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某项目实施需要甲产品,若自制,单位产品的可变成本为12元,并需另外购买一台专用设备,该设备价格为4000元;若采购,购买量大于3000件,购买价格为13元/件,购买量少于3000件时,购买价为14元/件,则甲产品用量 ( ) 时,外购为宜。 A.小于2000件 B.大于2000件,小于3000件时C.小于3000件 D.大于3000件

题目
某项目实施需要甲产品,若自制,单位产品的可变成本为12元,并需另外购买一台专用设备,该设备价格为4000元;若采购,购买量大于3000件,购买价格为13元/件,购买量少于3000件时,购买价为14元/件,则甲产品用量 ( ) 时,外购为宜。

A.小于2000件
B.大于2000件,小于3000件时
C.小于3000件
D.大于3000件

相似考题
更多“某项目实施需要甲产品,若自制,单位产品的可变成本为12元,并需另外购买一台专用设备,该设备价格为4000元;若采购,购买量大于3000件,购买价格为13元/件,购买量少于3000件时,购买价为14元/件,则甲产品用量 ( ) 时,外购为宜。”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厂生产某种机械产品需要螺丝作为初始投入。如果从外购买,市场单价为0.5元;若自己生产则需要固定成本3000元,单位可变成本为0.3元。则螺丝的盈亏平衡点产量为()。

    A.6000

    B.20000

    C.10000

    D.15000


    参考答案:D

  • 第2题:

    某公司生产产品每年需要甲零件300件,如果自制,该零件增加公司的固定成本300元,该零件的自制的单位变动成本为7元,如果外购,则每件零件的单价为8元/件。则该公司应该()

    A、自制

    B、外购

    C、两者效果一样

    D、不能确定


    标准答案:C

  • 第3题:

    A公司的甲产品需用到C零件,C零件既可自制也可外购。若自制,每个零件的生产成本为10元;若外购,每个零件的采购成本为12元。如果共需10000个零件,则自制方案与外购方案的差量成本为()元。

    A.100000
    B.120000
    C.20000
    D.10000

    答案:C
    解析:

  • 第4题:

    假定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耗用甲、乙两种直接材料,其中甲、乙材料的价格标准分别为40元/千克和20元/千克,用量标准分别为3千克/件和5千克/件;该产品的月标准总工时为10000小时,月标准总工资为110000元,单位产品工时用量标准为1.5小时/件,则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有()。

    A.该产品的单位产品直接材料标准成本为220元
    B.该产品的单位产品直接材料标准成本为640元
    C.该产品的直接人工标准成本为16.5元/件
    D.该产品的直接人工标准成本为18.5元/件

    答案:A,C
    解析:
    单位产品直接材料标准成本=40×3+20×5=220(元);标准工资率=110000÷10000=11(元/小时),直接人工标准成本=11×1.5=16.5(元/件)。

  • 第5题:

    A企业主要生产某种电子产品甲,2018年A企业通过使用一项专有技术,使得甲电子产品的销售量増加到20000件。已知未使用该技术时,甲产品的销售量为15000件,并假设A企业的甲产品在使用该技术前后的单位销售价格和单位成本保持不变。甲产品销售价格为200元/件,成本为120元/件,所得税税率为25%。则A企业因使用该专有技术形成的增量税后收益额为( )。

    A.300000
    B.400000
    C.1000000
    D.600000

    答案:A
    解析:
    该专有技术的增量收益额=(20000-15000)×(200-120)×(1-25%)=300000(元)。

  • 第6题:

    甲公司每年需采购A产品100000个,A产品售价16元/个,每次订货成本1000元,每个A产品每年仓储成本为售价的一半,A产品厂商促销措施:一次购5000个以上9折,一次购8000个以上8折。在甲公司推迟购买情况下,假定A产品的单位推迟购买成本为单位购价的一半,则在推迟购买条件下的最佳订货量为()。

    • A、5590个
    • B、5270个
    • C、8000个
    • D、7070个

    正确答案:D

  • 第7题:

    某厂生产某种机械产品需要螺丝作为初始投入。如果从外购买,市场单价为0.5元;若自己生产则需要固定成本3000元,单位可变成本为0.3元。则螺丝的盈亏平衡点产量为()

    • A、6000
    • B、10000
    • C、15000
    • D、20000

    正确答案:C

  • 第8题:

