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若传送的数据位数为16,则采用海明校验码时,校验位数k至少应等于(20);若采用循环冗余校验码,生成多项式为x16+x15+x2+1,则CRC校验码的长度为(21)。A.3B.4C.5D.6

题目

若传送的数据位数为16,则采用海明校验码时,校验位数k至少应等于(20);若采用循环冗余校验码,生成多项式为x16+x15+x2+1,则CRC校验码的长度为(21)。

A.3

B.4

C.5

D.6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C
更多“若传送的数据位数为16,则采用海明校验码时,校验位数k至少应等于(20);若采用循环冗余校验码,生成多项式为x16+x15+x2+1,则CRC校验码的长度为(21)。A.3B.4C.5D.6”相关问题
  • 第1题:

    ● 采用 (19) 时,校验位与信息位交叉设置。

    (19)

    A. 循环冗余校验码

    B. 海明校验码

    C. 奇校验码

    D. 偶校验码


    正确答案:B

  • 第2题:

    试题(14)

    若计算机采用CRC进行差错校验,生成多项式为G(X)= X4+X+1信息字为10110,则CRC校验码是 (14) 。

    (14)A.0000

    B.0100

    C.0010

    D.1111


    正确答案:D
    试题(14)分析
    本题考查数据校验知识。
    CRC即循环冗余校验码(Cyclic Redundancy Check)是数据通信领域中最常用的一种差错校验码,其特征是信息字段和校验字段的长度可以任意选定。
    在CRC校验方法中,进行多项式除法(模2除法)运算后的余数为校验字段。
    信息字为10110,对应的多项式M(x)=x4+x2+x,生成多项式为G(X)= X4+X+1对应的代码为10011。
    校验码计算过程为:先将信息码左移4位(生成码长-1,得到101100000,然后反复进行异或运算(即除数和被除数最高位对齐,按位异或),如下所示:
    1011010011= 00101,00101左移两位得到10100再与10011异或;
    1010010011= 00111,0011 1左移两位得到11100再与10011异或;
    1110010011= 01111,其结果为CRC校验码,即余数1111。
    参考答案
    (14)D

  • 第3题:

    为了进行差错控制,必须对传送的数据帧进行校验。在局域网中广泛使用的校验方法是(7)校验。CRC-16标准规定的生成多项式为G(x)=X16+X15+X2+1,它产生的校验码是(8)位,接收端发现错误后采取的措施是(9)。如果CRC的生成多项式为G(X)=X4+X+1,信息码字为10110,则计算出的CRC校验码是(10)。要检查出d位错,码字之间的海明距离最小值应为(11)。

    A.奇偶(Parity)

    B.海明(Hamming)

    C.格雷(Gray)

    D.循环冗余(Cyclic Redundancy)


    正确答案:D

  • 第4题:

    循环冗余校验标准CRC-16的生成多项式为G(x)= x16+x15+x2+1,它产生的校验码是(13)位。

    A.2

    B.4

    C.16

    D.32


    正确答案:C
    CRC由于其实现的原理十分易于用硬件实现,因此广泛地应用于计算机网络上的差错控制。要计算CRC校验码,需根据CRC生成多项式进行。例如:原始报文为11001010101,其生成多项式为X4+X3+X+1。在计算时,在原始报文的后面添加若干个0,其添加0的个数等于校验码的位数,而生成多项式的最高幂次就是校验位的位数。对于题干多项式G(x)=x16+x15+x2+l而言,最高幂次为16,所以它产生的校验码是16位。,当CRC检查出现错误时,它是不会进行纠错的,通常是让信息的发送方重发一遍(自动请求重发)。

  • 第5题:

    为实现差错控制,需对所传送的数据附加校验和。在计算机网络中广泛使用的校验方式是(32)。当网络采用CRC校验方式时,校验码合法的生成多项式是(33),按该生成多项式产生的校验码有(34)位,其检错能力为(35)。接收端发现错误后采取的纠错措施是(36)。

    A.奇偶校验

    B.海明校验

    C.格雷校验

    D.循环冗余校验


    正确答案:D

  • 第6题:

    为了进行差错控制,在局域网中对数据帧广泛使用的校验方法是(178)校验。CRC-16规定的生成多项式为G(x)=X16+X15+X2+1,它产生(179)位的校验码,当接收端发现错误后会(180)。如果CRC的生成多项式为G(X)=X4+X+1,码字为10110,CRC校验码是(181)。要检查出d位错,码字之间的海明距离最小值应为(182)。

    A.奇偶(Parity)

    B.海明(Hamming)

    C.格雷(Gray)

    D.循环冗余(Cyclic Redundancy)


    正确答案:D

  • 第7题:

