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试题三(共 15分)阅读以下关于嵌入式软件测试用例设计的叙述,回答问题 1至问题 3,将答案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说明】某程序段的流程如图 3-1所示,x、y是两个变量,K、J 表示一段程序执行体,表 3-1 所示为本题可供选择的四组测试用例组。【问题1】(3分)简答以下问题。(1)条件覆盖的含义是什么?(2)路径覆盖的含义是什么?【问题 2】(2分)在程序测试用例设计中,有语句覆盖、条件覆盖、判定覆盖(分支覆盖)和路径覆盖等。其中,____是最强的覆盖准则。请把以下 4个选项中正确的选项序号填入上述空

题目

试题三(共 15分)

阅读以下关于嵌入式软件测试用例设计的叙述,回答问题 1至问题 3,将答案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某程序段的流程如图 3-1所示,x、y是两个变量,K、J 表示一段程序执行体,表 3-1 所示为本题可供选择的四组测试用例组。

【问题1】(3分)

简答以下问题。

(1)条件覆盖的含义是什么?

(2)路径覆盖的含义是什么?

【问题 2】(2分)

在程序测试用例设计中,有语句覆盖、条件覆盖、判定覆盖(分支覆盖)和路径覆盖等。其中,____是最强的覆盖准则。

请把以下 4个选项中正确的选项序号填入上述空白处。

①语句覆盖

②条件覆盖

③判定覆盖(分支覆盖)

④路径覆盖

【问题 3】(10 分)

为了对图 3-1 所示的程序段进行覆盖测试,必须适当地选取测试用例组。实现判定覆盖至少应采用的测试用例组是 (1)和 (2) ,实现条件覆盖至少应采用的测试用例组是 (3) ;实现路径覆盖至少应采用的测试用例组是 (4) 和 (5)。

请把以下 8个选项中正确的选项序号填入上述空白处。

① 试用例组Ⅰ和Ⅱ

②测试用例组Ⅱ和Ⅲ

③测试用例组Ⅲ和Ⅳ

④测试用例组Ⅰ和Ⅳ

⑤测试用例组Ⅰ、Ⅱ和Ⅲ

⑥测试用例组Ⅱ、Ⅲ和Ⅳ

⑦测试用例组Ⅰ、Ⅲ和Ⅳ

⑧测试用例组Ⅰ、Ⅱ和Ⅳ


相似考题

2.试题五(共15分)阅读下列说明和程序,回答问题1至问题3,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说明】在开发某嵌入式系统时,设计人员根据系统要求,分别编写了相关程序,其中:【程序1】是李工编写的一个数据交换子程序。【程序2】是赵工编写的一段利用递归方法判别链表表示的两个数据结构是否相等的程序,若相等则返回值为1,否则返回为0。判别的准则是若两个链表的首指针相等,则相等;否则进行内部元素比较,元素中的itemid表示后面联合体un的有效性,itemid为0时,联合体un里面的data项有效,否则联合体un中的link项有效。【程序1】#include <stdio.h>swap(int x,int y){int t:t= x;x=y;y=t;}main() {int a,b;a=3;b=4;swap(a,b);printf(”%d, %d\n",a,b);}【程序2】typedef struct Item {int itemid;union {char data;struct Item *link;}un;struct Item *nextItem;} ItemNode;int EqualItem( ItemNode*x,ItemNode*y){int res;if(x==y) retun1;if(1){if (2){If(x->itemid==0){res= (3) ;}else{res= (4) ;}if (res){retun (5) ;}}}Return0;}【问题1】(6分)执行【程序1】后,打印出来的a=3,b=4;并没有完成数据交换,请指出李工的问题?并改正程序错误。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中对应的栏目。【问题2】(5分)仔细阅读并分析【程序2】中的C语言代码,完成其中(1)~(5)空白填空,将答案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问题3】(4分)李工编写某嵌入式软件时,遇到了一些问题,请帮助李工解答下面2个问题,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中对应的栏目。(1)李工在编译时,程序没有通过编译,经检查程序后将文件头的#include<filename.h>改为#include“filename.h”后编译通过,请问#include <filename.h>和#include“filename.h”的区别是什么?(2)李工在编写一段C++程序时,需要调用一段已编译的C语言函数,为什么要加exten“C”?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试题三(共15分)
【问题1】(3分)
(1)条件覆盖是指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使得被测程序每一个判定中的每个条件的所有可能结果至少出现一次。
(2)路径覆盖是指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使得被测程序中每条路径至少执行一次。

【问题2】(2分)
(1)④(路径覆盖)

【问题3】 (10分)
(1)⑤
(2)⑧
(3)⑦
(4)⑤
(5)⑧
其中,第(1)、(2)题的答案顺序可互换,第(4)、(5)题的答案顺序可互换。

更多“ 试题三(共 15分)阅读以下关于嵌入式软件测试用例设计的叙述,回答问题 1至问题 3,将答案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说明】某程序段的流程如图 3-1所示,x、y是两个变量,K、J 表示一段程序执行体,表 3-1 ”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题一(共15分)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和问题2,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场景法是黑盒测试中重要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通过场景描述业务流程(包括基本流(基本业务流程)和备选流(分支业务流程)),设计测试用例遍历软件系统功能,验证其正确性。

    下面是对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的基本流和备选流的描述。

    【问题1】(3分)

    使用场景法设计测试用例,指出所涉及到的基本流和备选流。基本流用A字母编号表示,备选流用表1-2中对应的字母编号表示。

    例如:

