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2009年2月10日,王某因涉嫌诈骗被县公安局刑事拘留,2月24日,县检察院批准逮捕王某。4月10日,县法院以诈骗罪判处王某3年有期徒刑,缓期2年执行。5月10日,县公安局根据县法院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对王某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王某上诉,6月1日,市中级法院维持原判。王某申诉,12月10日,市中级法院再审认定王某行为不构成诈骗,撤销原判。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因王某被判无罪,国家应当对王某在2009年2月10日至12月10 日期间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B.因王某被判处有期徒刑缓期执行,国家不承担

题目
2009年2月10日,王某因涉嫌诈骗被县公安局刑事拘留,2月24日,县检察院批准逮捕王某。4月10日,县法院以诈骗罪判处王某3年有期徒刑,缓期2年执行。5月10日,县公安局根据县法院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对王某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王某上诉,6月1日,市中级法院维持原判。王某申诉,12月10日,市中级法院再审认定王某行为不构成诈骗,撤销原判。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A.因王某被判无罪,国家应当对王某在2009年2月10日至12月10 日期间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B.因王某被判处有期徒刑缓期执行,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

C.因王某被判无罪,国家应当对王某在2009年6月1日至12月10日期间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D.因王某被判无罪,国家应当对王某在2009年2月10日至5月10 日期间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相似考题
更多“2009年2月10日,王某因涉嫌诈骗被县公安局刑事拘留,2月24日,县检察院批准逮捕王某。4月10日,县法院以诈骗罪判处王某3年有期徒刑,缓期2年执行。5月10日,县公安局根据县法院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对王某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王某上诉,6月1日,市中级法院维持原判。王某申诉,12月10日,市中级法院再审认定王某行为不构成诈骗,撤销原判。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相关问题
  • 第1题:

    王某因涉嫌故意杀人罪而被逮捕,王某被捕后聘请了律师田某,则田某无权( )。

    A.会见在押的王某

    B.为王某申请取保候审

    C.向公安机关了解王某涉嫌的罪名

    D.在王某没有超过侦查羁押期限时,要求公安机关解除或变更强制措施


    正确答案:D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75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的律师及其他辩护人对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超过法定期限的,有权要求解除强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被采取强制措施超过法定期限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予以释放、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或者依法变更强制措施。A、B、C三项均为律师作为代理人享有的特殊权利。故本题答案为D。

  • 第2题:

    :王某利用计算机知识获取某公司上网账号和密码后,以每个月100元的价格出售上网账号和密码,从中获利5000元,给该公司造成4万元的损失。对此,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

    A.王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盗窃数额为5000元

    B.王某的行为构成诈骗罪,诈骗数额为5000元

    C.王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盗窃数额为4万元

    D.王某的行为构成诈骗罪,诈骗数额为4万元


    正确答案:C

  • 第3题:

    王某诉张某侵犯名誉权案,经过甲区法院审理,判决张某败诉,赔偿王某2000元,王某不服,认为判决遗漏了自己登报赔礼道歉的诉讼请求,提起上诉,经过乙市中级法院审理,维持原判。王某仍然不服,申请再审。下列有关再审的说法正确的有:

    A.王某可以向高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B.高级人民法院应当裁定再审

    C.只能由中级人民法院以上的法院审理

    D.高级人民法院可以自己再审,也可以交由乙市中级法院再审


    正确答案:ABCD
    [考点]再审程序
    ABCD。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81条第2款规定:“因当事人申请裁定再审的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以上的人民法院审理。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再审的案件,由本院再审或者交其他人民法院再审,也可以交原审人民法院再审。”可知,王某可以向乙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上一级法院即高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而王某申请由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再审,只能由中级人民法院以上的法院审理,即高级人民法院可以再审,也可以交原审法院乙市中级法院再审,可见,A、C、D项正确;第179条规定:“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一(十二)原判决、裁定遗漏或者超出诉讼请求的……”可见,B项正确。本题答案为A、B、C、D项。

  • 第4题:

    共用题干

    华某因涉嫌破坏选举罪被某县公安局刑事立案侦查。后某县检察院提起公诉。一审期间,县法院决定逮捕华某,并判处华某2年徒刑。华某上诉,市中级法院改判剥夺政治权利2年。1年后,市中级法院再审改判华某无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华某被逮捕,国家不予赔偿
    B:华某被剥夺政治权利,国家不予赔偿
    C:华某被逮捕,由县法院负责赔偿
    D:县法院判处的2年徒刑,国家不予赔偿