    关于校验方法, ( ) 是正确的。

    A.采用奇偶校验可检测数据传输过程中出现一位数据错误的位置并加以纠正
    B.采用海明校验可检测数据传输过程中出现一位数据错误的位置并加以纠正
    C.采用海明校验,校验码的长度和位置可随机设定
    D.采用CRC校验,需要将校验码分散开并插入数据的指定位置中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校验方法。奇偶校验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校验方法。这种方法通过在编码中增加一位校验位来使编码中1的个数为奇数(奇校验)或者为偶数(偶校验),从而使码距变为2。它可以检测代码中奇数位出错的编码,但不能发现偶数位出错的情况,即当合法编码中奇数位发生了错误,即编码中的1变成0或0变成1,则该编码中1的个数的奇偶性就发生了变化,从而可以发现错误。海明码也是利用奇偶性来检错和纠错的校验方法。海明码的构成方法是:在数据位之间插入k个校验位,通过扩大码距来实现检错和纠错。

    循环冗余校验码广泛应用于数据通信领域和磁介质存储系统中。它利用生成多项式为女个数据位产生r个校验位来进行编码,其编码长度为k+r。CRC的代码格式如下:

    循环冗余校验码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左边为信息码(数据),右边为校验码;若信息码占k位,则校验码就占n-k位。校验码是由信息码产生的,校验码位数越长,该代码的校验能力就越强。在求CRC编码时,采用的是模2运算。

  • 第8题:

    循环冗余校验标准CRC-16的生成多项式为G(x)=x16+x15+x2+1,它产生的校验码是(请作答此空)位,接收端发现错误后采取的措施是( )。

    A.2
    B.4
    C.16
    D.32

    答案:C
    解析:
    假设生成多项式G(x)的阶为r,则在原始信息位后添加r个0,新生成的信息串共m+r位,对应多项式设定为xrM(x)。x16+x15+x2+1的阶为16,所以校验位为16位。接收端发现错误后采取的措施是自动请求发送端进行重发。

  • 第9题:

    循环冗余校验标准CRC-16的生成多项式为

    它产生的校验码是( )位,接收端发现错误后采取的措施是自动请求重发。

    A.2
    B.4
    C.16
    D.32

    答案:C
    解析:
    纠错码广泛用于无线通信中,因为无线线路比有线噪声更多、容易出错。有线线路上的错误率非常低,所以对于偶然的错误,利用错误检测和重传机制更为有效。数据链路层广泛使用循环冗余校验码(Cyclical Redundancy Check,CRC)进行错误检测。CRC编码又称为多项式编码(polynomial code)。CRC的基本思想是把位串看成系数为0或1的多项式,一个k位的帧看成是一个k-1次多项式的系数列表,该多项式有k项,

    例如,1101有4位,可以代表一个3阶多项式,系数为1、1、0、1

    使用CRC编码,需要先商定一个生成多项式(generator polynomial)G(x)。生成多项式的最高位和最低位必须是1。假设原始信息有m位,则对应多项式M(x)。生成校验码思想就是在原始信息位后追加若干校验位,使得追加的信息能被G(x)整除。接收方接收到带校验位的信息,然后用G(x)整除。余数为0,则没有错误;反之则发生错误。

    假设生成多项式G(x)的阶为r,则在原始信息位后添加r个0,新生成的信息串共m+r位,对应多项式设定为

    的阶为16,所以校验位为16位。接收端发现错误后采取的措施是自动请求发送端进行重发。

  • 第10题:

    循环冗余校验码(Cyc1ic Redundancy Check ,CRC)是数据通信领域中最常用的一种差错校验码,该校验方法中,使用多项式除法(模2 除法)运算后的余数为校验字段。若数据信息为 n 位,则将其左移k 位后,被长度为 k+1 位的生成多项式相除,所得的 k 位余数即构成 k 个校验位,构成 n+k 位编码。若数据信息为 1100,生成多项式为 X3+X+l (即 1011) ,则 CRC 编码是(14)。

    A.1100010
    B.1011010
    C.1100011
    D.1011110

    答案:A
    解析:
    本题中K=3,将数据信息1100补3个0,变成1100000与1011做模2运算(不进位加法运算),所得余数为三位校验位即,010,因此CRC的编码为1100010 。

  • 第11题:

    有16个数据位,采用海明校验至少要设置()个校验位。在循环冗余校验码若一位发生错误,则用其生成多项式作模2除时余数为()。


    正确答案:6;非零

  • 第12题:

    填空题
    有16个数据位,采用海明校验至少要设置()个校验位。在循环冗余校验码若一位发生错误,则用其生成多项式作模2除时余数为()。

    正确答案: 6,非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若信息码字为11100011,生成多项式G(x)=x5+x4+x+1,则计算出的CRC校验码为(16)。

    A.1101

    B.11010

    C.1101

    D.11010


    正确答案:B
    解析:由生成多项式G(x)=x5+x4+x+1可以得到除式110011,信息码字后面加5个0得到被除式,计算方法如下:

  • 第14题:

    为了进行差错控制,必须对传送的数据帧进行校验。在局域网中常采用的校验技术是(6)。CRC-CCITT的生成多项式是(7);假设一个CRC生成多项式为G(X)=4+X+1,要发送的信息码为101011,则算出的CRC校验码为(8)。假设采用的生成多项式为 G(x)=4+2+X+1,要发送的信息码为1111101,则要发送的CRC编码应为(9),该循环冗余位加在信息位后面形成码字,若该码字再经零插入(比特填充)后从左至右发送,则发送时的比特顺序应为(10)。

