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我们对事件这个概念的认识。事件是对一个在时间和空间上占有一定位置的有意义的事情的详细说明,是状态图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事件产生的原因有调用、满足条件的状态的出现、到达时间点或经历某一时间段、发送信号等。而动作这个概念同样属于状态图,表示一个可执行的原子计算。当动作发生时,事件就会产生。
更多“与事件联系在一起的瞬时操作是(58)。A.活动B.动作C.处理D.加工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用于解释“动作学习与操作” 最具影响力的理论是( )。

    A. 信息加工理论
    B. 动作程序理论
    C. 协调控制理论
    D. 认知定向理论

    答案:B
    解析:
    动作程序理论是解释动作学习与操作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由Adams(1968年)最先提出。这种理论认为,动作程序是一种记忆表征,储存着完成动作所需要的信息,动作练习就是习得完成动作的操作程序的过程。

  • 第2题:

    9、适用于作业动作重复程度高以及操作速度快的场合的分析方法是()。

    A.感官分析

    B.动素分析

    C.细微动作分析

    D.瞬时动作分析


    细微动作分析

  • 第3题:

    2、通电延时时间继电器,它的延时触点动作情况是()。

    A.线圈通电时触点延时动作,断电时触点瞬时动作。

    B.线圈通电时触点延时动作,断电时触点瞬时动作。

    C.线圈通电时触点不动作,断电时触点瞬时动作。

    D.线圈通电时触点不动作,断电时触点瞬时动作。


    工作原理:当线圈1通电后,衔铁3连同推板5被铁心2吸引向上吸合,在空气室10内与橡皮膜9相连的活塞杆6在塔形弹簧7作用下也向上移动,由于橡皮膜向上运动时,橡皮膜下方气室的空气稀薄形成负压,起到空气阻尼作用,因此活塞杆只能缓慢向上移动,其移动的速度由进气孔12大小而定,可通过调节螺钉11进行调整。经过一段延时时间,活塞13才能移到最上端,并带动活塞杆上移,并通过杠杆15压动下面微动开关14,使其常闭触头断开,常开触头闭合,起到通电延时作用。 当线圈断电时,衔铁在反力弹簧4作用下,通过活塞杆将活塞推向下端,这时橡皮膜下方气室内的空气通过橡皮膜9、弱弹簧8和活塞13的肩部所形成的单向阀,迅速地从橡皮膜上方的气室缝隙中排掉,使微动开关16触头瞬时复位。

  • 第4题:

    3、断电延时时间继电器,它的延时触点动作情况是()。

    A.线圈通电时触点延时动作,断电时触点瞬时动作。

    B.线圈通电时触点瞬时动作,断电时触点延时动作。

    C.线圈通电时触点不动作,断电时触点瞬时动作。

    D.线圈通电时触点不动作,断电时触点瞬时动作。


    C

  • 第5题:

    3、通电延时型时间继电器,它的动作情况是线圈通电时触点()动作,断电时触点()动作。

    A.延时、延时

    B.瞬时、瞬时

    C.延时、瞬时

    D.瞬时、延时


    线圈通电时触点延时动作,断电时触点瞬时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