    设某厂生产产品需用某种零件,这种零件如果自行制造,每单位的变动成本为1.3元,但需要为此每年追加固定成本3,800元,如果向外采购,采购量在10,000件以内,每单位的价格为1.86元,如果超过10,000件,每单位的价格为1.60元。 要求:就零件的自制与外购做出相应决策。


    正确答案: 根据本量利分析法的原理,这种零件在10,000件以内、10,000件以上的成本平衡点可分别计算如下(设x1代表
    10,000件以内的成本平衡点, x2代表10.000件以上的成本平衡点):
    3,800+1.3x1=1.86x1
    3,800+1.3x2=1.60x2
    计算可得:x1=6,786件
    x2=12,667件
    1)如果这种零件的需要量在10.000以内,以6,786件为转折点:
    (1)小于6,786件,适合外购
    (2)大于6,786件,宜于自制。
    2)如果这种零件的需要量在10,000件以上,则以12,667件为转折点:
    (1)从10,000件到12,667件宜于外购
    (2)超过12,667件适宜自制。

  • 第9题:

    单选题
    某公司每年可能需要用A产品500件,外购价格为13元,现在公司有剩余生产能力可用来生产A产品,但需要增加专属成本2000元,自制时单位变动成本5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实际需要量大于500件时选自制方案

    B

    当实际需要量大于500件时选外购方案

    C

    当实际需要量小于150件时选自制方案

    D

    当实际需要量小于250件时选自制方案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甲公司销售产品每件500元,若客户购买300件(含300件)以上每件可得到50元的商业折扣。某客户2008年10月8日购买甲公司产品300件,按规定现金折扣条件为2/10,1/20,n/30。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甲公司于10月12日收到该笔款项,则实际收到的款项为元。(假定计算现金折扣时考虑增值税)
    A

    154440

    B

    3159

    C

    157950

    D

    154791


    正确答案: D
    解析: 应给予客户的现金折扣=(500-50)×300×(1+17%)×2%=3159(元)
    所以实际收到的款项=(500-50)×300×(1+17%)-3159=154791(元)

  • 第11题:

    单选题
    如某企业需用甲零件,外购单价20元,自制单位产品变动成本10元,若自制,需每年追加固定成本20000元,当需要量为1500件时,应()。
    A

    自制

    B

    外购

    C

    均可

    D

    以上均错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设某厂生产产品需用某种零件,这种零件如果自行制造,每单位的变动成本为1.3元,但需要为此每年追加固定成本3,800元,如果向外采购,采购量在10,000件以内,每单位的价格为1.86元,如果超过10,000件,每单位的价格为1.60元。 要求:就零件的自制与外购做出相应决策。

    正确答案: 根据本量利分析法的原理,这种零件在10,000件以内、10,000件以上的成本平衡点可分别计算如下(设x1代表
    10,000件以内的成本平衡点, x2代表10.000件以上的成本平衡点):
    3,800+1.3x1=1.86x1
    3,800+1.3x2=1.60x2
    计算可得:x1=6,786件
    x2=12,667件
    1)如果这种零件的需要量在10.000以内,以6,786件为转折点:
    (1)小于6,786件,适合外购
    (2)大于6,786件,宜于自制。
    2)如果这种零件的需要量在10,000件以上,则以12,667件为转折点:
    (1)从10,000件到12,667件宜于外购
    (2)超过12,667件适宜自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企业产品的价格为15元,固定成本110000元,生产该产品的单位可变成本为4元。则该产品的盈亏平衡点为:()

    A、12100件

    B、15400件

    C、10000件

    D、5000件


    参考答案:C

  • 第14题:

    某项目实施需要甲产品,若自制,单位产品的可变成本为 12 元,并需另外购买一台专用设备,该设备价格为 4000 元;若采购,购买量大于 3000 件,购买价格为 13 元/件,购买量少于 3000 件时,购买价为 14 元/件,则甲产品用量( 66)时,外购为宜;甲产品用量(67)时,自制为宜。

    A.小于 2000 件

    B.大于 2000 件,小于 3000 件时

    C.小于 3000 件

    D.大于 3000 件


    正确答案:A
    解析:此题考察自制外购分析的概念和计算设当使用X件时,自制和外购的投入相当,故可列等式如下:(1)少于3000件时:12*X+4000=14*X,则X=2000件。因此当X小于2000件时,自制的投入大于外购的投入,故此时以外购为宜。维持14元的价格,当大于2000件时,小于3000件时,自制的成本要低于外购的成本。(2)大于3000件时:12*X+4000=13*X,则X=4000件,要想得到13元的价格,必须外购超过4000件才能与自制相当,从选项上看没有符合这个等式的数量,所以这种情况不考虑