    T01:A

    T02:A、B

    【问题2】 (12分)

    针对问题1设计的测试用例,依次将初次读取车辆信息、最终读取车辆信息、账户号码、账户余额和账户状态等信息填入下述测试用例表中。表中行代表各个测试用例,列代表测试用例的输入值,用V表示有效数据元素,用I表示无效数据元素,n/a表示不适用,例如T01表示“成功通过”用例。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问题 1 答案解析:

    【问题1】(3分)

    T03:A、C

    T04:A、D

    T05:A、E

    T06:A、B、C

    T07:A、B、D

    T08:A、B、E



    问题 2 答案解析:

    【问题2】(12分)

  • 第2题:

    试题一(共15分)

    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4,将解答填入答题纸对应的解答栏内。

    【 说明】

    某校园网拓扑结构如图 1-1 所示,其中网络中心与图书馆相距约 700 米。要求干线带宽为千兆,百兆到桌面。

    【问题1】(6 分 )

    为图1-1中(1)~(3)空缺处选择合适设备。

    (1)~(3)备选答案:

    A. 路由器

    B. 接入交换机

    C. 三层核心交换机

    D. 远程访问服务器


    正确答案:A,B,C
    问题1(每空2分,6分)1,A或路由器2.B或接入交换机3,C或三层核心交换机

  • 第3题: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2,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电子商务系统的外部社会环境如图10-5所示。

    请把空缺的地方填写完整。


    正确答案:(1)原料供应商。 (2)企业电子商务系统。 (3)消费者。
    (1)原料供应商。 (2)企业电子商务系统。 (3)消费者。

  • 第4题:

    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 1 至问题 3,将答案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某物流公司为了有效管理公司的合同,拟在信息统一资源平台上增加合同管理软件模块。经过招标,合同管理软件开发项目由 M 软件公司中标,井将该项目交给李工负责设计和测试。 【需求分析】 合同管理系统主界面由系统维护、合同录入/查询、合同管理三大部分组成。 (1)系统维护模块的主要功能是:权限/密码管理、界面设置、路径设置、日志管理、数据备份/还原。 (2) 合同管理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合同类型管理、合同审阅、合同签订、合同打印。 (3)合同录入/查询模块的主要功能是 :导入合同、合同起草、合同修改查询。 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李工设计的合同管理系统功能结构图如图 2-1 所示。图2-1 合同管理系统功能结构图

    【问题 1】(9 分) 请将图 2-1 中的空 (a)-(o) 的功能补充完整,并填入答题纸问题 1 对应的位置上。 【问题 2】 (4 分) 合同审阅流程图如图 2-2 所示,请从如下备选答案中选择合适的一项填入答题纸问题2空 (a)--(h) 对应的位置上。 ①合同编号有误请重输 ②重号次数超限 ③编号是否正确? ④合同是否存在问题? ⑤登记相关问题 ⑥显示合同并审阅 ⑦置审阅通过标志 ⑧输入合同编号【问题3】(2分) 李工采用白盒测试方法对某程序进行测试,该程序流程图如图2-3所示。为此,李工设计了 4 个测试用例①~④,测试用例如下所示: ① (X1=0, X2=3) ② (X1=1, X2=2) ③ (X1=-1, X2=2) ④ (X1=3, X2=1) (1)为了完成语句覆盖至少需要测试用例 .。 (2)为了完成路径覆盖至少需要测试用例 。


    正确答案:【问题1】(9分)
    (a)系统维护
    (b)合同录入/查询
    (c)合同管理
    (d)权限/密码管理
    (e)界面设置
    (f)路径设置
    (g)日志管理
    (h)数据备份/还原(d~h顺序可以调整)
    (i)导入合同
    (j)合同起草
    (k)合同修改查询(i~k顺序可以调整)
    (l)合同类型管理
    (m)合同审阅
    (n)合同签订
    (o)合同打印(l~o顺序可以调整)
    【问题2】(4分)
    (a)⑧
    (b)①
    (c)③
    (d)⑥
    (e)②
    (f)④
    (g)⑤
    (h)⑦
    【问题3】(2分)
    (1)①②
    (2)①②③ 或者①②④

  • 第5题: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3,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逻辑覆盖法是设计白盒测试用例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对程序逻辑结构的遍历实现

    程序的覆盖。针对以下由C语言编写的程序,按要求回答问题。

    【问题1] (6分)

    请给出满足100%DC(判定覆盖)所需的逻辑条件。

    【问题2] (10分)

    请画出上述程序的控制流图,并计算其控制流图的环路复杂度V(G)。

    【问题3](4分)

    请给出问题2中控制流图的线性无关路径。


    正确答案:
    本题考查白盒测试技术的应用。
    【问题1】
    本问题考查白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判定覆盖法。
    判定覆盖指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使得被测程序中每个判定表达式至少获得一次
    “真”值和“假”值,从而使程序的每一个分支至少都通过一次。本题中程序有6个判定,
    所以满足判定覆盖一共需要12个逻辑条件。
    【问题2】
    本问题考查白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基本路径法。涉及的知识点包括:根据代码绘
    制控制流图、计算环路复杂度。
    控制流图是描述程序控制流的一种图示方式,它由节点和定向边构成。控制流图的
    节点代表一个基本块,定向边代表控制流的方向。其中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判断中的
    条件表达式是复合条件,即条件表达式是由一个或多个逻辑运算符连接的逻辑表达式,
    则需要改变复合条件的判断为一系列之单个条件的嵌套的判断。本题程序中,
    if((filename[len-2]==’.’)&&(filename[len.1]=’c’))这条判断语句中的判定由两个条件
    组成,因此在画控制流图的时候需要拆开成两条判断语句。程序的环路复杂度等于控制
    流图中判定节点的个数加1,本题控制流图I中判定节点个数为7,所以V(G)=8。
    【问题3】
    本问题考查白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基本路径法。涉及的知识点包括:根据控制流
    图和环路复杂度给出线性无关路径。
    线性无关路径是指包含一组以前没有处理的语句或条件的路径。从控制流图上来
    看,一条线性无关路径是至少包含一条在其他线性无关路径中从未有过的边的路径。程
    序的环路复杂度等于线性无关路径的条数,所以本题中应该有8条线性无关路径。
    参考答案