    A.CRC校验

    B.水平奇偶校验

    C.垂直奇偶校验

    D.汉明校验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为了进行差错控制,必须对传送的数据帧进行校验。CRC-16标准规定的生成多项式为G(x)=X16+X15+X2+1,它产生的校验码是(62)位。如果CRC的生成多项式为 G(X)=X4+X+1,信息码字为10110,则计算出的CRC校验码是(63)。

    A.2

    B.15

    C.16

    D.33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局域网中应用最广泛的差错控制方法是(47)校验。在CRC校验中,假设采用的生成多项式为四阶多项式,它产生的校验码为(48)位。在接收端,若发现错误,则将采取(49)措施。

    A.循环冗余校验

    B.奇偶校验

    C.海明码校验

    D.格雷码校验


    正确答案:A
    解析:(47)~(49)局域网中通常采用循环冗余校验进行差错控制。在CRC校验中,生成多项式为N阶多项式,则产生的校验码为N位。CRC校验,在接收端发现错误,自动请求重发。

  • 第17题:

    采用______时,校验位与信息位交叉设置。

    A.循环冗余校验码

    B.海明校验码

    C.奇校验码

    D.偶校验码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校验码的基础知识。
      奇偶校验编码通过增加一位校验位来使编码中“1”的个数恒为奇数(奇校验)或者为偶数(偶校验),它是一种检错码。在实际使用时又可分为垂直奇偶校验、水平奇偶校验和水平垂直奇偶校验等几种。
      海明码也是利用奇偶性来校验数据的。它是一种多重奇偶校验检错系统,它通过在数据位之间插入K个校验位来扩大码距,从而实现检错和纠错。
      循环冗余校验码(CRC)的基本原理是在K位信息码后再拼接R位的校验码,整个编码长度为N位,因此,这种编码又叫(N,K)码。

  • 第18题:

    采用CRC进行差错校验,生成多项式为G(X)=X4+X+1,信息码字为10110,则计算出的CRC校验码是(18)。

    A.0000

    B.0100

    C.0010

    D.1111


    正确答案:D
    解析:循环冗余校验码的计算方法如下。G(X)=X4+X+1对应的二进制序列为10011,下面进行“按位异或”运算:

  • 第19题:

    循环冗余校验标准CRC-16的生成多项式为G(x)=x16+x15+x2+1,它产生的校验码是( )位,接收端发现错误后采取的措施是(请作答此空)。

    A.自动纠错
    B.报告上层协议
    C.重新生成数据
    D.自动请求重发

    答案:D
    解析:
    假设生成多项式G(x)的阶为r,则在原始信息位后添加r个0,新生成的信息串共m+r位,对应多项式设定为xrM(x)。x16+x15+x2+1的阶为16,所以校验位为16位。接收端发现错误后采取的措施是自动请求发送端进行重发。

  • 第20题:

    若信息码字为111000110,生成多项式

    则计算出的CRC校验码为( )

    A. 01101
    B. 11001
    C. 001101
    D. 01110

    答案:B
    解析:
    生成多项式

    代表二进制串 101011;其最 高幂次为 5,则信息码字 111000110 后补 5 个 0,为 111000110 00000。111000110 00000 除以 101011,余数为11001即为校验码。

  • 第21题:

    以下关于校验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Ⅰ.校验码的码距必须大于2Ⅱ.校验码的码距越大检错纠错能力越强Ⅲ.增加奇偶校验位的位数可以提高奇偶校验的正确性Ⅳ,采用奇偶校验可检测出一位数据错误的位置并加以纠正Ⅴ.采用海明校验可检测出一位数据错误的位置并加以纠正Ⅵ.循环冗余校验码是通过除法运算来建立数据和校验位之间的约定关系的

    A.Ⅰ、Ⅲ、Ⅴ
    B.Ⅱ、Ⅳ、Ⅵ
    C.Ⅰ、Ⅴ、Ⅵ
    D.Ⅱ、Ⅴ、Ⅵ

    答案:D
    解析:
    码距≥2的数据校验码,开始具有检错的能力。码距越大,检、纠错能力就越强;奇偶校验码的码距等于2,可以检测出一位错误(或奇数位错误),但不能确定出错的位置,也不能检测出偶数位错误;海明码的码距大于2,不仅可以发现错误,还能指出错误的位置,为自动纠错提供了依据;循环冗余校验码则通过除法运算来建立数据和校验位之间的约定关系。

  • 第22题:

    用()时,校验位与信息位交叉设置。

    • A、循环冗余校验码
    • B、海明校验码
    • C、奇校验码
    • D、偶校验码

    正确答案:B

  • 第23题:

    在异步通信方式中,通常采用()来校验错误。

    • A、循环冗余校验码
    • B、奇偶校验码
    • C、海明校验码
    • D、多种校验方式的组合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