    答案:B,D
    解析:
    根据《国家赔偿法》第17条第2项,只要对公民采取逮捕措施后,决定撤销案件、存疑不起诉或者判决宣告无罪终止追究刑事责任的,国家即应承担赔偿责任。中院判华某无罪,故对华某的逮捕应予赔偿。A项错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几个问题的解释》,人民法院判处管制、有期徒刑缓刑、剥夺政治权利等刑罚的人被依法改判无罪的,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据此,B项正确。根据《国家赔偿法》第21条第4款,再审改判无罪的,作出原生效判决的人民法院为赔偿义务机关。本题中,市中院再审改判无罪,故应由“作出原生效判决的人民法院”(还是市中院)为赔偿义务机关,负责赔偿县法院采取的逮捕。故C项错误。县法院判处的2年徒刑,被市中院二审时改掉了,根本没有执行,自然无赔偿问题,故D项正确。


    根据《国家赔偿法》第23条第3款,司法赔偿义务机关决定不予赔偿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10日内书面通知赔偿请求人,并说明不予赔偿的理由。故A项“15日”说法错误。根据该法第24条第3款,赔偿义务机关是人民法院的,赔偿请求人可以向其上一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申请作出赔偿决定。故B项正确。根据该法第30条第1款,赔偿请求人或者赔偿义务机关对赔偿委员会作出的决定,认为确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提出申诉。故C项正确。根据该法第17条第3项和第18条第2项,原判死刑、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罚金、没收财产的刑罚已经执行,国家对这些执行了的刑罚承担赔偿责任的条件是“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无罪”。在本题,市中级法院并没有认定金某无罪,仅仅是改变了罪名从而改轻了刑罚而已。故D项正确。


    《国家赔偿法》第29条第1款规定:“中级以上的人民法院设立赔偿委员会,由人民法院三名以上审判员组成,组成人员的人数应当为单数。”据此,基层人民法院不设赔偿委员会,故A项错误。根据该款,赔偿委员会的成员均是审判员,故B项错误。根据《国家赔偿法》第24、25及38条,法院赔偿委员会只负责审理司法赔偿案件。行政赔偿案件,由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负责审理。故C项正确。《国家赔偿法》第29条第3款规定:“赔偿委员会作出的赔偿决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决定,必须执行。”据此,赔偿委员会一旦作出赔偿决定即生效,故D项错误。

  • 第5题:

    2007年12月5日,王某因涉嫌盗窃被某县公安局刑事拘留,同月11日被县检察院批准逮捕。2008年3月4日王某被一审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王某不服提出上诉。2008年6月5日,二审法院维持原判,判决交付执行。2009年3月2日,法院经再审以王某犯罪时不满16周岁为由撤销生效判决,改判其无罪并当庭释放。王某申请国家赔偿,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王某申请赔偿必须递交赔偿书面申请

      B.王某应当自知道自己人身权被侵害之日起两年内申请国家赔偿

      C.赔偿申请以法院判决被确认违法为前提

      D.王某当面递交申请书的,赔偿义务机关应当当场出具加盖本院专用印章并注明收讫日期的书面凭证


    答案:A,C
    解析:
    AC。关于A选项,申请国家赔偿应当递交申请书,赔偿请求人书写申请书确有困难的,可以委托他人代书;也可以口头申请,由赔偿义务机关记入笔录。可见,A选项错误,当选。关于B选项,依据《国家赔偿法》第39条规定,“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两年,自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等限制人身自由期间不计算在内。在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赔偿请求的,适用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有关时效的规定。”可见,王某应当自知道自己人身权被侵害之日起两年内申请国家赔偿。故B选项正确,不当选。关于C选项,赔偿申请自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人身权被侵犯开始,就可以直接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而不再需要以法院判决被确认违法为前提。故C选项错误,当选。关于D选项,依据《国家赔偿法》第12条第4款规定,“赔偿请求人当面递交申请书的,赔偿义务机关应当当场出具加盖本行政机关专用印章并注明收讫日期的书面凭证。申请材料不齐全的,赔偿义务机关应当当场或者在五日内一次性告知赔偿请求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可见,D选项正确,不当选。

  • 第6题:

    王某为甲县人,经常居住地为乙县。一日王某到丙县某钢厂去拉货,后丙县某钢厂怀疑王某在拉货的同时,将该钢厂的钢材偷拉走,遂向丙县公安局报案,丙县公安局对王某作出扣押王某的车辆同时拘留15天的决定。王某对此不服,提起行政诉讼,下列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

    • A、王某只能向甲县法院提起诉讼
    • B、王某只能向动县法院提起诉讼
    • C、王某只能向丙县法院提起诉讼
    • D、王可以选择向甲县、乙县、丙县三县任一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正确答案:A,B