    【问题2]
    环路复杂度V(G)=8。

    线性无关路径:
    1.1-2-3-4-6-7-8-9-10-11-12-13-10......
    2.1-2-5-6-7-8-9-10-11-12-13-10.....
    3.1-2-3-5-6-7-8-9-10-11-12-13-10...
    4.1-2-3-4-6-8-9-10-11-12-13-10...
    5.1-2-3-4-6-7-8-10-11-12-13-10....
    6.1-2-3-4-6-7-8-9-10-15
    7.1-2-3-4-6-7-8-9-10-11-14-10.....
    8.1-2-3-4-6-7-8-9-10-11-12-10....

  • 第6题:

    试题五(共 15 分)

    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 1 至问题 3,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某公司要开发一个招投标市场计算机管理软件项目,具体项目描述如表 5-1。表 5-2表示分解的项目工作先后顺序。

    请根据以上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 1】 (5 分)

    请根据表 5-1 的项目描述,在答题纸对应位置完成项目里程碑甘特图。

    【问题 2】 (6 分)

    请根据表 5-2,计算每项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迟开始时间,完成表 5-3,并将计算结果填到答题纸的对应位置。

    【问题 3】 (4 分)

    在描述网络计划图时,由于节点表示方式可以有多种形式,进而有多种形式的网络计划图,如单代号或双代号网络图等。

    图 5-1 是网络计划图中节点的一种表示方法。依据图 5-1 的节点表示格式及工作代码为 141 的节点示例图(如图 5-2 所示),完成图 5-3 所示工作代码为 122的节点图,将答案填到答题纸的对应位置。


    正确答案:

  • 第7题:

    试题四(共20 分) 阅读以下说明和 C 语言代码, 回答问题 1 至问题3, 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试题四(共20 分)

    阅读以下说明和 C 语言代码, 回答问题 1 至问题3, 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在实时系统中, 许多控制软件需要将数据封装到一个数据结构中, 以节省存储空间。对于位操作,使用汇编语言实现其访问比较容易,但会增加编程难度,因此现在普遍采用 C 语言实现。使用高级语言编程要特别注意结构的存储格式以及编译器的特性。本题所使用的编译器对变量按声明顺序分配地址。分析图 4-1所示的 C 语言代码,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 1】 (8 分)

    如果处理机按 16 位以大端方式(big_endian)编址,请在图 4-2 所示的存储器图表中填入 myRadarData 数据的存储内容(十六进制表示)。

    【问题 2】 (8分)

    在图 4-1 所示的程序中,第 22 行的语句执行完成后,下列语句的结果是多少?请将应填入(n)处的内容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中。

    q->X = (1)

    q->Y = (2)

    q->Z = (3)

    q->U = (4)

    若再执行一次q++,则下列语句的结果又是多少?请将应填入(n)处的内容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中。

    q->X = (5)

    q->Y = (6)

    q->Z = (7)

    q->U = (8)

    【问题 3】 (4 分)

    内存空间常划分为代码段(text) 、数据段(data) 、bss 段(bss) 、堆区(heap)和栈区(stack) ,那么图 4-1 中 myRadarData 数组的存储空间应分配在哪个段中?指针变量 p、q 应分配在哪个段中?


    正确答案:

  • 第8题:

    试题三(共 15 分)

    阅读以下说明和 C 程序,将应填入 (n) 处的字句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正确答案:

  • 第9题: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和问题2,将解答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Windows 系统的用户管理配置中,有多项安全设置,如图2-1 所示。





    答案:
    解析:
    【问题1】(3分)属于账号策略。 账户策略主要包括密码策略和账户锁定策略两种安全设置。
    【问题 2】(3分)Abcd321 test123! 123@host 密码必须符合复杂性要求:启用此策略,用户账户使用的密码必须符合复杂性的要求。 密码复杂性必须符合下列最低要求: 不能包含用户的账户名; 不能包含用户姓名中超过两个连续字符的部分; 至少有六个字符长; 密码总必须包含一下4类字符中的三类字符: 1、英文大写字母(A-Z) 2、英文小写字母(a-z) 3、10个基本数字(0-9) 4、特殊符号(!@#¥%等)

  • 第10题:

    阅读下列C程序,回答问题1至问题3,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说明】逻辑覆盖法是设计白盒测试用例的主要方法之一,它是通过对程序逻辑结构的遍历实现程序的覆盖。针对以下由C 语言编写的程序,按要求回答问题。



    问题1:(6分) 请针对上述C程序,给出满足100%DC(判定覆盖)所需的逻辑条件。
    问题2:(7分)请画出上述程序的控制流图,并计算其控制流图的环路复杂度V(G)。
    问题3:(3分)请给出【问题2】中控制流图的线性无关路径。


    答案:
    解析:
    问题1答案:

    问题2:答案:(1)控制流图如下图所示:



    (2)V(G)=10+1=11
    问题3:答案:(1)1-2-19 (2) 1-2-3-19 (3) 1-2-3-4-12-13-17-19(4) 1-2-3-4-12-13-14-17-19 (5) 1-2-3-4-12-13-14-15-17-19(6) 1-2-3-4-12-13-14-15-16-17-19 (7) 1-2-3-4-12-13-14-15-16-18-19(8) 1-2-3-4-5-11-19 (9)1-2-3-4-5-6-10-19(10) 1-2-3-4-5-6-7-9-19 (11) 1-2-3-4-5-6-7-8-19
    【解析】
    问题1本小题考查白盒测试中的判定覆盖法。判定覆盖指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使得被测程序中每个判定表达式至少获得-次 “真”值和“假”值,从而使程序的每一个分支至少都通过一次。本题中程序一共有6个判定,所以满足判定覆盖一共就需要12个逻辑条件,这些条件详见上述答案。问题2:本题考查白盒测试方法中的基本路径法。涉及到的知识点包括:根据代码绘制控制流图、计算环路复杂度。控制流图是描述程序控制流的一种图示方法。其基本符号有圆圈和箭线:圆圈为控制流图中的一个结点,表示一个或多个无分支的语句;带箭头的线段称为边或连接,表示控制流。基本结构如下所示:



    其中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判断中的条件表达式是复合条件,即条件表达式是由一个或多个逻辑运算符连接的逻辑表达式,则需要改变复合条件的判断为一系列之单个条件的嵌套的判断。环路复杂度用来衡量一个程序模块所包含的判定结构的复杂程度。环路复杂度等于右图中的判定的节点个数加1。图中判定节点个数为10,所以V(G)=10+1=11。控制流程图的环路复杂性 V(G)一共有以下三种方法,但是最后一种最好用,不易出错。(1)控制流程图中的区域个数。(2)边数-结点数+2。(3)判定数+1。
    问题3:本小题考查白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之基本路径法。涉及到根据控制流图和环路复杂度给出线性无关路径。线性无关路径:指包含一组以前没有处理的语句或条件的路径。从控制流图上来看,一条线性无关路径是至少包含一条在其他线性无关路径中从未有过的边的路径。程序的环路复杂度等于线性无关路径的条数,所以本题中有11条线性无关路径。这11条路径组成了问题2中控制流图的一个基本路径集。只要设计出的测试用例能确保这些基本路径的执行,就可以使程序中的每个可执行语句至少执行一次,每个条件的取真和取假分支也能得到测试。需要注意的是,基本路径集不是唯一的,对于给定的控制流图,可以得到不同的基本路径集。

  • 第11题:

    阅读下列程序,回答问题1至问题3,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说明】逻辑覆盖法是设计白盒测试用例的主要方法之一,它是通过对程序逻辑结构的遍历实现程序的覆盖。针对以下由C 语言编写的程序,按要求回答问题。
    main( ){int i,n; //1for(i=1;i<5;i++){ //2n=0;  if(i!=1) //3 n=n+1; //4 if(i==3) //5 n=n+1; //6  if(n==3) //7  printf("Hello!"); //8 }} //9 问题1:(4分)请给出满足100%DC(判定覆盖)所需的逻辑条件。问题2:(6分)请画出上述程序的控制流图,并计算其控制流图的环路复杂度V(G)。问题3:(5分)请给出【问题2】中控制流图的线性无关路径。


    答案:
    解析:
    问题1:
    1、i < 52、i >= 53、i != 14、i == 15、i == 36、i != 37、n == 38、n != 3
    问题2(1) 控制流图如下图所示:



    (2)V(G)=4+1=5问题3:
    (1) 1-2-9 (2) 1-2-3-5-7-2... (3) 1-2-3-5-7-8-2...(4) 1-2-3-4-5-7-2… (5) 1-2-3-5-6-7-2…
    【解析】
    问题1:判定覆盖指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使得被测程序中每个判定表达式至少获得-次 “真”值和“假”值,从而使程序的每一个分支至少都通过一次。本题中程序一共有4个判定,所以满足判定覆盖一共就需要8个逻辑条件,这些条件详见上述答案。问题2:
    本题考查白盒测试方法中的基本路径法。涉及到的知识点包括:根据代码绘制控制流图、计算环路复杂度。控制流图是描述程序控制流的一种图示方法。其基本符号有圆圈和箭线:圆圈为控制流图中的一个结点,表示一个或多个无分支的语句;带箭头的线段称为边或连接,表示控制流。基本结构如下所示:



    其中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判断中的条件表达式是复合条件,即条件表达式是由一个或多个逻辑运算符连接的逻辑表达式,则需要改变复合条件的判断为一系列之单个条件的嵌套的判断。环路复杂度用来衡量一个程序模块所包含的判定结构的复杂程度。环路复杂度等于右图中的判定的节点个数加1。图中判定节点个数为4,所以V(G)=4+1=5。控制流程图的环路复杂性 V(G)一共有以下三种方法,但是最后一种最好用,不易出错。(1)控制流程图中的区域个数。(2)边数-结点数+2。(3)判定数+1。问题3:本小题考查白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之基本路径法。涉及到根据控制流图和环路复杂度给出线性无关路径。线性无关路径:指包含一组以前没有处理的语句或条件的路径。从控制流图上来看,一条线性无关路径是至少包含一条在其他线性无关路径中从未有过的边的路径。程序的环路复杂度等于线性无关路径的条数,所以本题中有5条线性无关路径。这5条路径组成了问题2中控制流图的一个基本路径集。只要设计出的测试用例能确保这些基本路径的执行,就可以使程序中的每个可执行语句至少执行一次,每个条件的取真和取假分支也能得到测试。需要注意的是,基本路径集不是唯一的,对于给定的控制流图,可以得到不同的基本路径集。

