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信源用户A通过卫星链路向用户B传送帧长为2Kb的数据,链路传播延迟为80ms。若采用后退N帧ARQ协议通信,发送窗口为8,且要求最大链路利用率达到0.95,则数据传输速率至少为(25)kb/s,A.23.75B.92.75C.100D.190

题目

信源用户A通过卫星链路向用户B传送帧长为2Kb的数据,链路传播延迟为80ms。若采用后退N帧ARQ协议通信,发送窗口为8,且要求最大链路利用率达到0.95,则数据传输速率至少为(25)kb/s,

A.23.75

B.92.75

C.100

D.190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
解析:采用后退N帧ARQ协议通信,发送窗口尺寸为8,且要求最大链路利用率达到0.95,则根据计算公式。信源用户A通过卫星链路向用户B传送帧长L=2Kb的数据,链路传播延迟为d/v=90ms,设数据传输速率为R,根据计算公式得:
更多“信源用户A通过卫星链路向用户B传送帧长为2Kb的数据,链路传播延迟为80ms。若采用后退N帧ARQ协议通信,发送窗口为8,且要求最大链路利用率达到0.95,则数据传输速率至少为(25)kb/s,A.23.75B.92.75C.100D.190”相关问题
  • 第1题:

    若采用后退N帧ARQ协议进行流量控制,帧编号字段为7位,则发送窗口最大长度为(17)。

    A.7

    B.8

    C.127

    D.128


    正确答案:C
    解析:采用后退N帧ARQ协议,在全双工通信中应答信号可以由反方向传送的数据帧“捎带”送回,这种机制进一步减小了通信开销,然而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在捎带应答方案中,反向数据帧中的应答字段总是捎带一个应答信号,这样就可能出现对同一个帧的重复应答。假定帧编号字段为3位长,发送窗口大小为8。当发送器收到第一个ACK1后把窗口推进到后沿为1、前沿为0的位置,即发送窗口现在包含的帧编号为1、2、3、4、 5、6、7、0,如下图所示。
                              
      如果这时又收到一个捎带回的ACK1,发送器如何动作呢?后一个ACK1可能表示窗口中的所有帧都未曾接收,也可能意味着窗口中的帧都已正确接收。这样协议就出现了二义性。然而,如果规定窗口的大小为7,则就可以避免这种二义性。所以,在后退 N帧协议中必须限制发送窗口大小W发≤2k-1。根据类似的推理,对于选择重发ARQ协议,发送窗口和接收窗口的最大值应为帧编号数的一半,即W发=W收≤2k-1。

  • 第2题:

    采用专用通信线路时,通信的三个阶段顺序为()

    A.传送数据→建立数据链路→传输结束撤消链路

    B.建立数据链路→传输结束撤消链路→传送数据

    C.建立数据链路→传送数据→传输结束撤消链路

    D.传输结束撤消链路→传送数据→建立数据链路


    参考答案:C

  • 第3题:

    信源用户A通过卫星链路向用户B传送帧长为4Kb的数据,假设传播延迟为90ms,数据速率是192kb/s,。若采用后退N帧ARQ协议通信,发送窗口为8,则最大链路利用率可以达到(18)。

    A.0.104

    B.0.464

    C.0.752

    D.0.832


    正确答案:D
    解析:信源用户A通过卫星链路向用户B传送帧长为4Kb的数据,假设传播延迟为90ms,数据速率是192kb/s,那么系数;若采用后退N帧ARQ协议通信,发送窗口尺寸为8,则最大链路利用率可以达到:。

  • 第4题:

    用户A与用户B通过卫星链路通信时,传播延迟为540ms,假设数据速率是64Kbit/s,帧长4000bit,若采用停等控制协议通信,则最大链路利用率为(22);若采用后退N帧 ARQ协议通信,发送窗口为8,则最大链路利用率可以达到(23)。

    A.0.058

    B.0.116

    C.0.188

    D.0.231


    正确答案:A

  • 第5题:

    若采用后退 N 帧 ARQ 协议进行流量控制,帧编号字段为 7 位,则发送窗口最大长度为( )。

    A. 7
    B. 8
    C. 127
    D. 128

    答案:C
    解析:
    后退 N 帧 ARQ 协议对传统的自动重传请求进行了改进,从而实现了在接收到 ACK 之前能够连续发送多个数据包。后退 N 帧 ARQ 对发送窗口的大小是有限制的,如果帧编号字段为 n 位,则发送窗口大小 Wt 应该满足:Wt≤2n-1在局域网中仅某台主机上无法访问域名为 www.ccC.com 的网站(其他主机访问正常), 在该主机上执行 ping 命令时有显示信息如下:

  • 第6题:

    设卫星信息的传输延迟为 270ms,数据速率为 64Kb/s,帧长 4000 比特,采用停等 ARQ协议,则信道的最大利用率为()。



    A. 0.480
    B. 0.125
    C. 0.104
    D. 0.010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效率,用简单的饿原理来计算即可。发松一个帧的时间=发送时间+传播时 间+【应答帧的发送时间+返回时间】,由于应答帧很小,题干没有给出,可以忽略。因此总 的时间=4000/64000+270+270=602.5ms

    而这段时间里,真正用于数据帧发送的时间=4000/64000=0.0625S=》62.5ms ,因此最大利 用率=62.5/602.5=0.1037 ,因此选 C

  • 第7题:

    若采用后退N帧ARQ协议进行流量控制,帧编号字段为8位,则发送窗口的最大长度为( )。

    A.7
    B.8
    C.127
    D.255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后退N帧ARQ协议知识。后退N帧ARQ协议的发送窗口W≤编号个数-1,编号个数为8位即为255个,所以发送窗口的最大长度为W=256-1=255。

  • 第8题:

    某卫星信道数据速率为64Kb/s,帧长4000比特,采用停等ARQ协议,则信道的最大利用率为( )。

    A.0.480
    B.0.125
    C.0.104
    D.0.010

    答案:C
    解析:

  • 第9题:

    采用专用通信线路时,通信的三个阶段顺序为()

    • A、传送数据→建立数据链路→传输结束撤消链路
    • B、建立数据链路→传输结束撤消链路→传送数据
    • C、建立数据链路→传送数据→传输结束撤消链路
    • D、传输结束撤消链路→传送数据→建立数据链路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试计算一个包括5段链路的运输连接的单程端到端时延。5段链路程中有2段是卫星链路,有3段是广域网链路。每条卫星链路又由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两部分组成。可以取这两部分的传播时延之和为250ms。每一个广域网的范围为1500km,其传播时延可按150000km/s来计算。各数据链路速率为48kb/s,帧长为960位。


    正确答案: 5段链路的传播时延=250*2+(1500/150000)*3*1000=530ms
    5段链路的发送时延=960/(48*1000)*5*1000=100ms
    所以5段链路单程端到端时延=530+100=630ms

  • 第11题:

    用户A与用户B通过卫星链路通信时,传播延迟为270ms,假设数据速率是64kb/s,帧长8000b,若采用停等流控协议通信,则最大链路利用率为(3);假设帧出错率是0.08,若采用选择重发ARQ协议通信,发送窗口为16,则最大链路利用率可以达到(4)。空白处(4)应选择()

    • A、0.173
    • B、0.342
    • C、0.92
    • D、2.768

    正确答案:C

  • 第12题:

    单选题
    采用专用通信线路时,通信的三个阶段顺序为()
    A

    传送数据→建立数据链路→传输结束撤消链路

    B

    建立数据链路→传输结束撤消链路→传送数据

    C

    建立数据链路→传送数据→传输结束撤消链路

    D

    传输结束撤消链路→传送数据→建立数据链路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已知数据帧长为1000 bit,帧头为64 bit,数据速率为500 kb/s,线路传播延迟5 ms,完成下列计算:

    (1)信道无差错,采用停等协议,求信道利用率。

    (2)设滑动窗口为大窗口(w>2a+1),求窗口至少多大。

    (3)设重发概率P=0.4,采用选择重发ARQ协议,求线路的利用率。


    正确答案: (2)w>2a+1=6故取w=7 (3)选择重发时的最大效率为 所以当w>6时E=0.6;当w≤6时E=0.1w。
    (2)w>2a+1=6,故取w=7 (3)选择重发时的最大效率为 所以,当w>6时,E=0.6;当w≤6时,E=0.1w。

  • 第14题:

    若卫星信道的数据传输率为1Mb/s,帧长为1000bit,利用卫星信道的两个站点从一方到另一方的传播时延为250ms。忽略确认帧长和处理时间,则:若帧的出错概率为0.1,而假设应答帧不出现错误,当采用停等协议时,其协议效率是(1)。若采用连续 ARQ协议,发送窗口Wt=7,接收窗口Wr=1,在不出错的情况下,信道的利用率为(2)。若帧传输过程中出错是突发式的,突发位数为100bit,信道的误码率为10-3,则帧的出错概率变为(3)。在连续ARQ协议中,若发送窗口大于2K(K为编号位数),则会(4),停等协议可以看成是连续ARQ协议的特例,即(5)。

    A.0.02

    B.0.018

    C.0.1

    D.0.04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若数据链路的发送窗口尺寸WT=4,在发送3号帧并接到2号帧的确认帧后,发送方还可连续发送(25)。

    A.2帧

    B.3帧

    C.4帧

    D.1帧


    正确答案:B
    解析:若数据链路的发送窗口尺寸WT=4,在发送3号帧并收到2号帧的确认帧时,发送窗口中仅存在1个3号帧,其余位置为空。那么发送方还可连续发送3帧,帧序号依次是4、5、6。

