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 该网上作业提交与管理系统的顶层数据流图中,相关数据流的部分信息如表1-10所示。请使用[说明]中的词汇,结合[问题2]的解答,将表1-10中的(11)~(24)空缺处的内容填写完整。 ”相关问题
  • 第1题:

    数据流图如图1-10(住宅安全系统第0层DFD图)所示中的数据存储“配置信息”会影响图中的哪些加工?


    正确答案:密码处理、监控传感器
    密码处理、监控传感器

  • 第2题:

    阅读以下某网上作业提交与管理系统的技术说明,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问题3。

    [说明]

    某学校建立了一个网上作业提交与管理系统,基本功能描述如下。

    (1)账号和密码。任课老师用账号和密码登录系统后,提交所有选修学生的名单。系统自动为每个选修学生创建登录系统的账号和密码。

    (2)作业提交。选修学生使用账号和密码登录系统后,可以向系统申请所选课程的作业。系统首先检查学生的当前状态,如果该选修学生还没有做过作业,则从数据库服务器申请一份作业。若申请成功,则显示需要完成的作业。学生需完成作业,单击[提交]按钮上交作业。

    (3)批阅。系统自动批改作业,显示作业成绩,并将该成绩记录在作业成绩统计文件中。

    在系统的需求分析阶段,使用用例对系统需求建模。表1-8和表1-9分别给出了其中用例“创建选修学生账号和密码”、用例“作业申请”的概要描述。

    请使用[说明]中的词汇,将表1-8和表1-9中的(1)~(10)空缺处的内容填写完整。


    正确答案:这是一道要求读者掌握用例获取方法的综合分析题。本题的解答思路如下。 ①由题干中给出的关键信息“账号和密码:任课老师用账号和密码登录系统后提交所有选修学生的名单。系统自动为每个选修学生创建登录系统的账号和密码”并结合表1-8中给出的信息可知用例“创建选修学生账号和密码”是在任课老师登录系统并提交选修学生名单之后触发产生的因此该用例的触发器是“提交选修学生名单”。在该用例中输入角色(Actor)主要是“任课老师”输入信息有“账号和密码”和“所有选修学生名单”而输出角色“任课老师”将接收“登录成功或失败通知”等系统输出信息输出角色“每个选修学生”将接收到“登录账号和密码”和“登录账号和密码激活通知”等输出信息。完整的“创建选修学生账号和密码”用例描述表如表1-12所示。 ②同理由题干中关键信息“作业提交:学生使用账号和密码登录系统后可以向系统申请所选课程的作业。系统首先检查学生的当前状态如果该学生还没有做过作业则从数据库服务器申请一份作业。若申请成功则显示需要完成的作业”并结合表1-9中给出的信息可知用例“作业申请”是在选修学生向系统提交“申请作业请求”时触发产生的因此该用例的触发器是“申请作业请求”。该用例的主要输入角色是“选修学生”其输入信息有“账号和密码”和“申请所选课程的作业”。 ③在用例“作业申请”中输出角色有两个即“选修学生”和“数据库服务器”。其中“选修学生”角色将接收系统输出的“登录成功或失败通知”、“当前状态信息”、“(作业)申请成功或失败通知”及“需要完成的作业”等信息。“数据库服务器”角色将接收到系统输出的“申请一份作业”信息。 ④将以上分析结果进行整理完整的用例“作业申请”描述表如表1-13所示。
    这是一道要求读者掌握用例获取方法的综合分析题。本题的解答思路如下。 ①由题干中给出的关键信息“账号和密码:任课老师用账号和密码登录系统后,提交所有选修学生的名单。系统自动为每个选修学生创建登录系统的账号和密码”,并结合表1-8中给出的信息可知,用例“创建选修学生账号和密码”是在任课老师登录系统并提交选修学生名单之后触发产生的,因此该用例的触发器是“提交选修学生名单”。在该用例中输入角色(Actor)主要是“任课老师”,输入信息有“账号和密码”和“所有选修学生名单”,而输出角色“任课老师”将接收“登录成功或失败通知”等系统输出信息,输出角色“每个选修学生”将接收到“登录账号和密码”和“登录账号和密码激活通知”等输出信息。完整的“创建选修学生账号和密码”用例描述表如表1-12所示。 ②同理,由题干中关键信息“作业提交:学生使用账号和密码登录系统后,可以向系统申请所选课程的作业。系统首先检查学生的当前状态,如果该学生还没有做过作业,则从数据库服务器申请一份作业。若申请成功,则显示需要完成的作业”,并结合表1-9中给出的信息可知,用例“作业申请”是在选修学生向系统提交“申请作业请求”时触发产生的,因此该用例的触发器是“申请作业请求”。该用例的主要输入角色是“选修学生”,其输入信息有“账号和密码”和“申请所选课程的作业”。 ③在用例“作业申请”中输出角色有两个,即“选修学生”和“数据库服务器”。其中,“选修学生”角色将接收系统输出的“登录成功或失败通知”、“当前状态信息”、“(作业)申请成功或失败通知”及“需要完成的作业”等信息。“数据库服务器”角色将接收到系统输出的“申请一份作业”信息。 ④将以上分析结果进行整理,完整的用例“作业申请”描述表如表1-13所示。