  • 第12题:

    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4,将解答填入答题纸对应的解答栏内。
    【说明】
    某企业网络拓扑如图1-1所示,A~E是网络设备的编号。










    答案:
    解析:
    【问题1】参考答案:1.B,2.A,3.C 4.D【问题2】5.ethernet 1 6、59.74.221.254【问题3】7) C.deny 8、A 9.F【问题4】10)192.168.4.1
    11)192.168.100.0 12)设置接口的类型是trunk
    【解析】
    【问题1】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简单的概念题,考察我们对企业园区网络的基本拓扑结构的了解。通常的企业为了确保内部网络的安全,会设置防火墙,防火墙有3个区域,外网,内网和DMZ区。DMZ通常用于存放各种服务器。因此首先可以选出B这个位置是防火墙,A用于连接Internet,是路由器。DMZ区内部有多台服务器,需要使用交换机连接。【问题3】试题分析:这是网络工程师考试第一次考华为的设备配置,而我们考前准备的都是ios的命令。那这道题是不是很难呢,其实这道题非常简单,只要我们有IOS的命令经验,这道题完全可以自己凭经验做出来,题目出题也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因此更加容易,对于没有用过华为设备的考生来说,也是非常简单的。
    【问题4】试题分析:这道题同样是基本的配置,掌握基本命令即可。

  • 第13题:

    试题一(共15分)

    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5,将解答填入答题纸对应的解答栏内。

    【说明】

    某网吧拓扑结构如图 1-1 所示,可提供影视、游戏竞技、视频聊天等多种服务,采用VLAN 划分来区分不同的服务。

    问题 1】(2分)

    网吧要求实现千兆接入,可采用的方式为 (1) 。

    (1)备选答案:

    A. FTTx

    B. ADSL

    C. PSTN拨号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2,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如图10-4所示是电子商务系统平台结构示意图。

    请把空缺的地方填写完整。


    正确答案:(1)接口中间层。 (2)Web服务器。 (3)数据库服务器。
    (1)接口中间层。 (2)Web服务器。 (3)数据库服务器。

  • 第15题:

    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1~2,将解答填入对应的解答栏内。

    [说明] 某程序的功能是输入三个正整数作为边长,判断三条边构成的三角形是否等边、等腰或是一般三角形。

    通过该程序的算法用等价类设计测试用例,检查逻辑覆盖标准。


    正确答案:(1)划分等价类并编号见下表: (2)为合理设计等价类测试用例对于表中对应的四个合理等价类用三个测试用例覆盖见下表: (3)为每—个不合理等价类设计一个侧试用例见下表:
    (1)划分等价类并编号,见下表: (2)为合理设计等价类测试用例,对于表中对应的四个合理等价类,用三个测试用例覆盖,见下表: (3)为每—个不合理等价类设计一个侧试用例,见下表:

  • 第16题:

    阅读以下关于软件测试的说明,回答司题l至问题3,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

    栏内。

    【说明】

    使用在汽车、飞机中的嵌入式软件, 日于直接影响人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测试要求

    更为严格。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和MC/DC覆盖是通常对这类软件的要求。

    以下是一段C语言代码,请仔细阅读并回答相关问题:

    【问题1】(6分)

    请根据测试要求,简要说明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和MC/DC覆盖的含义。

    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中。

    【问题2】(5分)

    画出以上代码的流程图,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中。

    【问题3】(4分)

    请根据【说明】中的C语言代码,计算满足MC/DC覆盖要求的用例数量及条件取

    值范围,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中.


    正确答案:
    试题三分析
    本题考查嵌入式软件测试的基本知识.
    语句覆盖要求设计足够多的测试用例,运行被测程序,使得程序中每条语句至少被
    执行一次。定覆盖(分支覆盖)要求设计足够多的测试用例,运行被测程序,使得程序
    中的每个判断的“真”和“假”都至少被执行一次。条件覆盖要求设计足够多的测试用
    例,运行被测程序,使得判定中的每个条件获得各种可能的结果,即每个条件至少有一
    次为真值,有一次为假值。MC/DC覆盖要求每个条件的取值都有覆盖,每个判定值都有
    覆盖且每个条件都能独立影响判定结果,各覆盖率的含义如表2.5所示。

    【问题2]
    本问题考查程序流程图的画法。注意开始、结束的符号。
    根据源代码,程序流程图如下。

    【问题3]
    本问题考查MC/DC覆盖率判定的综合运用。
    MC/DC与代码中的逻辑运算有关。本题代码中的逻辑运算为x>0&&y>0。根据
    MC/DC的定义,MC/DC覆盖要求每个条件的取值都有覆盖,每个判定值都有覆盖且每
    个条件都能独立影响判定结果。对于a&&b这样的逻辑运算,真值表如下。

    对测试用例1和测试用例2,条件a不变,因为条件b的不同而导致结果的不同,
    因此条件b独立影响判定的结果。对测试用例2和测试用例3,因为条件b不变,条件a
    的不同而导致结果的不同,因此条件a独立影响判定的结果。综合以上,对逻辑运算a&&
    b应产生三个测试用例,包括:(True,False)、(True,True)、(False,True)。
    所以本题用例数量:3个;条件取值范围:(x>0andy<=0)、(x<=0andy>0)及(x>0
    andy>0)。
    参考答案