  • 第7题:

    下列情形中,()刑事拘留不当。

    • A、甲县公安局经侦大队民警赵某.王某二人到乙县对犯罪嫌疑人孙某执行刑事拘留,为防止地方保护,赵某、王某没有通知乙县公安局,直接将孙某抓回甲县
    • B、M县N乡村民马某认为乡政府摊派的修路集资款不合理,拒不交纳,副乡长王某带领2名联防队员到马某家欲强行牵走马家的一头猪抵款,马某不满,与王某纠缠,将王某的衣服撕坏,打了王某一巴掌,并将王某的自行车砸坏。M县公安局以马某涉嫌妨害公务罪对其刑事拘留
    • C、1999年5月6日,王某窜至S市某商店盗窃人民币1.2万元,逃跑时被巡逻民警抓获,当日S市公安局对其刑事拘留。次日,S市公安局经调查发现王某仅15周岁,5月12日以王某不构成犯罪予以释放
    • D、1999年6月10日,H县公安局以王某涉嫌销赃罪对其刑事拘留,6月12日提请逮捕。6月15日,H县人民检察院以“情节轻微,不构成犯罪”为由不批准逮捕。当日,H县公安局提请复议。6月19日,H县人民检察院复议后维持不批捕决定。6月20日,H县公安局释放王某

    正确答案:A,B,C,D

  • 第8题:

    下列情形中,依法适用刑事拘留措施不当的有()

    • A、甲县公安局经侦大队民警赵某、王某二人到乙县对犯罪嫌疑人孙某执行刑事拘留,为防止地方保护,赵某、王某没有通知乙县公安局,直接将孙某抓回甲县
    • B、M县N乡村民马某认为乡政府摊派的修路集资款不合理,拒不交纳,副乡长王某带领2名联防队员到马某家欲强行牵走马家的一头猪抵款,马某不满,与王某纠缠,将王某的衣服撕坏,打了王某一巴掌,并将王某的自行车砸坏。M县公安局以马某涉嫌妨害公务罪对其刑事拘留
    • C、2006年5月6日,王某窜至S市某商店盗窃人民币1.2万元,逃跑时被巡逻民警抓获,当日S市公安局对其刑事拘留。次日,S市公安局经调查发现王某仅15周岁,5月12日以王某不构成犯罪予以释放
    • D、2006年6月10日,H县公安局以王某涉嫌销赃罪对其刑事拘留,6月12日提请逮捕。6月15日,H县人民检察院以“情节轻微,不构成犯罪”为由不批准逮捕。当日,H县公安局提请复议。6月19日,H县人民检察院复议后维持不批捕决定。6月20日,H县公安局释放王某

    正确答案:A,B,C,D

  • 第9题:

    李某涉嫌诈骗罪被甲县公安局立案侦查,李某以该案侦查人员王某与被害人存在近亲属关系为由,提出回避申请。王某的回避由甲县公安局长决定。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0题:

    高某因涉嫌诈骗罪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拘留期间,下列有权为王某申请取保候审的是()。

    • A、高某本人
    • B、高某的妻子
    • C、高某的叔叔
    • D、高某聘请的律师

    正确答案:A,B,D

  • 第11题:

    甲因涉嫌抢劫被某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王某不服向市中级人民法院上诉,市中级人民法院维持原判。王某仍不服,向高级人民法院申诉,高级人民法院改判无罪,予以释放。王某申请国家赔偿,案由为()。

    • A、错误逮捕赔偿
    • B、再审改判无罪赔偿
    • C、错误刑事拘留赔偿
    • D、其他案由

    正确答案:B

  • 第12题:

    单选题
    尤某因涉嫌强奸被县公安局拘留,县检察院批准逮捕并提起公诉,后被县法院判处有期徒刑5年;尤某上诉,市中级法院维持原判;尤某在狱中申诉,后经再审改判无罪。尤某提出国家赔偿请求。下列哪一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A

    县公安局

    B

    县检察院

    C

    县法院

    D

    市中级法院


    正确答案: A
    解析: 考查司法赔偿义务机关。《国家赔偿法》第21条。

  • 第13题:

    2005年4月2日,县公安局以诈骗嫌疑为由对王某刑事拘留。在侦查过程中,由于肖某拒绝作证,被县公安局关押2日(4月8-9日)。4月12日,县公安局发现王某并不存在合同诈骗犯罪事实,决定撤销王某的刑事拘留。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如果肖某死亡,其享有的起诉权和获得国家赔偿请求权都转移给其近亲属

    B.肖某对被关押不服,可以向县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C.肖某对被关押不服,可以直接向县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D.王某可以要求国家刑事赔偿,如果县公安局决定不予赔偿,可以向县政府申请复议