  • 第3题:

    根据说明结合问题1的解答,指出在该系统的顶层数据流图中应有哪些数据流。请采用说明中的词汇给出这些数据流的起点、终点以及数据流名称,下表给出了数据流的部分信息,请填充空缺处。


    正确答案:(1)(选课)学生 (2)(选课)学生 (3)(选课)学生 (4)(选课)学生 (5)作业成绩 (6)DB (7)作业成绩统计文件 (8)作业成绩 (9)(任课)老师 (10)DB (11)作业 (12)(选课)学生(13)(任课)老师 注:(4)、(6)的答案可互换;(12)、(13)的答案可互换。
    (1)(选课)学生 (2)(选课)学生 (3)(选课)学生 (4)(选课)学生 (5)作业成绩 (6)DB (7)作业成绩统计文件 (8)作业成绩 (9)(任课)老师 (10)DB (11)作业 (12)(选课)学生(13)(任课)老师 注:(4)、(6)的答案可互换;(12)、(13)的答案可互换。 解析:在绘制DFD时,遵循分层绘制的原则。首先绘制系统的输入输出,即把整个软件系统看作一个大的加工。然后根据系统从哪些外部实体接收数据流,以及系统发送数据流到哪些外部实体,就可以画出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图,这张图称为项层图。
    实际上根据题目的描述,确定外部实体与“网上作业提交与管理系统”之间存在的输入、输出数据,填写空(1)~(13)。

  • 第4题:

    请将住宅安全系统的顶层数据流图(见图6-13)中(A)~(D)空缺处,以及第0层数据流图(见图 6-14)中(E)空缺处的内容填写完整。


    正确答案:这是一道要求读者掌握分层数据流图中数据流的平衡原则的综合分析题。本题的解答思路如下。 ①为了表达复杂问题的处理过程用一个数据流图往往不够。一般是按问题的层次结构进行逐步分解并以分层的数据流图来反映这种结构关系。通常根据层次关系将数据流图分为顶层数据流图、中间层数据流图和底层数据流图。把整个软件系统看成是一个大的加工然后根据系统从哪些外部实体接收数据流以及系统发送数据流到哪些外部实体就可以画出系统的输入偷出图即顶层数据流图。 中间层数据流图是将父层数据流图中的某个加工进行细化而它的某些加工还可以进一步细化这样就形成了一层层的子加工。除顶层图外其余分层数据流图从0开始编号例如0层图的加工号可以是“123…”其子图号可能是“1.11.21.3…”再下一层的子图可能是“1.1.11.1.21.1.3…”依次类推。 本题的图6-13并不是完整的顶层数据流图解答时需通过题干的说明信息及第0层数据流图来分析顶层图并解答问题。 ②题干中提及的关键信息“房主可以在安装该系统时配置安全监控设备(如传感器、显示器、报警器等)”在顶层数据流图(图6-13)中这3个名词并没有完整地出现仅出现了“报警器”一词。在图6-13中“电视机”实际上起题干中关键信息“显示器”的作用。结合图6-13中“传感器状态”这一输出数据流信息可判断出(D)空缺处应填入“传感器”这一外部实体。 ③由于子层数据流图是其父数据流图中某一部分内部的细节图(或加工图)因此子层数据流图的输入/输出数据流应该保持一致即在上一级数据流图中有几条数据流其子图也一定有同样的数据流而且它们的输送方向是一致的。 ④在住宅安全系统第0层数据流图(见图6-14)中加工5(信息及状态显示)的输出数据流为“TV信号”其中“TV”是日常生活中电视机的英文缩写。在图6-13顶层数据流图中有一外部实体——“录像机、电视机”因此可推理出图6-13中(B)空缺处的数据流就是“TV信号”。 ⑤根据数据流的方向可知在图6-13顶层数据流图中(C)空缺处的数据流属于输出数据流。在第0层数据流图(见图6-14)中共有“TV信号”、“电话拨号”、“告警类型”和“显示信息”4个输出数据流。在图6-13顶层数据流图中现已存在“TV信号”、“电话拨号”和“显示信息”3个输出数据流因此可推理出图6-13中流向“报警器”外部实体的数据流是“告警类型”即(C)空缺处填写的数据流应是“告警类型”。 ⑥根据数据流的方向可知在图6-14所示的第0层数据流图中(E)空缺处的数据流属于输入数据流且与“传感器监控”这一加工处理相关。在图6-13顶层数据流图中外部实体“传感器”流入“住宅安全系统”的输入数据流是“传感器状态”由此可推理出图6-13中(E)空缺处的数据流就是“传感器状态”。 ⑦同理根据数据流的方向可知在图6-13所示的顶层数据流图中(A)空缺处的数据流属于输入数据流。在第0层数据流图(见图6-14)中流入“住宅安全系统”加工的输入数据流共有4个分别是“用户配置请求”、“开始/停止”、“用户密码”和“传感器状态”。在图6-13所示的顶层数据流图中现已存在“开始/停止”、“用户密码”和“传感器状态”3个输出数据流因此可推理出图6-13中由“控制面板”外部实体流出的数据流是“用户配置请求”即(A)空缺处填写的数据流应是“用户配置请求”。 ⑧将以上分析结果归纳整理完整的住宅安全系统顶层数据流图如图6-25所示。
    这是一道要求读者掌握分层数据流图中数据流的平衡原则的综合分析题。本题的解答思路如下。 ①为了表达复杂问题的处理过程,用一个数据流图往往不够。一般是按问题的层次结构进行逐步分解,并以分层的数据流图来反映这种结构关系。通常根据层次关系,将数据流图分为顶层数据流图、中间层数据流图和底层数据流图。把整个软件系统看成是一个大的加工,然后根据系统从哪些外部实体接收数据流,以及系统发送数据流到哪些外部实体,就可以画出系统的输入偷出图,即顶层数据流图。 中间层数据流图是将父层数据流图中的某个加工进行细化,而它的某些加工还可以进一步细化,这样就形成了一层层的子加工。除顶层图外,其余分层数据流图从0开始编号,例如,0层图的加工号可以是“1,2,3,…”,其子图号可能是“1.1,1.2,1.3,…”,再下一层的子图可能是“1.1.1,1.1.2,,1.1.3,…”,依次类推。 本题的图6-13并不是完整的顶层数据流图,解答时需通过题干的说明信息及第0层数据流图来分析顶层图并解答问题。 ②题干中提及的关键信息“房主可以在安装该系统时配置安全监控设备(如传感器、显示器、报警器等)”,在顶层数据流图(图6-13)中这3个名词并没有完整地出现,仅出现了“报警器”一词。在图6-13中“电视机”实际上起题干中关键信息“显示器”的作用。结合图6-13中“传感器状态”这一输出数据流信息可判断出,(D)空缺处应填入“传感器”这一外部实体。 ③由于子层数据流图是其父数据流图中某一部分内部的细节图(或加工图),因此子层数据流图的输入/输出数据流应该保持一致,即在上一级数据流图中有几条数据流,其子图也一定有同样的数据流,而且它们的输送方向是一致的。 ④在住宅安全系统第0层数据流图(见图6-14)中,加工5(信息及状态显示)的输出数据流为“TV信号”,其中“TV”是日常生活中电视机的英文缩写。在图6-13顶层数据流图中有一外部实体——“录像机、电视机”,因此可推理出图6-13中(B)空缺处的数据流就是“TV信号”。 ⑤根据数据流的方向可知,在图6-13顶层数据流图中(C)空缺处的数据流属于输出数据流。在第0层数据流图(见图6-14)中,共有“TV信号”、“电话拨号”、“告警类型”和“显示信息”4个输出数据流。在图6-13顶层数据流图中现已存在“TV信号”、“电话拨号”和“显示信息”3个输出数据流,因此可推理出图6-13中流向“报警器”外部实体的数据流是“告警类型”,即(C)空缺处填写的数据流应是“告警类型”。 ⑥根据数据流的方向可知,在图6-14所示的第0层数据流图中(E)空缺处的数据流属于输入数据流,且与“传感器监控”这一加工处理相关。在图6-13顶层数据流图中,外部实体“传感器”流入“住宅安全系统”的输入数据流是“传感器状态”,由此可推理出图6-13中(E)空缺处的数据流就是“传感器状态”。 ⑦同理,根据数据流的方向可知,在图6-13所示的顶层数据流图中(A)空缺处的数据流属于输入数据流。在第0层数据流图(见图6-14)中流入“住宅安全系统”加工的输入数据流共有4个,分别是“用户配置请求”、“开始/停止”、“用户密码”和“传感器状态”。在图6-13所示的顶层数据流图中现已存在“开始/停止”、“用户密码”和“传感器状态”3个输出数据流,因此可推理出图6-13中由“控制面板”外部实体流出的数据流是“用户配置请求”,即(A)空缺处填写的数据流应是“用户配置请求”。 ⑧将以上分析结果归纳整理,完整的住宅安全系统顶层数据流图如图6-25所示。

