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在具有快表的段页式存储管理方式中,如何实现地址变换? ”相关问题
  • 第1题:

    虚拟存储器的管理方式分为段式、页式和段页式三种,以下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28)。

    A.页式虚拟存储器中,虚拟地址到实地址的变换是由主存中的页表来实现的

    B.段式存储管理中,段是按照程序的逻辑结构划分的,各个段的长度一致

    C.段页式存储管理中主存的调入和调出是按照页进行,但可按段来实现保护

    D.在一般的大中型机中,都采用段页式的虚拟存储管理方式


    正确答案:B
    本题考查虚拟存储器管理的基础知识。虚拟存储器的工作原理是:在执行程序时,允许将程序的一部分调入主存,其他部分保留在辅存。即由操作系统的存储管理软件先将当前要执行的程序段(如主程序)从辅存调入主存,暂时不执行的程序段(如子程序)仍保留在辅存,当需要执行存放在辅存的某个程序段时,由CPU执行某种程序调度算法将它们调入主存。虚拟存储器的调度方式有分页式、段式、段页式三种。页式调度是将逻辑和物理地址空间部分成固定大小的页。主存按页顺序编号,而每个独立编址的程序空间有自己的页号顺序,通过调度辅存中程序的各页可以离散装入主存中不同的页面位置,并可据表一一对应检索。页式调度的优点是页内零共小,页表对程序员来说是透明的,地址变换快,调入操作简单;缺点是各页不是程序的独立模块,不便于实现程序和数据的保护。段式调度是按程序的逻辑结构划分地址空间,段的长度是随意的,并且允许伸长,它的优点是消除了内存零头,易于实现存储保护,便于程序动态装配;缺点是调入操作复杂。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便构成段页式调度。在段页式调度中把物理空间分成页,程序按模块分段,每个段再分成与物理空间页同样小的页面。段页式调度综合了段式和页式的优点。其缺点是增加了硬件成本,软件也较复杂。大型通用计算机系统多数采用段页式调度。页式虚拟存储器中,虚拟地址到实地址的变换是由主存中的页表来实现的,段页式存储管理中主存的调入和调出是按照页进行,但可按段来实现保护,段式存储管理中,段是按照程序的逻辑结构划分的,各个段的长度可以按照其实际需要进行大小分配。

  • 第2题:

    虚拟存储器的管理方式分为段式、页式和段页式三种,以下描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A.页式虚拟存储器中,虚拟地址到实地址的变换是由主存中的页表来实现的
    B.段式存储管理中,段是按照程序的逻辑结构划分的,各个段的长度一致
    C.段页式存储管理中主存的调入和调出是按照页进行,但可按段来实现保护
    D.在一般的大中型机中,都采用段页式的虚拟存储管理方式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虚拟存储器管理的基础知识。虚拟存储器的工作原理是:在执行程序时,允许将程序的一部分调入主存,其他部分保留在辅存。即由操作系统的存储管理软件先将当前要执行的程序段(如主程序)从辅存调入主存,暂时不执行的程序段(如子程序)仍保留在辅存,当需要执行存放在辅存的某个程序段时,由CPU执行某种程序调度算法将它们调入主存。虚拟存储器的调度方式有分页式、段式、段页式三种。页式调度是将逻辑和物理地址空间都分成固定大小的页。主存按页顺序编号,而每个独立编址的程序空间有自己的页号顺序,通过调度辅存中程序的各页可以离散装入主存中不同的页面位置,并可据表一一对应检索。页式调度的优点是页内零头小,页表对程序员来说是透明的,地址变换快,调入操作简单;缺点是各页不是程序的独立模块,不便于实现程序和数据的保护。段式调度是按程序的逻辑结构划分地址空间,段的长度是随意的,并且允许伸长,它的优点是消除了内存零头,易于实现存储保护,便于程序动态装配;缺点是调入操作复杂。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便构成段页式调度。在段页式调度中把物理空间分成页,程序按模块分段,每个段再分成与物理空间页同样小的页面。段页式调度综合了段式和页式的优点。其缺点是增加了硬件成本,软件也较复杂。大型通用计算机系统多数采用段页式调度。页式虚拟存储器中,虚拟地址到实地址的变换是由主存中的页表来实现的,段页式存储管理中主存的调入和调出是按照页进行,但可按段来实现保护,段式存储管理中,段是按照程序的逻辑结构划分的,各个段的长度可以按照其实际需要进行大小分配。

  • 第3题:

    在具有快表的分页式存储管理方式中,如何实现地址变换?


    首先,必须配置一段表寄存器,在其中存放段表始址和段长TL.进行地址变换时,先利用段号S,与段长TL进行比较,若S =TL,表示段号太大,访问越界,产生越界中断信号)于是利用段表始址和段号来求出该段对应的段表项在段表中的位置,从中求出该段的页表始址,并利用逻辑地址中的段内页号P来获得对应页的页表项位置,从中读出该页所在的物理块号b,再用块号b和页内地址构成物理地址.

  • 第4题:

    具有快表时是如何实现地址变换的?


    答案:首先,以前转换过程中查找过的页表项会被记录在快表之中。在每次需要访问逻辑地址中的数据的时候,都会根据页号先到快表中查看有没有对应的匹配项,如果有就直接得到相应的物理块号而不需要进过利用始址、页号和页表项长度计算后去内存中查表。得到物理块号后依然是送到物理地址寄存器中和页内地址结合形成最后的物理地址。

  • 第5题:

    以下是有关IA-32保护模式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采用先分段后分页的段页式存储管理方式

    B.分段过程实现32位逻辑地址转换为32位线性地址

    C.分段过程需要用到段描述符表(即段表)

    D.分页采用二级页表方式,包括页目录表和页表


    分段过程实现32位逻辑地址转换为32位线性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