    正确答案:BCD
    根据《国家赔偿法》第21条的规定,赔偿义务机关逾期不予赔偿的,赔偿请求人可以自期间届满之日起30日内向其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因此,选项D正确。县公安局对肖的关押行为属于行政强制措施,因此BC正确。选项A错误,因为获得国家赔偿权应当转移给其继承人和其他有扶养关系的亲属,而非近亲属。

  • 第14题:

    2007年12月5日,王某因涉嫌盗窃罪被县公安局刑事拘留,同月11日被县检察院批准逮捕。2008年3月4日王某被一审法院判处有期徒刑2年,王某不服提出上诉。2008年6月5日,二审法院维持原判,并交付执行。2009年3月2日,法院经再审以王某犯罪时不满16周岁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为由撤销生效判决,改判其无罪并当庭释放。王某申请国家赔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王某既可以书面申请赔偿,也可以口头申请赔偿

    B、王某应当自知道自己人身权被侵权之日起2年内申请国家赔偿

    C、王某有权获得自2007年12月5日起至2009年3月2日期间的国家赔偿

    D、王某当面递交申请书的,赔偿义务机关应当当场出具加盖本院专用印章并注明收讫日期的书面凭证


    参考答案:ABD

  • 第15题:

    县法院以黄某扰乱法庭秩序为由决定对其拘留5日。黄某被移交给县公安局执行拘留。黄某被释放后,向市中级法院申请复议。市中级法院撤销拘留。黄某请求赔偿。本案的赔偿金由下列哪个机关负责支付给黄某?()

    A:县法院
    B:县公安局
    C:市中级法院
    D:县财政局

    答案:D
    解析:
    《国家赔偿法》第37条第3款规定:“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自收到支付赔偿金申请之日起七日内,依照预算管理权限向有关的财政部门提出支付申请。财政部门应当自收到支付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支付赔偿金。”本案的赔偿义务机关是县法院,但它不直接向请求人黄某支付赔偿金,直接支付的是财政部门,故D项正确。

  • 第16题:

    2009年2月10日,王某因涉嫌诈骗被县公安局刑事拘留,2月15日,县检察院批准逮 捕王某。4月20日,县法院以诈骗罪判处王某三年有期徒刑,缓期二年执行。5月1日,县公 安局根据县法院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对王某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王某上诉,5月20日,市中 级法院维持原判。王某申诉,10月1日,市中级法院再审认定王某行为不构成诈骗,撤销原判。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王某被判无罪,国家应当对王某在2009年2月10日至4月20日期间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B.因王某被判处有期徒刑缓期执行,国家不承担赔责任
    C.因王某被判无罪,国家应当对王某在2009年2月10日至5月20日期间的损失承担赔
    偿责任
    D.市中级法院为赔偿义务机关


    答案:D
    解析:
    因王某被判无罪,国家应当对王某在2009年2月10日至5月1日期间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故ABC错误。《国家赔偿法》第21条第4款规定,再审改判无罪的,作出原生效判决的人民法院为赔偿义务 机关。故D表述正确,应选。

  • 第17题:

    2010年2月10日,王某因涉嫌盗窃罪被北京市海淀区公安局刑事拘留,2月30日, 区检察院批准逮捕王某。4月10日,区法院以盗窃罪判处王某三年有期徒刑,缓期二年执行。 5月10日,区公安分局根据区法院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对王某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王某上诉,6月1日,市中级法院维持原判。王某申诉,2010年I2月10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再审认定王某行为不构成盗窃,撤销原判。对此,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A.因王某被判无罪,国家应当对王某在加10年2月10日至2010年5月10日期间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B.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是司法赔偿义务机关
    C.王某若申请国家赔偿,应当首先向北京市中级法院提出赔偿申请
    D.如果最终赔偿决定是由法院司法赔偿委员会于2012年8月作出的,那么赔偿金的计算标准应当按照2010年度国家日职工平均工资计算


    答案:A,C
    解析:
    选项A正确,应选。《国家赔偿法》第17条第3项规定,行使侦査、检察、审判职权的机关以及看守所、监狱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人身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3)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无罪,原判刑罚已经执行的。可知,对于王某受到实际羁押的部分应当给予赔偿。王某于5月10日起未在押,故对王某5月10日之后的刑事强制措施不给予赔偿。选项B错 误,不选。《国家赔偿法》第21条弟4款规定,再审改判无罪的,作出原生效判决的人民法院为赔偿义务机关。 故本题的司法赔偿义务机关应当是北京市中级法院。选项C正确,当选。《国家赔偿法》第21条第4款规定,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应当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可知,王某应当先向北京市中级法院提出赔偿申请。选项D错误,不选。《国家赔偿法解释》第26条规定,“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的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中规定的“上年度”,应为赔偿义务机关、复议机关或者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作出赔偿决定时的上年度;复议机关或者人民陪审委员会决定维持原赔偿决定的,按作出原赔偿决定时的上年度执行。可知,本题赔偿金的计算标准应当按照2011年度国家日职工平均工资计算。

