。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编制劳动定员标准的原则。

    正确答案: 编制劳动定员标准的原则的内容包括六个方面。(1)定员标准水平要科学、先进、合理。(2)依据要科学。(3)方法要先进。(4)计算要统一。(5)形式要简化。(6)内容要协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劳动定员标准按综合程度分类。

    正确答案: 1、按定员标准的综合程度,可区分为:单项定员标准亦称详细定员标准、综合定员标准亦称概略定员标准。
    2、按定员标准的具体形式可区分为:效率定员标准、设备定员标准、岗位定员标准、比例定员标准、职责分工定员标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劳动定员标准由几大要素构成?行业定员标准包括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 (一)劳动定员标准应由以下三大要素构成:
    1.概述。这一部分应由封面、目次、前言、首页等要素构成。
    2.标准正文。它由一般要素和技术要素构成。在一般要素中,包括标准名称、范围和引用标准三项内容。在标准的技术要素中,应包括:定义、符号、缩略语,各工种、岗位、设备、各类人员的用人数量和质量要求。
    3.补充。这一部分包括:提示的附录、脚注、条文注、表注、图注等项内容。
    (二)行业定员标准包括内容
    1.企业管理体制以及机构设置的基本要求和规范,按照不同生产能力和生产规模,提出年实物劳动生产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原则要求,规定出编制总额以及各类人员员额控制幅度。
    2.根据不同生产类型和生产环境、条件,提出不同规模企业各类人员比例控制幅度。
    3.规定各类人员划分的方法和标准。
    4.对本标准涉及的新术语给出确切定义。
    5.企业各工种、岗位的划分,其名称、代号、工作程序、范围、职责和要求。
    6.各工种、工序的工艺流程及作业要求。
    7.采用的典型设备与技术条件。
    8.用人的数量与质量要求。
    9.人员任职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等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按照管理体制分类方法,劳动定员标准可分为()。
    A

    国家劳动定员标准

    B

    按效率定员的标准

    C

    行业劳动定员标准

    D

    企业劳动定员标准

    E

    地方劳动定员标准


    正确答案: D,E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