    【问题2]
    【问题3]
    用例数量:3个;
    条件取值范围:
    (x>0andy<=0)、(x<=0andy>0)及(x>0andy>0)

  • 第17题:

    ●试题一

    阅读以下算法说明和流程图,回答问题1和问题2。

    【算法说明】

    下面是一段插入排序的程序,将R[k+1]插入到R[1…k]的适当位置。R[0]=R[k+1];j=k;

    while (R[j]>R[0])

    {

    R[j+1]=R[j];j--;

    }

    R[j+1]=R[0];

    【流程图】

    【测试用例设计】

    (while循环次数为0、1、2次)

    【问题1】

    指出算法的流程图中 (1) ~ (3) 处的内容。

    【问题2】

    指出测试用例设计中 (4) ~ (9) 处的内容。


    正确答案:
    ●试题一[问题1]【答案】(1)F(2)R[j+1]=R[0]〓(3)T[问题2]【答案】(4)①③(5)①②②③(6)①②②③(7)><(8)1(9)3【解析】本题考查用路径覆盖方法为算法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属于基本概念的送分题。这类题拿分的关键是考生平时对于理论的理解和临场的细心。

  • 第18题:

    ●试题二

    阅读下列程序和控制流图,将应填入(n)的字句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程序】

    下面是一段求最大值的程序,其中datalist是数据表,n是datalist的长度。

    int GetMax(int n,int datalist[]){

    int k=0;

    for(int j=1;j<n;j++)

    if(datalist[j]>datalist[k])

    k=j;

    return k;

    }

    【控制流图】

    【问题1】

    该程序的控制流图中A~E分别是什么?

    【问题2】

    计算控制流图的McCabe环路复杂性。

    【问题3】

    用基本路径覆盖法给出测试路径。

    【问题4】

    为各测试路径设计测试用例。


    正确答案:
    ●试题二[问题1]【答案】(1)j<n(2)returnk;(3)datalist[j]>datalist[k]〓(4)k=j;(5)j++;[问题2]【答案】McCabe环路复杂性为3。[问题3]【答案】测试路径:Pathl:①→③Path2:①→②→④→⑥→…Path3:①→②→⑤→⑥→…[问题4]【答案】测试用例:Path1:取n=1,datalist[0]=1,预期结果:k=0Path2:取:n=2,datalist[0]=1,datalist[1]=0,预期结果:k=0Path3:取n=2,datalist[0]=0,datalist[1]=1,预期结果:k=1【解析】本题考查对软件测试概念和过程的理解,结合具体实例运用各种测试技术,学会测试用例设计、软件测试与程序调试的方法。软件测试是为了发现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其目的在于以最少的时间和人力系统地找出软件中潜在的各种错误和缺陷。根据2004新大纲和最近两次软件设计师考试的真题,不难发现各类系统分析理论的实例化考核比例逐渐升温,只要读者平时对这部分知识的实例多分析、多思考,这部分分数其实不难拿到。

  • 第19题:

    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4,将解答填入答题纸对应的解答栏内。

    【说明】

    某公司网络的 Internet接入方式如图3-1 所示。

    【问题 1】(4分)

    查看路由器R1的状态信息如图3-2所示, 则可以确定R1的E0端口IP地址是 (1) ,

    E1端口的IP地址是 (2) 。


    正确答案:

    1222.90.196.54

    2192.168.0.1
    试题三分析
    本题考查网络配置和网络故障的处理。题目给出一个小型公司的简单网络配置图,要求根据题意完成简单的网络配置;题中设置了一些常见的网络故障,要求考生能根据故障现象推测出故障原因并提供解决故障的思路和方案。
    【问题1】
    根据图3-1可知,E0端口位于外网网段,E1端口位于内网网段。根据图3-2两个网卡的配置对应着E0端口和E1端口的配置,从“WAN端”和“LAN端”可以推测E0对应于“WAN端”,E1端口对应于“LAN端”;再从“222.90.196.54” IP地址属于公网地址,“192.168.0.1”IP地址属于私网地址可以确定E0端口IP地址是“222.90.196.54”,E1端口IP地址是“192.168.0.1”。

  • 第20题: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3,将解答填入的对应栏内。

    [说明]

