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从何时起3个月以内审结( ) A.受理申诉 ”相关问题
  • 第1题:

    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在做出提审、再审决定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需要延长期限的,不得超过()个月。

    A、3

    B、4

    C、5

    D、6


    参考答案:D

  • 第2题:

    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从何时起3个月以内审结( )

    A.受理申诉时

    B.作出提审、再审决定时

    C.开庭审判时

    D.送达提审、再审决定时


    正确答案:B

    对于这类案件,审判委员会决定再审的,应当在作出再审决定之日起三个月以内审结,三个月以内不能审结需要延长期限的,不得超过六个月,即最长审理期限为六个月。

  • 第3题:

    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在做出提审、再审决定之日起()内审结。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5个月


    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开庭审判的再审案件,除人民检察院抗诉的以外,应当制作再审裁定书,人民法院决定再审的裁定一般不撤销原判决。依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程序,应当根据原来的审级加以确定。如果原来是第一审案件,应当依照第一审程序进行审判,所作的判决、裁定可以上诉、抗诉;如果原来是第二审案件或者是上级人民法院提审的案件,应当按照第二审程序进行审判,所作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依照审判监督程序进行重新审判案件时,应当依法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人民法院开庭审判再审案件,应当依法公开审判,采取开庭审判的方式。对原判决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全面审查。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开庭审判的程序,与第一审程序基本相同,也包括开庭前的准备、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原审被告人最后陈述、评议和宣判等几个阶段。稍有不同的是,在法庭调查阶段,审判长宣布法庭调查开始后,由合议庭成员宣读判决书或者裁定书;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的,由检察员宣读抗诉书;原审被告人等提出申诉,由人民法院决定再审的,由审判长宣布申诉理由,也可以由原审被告人陈述申诉理由。在法庭辩论阶段,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的,先由检察员、被害人发言,然后由原审被告人陈述和辩护,辩护人进行辩护。原审被告人提出申诉的,则先由原审被告人陈述和辩护,辩护人进行辩护,然后由检察员发言,被害人发言。这以后双方还可以互相进行辩论。

  • 第4题:

    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在做出提审、再审决定之日起()个月内审结,需要延长期限的,不得超过6个月

    A、1

    B、2

    C、3

    D、4


    参考答案:C

  • 第5题:

    关于审理期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2个月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3个月
    B.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30日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 刑超过3年的,可以延长至一个半月
    C.第二审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后,应当在2个月以内审结
    D.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在作出提审、再审决定之日起3个月以内审结,需要延长期限的,不得超过6个月


    答案:B
    解析:
    《刑事诉讼法》第202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2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3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156条规定情形之一的, 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3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故A选项不当选。《刑事诉讼法》第214条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20日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3年的,可以延长至一个半月。故B选项错误,当选。《刑事诉讼法》第232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2个月以内审结。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156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2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最高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的审理期限,由最高人民法院决定。故C选项不当选。《刑事诉讼法》第247条规定,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在作出提审、再审决定之日起3个月以内审结,需要延长期限的,不得超过6个月。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审判抗诉的案件,审理期限适用前款规定;对需要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的,应当自接受抗诉之日起1个月以内作出决定,下级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期限适用前款规定。故D选项不当选。