  • 第5题:

    请使用[说明]中的词汇,给出数据确认处理所需的数据流,在图3-19建账软件第1层数据流图中的全部可选起点。


    正确答案:这也是一道要求考生掌握分层数据流图输入/输出平衡原则的综合分析题。本题的解答思路如下。 在本试题说明中关于“数据确认”功能的描述——“数据确认:当上述两套数据(即初录员和复录员录入的数据)完全一致后将其中任一套作为最终进入系统X的原始数据”中“进入系统X”其对应于建账软件第0层数据流图(见图3-18)中“数据确认”处理。由此可知在图3-19建账软件第1层数据流图中无论是“初录数据”数据存储还是“复录数据”数据存储都可作为“数据确认”处理的数据源。
    这也是一道要求考生掌握分层数据流图输入/输出平衡原则的综合分析题。本题的解答思路如下。 在本试题说明中关于“数据确认”功能的描述——“数据确认:当上述两套数据(即初录员和复录员录入的数据)完全一致后,将其中任一套作为最终进入系统X的原始数据”中,“进入系统X”其对应于建账软件第0层数据流图(见图3-18)中“数据确认”处理。由此可知,在图3-19建账软件第1层数据流图中,无论是“初录数据”数据存储还是“复录数据”数据存储都可作为“数据确认”处理的数据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