  • 第18题:

    王某将1万元假币交给李某,让李某去替他存入银行。下列关于王某的行为定性错误的是()。

    • A、构成诈骗罪
    • B、构成使用假币罪
    • C、不构成犯罪
    • D、构成金融诈骗罪

    正确答案:A,C,D

  • 第19题:

    王某因涉嫌盗窃被公安机关逮捕,羁押期间王某称自己患有梅毒,需要治疗,县公安机关经查属实后决定对其取保候审,责令其交纳保证金3000元。在取保候审期间,王某在一洗浴场所嫖娼被公安机关抓获,公安机关下列做法正确的有()。

    • A、可以依法对王某提请批准逮捕
    • B、对王某嫖娼行为予以治安处罚
    • C、对王某涉嫌传播性病罪一并侦查
    • D、将王某变更为监视居住

    正确答案:A,C,D

  • 第20题:

    王某因涉嫌诈骗罪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拘留期间,下列有权为王某申请取保候审的是()。

    • A、王某的舅舅
    • B、王某的妻子
    • C、王某的叔叔
    • D、王某聘请的律师

    正确答案:B,D

  • 第21题:

    公安机关拘留王某后向人民检察院提请批捕。人民检察院认为王某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收到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王某的决定书后,公安机关认为有错误,拟采取下列措施,其中正确的是()。

    • A、对王某变更强制措施为取保候审
    • B、继续拘留王某,并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要求复议
    • C、在收到不批准逮捕决定书后3日内将执行回执送达作出决定的人民检察院
    • D、对王某变更强制措施为监视居住

    正确答案:A,C

  • 第22题:

    王某因涉嫌盗窃被逮捕,羁押期间王某称自己患有梅毒,需要治疗,县公安机关经查属实后决定对其取保候审,责令其交纳保证金3000元。在取保候审期间,王某在一洗浴场所嫖娼被公安机关抓获,公安机关下列做法正确的有()。

    • A、对王某提请批准逮捕
    • B、先行拘留王某
    • C、对王某涉嫌传播性病罪一并侦查
    • D、将王某变更为监视居住

    正确答案:A,B,C,D

  • 第23题:

    王某为与张某结婚而冒充高干子弟,王某的行为构成()

    • A、强奸罪
    • B、诈骗罪
    • C、不构成犯罪
    • D、招摇撞骗罪

    正确答案:C

  • 第24题:

    多选题
    2006年12月5日,王某因涉嫌盗窃被某县公安局刑事拘留,同月11日被县检察院批准逮捕。2008年3月4日王某被一审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王某不服提出上诉。2008年6月5日,二审法院维持原判,判决交付执行。2009年3月2日,法院经再审以王某犯罪时不满16周岁为由撤销生效判决,改判其无罪并当庭释放。王某申请国家赔偿,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2009年真题]
    A

    国家应当对王某从2008年6月5日到2009年3月2日被羁押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B

    国家应当对王某从2006年12月11日到2008年3月4日被羁押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C

    国家应当对王某从2006年12月5日到2008年3月4日被羁押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D

    国家应当对王某从2008年3月4日到2009年3月2日被羁押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几个问题的解释》第1条作出专门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17条第2项、第3项的规定,依照《刑法》第14条、第15条规定不负刑事责任的人和依照《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人被羁押,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但是对起诉后经人民法院判处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并已执行的上列人员,有权依法取得赔偿。判决确定前被羁押的日期依法不予赔偿。即对不负刑事责任的人和不追究刑事责任的人进行羁押的,国家并非一概赔偿或不赔偿,而要根据具体情形确定赔偿范围,界限点是判决确定的时间。对判决确定前被羁押的期间,国家不予赔偿;而对判决确定后被法院判处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并已执行的,国家应承担赔偿责任。本题中,二审法院是在2008年6月5日维持一审法院判处王某有期徒刑判决的,判决确定的期日是2008年6月5日,在此之后被羁押的期间应属于国家赔偿的范围。王某是在2009年3月2日被释放的,故判决确定后被羁押的期间是从2008年6月5日至2009年3月2日,对在此期间限制王某人身自由的损失,国家应承担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