    某监理单位承担了某机房、网络和软件开发项目全过程的监理工作。

    该工程合同工期为22个月,承建单位制定的初始项目实施网络计划如图3-1所示(时间单位:月)。

    (1)请指出网络计划中的关键路径,说明该网络计划是否可行并简述理由。

    (2)请计算C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


    正确答案:(1)该网络计划的关键路径是A→E→L→P(或者1→2→6→8→11→12):由此得出计算工期是22个月与合同工期一致因此该网络计划是可行。 (2)工作C的最早开始时间为4最迟开始时间为10因此总时差为10-4=6;工作 D的最早开始时间是6因此工作C的自由时差为6-6=0。
    (1)该网络计划的关键路径是A→E→L→P(或者1→2→6→8→11→12):由此得出计算工期是22个月,与合同工期一致,因此,该网络计划是可行。 (2)工作C的最早开始时间为4,最迟开始时间为10,因此总时差为10-4=6;工作 D的最早开始时间是6,因此工作C的自由时差为6-6=0。 解析:请指出网络计划中的关键路径,说明该网络计划是否可行并简述理由,并计算C的TF、FF。网络图的计算是常见的考点,考生应当掌握六时标注法的计算。
    关键路径法(Critical Path Method,CPM)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它是通过分析项目过程中哪个活动序列进度安排的总时差最少来预测项目工期的网络分析。这种方法产生的背景是在当时出现了许多庞大而复杂的科研和工程项目,这些项目常常需要运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如何合理而有效地对这些项目进行组织,在有限资源下以最短的时间和最低的成本费用下完成整个项目就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这样CPM就应运而生了。
    对于一个项目而言,只有项目网络中最长的或耗时最多的活动完成之后,项目才能结束,这条最长的活动路线就叫关键路径(Critical Path),组成关键路径的活动称为关键活动。其通常做法是:
    (1)将项目中的各项活动视为有一个时间属性的节点,从项目起点到终点进行排列。
    (2)用有方向的线段标出各节点的紧前活动和紧后活动的关系,使之成为一个有方向的网络图。
    (3)用正推法和逆推法计算出各个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最晚开始时间、最早完工时和最迟完工时间,并计算出各个活动的时差。
    (4)找出所有时差为零的活动所组成的路线,即为关键路径。
    (5)识别出准关键路径,为网络优化提供约束条件。
    它具有以下特点:
    (1)关键路径上的活动持续时间决定了项目的工期,关键路径上所有活动的持续时间总和就是项目的工期。
    (2)关键路径上的任何一个活动都是关键活动,其中任何一个活动的延迟都会导致整个项目完工时间的延迟。
    (3)关键路径上的耗时是可以完工的最短时间量,若缩短关键路径的总耗时,会缩短项目工期;反之,则会延长整个项目的总工期。但是,如果缩短非关键路径上的各个活动所需要的时间,也不至于影响工程的完工时间。
    (4)关键路径上的活动是总时差最小的活动,改变其中某个活动的耗时,可能使关键路径发生变化。
    (5)可以存在多条关键路径,它们各自的时间总量肯定相等,即可完工的总工期。
    (6)关键路径是相对的,也可以是变化的。在采取一定的技术组织措施之后,关键路径有可能变为非关键路径,而非关键路径也有可能变为关键路径。
    从图中可以看出关键路径是1→2→6→8→11→12,计算工期等于22个月,符合合同工期。
    ● 自由时差的计算
    自由时差是在不影响其紧后工作最早开始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工作i-j的自由时差用FFi-j表示。
    工作自由时差等于该工作的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减去本工作最早开始时间,再减去本工作的持续时间所得之差的最小值。
    工作的自由时差小于等于其总时差。因此,工作D的最早开始时间是6,则工作C的自由时差为6-6=0。
    ● 总时差的计算
    总时差是在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工作i-j的总时差用TFi-j表示。
    工作总时差等于工作最迟开始时间减最早开始时间。因此,工作C的最早开始时间为4,最迟开始时间为10,则总时差为10-4=6。

  • 第21题:

    读以下有关信息系统开发方面的叙述,回答问题1至问题3,将答案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信息系统测试是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主要包括软件测试、硬件测试和网络测试三个部分,它是保证系统质量和可靠性的关键步骤,是对系统开发过程中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与实施的最后审查。 在软件测试中,逻辑覆盖法可分为语句覆盖、判定覆盖、路径覆盖等方法。其中:语句覆盖的含义是设计若干个测试用例,使得程序中的每条语句至少执行一次;判定定覆盖也称为分支覆盖,其含义是设计若干个测试用例,使得程序中的每个判断的取真分支和取假分支至少执行一次路径覆盖的含义是设计足够多的测试用例,使被测程序中的 所有可能路径至少执行一次。
    【问题1】(3分)一个规范化的测试过程如图1-1所示。请将图1-1所示的测试过程中的(1)~(3)处的内容填入答题纸上对应位置。



    【问题2】(6分)信息系统测试应包括软件测试、硬件测试和网络测试三个部分,请简要描述这三个部分需要做的工作。【问题3】(6分)程序M流程如图1-2所示,假设设计的测试用例及覆盖路径如下: ①输入数据的数据A=3,B=0,X=3(覆盖路径acd) ②输入数据的数据A=2,B=0,X=6(覆盖路径ace) ③输入数据的数据A=2,B=l,X=6(覆盖路径abe) ④输入数据的数据A=l,B=l,X=1(覆盖路径abd)(1)采用语句覆盖法应选用(a),判定覆盖法应选用(b)路,路径覆盖法应选用(c)测试用例。(2)就图1-2所示的程序M流程简要说明语句覆盖和判定覆盖会存在什么问题。


    答案:
    解析:
    【问题1】
    编制测试大纲、设计和生成测试用例、实施测试
    【问题2】
    硬件测试:配置检测,检测是否按合同提供了相应的配置;硬件设备的外观检查,所有设备及配件开箱后,外观有无明显划痕和损伤。;硬件测试,首先进行加电检测,观看运行状态是否正常,有无报警、屏幕有无乱码提示和死机现象,是否能进入正常提示状态。然后进行操作检测,用一些常用的命令来检测机器是否能执行命令,结果是否正常。网络测试:网络设备的外观检查,所有设备及配件开箱后,外观有无明显划痕和损伤;硬件测试,进行加电检测,观看交换机、路由器等工作状态是否正常,有无错误和报警;网络联通测试,检测网络是否联通软件测试:单元测试,对源程序中的每一个程序单元进行测试验证每个模块是否满足系统设计说明书的要求。组装测试是将已测试过的模块组合成子系统,重点测试各模块之间的接口和联系。确认测试时对这个软件进行验收,根据系统分析说明书来考察软件是否满足要求。和系统测试是讲软件、硬件、网络等系统的各个部分连接起来,对整个系统进行总的功能、性能等方面的测试。【问题3】
    a、② b、①③或②④ c、①②③④语句覆盖问题:如果把第一个判断语句中的AND错写成OR,或者把第二个判断语句中的OR错写成AND,用上面的测试用例是不能发现问题。这说明语句覆盖有可能发现不了判断条件中算法出现的错误判定覆盖问题:上述测试用例不能发现把第二个判断语句中的X>1错写成X<1的错误。所以,判断覆盖还不能保证一定能查出判断条件中的错误。因此,需要更强的逻辑覆盖来检测内部条件的错误。