  • 第16题:

    用户甲与用户乙通过卫星链路通信时,传播延迟为135ms,数据速率是64Kb/s,帧长2000bit,若采用停等流控协议,则最大链路利用率为(115);若采用后退N帧ARQ协议通信,发送窗口为8,则最大链路利用率可以达到(116)。

    A.0.104

    B.0.116

    C.0.188

    D.0.231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设卫星信息的传输延迟为270ms,数据速率为64Kb/s,帧长4000比特,采用停等ARQ协议,则信道的最大利用率为()。

    A.0.480
    B.0.125
    C.0.104
    D.0.010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效率,用简单的停等ARQ协议原理来计算即可。发送一个帧的时间=发送时间+传播时间+【应答帧的发送时间+返回时间】,由于应答帧很小,题干没有给出,可以忽略。因此总的时间=4000/64000+270+270(这个270ms是应答帧通过卫星链路返回的传输时间)=602.5ms而这段时间里,真正用于数据帧发送的时间=4000/64000=0.0625S=》62.5ms ,因此最 .大 利用率=62.5/602.5=0.1037 ,因此选C

  • 第18题:

    若某通信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为2400bps,采用4相位调制,则该链路的波特率是()。

    A.1600波特
    B.1200波特
    C.3800波特
    D.2600波特

    答案:B
    解析:

  • 第19题:

    采用 HDLC 协议进行数据传输时,监控帧(S)的作用是(19); 无编号帧的作用是(20)。

    A.传输数据并对对端信息帧进行捎带应答
    B.进行链路设置、连接管理等链路控制
    C.采用后退N帧或选择性重传进行差错控制
    D.进行介质访问控制

    答案:C
    解析:

  • 第20题:

    用户A与用户B通过卫星链路通信时,传播延迟为270ms,假设数据速率是64Kb/s,帧长4000bit,若采用停等流控协议通信,则最大链路利用率为( );若采用后退N帧ARQ协议通信,发送窗口为8,则最大链路利用率可以达到( )。

    A.0.1040.832
    B.0.116 0.416
    C.0.188 0.752
    D.0.231 0.832

    答案:A
    解析:
    停等协议是一种简单的流控制技术。接收方每接收一帧都会发送一个确认帧。发送方在收到确认帧之后再发送第二个数据帧。在停等协议控制下,实际传输的有效数据为4000bit,所以最大链路利用率为(4000/64000)/(4000/64000+0.27×2)=0.104。 后退N 帧 ARQ协议具有“推倒重来”的特征,即当出错时要向回走N个帧,然后再开始重传。发送窗口为8时,发送8个最大帧的发送时间=8*4k/64k=0.5秒。信号一来一回的传输延迟=0.27*2=0.54秒。显然,8个帧发送出去时,回应帧还没有传送到用户A。 在最佳情况(数据传输没有出错)下,用户A只要收到第一个回应帧,就可以发送第9帧。因此最大链路利用率应该这么算:用户发送8帧的总时间/(第一帧从开始发送到A收到回应帧的时间)。第一帧从开始发送到A收到回应帧的时间=帧的发送时间+往返传输延迟=4k/64K+0.27*2=0.6025秒。所以最大链路利用率=8*4k/64k/0.6025=0.830。这个结果与答案D的0.832比较相近,但还是不太一样。

  • 第21题:

    华东101远动通信规约中,采用FT1.2的可变帧长帧结构,若链路用户数据区共102个字节,在1200bit/s通信速率下,该帧需要多长时间才能传送完毕()

    • A、0.935
    • B、0.0917S
    • C、0.68S
    • D、0.733S

    正确答案:A

  • 第22题:

    以下关于Trunk端口、链路的描述错误的是()。

    • A、Trunk端口的PVID值不可以修改
    • B、Trunk端口发送数据帧时,若数据帧不带有VLANID,则对数据帧加上相应的PVID值作为VLANID
    • C、Trunk链路可以承载带有不同VLANID的数据帧
    • D、在Trunk链路上传送的数据帧都是带VLANID的

    正确答案:A,B,D

  • 第23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CSMA/CD协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边发送数据帧,边检测是否发生冲突

    B

    适用于无线网络,以实现无线链路共享

    C

    需要根据网络跨距和数据传输速率限定最小帧长

    D

    当信号传播延迟趋近0时,信道利用率趋近100%


    正确答案: B
    解析:
    CSMA/CD适用于有线网络,而CSMA/CA则广泛应用于无线局域网。CSMA/CD的基本原理:所有节点都共享网络传输信道,节点在发送数据之前,首先检测信道是否空闲,如果信道空闲则发送,否则就等待;在发送出信息后,再对冲突进行检测,当发现冲突时,则取消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