  • 第15题: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3%,产品价目表标明产品的不含税销售价格为每件1200元,购买100件以上,可获得3.5%的商业折扣,购买500件以上,可获得5%的商业折扣。某客户购买该产品180件,尚未付款,该甲公司销售实现时,应确认“应收账款”的金额是( )元。

    A.208440
    B.235537.2
    C.216000
    D.244080

    答案:B
    解析:
    “应收账款”科目中登记的金额=1200×180×(1-3.5%)×(1+13%)=235537.2(元)。

  • 第16题:

    已知甲企业的A产品在使用W技术前后的单位销售价格和单位成本不变,使用W技术后A产品的销售量为100000件,未使用W技术时A产品的销售量为60000件,A产品销售价格为8元/件,成本为3元/件,所得税税率为25%。则甲企业因使用W技术形成的新增收益为(  )。

    A. 50000元
    B. 125000元
    C. 150000元
    D. 375000元

    答案:C
    解析:
    新增收益=(100000-60000)×(8-3)×(1-25%)=150000(元)

  • 第17题:

    在零部件的外购不减少固定成本的情况下,决策时()

    • A、自制零部件的单位变动成本>购买价格,应外购
    • B、自制零部件的单位变动成本<购买价格,应自制
    • C、自制零部件的单位变动成本>购买价格,应自制
    • D、自制零部件的单位变动成本<购买价格,应外购

    正确答案:A,B

  • 第18题:

    某企业生产需要甲材料,年需要量为100千克,如果自制,单位变动成本20元,而且需 购买生产设备,每年发生专属固定费用2000元;如果外购,单价为30元。企业应选择()。


    正确答案:外购

  • 第19题:

    如某企业需用甲零件,外购单价20元,自制单位产品变动成本10元,若自制,需每年追加固定成本20000元,当需要量为1500件时,应()。

    • A、自制
    • B、外购
    • C、均可
    • D、以上均错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单选题
    甲公司每年需采购A产品100000个,A产品售价16元/个,每次订货成本1000元,每个A产品每年仓储成本为售价的一半,A产品厂商促销措施:一次购5000个以上9折,一次购8000个以上8折。在甲公司推迟购买情况下,假定A产品的单位推迟购买成本为单位购价的一半,则在推迟购买条件下的最佳订货量为()。
    A

    5590个

    B

    5270个

    C

    8000个

    D

    7070个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在零部件的外购不减少固定成本的情况下,决策时()
    A

    自制零部件的单位变动成本>购买价格,应外购

    B

    自制零部件的单位变动成本<购买价格,应自制

    C

    自制零部件的单位变动成本>购买价格,应自制

    D

    自制零部件的单位变动成本<购买价格,应外购


    正确答案: D,C
    解析: 如果企业可以从市场上买到现在由企业自己生产的某种零配件,而且质量相当、供货及时、价格低廉,这时一般都会考虑是否停产外购。在由自制转为外购,且其剩余生产能力不能利用(固定成本并不因停产外购而减少)的情况下,正确的分析方法是:将外购的单位增量成本,即购买零配件的价格(包括买价、单位零配件应负担的订购、运输、装卸、检验等费用),与自制时的单位增量成本相对比,单位增量成本低的即为最优方案。由于固定成本不因停产外购而减少,这样,自制时的单位变动成本就是自制方案的单位增量成本。所以,自制单位变动成本>购买价格时,应该外购;自制单位变动成本<购买价格时,应该自制

  • 第22题:

    单选题
    2016年年底,乙公司库存材料的账面价值为200万元,市场购买价格总额为170万元,假设不发生其他的购买费用,用该原材料生产出来的甲产品可变现净值为320万元,甲产品的成本为280,则2016年年底该库存材料的价值为()万元。
    A

    200

    B

    170

    C

    320

    D

    280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如果单位甲产品需要A零件2个,A零件可以购买,也可以自制,由于没有剩余生产能力用于自制,因此如果自制还需要购买设备。在自制的情况下,需要发生相关的固定成本是30万元,自制的单位变动成本为2元/个,外购时的单价为4元/个。用成本无差别点法判断自制还是外购A零件?

    正确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