  • 第22题:

    阅读下列Java程序,回答问题1至问题3,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说明】逻辑覆盖法是设计白盒测试用例的主要方法之一,它是通过对程序逻辑结构的遍历实现程序的覆盖。针对以下由Java语言编写的程序,按要求回答问题。



    问题1:(2分) 请简述基本路径测试法的概念。
    问题2:(8分)请画出上述程序的控制流图,并计算其控制流图的环路复杂度V(G)。
    问题3:(3分)请给出【问题2】中控制流图的线性无关路径。


    答案:
    解析:
    问题1:答案:基本路径测试法是在程序控制流图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控制构造的环路复杂性,导出基本可执行路径集合,从而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设计出的测试用例要保证在测试中程序的每个可执行语句至少执行一次。
    问题2:答案:(1)控制流图如下图所示:



    (2)V(G)=4+1=5
    问题3:答案:(1) 1-2-3-8-10(2) 1-2-4-5-6-8-10(3) 1-2-3-4-5-6-8-10(4) 1-2-4-5-7-8-10(5) 1-2-3-8-9-10
    【解析】
    问题1:本小题考查基本路径法的概念。
    问题2:本题考查白盒测试方法中的基本路径法。涉及到的知识点包括:根据代码绘制控制流图、计算环路复杂度。控制流图是描述程序控制流的一种图示方法。其基本符号有圆圈和箭线:圆圈为控制流图中的一个结点,表示一个或多个无分支的语句;带箭头的线段称为边或连接,表示控制流。基本结构如下所示:



    其中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判断中的条件表达式是复合条件,即条件表达式是由一个或多个逻辑运算符连接的逻辑表达式,则需要改变复合条件的判断为一系列之单个条件的嵌套的判断。环路复杂度用来衡量一个程序模块所包含的判定结构的复杂程度。环路复杂度等于右图中的判定的节点个数加1。图中判定节点个数为4,所以V(G)=4+1=5。控制流程图的环路复杂性 V(G)一共有以下三种方法,但是最后一种最好用,不易出错。(1)控制流程图中的区域个数。(2)边数-结点数+2。(3)判定数+1。
    问题3:本小题考查白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之基本路径法。涉及到根据控制流图和环路复杂度给出线性无关路径。线性无关路径:指包含一组以前没有处理的语句或条件的路径。从控制流图上来看,一条线性无关路径是至少包含一条在其他线性无关路径中从未有过的边的路径。程序的环路复杂度等于线性无关路径的条数,所以本题中有5条线性无关路径。这5条路径组成了问题2中控制流图的一个基本路径集。只要设计出的测试用例能确保这些基本路径的执行,就可以使程序中的每个可执行语句至少执行一次,每个条件的取真和取假分支也能得到测试。需要注意的是,基本路径集不是唯一的,对于给定的控制流图,可以得到不同的基本路径集。

  • 第23题:

    阅读下列系统设计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3,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某玩具公司正在开发一套电动玩具在线销售系统,用于向注册会员提供端对端的玩具 定制和销售服务。在系统设计阶段,"创建新订单? (New Order)"? 的设计用例详细描述如表 3-1 所示,候选设计类分类如表 3-2 所示,并根据该用例设计出部分类图如图3-1所示。





    在订单处理的过程中,会员可以点击“取消订单"取消该订单。如果支付失败,该订单将被标记为挂起状态,可后续重新支付,如果挂起超时30分钟未支付,系统将自动取消该订单。订单支付成功后,系统判断订单类型:

    (1)对于常规订单,标记为备货状态,订单信息发送到货运部,完成打包后交付快递发货;

    (2)对于定制订单,会自动进入定制状态,定制完成后交付快递发货。会员在系统中点击”收货"按钮变为收货状态,结束整个订单的处理流程。根据订单处理过程所设计的状态图如图3-2所示。



    图3-2 订单状态图


    ?【问题1】(6分)

    根据表3-1中所标记的候选设计类,请按照其类别将编号 C1~C12 分别填入表 3-2? 中的(a)、(b)和(c)处。

    【问题2】 (4 分)

    根据创建新订单的用例描述,请给出图3-1中X1~X4处对应类的名称。

    【问题3】 (5分)

    根据订单处理过程的描述,在图 3-2 中S1~S5处分别填入对应的状态名称。


    答案:
    解析:
    【问题1】(6分)
    (a):C4、C5、C7、C10、C11
    (b):C3、C8
    (c):C1、C2、C6、C9、C12
    【问题2】 (4 分)
    X1:收货地址
    X2:支付方式
    X3:邮箱地址
    X4:定制属性
    【问题3】 (5分)
    S1:订单挂起
    S2:订单备货
    S3:订单定制
    S4:订单发货
    S5:订单收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